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板块的etf基金有哪些 ?重仓储能板块的基金

jijinwang
近期分享的 证券ETF 医疗ETF 新能源ETF 半导体ETF 科创板ETF 均有不同程度的拉升, 拉高需要适当减仓了🎉🎉
分享的 储能板块 风电板块潜力股 机械板块潜力 消费电子潜力股 稀土永磁板块潜力股 均有不同程度的拉升 有跟进的,基本都有些盈利🎉🎉🎉
2022-6-24号股市午评分析:
今天上午盘面来看 两市继续反弹有所冲高,盘面大盘有所流入,盘面上涨2600家 下跌1800家 涨多跌少
板块来看:航天军工 家电 家居 新能源电气设备 机械 医疗 半导体等板块大单有所流入
银行 地产 有色 石油 等板块则呈现调整
大盘再次来到了3300之上,收于3334点,从指标来看,60分钟开始呈现出背离, 盘中分时拉升,成交量却有所减少, 盘中抛压也有所明显增加 3300上方仍然是重抛压阻力区,操作上短期追涨需谨慎, 逢拉升适当减仓 回调时再考虑布局 板块轮动的潜力股

一:重仓储能板块的基金

新能源和医疗基金重仓怎么办?只能说,考验你投资信念的时候到了!

能够被市场波动动摇的,从来不是真正的信仰!你是追涨杀跌的投机者,还是看重赛道成长性的价值派,此刻就能见真章!

01 部分新能源概念股已“腰斩”,医药股同样哀鸿遍野

就和去年的白酒、消费股票一样,今年的新能源、医药板块迎来了非常严重的回调。

以新能源龙头股宁德时代为例,进入2月份,宁德时代股价连续杀跌,市值蒸发超1700亿元,粗略计算,春节以来宁德时代股东户均亏损近130万元。

医药板块也是一样,公募基金一姐葛兰从万众瞩目到跌下神坛,时间不过月余。

市场先生就是这样的臭脾气,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能改变市场的暴虐,只能适应,只能在市场的风险与收益之中取一个平衡。

面对大跌,相比于仓皇出逃,我们要冷静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02 面对大跌,我该怎么办?

  • 第一,你是不是真正看清了赛道的价值?

面对大跌,我们最先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看走眼了吗?新能源和医疗赛道是不是真的具备投资价值?

不可否认,市场中有大部分投资者是跟风买股票。去年,看到别人买新能源赚了大钱,就跟进买入,一不小心就高位站岗。如果你是这类投资者,可以考虑逢高减仓,我们很难长期持有自己不信任的股票。

当然,也有一部分投资者是板块的坚定看多者。以我自己为例,我长线看好医疗板块,无论从老龄社会带来的长期需求,还是从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医疗板块都是容易出牛股的赛道。正是因为投资信念坚定,板块的大跌并不会让我心慌,反而是逢低吸筹的好机会。

  • 第二,你的投资风格是否与风险承受能力匹配?

刚刚说到,行业基金由于主要配置在某一个行业上面,必然的导致该行业基金的波动率是比指数更大。我们在追求新能源或者医疗板块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预判。

面对当前板块30%左右的回撤,你还能承受吗?

如果你惧怕风险,或者把短期需要使用的资金投入股市,那么你应该逢高减仓,做到投资组合与风险承受能力匹配。在股市中赚钱的前提是,长期坐在“游戏桌”上。

如果面对30%回撤,你面不改色,那么长期来看,新能源和医疗板块依旧有投资价值,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板块估值修复。

风险与收益匹配,我们才能安心持股,而市场大跌正是检验“匹配程度”的好时机。

  • 第三,做时间的朋友

板块的涨跌是存在周期的,有的板块,经常在较长的时间里是下跌,或者盘整的,真正上涨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如果是在基金净值高位买入的行业主题基金,经常得等待较长一段时间后,基金才能在板块反弹上来后净值上涨。

然而,现实中,大部分基民投资周期都过短。根据《2021基金经理千次调研报告》,61%的基民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不超过1年,35%的基民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不超过半年。正因如此,不少投资者因为耐心耗尽,割肉出局,导致亏损,这不明智。

面对大跌,如果你只是恐惧,那么应该控制情绪、保持理智。要相信,股市短期是情绪表,长期却是称重器。

作为医疗板块的拥簇者,我就不惧怕当前大跌,能做的,是耐心持有,有条件的情况适当加仓,做时间的朋友,静待花开。

你是如何面对新能源和医疗大跌的?欢迎留言讨论。


二:新储能板块基金

中国基金报

新能源主题ETF继续扎堆申报.....

本周,又有5只中证储能产业ETF于同一日申报。过去三个月,ETF重复申报同一指数产品的情况越发显著,其中,基金公司对双创和新能源相关主题ETF申报显得尤为火热。业内人士认为,ETF赛道发展迅速,行业和主题ETF为基金公司的规模突破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因此一旦发现一个热门行业或者主题,就会出现基金公司扎堆上报的情况。

5只中证储能产业ETF扎堆申报

8月9日,华夏、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华泰柏瑞于同一日申报中证储能产业ETF,成分股涉及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池材料及设备、新能源发电领域等行业,此外,中证电池主题ETF也已于8月4日申报。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已有近20只ETF基金申报。

Wind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有26家公司申报了近70只ETF产品,在已申报ETF产品中,主题ETF数量最多,共有29只,其次是宽基ETF,共有16只。从单月来看,5月份ETF申报数量较多,达37只,6月份与7月份各申报了8只和20只。从基金公司方面来看,过去三个月,易方达基金申报了8只ETF产品,申报数量居首位。其次是,华夏、富国、国泰,过去三个月分别申报了5只、4只、3只。

新能源主题ETF成主战场,同质化产品“力求”差异化竞争

近几个月,新能源相关主题ETF申报尤为火热,对于ETF扎堆申报同一主题现象,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认为,ETF扎堆申报现象是基金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的正常现象。就像任何一个有明确发展前景的行业在初期都会出现很多参与者,并在经过激烈竞争和大浪淘沙后市场份额集中度越来越高一样,ETF这个赛道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而且未来一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个结论应该是得到全行业共识的,所以很多基金公司都会想要参与进来,在这场竞争中占据先机,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就目前来看,这种竞争带给投资者更多的产品选择,基金公司也会力争给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整体上对于投资者而言还是有利的。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也认为,ETF赛道发展迅速,行业和主题ETF为基金公司的规模突破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因此一旦发现一个热门行业或者主题,就会出现基金公司扎堆上报的情况。

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李柯柯表示,ETF作为指数基金,获取市场或行业的平均收益,可以让投资者在分享主题长期投资价值的同时,分散个股风险。尤其今年市场呈现除个股波动大、结构机会明显的特点,加上新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相关产品凭借亮眼的业绩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在赚钱效应下,所以公募基金开始扎堆申报同类产品。

那么,基金公司扎堆申报发行同一主题ETF,是否能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呢?

梁杏认为,多家公司上报相同行业或主题的产品,产品本身投资价值的差异化并不大,但是客户的投资便利程度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有的基金公司资源雄厚,也重视ETF业务,产品的流动性和规模较好,那么客户进出的感受也就会比较好。有的公司资源不足或者不够重视,就容易出现流动性很差,客户进出要付出较大的机会成本的情况。另外还有就是规模比较小的ETF一般比规模比较大的ETF多一块新股申购的收益,但这个也不是每个基金公司的ETF都参与新股投资,需要投资者做些甄别。

柳军也认为,就跟踪同一指数的ETF产品本身来说,产品的投资标的、业绩表现和运作模式是基本同质的,但是仔细比较还是会有差异存在的,比如基金的规模,流动性,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等,这些因素对于投资者体验还是会产生一些细微的影响。

李柯柯表示,ETF同质化是各家基金公司积极参与市场投资的结果,未来随着指数基金进一步发展,同质化竞争将愈演愈烈,大型基金公司凭借过硬的品牌、渠道、投研能力等,更具有竞争优势,中小基金公司可以通过把握市场趋势提前布局,打造个性化发展特色,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质化ETF产品“力求”差异化竞争,在谈到在ETF方面的未来布局思路,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表示,第一,是巩固和发扬国泰基金在行业ETF上的领先优势,继续布局行业和主题ETF,后续还将发行和上市智能汽车ETF、消费电子ETF、创新药沪港深ETF、新材料ETF、港股科技ETF等产品;第二,公司也积极向宽基ETF领域进军,正在发行中证500ETF,准备发行港股通50ETF等产品;第三,同时也在上报QDII类产品,向海外要效益,减轻进一步内卷;第四,正在储备新的商品类和债券类ETF,这也是国泰的传统优势。

面对同质化ETF,投资者应该如何挑选?

面对同一主题连名称也完全的一样的ETF基金产品,投资者往往显得茫然不知如何挑选。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建议,流动性是第一位需要考虑的。流动性好的产品,客户的冲击成本比较小。具体来说,如果一个ETF流动性不好,客户可能要高挂千一千二的价格才能买入,卖出的时候要低挂千三千四的价格才能卖出,那么交易几次,冲击成本的损耗就会侵蚀收益了。如果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看一下相同行业不同指数的差异,比如曾经有两个2019年同一天上市的半导体芯片ETF,收益差距接近40%,其中最重要的差异就来自于指数收益率的差距。如果再有余力,就建议投资者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则认为,每个投资者选择产品的标准应该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就像买手机,有的消费者就会仔细比较全部产品的性能、配置、工艺甚至大小、重量等参数,有的人就只是认准某个品牌,或者看重消费和售后过程中的体验一样,在选择ETF时,比较注重细节的投资者可以依据更为客观的标准来选择产品,比如前面所说的规模、流动性、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等。而其他相对更主观的投资者根据公司品牌或者服务质量来选择产品也未尝不可。

对于跟踪同一主题指数的ETF基金,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李柯柯建议投资者应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