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点人炒股赚五六百就跑

jijinwang
收摊回家,已经零点了。一身疲惫加上今晚的生意不怎样,心情略微低落,但是到家开门瞬间,看着熟睡的老婆和小孩,一切都是值得的。
曾经的自己爱玩,不着调,心比天高,总想着捞偏门,挣轻松钱。学着去炒股亏了20多万,后来又拿着仅有的积蓄去开奶茶店,又搭进去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就算我如此胡闹,老婆没有说过一句怨言,还鼓励我:我们还年轻,大不了再进厂去打几年工。那一刻我才知道要好好珍惜这个女人。也许我不懂什么是爱,但我知道她是我很亲的亲人就对了。
奶茶店倒闭以后,我想着重拾旧业继续去做销售。老婆却说:既然选择创业,那就再坚持两年(奶茶店只开了一年),不行再说。
后来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我选择了去路边摆摊,卖炸鸡和臭豆腐。之后找师傅师学手艺,买三轮车,找人改装等,前后差不多花了8000 块钱吧。
终于在19年9月份第一天我的小摊开业了。我一直记得第一天出摊,只卖了220块钱。后来换了3个地方,终于稳定下来,一天能卖个五六百,净利润约有一半。这样持续不到一个月,刚好遇上建国70周年。
9月底开始,城管开始下重力整顿,一个星期之内被收走两个煤气罐。当时都以为摆摊这条路绝了。后来和一起摆摊认识的几个朋友一合计开始游击战,“敌来我跑,敌走我出”[捂脸]这样持续了大概一个月,城管也没以前那么严了,至少不在主动没收东西。后来我一直摆摊到2020年元月10号,回老家过年。
我们老家在湖北天门,因为疫情,我们4月份才回到江苏南通。有所改变的是这次媳妇也加入了摆摊大军,我重新弄了一辆三轮车,找了个新路口摆了起来,让媳妇在老地点摆。
我媳妇性格稍微有点内向,不爱说话,尤其是和不熟的人。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有和她说过,让她尽量多说话。在路边摆摊除了东西外,小嘴也要甜一点,服务好一点。在这点上,我觉得我自己做的还不错[大笑],现在来摊上买东西的基本是回头客居多。媳妇也在摆摊的过程中,一步步有了很大进步[赞]
不知不觉写完这些都1点了。最近一段时间天热,我让媳妇回老家把小孩接过来玩几天,当是给她放几天假。我知道我有点对不起她,摆摊真的很辛苦,连我自己有时候都觉得苦。真的对于我老婆,我很服,连我一些朋友都佩服她能吃得了这份苦。
不忆曾经,只盼将来。现在我想的很明白,踏踏实实挣钱,不管挣多挣少是我能掌控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已是过眼云烟。等有好机会,好位置,我们再找个便宜点的门店继续卖小吃,不用像现在风里来雨里去。
一起加油朋友们,踏踏实实过日子,有苦有甜,也许人生能看到别样的风景。不说了明天6点要早起给她们娘俩买虾。从现在起,我要做个好丈夫,做个好父亲。[笑]

1、为什么懂炒股的人反而亏钱?

炒股不**,背后有很多原因。比如:

1)连财报都不会读,在股市里听风就是雨,瞎买瞎卖。

2)小猫钓鱼,三分钟热度。每个行业和股票都只做粗浅的分析就忙不迭下单。过了几个月,风向变了,时髦的行业变了,自己的投资策略也变了。

3)没有意识到,股票的价格,其实已经消化了公司盈利的预期。比如大家都看好的公司,股票估值往往也比较高。在那个价位买进去,如果公司盈利没有按照大家极度乐观的预期增长,那么其股价就会下跌,导致股民亏钱。

这个单子,还可以列很长。

但是有一个原因,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那就是:只会买,不会卖。

这个毛病,多见于资深和职业投资者(比如基金经理)。原因在于:

1)越是对炒股有研究的投资者,对于应该购买什么样的股票,越有心得。但对于应该卖什么样的股票,却少有关注。

把和价值投资有关的经典书籍和文献都翻一遍,比如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信,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等,你会发现,所有这些书对于如何从几千个股票中选出一只好股票,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但是,对于什么时候卖,应该选哪只股票卖,说的却不多。

以投资传奇,巴菲特为例。巴菲特的投资风格,是买入并长期持有。而这里的长期,是真的很长很长。

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说,他购入一支股票,其持有的目标期限是无限长,一直到自己死为止。

根据巴菲特在2018年写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信显示,公司持有的仓位最大的股票,包括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等。而这些股票,都是几十年前巴菲特买进的。其中美国运通的股票,从巴菲特在1964年开始买入算起的话,已经超过了50年。

巴菲特自己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从来没有卖过。他只会把这些股票捐掉,或者送给孩子和亲戚,但从未想过在股价太高时卖掉,等到股价下跌后再买回来这样的操作。

强调千里挑一找便宜货,找到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潜力股”,但对于卖出却轻描淡写,似乎是很多资深投资者的通病。

2)对于很多职业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来说,他们卖股票的原因,往往不是觉得某只股票太贵,而是需要钱去买另一只股票。

为了战胜市场,获得更好的超额回报,很多基金经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做研究工作,想出一个新的点子,找到下一个“独角兽”。

而当他们筛选了数以百计,甚至更多的备选股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己中意的投资目标后,接下来就会面临这个问题:哪来的钱去买这只股票?

这个时候,比较自然的反应,是把自己的投资组合中的某一只,或者几只股票卖掉,然后用卖掉得来的钱,去购买新的股票。

这样的过程,周而复始,导致基金经理在购买行为上慎之又慎,做足功课,但是在出售行为上却十分随意,缺乏严谨的步骤和系统。

上面说的,是纸面上的理论和逻辑。那么在现实中,投资者们是否真的会犯这样的错误,由于不会“卖”而损失投资回报呢?

研究(Akepanidtaworn, et al, 2019)显示,专注于职业炒股的基金经理们,确实有“只会买,不会卖”的毛病。该研究统计了美国2000年到2016年间,700多个基金投资组合中,接近9000万个交易记录后。样本中的基金经理,管理的投资组合的平均规模,约为5.7亿美元,因此比较能够代表高水平的职业基金经理。该研究的作者们得出以下结论:

1)当涉及到购买股票时,基金经理们表现出一定的选股能力。平均来讲,基金经理们挑选并购入的股票,其投资回报要比比基准指数好上1%左右。

2)但是在涉及到股票卖出的决定时,基金经理们的决策非常糟糕。基金经理们在挑选哪只股票卖出时,往往做出错误的决定,还不如闭上眼睛随便挑,挑中哪只卖哪只。平均来讲,糟糕的卖出决策,让基金经理们损失了0.7%左右的投资回报。这也揭示了很多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市场背后的一条重要原因。

照道理来说,在决定买和卖哪只股票时,基金经理们的思考逻辑,应该是类似的:即这只股票的价格和内在价值有多大差距?未来的上涨/下跌空间有多大?那为什么基金经理们在“购买”上做出的决策质量,要远远高于“卖出”上做出的决策质量呢?

简单来讲,背后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基金经理们挑选股票并组成一个投资组合,就好像一位足球教练,挑选最优秀11人组成自己的足球队。到最后,每一只入选的股票,都是从成百上千个“候选人”中PK以后精挑细选而得来的。因此,对于这些股票,就好像自己队中的主力球员,基金经理会怀有感情。

这种感情,因基金经理持有某只股票的时长,以及从中获得的回报而有所不同。举例来说,假设某位基金经理在贵州茅台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将贵州茅台作为自己投资组合中的重仓股。在过去几年中,他持续持有茅台,获得了很不错的投资回报。

这时候,他需要卖掉一些股票,以创造出现金去买下一个他喜欢的股票。那么这位基金经理最有可能做的事,是保持茅台不动,而去卖掉其他一些指数成分股。

在心理学上,这样的思维习惯,体现出“沉没成本”和“禀赋效应”的特点。就是说,基金经理已经在茅台上花了很多时间进行研究,对茅台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因此更倾向于长期持有,并期望从中获得超额回报。而对于那些其他他还没有花那么多时间研究的股票,则好像“别人家的孩子”,很容易被草率的卖掉。

在本人的历史文章,《基金经理会犯股市菜鸟的错误吗?》中,也提到了基金经理最容易犯的类似毛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一下。

第二、大部分基金公司内部的“反馈机制”,主要围绕在基金经理的买入决策,而非卖出决策周围。

举例来说,绝大部分的基金公司,都会在基金经理买入某只股票后,跟踪统计其投资回报,并和基准指数做比较。这个统计方法,其实主要是在检验基金经理的买入决策的质量。

但是很少有基金公司,会继续跟踪基金经理在卖出某一只股票后,该股票的表现,以及和基准的对比。大家想当然的认为,股票都已经卖掉了,就不需要再去做什么跟踪研究了。

基金经理的卖出决策的质量,恰恰体现在股票被卖掉以后的表现。如果基金公司内部没有有效的跟踪和反馈机制,那么这部分决策就会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因此也无法帮助基金经理在未来提高他们的卖出决策质量。

总结

研究显示,管理数亿美元的基金经理,在买入和卖出决策上,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决策质量完全不对等。由于对卖出环节的不重视,导致这些基金经理的投资回报受到很大影响。

职业基金经理尚且如此,普通散户投资者,有多大把握可以比基金经理做的更好?如果想要通过主动投资来战胜市场,那么就需要深深明白这其中的挑战,即我们不光需要有能力买到好股票,同时还需要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卖出决定。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那么普通投资者更好的选择,是购买一揽子低成本的指数基金/ETF,并且长期持有。这个方法无法帮助你战胜市场,但至少可以帮助你少犯错误,获得市场的长期平均回报。日积月累下来,投资者也能获得不错的回报。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Klakow Akepanidtaworn, Rick Di Mascio, Alex Imas and Lawrence Schmidt, Selling Fast and Buying Slow: Heuristics and Trading Performa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pril 2019

伍治坚:基金经理会犯股市菜鸟的错误吗?

曾经有人专教看分时图,有人教老鸭头,还有什么什么的许多,各类书籍,不过,做股票的确实得学一些基本知识这是对的。其他还是企业前途问题。财务报表也可以做假的,如果真要较真就得去实地考察企业。其他都是废话。

我想你所说的懂炒股的人其实只不过是一些懂技术指标的人,而这些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炒股的高手。他们过于相信指标,其实技术指标的欺骗性是非常大的,现在的主力都通过在指标上做假的指标吸引散户买入。所以这些所谓的会炒股的人就容易亏钱。其实是他们的心态的问题,过于急切的在股市里面想**反而容易亏钱。

2、学习炒股每天做短线,投两万,高抛低吸,每天赚两三百可能吗?

第一,你的运气不会一直陪着你。

第二,你算一下你的复合增长率有多高,你如果可以实现的,那么那些手握上千亿市值的人岂不不用几年就把社会上的钱都转走了?很多时候就是零和游戏。

可以的

首先这问题有点问题[微笑]A股是T+1的每天做短线,高抛低吸,你何来的高抛?除非你昨天买进的,那么问题来了,你能确定昨天买的今天能涨?如果能涨到是可以高抛,但是万一掉了呢?这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保证的事,那么你是低吸呢?还高抛呢?反正无论如何这两天你是无法赚到钱了,那么答案是很明了的。

3、炒股能稳定**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炒股稳定**的人应该是

1-2

炒股**的人应该是什么人?

这个人应该有坚定的投资理念,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稳定的交易模式,有面临突变的应急能力,有很强的自学自习能力。我想应该是这种人。起码这种人是更接近于成功的人。

一,投资理念。这是根本,应该是坚定不移,不可动摇,不是左右摇摆的,从心坎里笃信的一种不被诱惑的一种理念。像相信趋势一样,我就信股市利润是大资金,大主力利用趋势创造出来的一样,决不相信其他。其他,即便有成功的也是附和在趋势之上的成功,实质是趋势在起作用。

二,逻辑思维。这是方法,成功是什么?是不断的取舍判断促成的成功。取舍判断靠什么,逻辑思维能力。这应该是纯客观而严谨的逻辑推理计算出来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价值投资好,只要它有走熊的时候,我就不相信它。因为,趋势在起作用。(逻辑思维好,可以帮你确定正确的投资理念,帮你更快找到好的投资方法,从而建立可靠的交易模式。)

三,交易模式。这是手段,因了投资理念的驱使,我相信趋势技术,因了趋势技术的不断验证,分析,对照,牛熊市比照,场内所有技术,我更相信它,所以,为趋势技术而创造模式。为趋势技术模式而努力工作。

四,应变能力。这是纠错补救,这是突发的应急。就趋势技术最近的技术应急处理,就这时也要把趋势摆在首要位置来对待,判断失误,止损,操作失误,止损,信息不完整,止损,,,,失误后第一件事是止损,清醒脑袋,再作分析,后作判断。真正的高手往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先分析心态,再分析事态。

五,自学自习。这是基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自觉去学,自主去习。学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实践,在于验证,印证,在于总结,在于拿出新东西来。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学而常习之,不亦乐乎。动手,动脑,动笔。被动变主动,变习惯,变兴趣,乐在其中,乐在(股)市外。快哉,快哉,快哉。

长此以往,这样坚持下去。掘金的路你一定会找到。

互勉!

不管刮东风,南风,西风,北风,我巍然不动,这就是定力,有定力的人才能立足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