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能手林园(林园炒股秘籍)

jijinwang
早安。“平常心,不借钱炒股,慢慢走,不要往回退;尊重常识,探索事物的本质。”——林园

文/永远好奇的石头

在一次采访中,林园说:虽然我没有和巴菲特交流过,但是我和巴菲特挣钱的感受是一样的!

林园提到的最重要的感受之一就是复利,在林园看来和复利比起来,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复利是很神奇的,是靠时间完成的,而那些把股市赚来钱直接花掉的人,是不会有财富积累的。

所以林园常说股市挣来钱的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花的,但是很多人不能理解这段话的内涵实质!

△复利曲线

巴菲特也说过类似的话:


并不是我喜欢钱,而是我喜欢看着他们增长。


生活在,一些幸运的基因,复利,这些综合起来一起造就了我的财富。

这俩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抠门”,巴菲特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将梳妆台抽屉改成摇篮,第二个孩子出生时,他借了一张婴儿床,和盖茨打高尔夫球时不舍得买手套,直接用创可贴代替……


△巴菲特的金钱观

林园的“抠门”也是出了名:飞机下来只坐大巴,酒店只住二三星级的,买部手机也要跑遍全城找最便宜的,就算30块的东西我也要讲价。

一、王洪的故事

王洪是《林园炒股秘籍》的作者,认识林园近30年,1993年在西安与林园相识。

1999年他们一行人组团到欧洲旅游,在这12天时间,林园不断给他们灌输股票的投资心得,讲股票带来的巨大收益。

王洪不胜其烦随口答应回来给林园50万,让林园帮其打理,后来不了了之。

2003年春节,王洪带着家人在香港旅游,在深圳振华路明香餐厅遇到了林园,此时林园对于股票只字未提。

2004年9月,林园在北京买房,王洪去拜访他。在闲聊中,王洪说国内某知名地产商在国贸附近的房子,卖得如何如何好。

林园一脸不屑地说:他们的钱都是银行贷款,自己赚的现金很有限,不像我一敲键盘,第二天就有四五个亿的现金。

随后王洪将自己的文化公司打折再打折,义无反顾地跟着林园走。

①热爱自己的事业

林园每天都是跳着踢踏舞上班,就像米开朗基罗去西斯廷大教堂画壁画一样。

2008年林园做了一个实验,全中国找100个学员,不论学历、不论大小,每个人拿8000块跟着他炒股,希望他们10年可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20年变成有钱人,30年变成富翁。

结果那几年市场行情非常不好,2008年金融危机走了一大半,2014年茅台股价低迷,又走了一大部分,当年茅台成为“股王”,最初的100人已经一个也不剩。

有一个学员,跟了他3年,按照他的思路选择了两家公司,三年下来亏了60%,实在扛不住了,退出去之后到处说林园是骗子。

没过两年,学员当初买那两家公司,翻了十几倍。

林园后来反思:这些人是因为**的财富效应才追随他,并不是对股票投资本身有很大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最后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很难坚持下去。

②控制好自己的欲望

金钱想要复合增长,就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消费欲望,一定要控制再控制证明给别人看的欲望。

人有钱容易膨胀,08年王洪在香港就疯狂刷卡购物,一刷二三十万,而当时茅台90块,如果买成茅台,那到现在是多少钱?2011年,王洪看到别人看奔驰,于是花了160万买一辆奔驰!

王洪后来的反思: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资金的复合增长,挣的钱不是让你花的而是让你看的。随意把钱花了,实际上是对金钱不尊重,把本应该给你带来更多财富的钱用于消费了。

二、林园朋友的故事

林园在他的微博里面说:股市里能够赚大钱,我总结别的因素比起复利来说都是次要的,复利很神奇,而复利都是靠时间来完成的,只有把**当作工作,才能有结果,那些把在股市上赚的钱用来花的人,我没有发现有好结果。

林园有一个朋友在90年代就跟着他炒股,林园买过的所有股票,他这个朋友都买过,每次都是拿很少钱的参与,而结果到现在也只有几十万。

林园的朋友赚二十来万的时候,就要拿着钱去花,不是这事二就是那事儿,一挣钱就花,俩人当面吵过好多次,有一次急了,他同学说:我**就是花的,林园那我再给你两万去炒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①少量参与

人最痛苦的是买对了一只大牛股,但只买了100股,白白浪费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②无复利思维

一**就花,一**就花,雪球滚不起来,一定要控制住自己消费的欲望!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