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穿底现象是什么(医保基金穿底风险)

jijinwang

为什么有些医院不愿意收医保病人住院?

谢悟空。医院不愿意收医保病人住院,就是收费问题。

百姓有句话叫做“自己肚子痛只有自己知道。”

如今的医院,属于不公不母的分配式,公立医院都属于差额拨款单位。最大的差额占40%,也就是说60%是财政拨款,40%是自苦自吃。也就是医护人员的工资,要自己苦40%。苦不来,就没有工资发,更不用说有绩效工资了。

而医院的收入,过去是以药补医。吃药品的15→20%的利润,才有工资发。但现在药品是批零差,没有一分钱的利润,医院在用的药品上是找不到一分利润钱的。这样,医院的补差部分,完全靠医技科室的检查费或其它手术费用,扣除成本后的一点利润,来进行分配的。

所以,医院的利润分配来源极少的。而在这种情况下,要苦40%的工资很难。而且医保病人的收费,是根据疾病种类,由医保中心定制收费标准的。如,一个兰尾炎,住院定一千五百元,那医院从这个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所有医疗费用,就不得超出一分,不然,医保机构就不会拨款,甚至还要罚款。苦也。如果此病人,不单是阑尾炎,发生化脓粘连,治疗费用肯定是超过定费的。没有办法,医生难做,就固然会出现不喜欢收医保病人,就不奇怪了。

而且,还有另一个原因,很多医院都是超负荷的运行。看似,热闹生意好。但正是编制的医护职工,比例不足,各个医院没有办法,都用着比正式职工多的临时工,发的工资压力就很大。为了解决这工资问题,想多收多有点钱来发工资,就更不喜欢死规定费用来医病人,当然就不喜欢收有医保的病人了。

烟台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年年上涨,到底是因为什么?

医院也叫屈,医保钱啥时都进医院了?钱在谁手里呢?弄明白再说!

对于七十多岁的老农民负担不起。

体检该不该纳入医保报销?

今年两会期间,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定期体检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7月25日,国家医保局官网对此做出回应,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统筹考虑财政、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及各地管理能力,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论证。

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截图

详细的答复:国家医疗保障局建议提案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066号建议的答复

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体检等项目应通过公共卫生服务等渠道予以解决。

此外,“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医保筹资能力的限制,基本医保当前只能立足‘保基本’”,国家医保局表示,目前尚不具备将支付范围扩大到包括非治疗性、大人群普遍适用的预防筛查等项目的能力。

所以这个回复直白一点就是这样回答的:

1.有在考虑纳入医保,但是医保先要保证「保基本」

2.如果将健康体检纳入,那有很多跟这个相同性质的项目,也会被要求纳入,医保不足以支撑这么多。

3.也在努力克服这些阻力,并寻求方法。

定期体检的人有多少?

数据显示,中国体检人次数在2017年接近5亿人次,且逐年增加。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体检。

《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90后开始关注体检问题,80后成为体检主力军,70后是体检比例最高的。可能因为年龄的问题,70后更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养生还有癌症相关的问题。

bytheway,养生不再是70后的代名词,90后的佛系养生,也可以看出,健康意识的改变,人们确实越来越注重健康问题了。

很多企业单位会定期组织员工来医院体检。但是,除了单位组织外,很少有人能做到定期体检。也有一些是买保险,然后保险条款里面是有包含每年的一次体检的,就是可以报销的意思。

这里只想问问你,如果你的公司不组织每年去体检一次,你会主动去体检吗?如果你买的保险里面没有包含定期体检,你又会不会去?你的父母年纪大了,你有带他们去体检吗?父母是比你更需要定期体检的人群。

“很多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这句话,小康不止说过一次,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

癌症患者:“从没有接受过体检。”

其实可以这么说,定期体检,可以降低死亡风险。

就说肺癌,这个死亡率第一的癌症。不少病人去医院就诊的时候都已经出现了症状,诊断结果为肿瘤中期偏晚,甚至已经转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而不少疾病,如肺部毛玻璃结节、肺小结节等,若早期发现,仍有根治的机会。

很多疾病的早期都是没有症状的,要不就是症状就是普通的拉拉肚子啊,腹部轻微疼痛啊,胸闷啊,咳嗽,很容易就被人忽略了。

因为这些症状往往很快就能缓解,你根本分辨不出究竟是普通的「身体不适」,还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而且,体检在盲目自信这方面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好像很多人对自己的驾车技术盲目自信一样(80%的人觉得自己的开车技术比别人都好,温馨提示,这里的开车是一本正经的开哈),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十分有信心,觉得自己身强体健,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不需要体检。

如何看待长期护理保险这一险种,失能老人如何定义?

关于长护险,看这篇就够了。许多针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青岛的研究都发现,失能老人接受长期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健康状况,并减少后期就医的医疗支出。所以,从医保基金中划拨一部分专项成为长护险基金成为必然选择。父母年纪大,怎么买保险?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2020年最新!适合父母大病保险排名榜单2018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2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总支出178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当年结存3562亿,累计结存23440亿元。从总额看,医保基金结存短期内可以覆盖长护险的需求,然而医保基金收入增长的速度已经低于支出,随着老龄化加速,完全由医保基金划拨无法持续。另外,全国各地医保基金结存差异巨大,过去3年的试点中,上海和广州全部由医保基金划拨,而其他城市,只能各显神通。例如江西上饶,2018年总人口780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104万人,其长护险试点城市职工缴费金额设定为100元/人/年,按照医保统筹基金承担30%、财政补贴30%、个人医保基金账户划拨40%的比例分摊。这一筹资金额是这么算出来的:2016年,上饶民营养老机构对全失能的老人收费在3100-3300元/月,同期退休工资大概在2000多元。这也就意味着老人退休后,想要住进养老机构,工资存在1000元的差额。考虑到全面铺开对780万人口的全覆盖有难度,上饶市决定先用两年实现城镇职工全覆盖,即实现对40万人的全覆盖。通过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参考上海、青岛等地区的数据,采用相对保守的估算方法,确定失能发生率约为5‰,约2000人。上饶将给付标准确定为1080元/月,一位失能老人一年需要12960元,覆盖2000位失能老人每年的护理成本,就需要2600万的资金。医保基金运行模式的基本原则是“现收现付,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对上饶长护险这类千万级别的小基金而言,“略有结余”意味着需要留出10%的资金冗余以免发生穿底现象,再考虑到基金的运营成本和其他支出,最终资金池需要4000万。将这一金额分摊到参加城职保的所有40万人身上,就得到了100元/人的收费标准。上饶的计算方法是15个试点城市的缩影,除了青岛和上海市的部分地区在试点之前就已经有一些数据经验,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按照这个调研逻辑,依据本地情况设计缴费标准。试点城市职工缴费金额情况如下:石河子:180元/人/年;重庆市:150元/人/年;广州市:130元/人/年;苏州市:120元/人/年;南通市:100元/人/年;上饶市:100元/人/年;安庆市:30元/人/年。15个试点城市筹资渠道具体情况总结如下表:一个人100块的长护险够花吗?从试点的情况看,长护险基金运营情况良好。据上海市医保局的数据,2019年1-7月,全市长护险基金共支付12.7亿元。据了解,上海长护险资金由医保直接划转,筹资50多亿元,目前来看尚有不少结余。而由上饶市披露的数据可以得知,截止到2019年8月底,上饶市共有25批2744人申请失能鉴定,2415人通过鉴定并通过公示后享受待遇,累计发放长护待遇近2000万元,长护险基金还有较多结余。从试点走向全国,情况还会这么乐观吗?还以上饶为例,按照上饶医保局局长郑寿庆的说法,当从40万人扩展到全市,缴费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为90元/人/年,这样全市可以筹集到大约6亿多元。此时按照5‰的失能率,即4万人全失能,每年支出5.2个亿。还有剩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所有测算都是以失能老人在机构养老作为假设条件。但实际上,多地的调研都发现,大部分老人都还是选择以居家养老的方式接受服务。上海还提出了养老的“9073”构想,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享受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这种背景之下,长护险的支出额度还会适当降低,因为居家养老的偿付标准要比机构养老低,大约是机构养老的50%。所以短期来看,当前试点城市的模式是够用的。但长期来看,随着护理需求人数的增加、护理服务内容的增加,以及护工短缺带来的工资上涨,会使得长护险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有需求的人群越来越多,而缴费的人群却在减少。放眼世界,长护险缴费金额越来越高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德国和日本的长护险都是由政府部门强制性地向全体社会成员筹资。德国的长护险制度建立初期(1997年),筹资水平为雇员收入的1.7%,而后筹资率一直在上调,2017年达到2.34%。根据日本厚生省2016年的数据,2000年其长护险一类保险人(65岁以上的老人)平均保费是2911日元/月(约合人民币190元),2015年约为5514日元/月(约合人民币356元),是2000年的近2倍;预计到2025年平均保费为8165日元(约合人民币494元)。△截取自《上海长护险介绍》商业保险会成为补充筹资渠道吗?商业保险公司试水长期护理保险是从2005年开始的,国泰人寿、中国人保等公司都很早就推出了产品。2016年6月,国务院推出长护保险试点后,2017年2月,又出台文件明确提出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性长护险产品。此后,连续三年均有10款以上的商业型长期护理保险面世。查询保监会网站可知,截止至2019年8月,我国共有22家保险公司开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在售产品为94个。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这些产品很多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纯粹意义上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很少。即便有,往往也保费高昂。比如2018年,泰康人寿推出一款“照护有约长期护理保险”,保障比较全面,但这款定位为高端人群的保险在案例说明中列举的李先生,需要每年交保费10万元。这一费用,令绝大部分中国家庭望而却步。商业保险公司在设计长护险产品时,确实也有难言之苦。因为商业长护险的精算模型所考虑的影响因素,要远比15个试点城市所使用的数据复杂得多。目前试点城市的长护险基金实行现收现付制,即以同一时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收益人的开支的制度。但商业长护险一般为完全积累制,投保者每年先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费,累积起来,到了需要服务的时候再一次性或按月领取。所以,费用缴纳和获得赔付通常都存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差,这期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失能率无法精确测算,随着老龄化的加深、老人寿命的延长,会使得在长达几十年的周期无法掌握对长期失能率变化的趋势。另外,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甚至宏观经济发展(利率)的波动性,使得几十年后给付长期护理保险时的护理费用也具有不确定性。不只是中国,商业长护险发源地美国的运营情况也不容乐观。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左右,长护险在美国经历了快速增长。但随着行业发展,大家发现实际情况与当初主要的一些定价假设产生了很大的偏差,导致巨大亏损。2002年开始整个行业开始大幅下滑,从高峰期的将近130家到现在只剩下15家公司。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不少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了15个城市的试点,但大部分还是以委托经办的方式展开。即商保公司通过参与政府招标,承接事务性的核心业务,如申报受理、失能评定、费用审核、结算支付等,政府支付相应的服务费。商业保险暂时还无法成为一种有效的筹资渠道。△截取自《上海长护险介绍》试点扩大,“社保第六险”可行吗?那么,更多的资金从哪里来?比中国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也许有可借鉴的经验。日本长护险制度以40岁以上的国民为对象,强制参保。其中65岁以上老人为一类被保险人,保费从养老年金中扣除,2017年全国平均缴费为每月5869日元(约合人民币383元),40-64岁为二类被保险人,保费与健康保险一起征收,雇主和个人各承担50%。被保险人享受服务时,个人支付10-20%的费用,长护险保险金支付剩余部分的50%,另外50%由政府财政负担。2019年8月山东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论文,《老年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筹资来源和筹资标准》,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三位作者姜甜、于保荣、朱大伟,通过数据演算分析的结果是:从2025年开始,中国长护险资金需求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此时医保账户上年结余已无法满足老年长期照护资金需求,且缺口迅速增大。因此作者建议:2020 年至2024年用医保账户上年结余或累计结余支撑老年长期照护保险资金池,从2025年开始正式脱离医保账户,由参保人员、企业和其他政府补贴项目共担费用。不过,这只是一家之言。长护险有可能成为“社保第六险”吗?答案也许只能在更进一步的试点中寻找。2019年9月中旬,在国家医保局举办的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培训班上,局长胡静林表示,扩大长护险试点是国家医保局要确保完成的重点任务之一。中央力推长护险,我们交的“五险一金”会多加一险吗?

有社保,做B超可以报销吗?

可以报销。《社会保险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扩展资料: 《社会保险法》相关法条: 第十九条城乡居民医保执行国家统一的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基金预决算管理制度。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银行计息按相关政策享受优惠利率。建立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周转金制度。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周转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另行制定。第二十三条 合理控制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当年结余率和累计结余率。建立健全基金运行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基金风险,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保险法》B超是医保目录范围的医疗服务,医保可以按一定比例报销。医保不能报销的费用:1.服务类: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2.非疾病治疗类: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型手术等;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各种健康体可偿还;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3.治疗类: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的器官源或组织源;除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组织移植;近视眼矫形术;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的营养疗法、磁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4.其他类:各种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各种科研性、临床验证性的诊疗项目。

医保二次报销是什么意思?

按照规定,目前一个年度内首次使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住院费用时,在职、退休人员起付线金额均为1300元。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按50%确定,为650元。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最高支付目前为7万元。退休人员的个人支付比例为在职职工个人支付比例的60%,但是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相同,全是由个人支付。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疗机构的级别有关。 注意:门诊、住院为两个起付线。医保指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般来说,经过第一次报销后,参保者自付部分包括医院门槛费(各等级医院不等)+医保报销范围内没报完的部分+医保报销范围外(即不能报销的)三部分。而“医保二次报销”是对在第一次报销后参保者自付部分中医保报销范围内没报完部分的二次报销,并且这部分费用要超过600元才能进行报销。“住院二次医保”简介: 保障范围:因病住院治疗(含急症留观并收入住院治疗的)、门诊特定项目及门诊慢性病治疗、因意外事故、烫伤导致身故或残疾的。 参保条件: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内16~60周岁的在职职工(含公费医疗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均可参加。应该指的是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由退休人员、军残补助等基金将需要个人自付的部分金额按照相应比例再报一次。其实就是补充保险的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