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阴霾久久不散,影视业何时才能“拨开云雾”?
距离去年疫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半时间,但影视业却依然未能走出困境。
而随着最近国内疫情再度反复,“限流、停业、关门”等指令让本就经营困难的影视业雪上加霜。
据统计,自进入7月中下旬以来,影视概念指数就持续下跌,不过短短几个交易日,该指数就从740点下跌到了最低的675点,跌幅达到了8.78%。
而在整个板块大跌的背景下,影视股的走势更弱,例如龙头万达电影在7月股价就下跌了18%,年内股价更是已经大跌了40%,还有金逸影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都是跌跌不休。
从当下的形势来看,疫情在未来的几年里都很难会被彻底消灭,而在疫情阴霾的持续笼罩下,影视业又将何去何从?
业绩转好,影视股却仍跌个不停随着8月的到来,不少上市的影视公司都陆续公布了半年报业绩预告,从具体的数据来看,整个影视行业的经营状况相较去年统计有了明显的好转。
如万达电影,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达到了15.6亿,而来到了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猛增到为6.2亿—6.8亿,同比大幅扭亏为盈;还有光线传媒,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仅有2057万,但到了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预计达到4.5亿—5.3亿,同比大增超过20倍。
不过,虽然业绩有所好转,但投资者对此却反响平平,各大影视股甚至出现了股价大跌的情况,而整个影视板块的估值更是跌到了极低的位置,背后的一众投资者们可以说是非常难受了。
具体数据方面,先看板块估值,目前整个传媒板块的市盈率仅有25.41倍,市盈率百分位仅为5.8%,整个板块可以说是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再看个股走势,如上面提到的扭亏为盈的万达电影,在近几年股价已经下跌了77%的情况下,今年股价又下跌了28.56%,较二月份的高点更是下跌了超过40%,如今其总市值还不到300亿,相较巅峰时期的2000亿差距甚远;还有光线传媒,虽然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增超过20倍,但今年其股价却大跌超过了25%,走势甚是惨烈。
为何影视股会跌跌不休?为何业绩好转,但整个影视行业以及影视股却仍然跌跌不休?这其中,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行业内部的原因。
外部因素是,反复无常的疫情无疑是影响整个影视业的最重要因素。
不久前,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电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电影院“该限流的限流、该暂停的暂停、该关闭的关闭”,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暂闭,低风险地区上座率不得高于75%,整个行业仿佛再度上演了去年春节的一幕。
目前正值学生暑假,暑期档已经拉开帷幕,按理来说现在正是整个影视业最火热的时候,然而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地区的电影院都需要被管控,这对整个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再来说说行业内部的原因,缺乏好的作品上演、明星频繁的“黑天鹅”事件更重要原因之一。
自6月份以来,虽然影视业接连迎来了端午档和暑期档,但是两个重要档期都没有好的作品上演,像端午档,虽然短短三天时间一共上演了超过10部的影片,但其总票房还不足5亿,票房成绩惨淡。
而到了暑期档,由于是传统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国外的大片都无法在国内上映,而国内又缺少大片,导致了整个影视行业遇冷。
此外,郑爽、吴亦凡等流量明星频频出现“黑天鹅”,也给了整个影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多重打击下,导致了影视行业和影视股的跌跌不休。
影视业将何去何从?除了上面提到的诸多因素之外,影视业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机——消费者观影习惯的改变。当消费者们都习惯了通过线下观看电影,未来的影视业,特别是单一的院线甚至有被颠覆的可能。
毫无疑问,当下的影视业已经进入到寒冬之中,而且这个寒冬显然还没有要结束的迹象,活下去、转型,将是整个影视业中短期的主基调,而转型则是影视企业们的重中之重。
如万达电影,也从一开始的以布局线下院线为主,逐渐发力电视剧制作发行以及其他的相关业务收入,主营收入越多样化,越有可能熬过这个寒冬,而像金逸影视这种业务单一的院线公司,未来都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虽然影视行业当下现状比较残酷,但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想要结束“水逆”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一:002739万达电影股吧
002739万达院线,在今天上市场,在开盘的时候可以委托买进,这是只新股,如果是申请买新股,要在账户中申请,通过分配后,申请成功就会自动买进的,否则就得在上市后再买二:万达电影股票股吧
值不值要看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