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化基金有哪些(奇葩量化基金有哪些)

jijinwang

近日,一位香港基金经理向媒体透露:“现在A股市场的外资主力并非海外基金,而是在香港拿到牌照的两家内地量化基金巨头。它们在香港5倍杠杆**,运用多空策略,在A股市场频繁操作。收益颇丰,而且回撤非常小,规模扩张速度也很快。

内地机构跑去香港,然后通过渠道变身成外资再来买入A股,看起来多此一举的动作,背后隐藏的利益却是极为可观。

1、根本出发点:低利率

香港**很容易的话题早在2019年就传的纷纷扬扬。在当时,一则在香港证券与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官网挂出的监管函,在随后不久的媒体报道推动下,成功发酵。

里面内容指出:“目前香港**价格仅相当于内地一半的水平,香港的资金价格具备很大的优势,而且杠杆水平也可以做得比较高,不少内地资金透过香港进行**,再绕道回A股的情况也比较多。”

后面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出面解释:“认为在香港**是很容易的,动不动几十倍杠杆融资,其实并没有。香港的券商有很严格的margin(保证金)管理,而且他们实时监控流动性比例。券商的资金也都是从银行借的,银行盯着,交易所盯着,谁敢做这么高的杠杆融资?有些报道不严谨。”后面,这些舆论慢慢平息。

但是现在,随着外资越发成为A股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每天的流入、流出量相比以往多。在当前市场亢奋,上证指数持续创下6年来新高的背景下,“假外资”言论又开始出现。

从香港**本身来看,是存在比内地成本低的优势:从以前的低至3%—4%的资金成本,最高可达10倍乃至20倍的杠杆倍数。

到现在以港股打新的孖展利率为例,年化利率仅在1%-3%之间。去年6月,全球第二大游戏公司网易在港上市,各银行及券商推出新股认购和融资认购优惠,大新、招商永隆、中银香港等均豁免手续费,大新年化利率低至1.68%、其余银行和券商年化利率也基本在2%以下。

就开篇提到的两家私募基金交易频率是一周全部换一遍,资方配给量化基金的资金利率低于2%。就此次传闻事件而言,相比于内地6%-8%的利率水平,这或许是内地机构去往香港的核心利益驱动。

那么,低利率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内地资金去香港**回到A股,尤其是量化基金采取这种高杠杆交易A股,按照逻辑来说,可能性是存在的。

所以,在前两天量化基金刚刚疑似被监管层“谈话”后,又出现这类的新闻,不得不说,量化交易在市场,确实是一个好东西,也有明显的双面性。

2、量化基金不得不提的点:高频交易

此前,有监管机构对量化私募做窗口指导以及现场约谈,可能要求其降低频率并限制规模的市场传闻,随后部分量化私募开始劝客户赎回基金,或者暂停募集了,也给传言添了“一把火”。传言扩散后,九坤、幻方等量化私募进行了辟谣,但传闻不会空穴来风,只是程度有所不一。

结合9月份的盘面来看,高热度板块出现极端的行情,众多个股不是跌停就是涨停,引发高波震荡。而且近两年同样如此,只不过波动的行业没有像现在这么大,但是出现突然闪崩的个股盘面增多。

这一切,都指向量化交易,尤其是它们其中的一个玩法:高频交易。这是一种属于特殊的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指依托计算机为技术工具,按照既定程序,高速、大规模自动执行的交易,只要程序化交易的频率超过一定程度,就成为了高频交易。

在海外市场这是非常普遍的存在,非常容易诱发投机炒作行为,极易引起暴涨暴跌。比如在2010年5月6日,美国股市发生了“闪电崩盘”:当日4分钟之内,标准普尔500下跌了3%。当天道琼斯指数一度下跌1000点,相当于股票贬值9%。宝洁等蓝筹股大起大落,或跌至每股1美分,或涨至10万美元。

所以,在欧美地区,对此类交易有着非常严格的条款限制,限制其过度频繁的交易可能对市场造成的不利冲击。在2014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金融工具市场指令Ⅱ》, 要求高频交易公司从事自营交易要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批,使用做市策略 的高频交易公司要与交易所签订协议,交易所要规定指令成交比例的 上限,单只证券价格需设置最小报价单位,交易所需建立定价调控机制,并对过度发送无效指令的行为进行惩罚。

反观国内,在自身市场开放门槛持续降低,张开怀抱鼓励外资做多A股,量化交易这个先进的交易策略也是被国内机构引进。一方面,量化交易体系,无论是涉及所谓的高频交易还是其他,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市场隐藏的流动性得到释放,增加其流动性。

但是另一方面,尽管当前A股是T+1,但是依然有高频交易的土壤。有些机构还采用种种手法以此实现变相T+0、然后再利用电脑进行程序化高频交易。但是,当前国内针对这些领域的法规条款并没有出成熟,仅仅T+1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频交易在A股的动作,但是引起的波动引发了监管层的重视,或许这也是这几年上头没有放开T+0交易的另一层原因。

回到这次假外资身上,百亿量化基金是幕后的高端玩家,在充分利用低利率杠杆买入A股的同时,大概率也是造成当前指数高波震荡,个股极端行情的做手。

而监管层近期的疑似发声,足以看出维护市场合理秩序,保护好当前良好的市场环境的态度。同时也是说明,对于此类现象,合理法律法规的出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