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基金年化率怎么没有负数

jijinwang
成立将近14年,累计收益707.03%,年化收益率为16.23%的基金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牛?是不是觉得这种类型的基金比较适合长期定投跟进?特别是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才更加是定投的好时机呢?
上面说的基金就是易方达优质精选,由曾经的公募一哥坤坤掌管,目前资金规模为168亿,这个规模的基金注定其可以重仓持有的可选标的不会很多,一般都是各行业各领域最好的龙头企业,这也是坤坤一贯的操作风格,重仓持有龙头企业,然后一起陪企业成为。
陪伴优秀企业一起成长,这句话说着简单,但要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很多人都会想好企业现在的价格都不便宜,买进之后还能继续涨吗?这个问题估计神仙都回答不了,只能说好企业继续保持行业优势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小企业从小做起来,做大做强。前者相对来说稳定性更高,风险也就相对较低。
易方达优质精选在没有改名之前叫易方达中小盘,但是股票持仓最近几年却基本都是行业龙头,大蓝筹大白马。这样显然是属于现在监管部门所说的“风格漂移”的类型之一,所以名字改的正当其时。
从过往的业绩来看,优质精选从2009年至今的13个完整年度里,有10个年度是正收益,3个年度负收益。与同期沪深300相比,有8个年度收益跑赢沪深300,有5个年度跑输沪深300。有3个年份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2010年、2013年和2016年,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为负值而优质精选为正收益,表现异常靓眼。
收益相差最大的是2020年,彼时正是茅指数价值股飞上天的年份,那一年优质精选涨幅为84.34%,而同期沪深300涨幅仅有27.21%,优质精选大幅跑赢57.13%,真的是太优秀了。
从历年的数据和基金主要持仓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优质精选看成是沪深300的加强版,也就是市场行情低迷的时候,优质精选可能会略微跑输沪深300,但是一旦行情好转,就可以大幅跑赢沪深300了。
在过去13年中,优质精选跑赢沪深300超过20%的有5个年份,而沪深300跑赢优质精选超过20%的仅有2个年份,而且这两个年份还是2009和2014年,相对比较久远。
有一些人可能会拿手续费说事,说主题基金的手续费高很多,而指数基金手续费要少很多。而实际上,优质精选一年的综合费用差不多是2.25%,沪深300指数基金一年的综合费用是0.8%左右,确实看起来要稍微多一些,但是从收益对比来看,一年多出来的收益就够交好多年的手续费了,手续费也并不白交。
优质精选目前重仓的板块有港股龙头腾讯京东和港交所,白酒板块的茅五泸洋,还有招行伊利海康。最近市场暴跌,招行已经被暴揍过了,现在股价在底部震荡;海康刚刚挨揍,准备进入底部震荡区域;而港股的腾讯京东在过去一年已经被暴揍了无数次,现在依旧处于震荡企稳的阶段。
没有被市场暴揍的也就白酒板块和消费龙头伊利了,如果接下来这些股票股价出现大幅调整,那么优质精选的重仓股可能都将进入到决定的低估,那将是介入的好时机;当然也有可能不会调整,毕竟白酒的业绩是目前市场中最稳定的。
优质精选是很多基民的最爱,特别是坤坤在高位用限购、分红来提示风险;在低位放开限购来表态看好买入时机。坤坤在这一波专业且敬业的操作中,收获了无数粉丝的芳心。现在市场处于比较艰难的时候,如果有想法要定投买宽基指数的,也可以考虑一下坤坤的优质精选。(这里不是打广告)
因为我自己就准备这么操作,在2021年年初的时候,敬慕坤坤大名,高位站岗把风,因为娱乐仓无伤大雅,买入之后一直没动,也懒得去看。
一直等到最近才重新关注回来,后续如果继续出现大幅调整的话,还会继续关注跟进。最近每次看到这个基金的买点都会有一波感慨,如果买其他基金也有如此耐心,仓位控制得再完美一点,时机把握得再精准一点,是不是会更加稳妥一些,收益是不是会比现在的好一些?说起不容易做起来更难,努力吧。

活久见!银行理财也亏了 负收益或只是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网络 与图文无关

一直以来,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视作“稳稳的幸福”,认为理财产品不会亏本。然而,“常识”已经过时。近期由于债市剧烈调整,部分债基类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引起投资者各种吐槽和投诉。

对此,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采用市值法估值的产品净值波动是正常现象。习惯“刚兑”的投资者一时之间尚难以接受较大的净值波动,银行应加强投资者教育。

债基类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引发吐槽

最近,由于理财产品净值下跌,两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站在了风口浪尖。

一家是招商银行,其子公司招银理财出售的一款理财产品“季季开1号”近1月年化收益率为-4.42%。

除了“季季开1号”,招商银行APP上出售的“季季开2号”也出现了净值回撤,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0.63%,6月3日的单位净值为0.9996。

平安银行的几款理财产品则遭到了更为猛烈的“炮轰”。在多个投诉平台上,都可以看到投资者的激烈言辞。

黑猫平台上一位投资者称,购买平安银行90天、180天、270天成长理财,合计约380万元,然而不到两月连本带利亏损3万元,有时甚至一天亏7000元。

以平安银行90天成长为例,截至6月10日,该产品近1月年化为-7.17%,而近3月年化为1.01%。

无论是招行的季季开1号及2号,还是平安银行的90天、180天、270天成长理财,都属于投向固定收益类的净值型产品,在风险评级上也都是较低风险或中低风险。

市场人士: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是正常现象


近期,为何风险较低的银行债基类理财产品净值为何大幅波动?

债市剧烈波动是第一大诱因。

上个月,债市调整明显,表现整体偏弱,收益率曲线呈现“熊平”走势。资金面边际收敛,基本面多空反复,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短中端上行幅度更大。

到了6月,随着央行创设的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亮相,引发市场对于央行“宽信用”加码的预期升温。

6月2日,债市出现恐慌式下跌,国债市场巨幅震荡,现货期货齐齐走弱。10年期国债190015收益率大幅上行近5个基点,5年期国债190013收益率也达到了5个基点。国债期货各大主力合约触及牛熊分割线的120日均线。

事实上,在近期债市剧烈波动的大环境下,招行和平安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下跌并非个案。

4月底至6月初,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的多款债基类理财产品净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撤。例如,中银债市通2号的单位净值就从4月30日的1.0378一路跌至6月9日的1.0259;浦发银行鑫盈利系列365天纯债1号的单位净值从4月30号的1.1013跌至6月9号的1.0895。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本轮债市明显调整,是银行理财在净值化转型中面临的第一次大考验。

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逐渐向净值化转型,新发售的大多数产品都采用市值法估值。

相较于此前的成本法,市值法能够真实反映投资组合的变现价值,但当债市调整明显时,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会更加剧烈。

对于大多数抱有“保本”期待、将银行理财视作存款替代的投资者而言,短时间还不太适应。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是正常现象。

一方面,看似跌幅较大是受到年化收益率口径的影响。以招银理财“季季开1号”为例,其近1月年化收益率下跌4.42%,此口径为年化收益率,相当于把一个月的下跌放大到整个年度的下跌,因此看似下跌幅度较大,实则近一个月的绝对净值下跌仅为-0.34%,属于正常现象。

另一方面,银行的投资者教育做得还不够充分,习惯了保本理财的投资者在面对净值波动时颇不适应。

“公募基金净值下跌,绝大多数客户都习以为常,但理财产品收益一跌,马上成为大新闻。这说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教育还不够充分,大部分客户对理财产品的印象仍然停留在过往的岁月里,认为收益刚性,安全,稳健。”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说。

而资管新规出台,意在打破投资者刚性兑付的预期。周毅钦认为,投资者应摈弃“保本”幻想,“改变以往‘低头闭眼’买理财的方式,而是‘抬头睁眼’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辨析风险,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