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基金会怎么样(中国扶贫基金会怎么样)

jijinwang
九十年代末期,乡镇农民基金会很多,办理存取款业务,利息比银行高,但手续简便。
当时很多人没有欠债还钱的意识,尤其借了金融机构的钱更是如此,因此基金会规定借钱得找公职人员担保,公职人员可算倒了霉了!
98年底有个同学找我去基金会担保3000块钱,他当时在本镇民办学校代课,说是弟弟送彩礼,过年就还。基金会是我校的校长办的,很顺利借了。过年之后,他出去打工几年不见。过了一年,校长扣了我500元的工资,并说了自己的难处,担保承担连带责任,咱也没活说。
又过了一年,凡是欠基金会贷款的及担保人在电视台滚动播出,必须还清并经镇长签字,才能从电视台销号。我又去找那个同学,他老婆在家,还好过几天把本息结了,校长也把500元还了我。
我算最幸运的,好几个老师给人担保最后自己还的,有的到现在被担保人都没给钱。

第十届上海“公益伙伴日(月)”今天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拉开帷幕。本届活动聚焦人民城市建设中的社会力量参与,倡导“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召集全市公益机构及其合作伙伴,以共创、共益、可持续为核心理念,联合开展系列活动。除两天主场活动(9月5-6日)之外,整个9月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同步开展包括专业沙龙、公益品牌项目展、公益创业大赛、太阳市集、微电影节、公益盛典等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在全市营造公益氛围,推广公益理念,打造“公益之城”。

在今天的活动现场,记者还留意到了不少公益慈善事业的新生力量。据悉,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为首次在公益伙伴日主会场亮相,并与全市三十余家基金会组团参加基金会公益品牌项目展,共同展现上海公益慈善的力量。

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是由福寿园国际集团发起,经上海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注册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慈善组织),是福寿园公益事业的大引擎与大平台。在本次基金会公益品牌项目展中,该基金会带来的“暖冬园”已故孤寡老人及特困特需家庭成员公益安葬项目以及“福寿三嘱”公益契约保障服务,均是运营多年、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品牌公益项目。

“暖冬园”项目起始1995年,从最初为本市孤老免费提供身后骨灰永久安放服务逐步升级为向全市特困特需家庭提供公益安葬及集体送行。25年来已投入近500㎡的土地,服务1274户家庭。

2018年起“暖冬园”项目正式由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运作,并再次升级了形式与内容,结合“福寿三嘱”公益契约保障服务,以“公益契约”为依托,聚焦社区中“孤寡、失独、特困”等困难群体临终照护与殡葬普惠的需求,提供品质优良的公益性临终关怀与殡葬服务,形成了“生前规划、临终关怀、殡葬服务”民生保障托底体系,有效回应困难群体的“善终”难题。

“暖冬园”与“福寿三嘱”公益契约形成的服务组合,开创性地将完整的生命末端服务纳入慈善帮困事业之中,已获各地社区民政的认可支持,逐步成为基层民政服务创新试点样本。

此外,基金会还展出了红十字遗体(角膜、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和“希爱林”公益生态园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和公益机构的关注。

在伙伴日开幕当天,基金会与上海梵客公益文化传播中心还共同主办了以《生命服务与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探索与实践》为题的沙龙活动。基金会总监王艳华在现场做了主题交流,分享福寿园生命服务在社会情感治理中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