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基金会是什么意思?孔子的博约是什么意思

jijinwang
儒家台北孔庙再度仲春丁祭 孔垂长鼓励宗亲实践诗礼祖训
儒家至圣孔子基金会
2022年(壬寅)3月13日(农历二月十一),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氏宗主孔垂长先生率台湾孔氏宗亲后裔90余人,于台北孔庙大成殿举行第二届仲春丁祭暨团拜。本次活动由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和至圣孔子基金会主办,社团法人中华孔氏宗亲会、中华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台北孔庙、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及中华无尽灯文化学会等协办。参与者除孔氏宗亲后裔外,还有礼生团队四十余人,贵宾董金裕教授、狄君宏教授、无尽灯唐瑜凌老师、林蔚芳老师、台大中文系黄启书教授、台北孔庙陈宗纬主任祕书以及资深礼生施铭漳老师、陈应义老师、习沛㥍老师等莅临观礼。


宗亲东西班相向,互祝吉祥

曲阜孔氏溯自始祖先圣孔子以来,昌繁枝茂数千载。去年孔垂长先生所领导的至圣孔子基金会委托台大中文系团队与台北孔庙,参考阙里礼仪,试拟一套较为简易但不失典雅之丁祭礼典。去年首次举行后,受到参与宗亲及观礼贵宾一致肯定。今年虽仍受到新冠疫情干扰,依然在高规格防疫措施下择期举行。


孔垂长先生虔诚向先祖祝愿宗族和睦、疫情早歇

夷考阙里旧典,于四仲上丁咸以释奠之仪祭祖,今各地孔庙所行祭孔大典即本乎此。然旧时政府为之编列礼乐生额与祭祀费用,势非今日孔氏宗亲后裔之民间团体所能支应。因此在不违礼意的原则下,依旧典中月朔与岁时常祭之释菜礼,并酌今仪,共分为典礼开始、入班、礼神、上香、行献礼、恭读祝辞、读训、立愿、礼成、团拜、成人礼、合影等12项仪节。务期存古通今,弘扬儒家礼乐精神。


全体齐诵家训《论语》三则

诸如序班,悉遵古礼依孔氏字辈排序。惟以家长字辈为准,阖家站于同列。如此既尊重昭穆,又不疏亲情。再如拜礼,则谨遵孔子七十七代嫡长孙、前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先生所考礼容为准,或立拜、或跪拜,而以「再拜稽首」为最慎重之大礼。一则回归礼书本源;亦有依遵衍圣公考订之意。至于释菜陈馔,则悉依明代李之藻《頖宫礼乐疏》所载。


宗亲祝愿时,由宗主孔垂长先生监临观礼


宗亲祝愿

另参考现时所需,增入读训、立愿等仪节。前者自《论语》中摘出三句由宗亲后裔齐诵,相互惕励,由修身合群到经世弘道。后者让每位宗亲后裔在宗主监临观礼下,入殿于祖先神位前发心立愿。既满足宗亲敬祖之情怀,更深化宗主与宗亲间敦睦宗谊的有形系联。


孔真玉(宪字辈)每年从不缺席这个向先祖祝愿的机会

另在团拜后,更藉由宗族团聚的机会,齐为即将承担宗族使命与社会责任的孔氏后裔子弟行成人礼。依序由学子的家长、贵宾及宗主等三加、致予醴酒并为之取字。虽未如古礼递易三服,但悉遵《士冠礼》三加弥尊、勉其有成的礼意。


成人礼“再加”的贵宾,由董金裕教授担任

去年举办后,参考各界指正,今年在节目单中详列了祝辞、家训,甚至为成人礼学子撰写「字说」。并事先于云端网络中,制作拜礼要领及学子介绍等影片。使得仪节能更为细致入心。尤其在29度高温的考验下,要让老少咸能完整进行每一个环节,更有赖全体宗亲与礼生的密切配合与体谅,终于提前在一个小时之内圆满完成。


孔垂长先生与今年陪祭的六位宗亲代表合影

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孔氏宗主孔垂长先生对于所有宗亲后裔在疫情之中,配合防疫规范,一早拨冗前来参与此次丁祭,至表感谢;并对于各地宗亲献上祝福。“阙里孔氏素以诗礼传家,虽今日各地不乏孔庙建筑,但多作为文教、观光之官方设施,一般孔氏族人如未参与每年释奠典礼,几已断了礼乐敦化的脐带。去年承蒙台大中文系、无尽灯学会所组成的礼生团队以及台北孔庙的鼎力支持,我们重新接续了中断七十余年的家族丁祭。仅管礼乐规格有所降杀,但我们虔敬崇仰的心念,却丝毫不减。未来不只期望在疫情解封后,可以让其他各地孔氏宗亲参与到这项历久弥新、传承不息的礼典;更鼓励宗亲来参与礼生的培育工作,更进一步实践「言诗立礼」的祖训。当今疫情仍然起起伏伏,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我们除对全球的孔氏宗亲家人诚挚祝愿外,更期许大家在不同岗位上皆要恪守祖训,敦品修身、和睦宗族。待人处事,以和以安,莫愧先圣孔子的殷殷教诲。”


典礼后宗主孔垂长与小宗亲们开心合影


丁祭仪程

内容
备注
预备、序班
宗亲后裔于棂星门依字辈序班
典礼开始
序班完成后,视情况提前
入班

礼神
全体行再拜稽首礼
上香

行献礼
参酌释菜仪
恭读祝辞
祝毕,全体行再拜稽首礼
读训
诵《论语》三则
立愿
宗亲后裔依序入殿
礼成

团拜

成人礼
三加、取字、醴冠者、礼谢众宾
致辞、合影

一:孔子基金会是什么组织

应该还包括了一些优秀的同一时期的思想

二: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中庸之道是现在全世界最重视的合理主义。
中庸之道就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个人认为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宗教都具有重要的甚至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中国成为了例外.
孔子的中庸之道在中国有深远的影响。稳定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应当是不无意义的。
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这既说明他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按宋代学者程颐的解释,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德行,千百年来不过廖廖数人可以接近或者达到。
但国人平常语境中,似乎“中庸”又成了最易获得的品行,人人具备,以至于还要尽量地避开,何以故?此所谓“中庸”非儒家之“中庸”,实乃一种“折衷主义”罢了。上面还有人言“中庸”是一种完美主义,倒有点接近但实则似是而非。
“中庸”是一种德行,也是儒家所设定的一个人所能达到一种最高人生境界,而不是什么主义,亦不是行事方法和效应。
那什么是“中庸”呢?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去看个究竟。
《中庸》原文不过三千余字,可配合朱子《中庸章句》一起看,至于现代学者关于“中庸”最佳的论著,个人私下里最推崇杜维明先生的《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题主若可仔细看完后这些著作,对“中庸”的理解便可超过下面许多答主,这里面有许多也还不曾读过原文。
现仅分享下自己阅读后所获得一二理解,但限于个人资质,其实并没有实得,只是撷取些章句中的解释便当做了自己的理解,
其间还有诸多误解之处,还望先进者可以指点一番,这亦是愚强做回答的用意所在。
一,“中庸”即“恒用中和”
中庸,是儒家的至高德行。
“庸”则兼摄两义,1.庸,用也;2.庸,常也,恒也,即一息不可已也。故《中庸》首章有“不可须臾离也”之语;
则依此可将“中庸”解作“恒用中和”
但这其中的难点还在于“中和”二字的理解。
“中”作为一个普通的词语,并无难理解之处,如人常说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但儒家著作《中庸》中的“中”已成为一个哲学概念,如同《老子》中的“道”一样,并不可单纯地用字面意思来理解,欲知其为何物,还应回到文献本身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朱子注:“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
换言之,“中”在《中庸》中是指天所赋予而人所固有之“性”。
何为性呢?1.“性”指先天具有,使人得以成为人的特质,故《中庸》第一句即为:“天命之谓性”;2.“性”是“情”得以发生的内在依据,故曰“情之未发为性”。
那儒家为何要将人“性”用“中”指称呢?因为儒家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人性本善。(这里不做论证)因为其至善,所以一定无所偏倚,是一种极致状态,之所以用“中”来命名,即是为了强调“性”的这种特征。
现在再来反观“和”,同样回到文献本身。《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上节言未发为性,则已发便是指情,如喜怒哀乐爱恶欲一类,未发之性即是至善,则由至善之性而发的情也应是善的,故称其为“和”,和者,无所乖戾之谓。
人性本善本“中”,其所发之情也应该为善为“和”。但实际情况却是,人之所发多为恶为戾,这并不是“性”本身的问题,而是在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因受制于身体的欲望以及人心后天的被蒙蔽,“中”之性仍在,但所发已不为“和”。
因此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来祛除人心上的蒙蔽,使其重新恢复“中”的面貌,儒家《中庸》一书即是在讲这种修养复性的方法。
好了,既然弄明白了“中庸”一词的原始含义,那么当孔子评价一个人中庸的时候,我们也就明白了,他指的实际是:
这个人已达到或近乎至境,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心体至善无碍,无有一丝私心蒙蔽,惟有天理流行其间,故其所言所动,无不合乎大道。
又孔子自述其“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便是这种境界的最善描述。
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庸》一书中,孔子不止一次感慨“中庸”难以达到,而被孔子认为具有这种品德的人也只有尧、舜、禹、文王、周公、颜渊廖廖几位,亦可见“中庸”的可贵之处。
但所言如何做到,则实在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等同于如何达到儒家所言的圣人之境,儒家所有典籍都是在讲这个问题,略举之,孔子的“克己复礼”是也,《中庸》的“致中和”是也,朱子的“居敬穷理”“存天理灭人欲”是也,象山的“发明本心”是也,阳明的“致良知”亦是也。
欲学此道者需要自己去择取,然后投诸实践,毕生用功不懈,或可侥幸达至。

三:孔子的兴观群怨是什么意思

你问何意,望补充指径一二,以利深入探讨。

四:孔子的博约是什么意思

【六】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①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乎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②’,《论语》之‘博约③’,《孟子》之‘尽心知性④’,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⑤笃信圣人,曾子⑥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⑦’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格物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①朱子“格物”,朱熹在《补注<大学>》中有“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

②精一,见002节中注解③。

③博约,出自《论语》,原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理。”

④尽心知性,出自《孟子》,原文“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⑤子夏,孔子弟子。

⑥曾子,孔子弟子。

⑦“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中庸》中有“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徐爱接着问先生,昨天你说的“知行合一”,我心里差不多已经能理解了。但关于“止至善”这个事情,我也知道大概用功的方向了,但“格物”这个事情还是模模糊糊。以前主要学朱子的东西,朱子讲的“格物”和先生您讲的不太一样。你们俩都是大儒,我心里很忐忑徘徊,不知道该听谁的。先生您能不能再详细的说一说?

在朱子写的《大学章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朱熹将“格物”理解为在事事物物上探究道理。而阳明先生将“格”理解成“正”,“格物”的意思便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与朱子的说法大相径庭。

朱子(《大学章句·补格物传》):“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子的核心意思是“穷理等于至善”。人心都是有“知”的,天下的事物都是有“理”蕴含其中的,我们对事物不断的探求,不断的琢磨,只要功夫到了,这个“理”自然就明白了。这个努力琢磨的过程,就是物格。

只要不断的琢磨,努力的探求,量变到质变,突然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所有的“理”就全明白了。这个“理”也包含做人的“理”,朱子说的“格物做到极致”。意思是这个人技术做到特别精湛,心地就一定会非常善良。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物”的方向做的特别好的人,和这个人心地善良是没有直接关系。穷理不等于至善。现在的一些专家教授,心里面真不见得比门口卖菜的大妈心地更善良。把技术专精和心地善良划等号,朱子这个讲法两边脱节了。

天理究竟在哪里呢?天理就在我们内心里边!

老百姓经常会讲一句话:“你这么做事,太没天理了”。意思是说你这个事情干的忒不像话了,是没有良知的。儒家文化已经很深的深入我们的社会,百姓日用而不知,天天在用这些东西,但是你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他说不出来。

心学中的“格物”的“格”,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正的是心中的一团气,为什么叫心里一团气呢?比如我们经常说“我心里头堵得慌”, “听到你这话,我心里头很暖和”,“今天不用吃饭了,已经气饱了”等等。心里就像一团气充盈着。“气机流行”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是很粗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让初学者容易理解。

《周易·系辞》中,孔子讲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就是物,精气展开了说就是心里的七情六欲和贪嗔好恶。“格物”就是把我们心里的七情六欲和贪嗔好恶归正了,不会产生负面效果,不遮蔽天性中的良知。心体充满良知的时候,就是至善的状态了。知道“至善”是什么,实际上就已经知道“格物”是什么了。

“格物”心法入门基本分四点。

第一,你要了解心体是如何运行的,初学者很容易想当然的把心体的运行理解成逻辑和思维模式,这样就偏了。我们可以借用一个西方引过来的概念——“潜意识”来类比一下,我们知道潜意识是不可控的,它不是靠思维来控制的。这种解析同样比较粗糙,但可以帮助初学者了解心体是如何运行的。

第二,“至善”的工夫是自内向外的修行,自己的心体才是核心,每个人的盖棺定论,最有资格评价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

第三,“为道日损,为学日增”,意思是说学具体技术和知识的时候,要每天勤奋,日积月累,最后的水准会达到很专精的程度;而修身这个事情,不是让你见着谁有好的东西就去学,你本心里这些好东西都有的,只是杂质比较多,你要每天去除杂质,做提纯的功夫,即使每天进展很小,但随着日积月累,心最后就变的越来越纯净,最后达到纯洁无瑕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良知充盈满心体,就是至善。

第四,修行是下学才能上达,修心性不是背几个口诀,找本秘籍就行的,修心性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触摸到心体之后,时时刻刻不可间断地把良知留存心体中,应对入世的人情事变,有一天突破到质变的程度,就是“上达”了。

徐爱接着问先生,你昨天讲“格物”,我大概懂了,但是朱子“格物”这方面的表述,在《尚书》 中的“精一”、《论语》中的“博约”和《孟子》中的“尽心知性”,是能相互印证的。这部分朱子和您说的也不一样,我想来想去,还是没想明白。

“精一”源自我们中华文明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传习录》里会反复提到这十六个字,“精”字的意思就是“熟、纯”,“精一”的意思,就是对事物的道理研究到非常精细的程度。

“博约”出自《论语·雍也》,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博学于文”,意思是广泛地吸收各种道理;“ 约”是简化、约束的意思,“约之以礼”是把学到的道理简化到人和人相处的礼节行仪等,用礼节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个地方“礼”有“理”的意思,引申意思是学到这么多道理,所作所为应该符合天理秩序。

“尽心知性”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百度上很多解释都是值得商榷的。

孟子按照人的天资悟性不同,把人分成三类。

第一类 尽心知性知天 生而知之

第二类 存心养性事天 学而知之

第三类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 困而知之

第一类是尽心知性知天,这类人凤毛麟角,生而知之,悟性特别高,一点就透,已经完全知道天理是什么。

第二类人是存心养性事天的人,这类人对天理是雾里看花的状态,能看到天理是什么样子,但还达不到,要时时存养良知在心中,时时提醒自己。比如今天做一件事情,私欲在心头一涌动,一感觉到了,马上提醒自己这不对,立即导正方向。我们说“吾日三省吾身”指的就是这类人。反省自己的行为,学而知之,不断的学,不断地反思自己。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属于第三类人。夭寿不贰,这里指短寿和长寿,修身以俟,坚持修身等待天命的到来。这类人天资不高,对天理究竟是什么,是看不清楚的,但坚持做自己认为好的事情,比如心有善良,那就坚持做自己认为是善良的事情。努力做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遇到苦难,勉力前行,还必须不以穷通夭寿而改变初衷,“不贰”指立志坚定、不二心,夭寿引申的意思是对人境遇的形容,无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能做到坚守志向。“修身以俟”,是在修身砥砺品行时,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以俟”这里有待时的意思。

朱子显然对这部分理解是有问题的,把顺序搞反了,把“尽心知性”和“格物”等同了,这就等于让天资悟性很一般的人,马上就达到洞悉天理的水准,无异于扔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一本微积分考题,并且要求这个小学生能做出来。这个搞法无疑会让初学者直接崩溃,无从下手。

先生回答徐爱“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意思是说在修心方面子夏只信奉圣人之学,曾子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子夏和曾子修身成就都是很高的。子夏天资不高,人比较实在,有自知之明,既然知道自己悟性不高,对天理看不清楚,就跟定一个圣人,他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懂得就问这个圣人,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曾子明显悟性要高的多,所以曾子不完全听圣人的话,圣人说的事情,曾子听完之后就会去实践,实践之后,再根据内心得到的东西,反过来判断圣人的说法,认为可行的就吸收,认为不可行的就放一边。

先生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徐爱,即使像子夏曾子这样的人,也是要根据自己的天资悟性如何,才决定怎么去做的。

任何道理都要用实践检验一下,不能完全盲从。前面领路的人如果是对的,跟着他走自然是阳光大道;但如果前面这个人犯错误掉沟里边了,你也跟着掉沟里去了。“反求诸己”相当于我带着眼镜跟着走,带路的掉沟了,我及时止步。

人和人天资悟性是不一样的。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材料,学东西的时候不能太过于教条。朱子讲的对天资悟性特别高的人,确实是对的,但对我们这种资质很一般的人,就值得商榷了。先生这里举了个反例,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但二程讲的东西,如果和朱子想的不一样的时候,朱子也没有完全按照二程说法去做的。

先生总结说,“精一”也好,“博约”也好,《孟子尽心篇》也好,实际上和我说的是一样的。

朱子讲的有点牵强附会了,以‘尽心知性’为‘格物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相当于要求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把车开到可以参加汽车拉力赛的程度,这显然是很离谱的。按朱熹对“格物”下的定义,要初学者就要“尽”此心去“格”外物,这不是太荒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