讨论一下基金收费方式,目前有两种争论,一是觉得固定管理费更合理,二是觉得业绩提成更合理。在熊市中后者的拥趸数量在明显增加。驱动心里变化的因素也不难理解: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挣钱,越想越不爽。
“规则”在真实世界中总有正负两种效应,这里展开聊聊业绩提成的利与弊。
利:
1)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利益绑定更紧密。
2)基金公司长期来说有更高的收入,就可以给基金经理更多薪酬,汇聚顶尖的资管人才。
3)投资者付给基金公司的是盈利的部分,亏损时不交,体感更好。
弊:
1)基金经理有承担更大风险的冲动(从理性的风险厌恶变成风险偏好)。比如有一个投资,50%可能翻倍,50%血本无归,相当于抛硬币。 业绩提成使得这样的投资对基金经理更有吸引力。往上波动我有提成,往下波动和我没关系。
2)基金公司熊市可能会入不敷出。如果没有一定量的固定管理费收入,水电煤办公场地人力费用是可以把基金公司逼到窘境的。人才流失、内部治理动荡都会影响基金管理的水平,最终伤害到投资者。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是共生关系,把谁逼到墙角最后都是双输。
3)对于长期或者多资产的投资者,实际业绩提成可能比你想象的高。 举个例子,基金合同上规定每年20%业绩提成。某基金第一年赚100%,第二年亏40%。两年下来,投资者到手收益8%,而基金公司收入20%。是不是和当初说好的28开不太一样~ 多资产投资有类似的逻辑。
“规则”在真实世界中总有正负两种效应,这里展开聊聊业绩提成的利与弊。
利:
1)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利益绑定更紧密。
2)基金公司长期来说有更高的收入,就可以给基金经理更多薪酬,汇聚顶尖的资管人才。
3)投资者付给基金公司的是盈利的部分,亏损时不交,体感更好。
弊:
1)基金经理有承担更大风险的冲动(从理性的风险厌恶变成风险偏好)。比如有一个投资,50%可能翻倍,50%血本无归,相当于抛硬币。 业绩提成使得这样的投资对基金经理更有吸引力。往上波动我有提成,往下波动和我没关系。
2)基金公司熊市可能会入不敷出。如果没有一定量的固定管理费收入,水电煤办公场地人力费用是可以把基金公司逼到窘境的。人才流失、内部治理动荡都会影响基金管理的水平,最终伤害到投资者。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是共生关系,把谁逼到墙角最后都是双输。
3)对于长期或者多资产的投资者,实际业绩提成可能比你想象的高。 举个例子,基金合同上规定每年20%业绩提成。某基金第一年赚100%,第二年亏40%。两年下来,投资者到手收益8%,而基金公司收入20%。是不是和当初说好的28开不太一样~ 多资产投资有类似的逻辑。
1、请教大师们基金里面的钱是利滚利吗?还是以首次投进的钱算盈亏的?
你说的利滚利,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应该是“复利”的意思吧!
基金是有复利效果的,曾经听头条上一位老师说:“基金要想实现复利效果,必须卖出之后再买进才能实现”。
当时我也是半信半疑的,但是自从看了这张图之后,我可以确定这位老师说的是错误的。
这张图的故事,相信不用我多说,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这是一位妈妈17年前给自己的女儿准备的嫁妆,自己体会一下,有一位会理财的丈母娘是多么的重要。
已知条件是:本金约为4.7万元,该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1.8%左右,持有时间是17年,第一年的收益是1.04万元,没有复利的情况下下17年的收益也就是17万多点,本金加利息也只不过是21.7万而已,银行存款就是这么算的。
上图是复利计算器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每年21.8%的复利之下,和前面的累计收益极为接近。
所以基金确实是有复利效果的,绝不是一直按照首次买入的钱来计算盈亏的,这一点和存银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够有所帮助,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赞支持一下。
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复杂化?头条答问的通病。
基金肯定是利滚利。今天净值涨了,明天就用这涨了的净值再投资,如此反复。跌了就是负向利滚利。
对待基金的收益,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记住投入时金额,然后对照每天净值,就知道具体赚了多少? 看净值增长百分比就知道相对于前一天涨了多少。一直涨相当于雪球越滚越大。
至于份额可以无视。反正净值越高的基金,买到的份额就越少。8块钱买净值8块的就1份,买净值8毛的有10份。 不过,这可不能贪便宜的哦。
顺便说一下,红利再投是持有人自己操作的所谓利滚利。基金累计净值并没有变化。
不过,在行情好的时候,红利再投是不错的选择。但基金通常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派发红利,以保证锁定部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