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仓位高低怎么看(怎么看公募基金仓位)

jijinwang
2022.6.29.图一是基金的总仓位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得到,昨天收益是3123.77块,图二,是全部各支基金有红有绿,就是重仓医疗是绿的拖后腿上不去[捂脸],大家注意一下6月后面这两天阿很关键的,如果这两天继续上涨,挣多点板块要减点仓位岀来,七月份可能就危险的。其他的不多说,到看盘时间了。
以上内容个人分享,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路过的朋友一起点个赞,谢谢,每天两点4o分见,[握手][握手]

1、怎么判断一支基金在高位或者低位?

基金高位低位。首先买基金不同于买股票,买股票净资产就是一个弱的参考指标,而基金却不一样,净值是强的相关指标。基金的高位或者低位,在某一时刻就可以转换为净值与市价的对比。净值高市价低就是贴水了,就是低位了,反之就是高位了。

刚刚说的是一个时点,相对比较狭隘。其实基金都是投资其他标的物的,基金的高位与低位是由标的物的高低来决定的。比如投资石油的基金,石油在一百美元时肯定是高位,石油在二十美元时就是低位了。其他基金也是如此分析就可以了。


判断基金在高位还是低位,最详细的步骤供您参考

第一步:看清基金类型

先看是主动还是被动,从基金的投资目标就能看出来,投资目标是跟踪某个指数的,就是被动基金,投资目标是实现净值/收益增长的,就是主动基金;

然后看基金类型:偏股型、偏债型、混合型等等

第二步:看业绩比较基准

业绩比较基准就是基金的资产配置了,一般基金都会按照业绩比较基准做好配置。

例如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80%+中证全债指数20%,意思就是80%的大/中盘股+20%的债券/央票。

业绩比较基准中往往还有恒生指数权重呢,意思则是加配了港股。

业绩比较基准如果是行业指数,例如半导体行业、医疗行业等等,则基金往往只会配置这个行业的股票。以及少量债券,通常是90%股票+10%债。

第三步:分类型看估值

估值常用的指标比如什么PE啊,ROE,PEG这些。我的建议如下:

首先,投资于行业指数行基金这么看估值:

传统行业看PE(TTM)就是滚动市盈率,比如银行、保险、酿酒、食品饮料等等。这些行业的业绩相对新型行业稳定。

周期性行业看PE(动):比如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稀土等。动态市盈率可以参照历史10年高低位置做参照,高低线为15%。高于10年历史的15%,逐步减仓卖出,低于历史的15%逐步加仓买入。位于中位数下方也可加仓买入。

高成长性行业看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率(PEG),和现金流贴(CDF)现:如芯片、锂电等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高成长行业往往能获得高溢价,估值一定是和成长性相匹配的。用传统的市盈率方法看局限性非常大。

(这里说明一下,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的估值范围可以参考,你可以想象一下投资于行业指数的基金基本上90%都是本行业的股票,基本上也就当成行业指数来看了)

其次,投资于综合指数的基金,同样适用于动态市盈率估值法。

比如投资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还是以历史10年的估值水平的15%看估值高低。(详细内容可参考我的第一个视频)

综合指数增强类的基金(沪深300增强、上证指数增强等。),估值方法也可以按照综合指数类来看。

关于被动型基金。就看跟踪的哪个指数了,我们的分析也就分析分析指数就好。(参考上面对各类型的估值)

比较困难的估值,就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

这里告诉大家,这种基金不需要看基金持仓的估值情况,原因在于能看到基金披露出的信息已经是上个季度的事情了。基金经理调仓换股,也只有等到下个季度才看的到。

这里是这篇文章的精髓,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估值情况不要看基金本身的持仓。要看基金经理的风格和合计比较基准的估值水平。

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公募基金有被动持仓65%的要求,也就是说基金经理无论如何都会有半仓以上的仓位。所以市场下跌也会跌,市场上涨也会涨。如果基金经理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中证全债指数,这类基金直接看沪深300估值就好。不用看别的。

其次就是大家可以关注基金经理的选股风格,偏向大盘龙头还是二线龙头?偏向业绩成长还是偏向稳定防守。有一定持股倾向性的基金经理就多几个估值参考。比如喜欢创业板龙头的寂静经理,估值参考创业板50指数的历史10年估值。(创业板50指数剔除温氏股份后科技属性更明显,可以参考。)喜欢均衡配置的参考沪深300,喜欢大盘股参考上证50等等。

我是狮子滚雪球,私募基金经理。每日分享基金,股票投资技巧。欢迎关注交流!

【全面分析,适合新手;通俗易懂,收益大有。】【加长版,共2752个字】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

基金主要有五种,分别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与指数基金。

而我们买的最多的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与指数基金,因为这三种基金收益率一直以来都是最好的,也因为这三种基金经常被送上“宣传榜”。

想要准确判断一只基金是在高位还是低位,要有针对性地判断,而不是像那些营销号常说的“一刀切”,以指数估值来判断所有基金;或者张冠李戴,以股票的PE、PB、ROE等来判断所有基金等等。

老实说,这些都是很片面的、很错误的说法,都是在欺负“新入市”的朋友不懂得分辨。

接下来,我将分别针对性地分析,并且图文并茂将自身经验融入,如果有错误的,或者大家想要交流什么,也希望大家在留言区留言。

话不多说,直接干货。

一、货币基金

2020年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02%,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一般为1.5%~4%,比如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的零钱通等等。

这种货币基金建议不要买,买的话就放在微信、支付宝就可以了,一般都是闲钱,灵活存取。

操作策略:因为收益率很低,随时买入卖出就可以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

近一年收益率前三的货币基金:

长城收益宝货币A 2.68%

江信增利货币B 2.58%

兴全货币B 2.56%

二、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是专门投资债券的,包括国债、企业债、可转债等等。

2020年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02%,但某些专门投资可转债的基金一年收益率可达50%左右。

这种基金的优点是: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债券基金的收益仍然很稳定,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所以,债券基金因为其收益率稳定、收益率相对货币比较高,故而作为球场中的后卫,守住大后方,也就是保证了我们的收益。

操作策略:最好是在熊年买入,其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都几乎没有收益,但债券一般都有正收益。

近一年收益率前三的债券基金:

南方昌元转券A 48.40%

南方昌元C 47.69%

华夏可转债增强债券A 43.60%

三、股票基金

股票基金是指80%以上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不可更改,即便是在熊市。

2020年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5.94%

而股票基金有个特点,就是牛市涨得快、熊市跌得也快,需要择时而买。

所以,其一年最大回撤率在熊市都很高的,不是牛笔的基金经理,都有30%;也就是投资1w,一年后也只剩下7k。

操作策略:根据沪指或者沪深300来判断股市的高低位,大盘在低位——3000点以下,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进去了,屡试不爽。

近一年收益率前三的股票基金:

创金合信工业周期股票A 161.51%

创金合信工业周期股票C 159.72%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 137.95%

四、混合基金

混合基金是指同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等工具,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的基金。其风险低于股票基金,但预期收益却高于股票。

2020年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7.47%,比股票基金高于1.53个点。

而且,混合基金2020年收益率第一高达166.57%,比股票基金第一高多了。

但为什么2020年平均收益率混合基金只比股票基金高1.53个点呢?

因为混合基金也有很多种,有偏股混合基、偏债混合基、灵活配置混合基、平衡混合基。

而偏股混合基、灵活配置混合基的收益率是最高的,比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就是偏股混合基,宝盈鸿利收益灵活配置混合A,就是灵活配置型的。

平衡混合基收益一般会很稳定,就如一条倾斜上涨的直线,厉害的基金经理操作下都会超过沪深300与同类平均,比如广发稳健增长混合、交银优势行业混合等等。

偏债混合基收益率一般比较低,操作不好的经理管理其收益率甚至比债券基金低,比如万家瑞丰灵活配置混合,近一年收益率只有可怜的18.86%,而沪深300收益率为42.64%虽然是灵活配置混合基,但确实是债券基,其债券已经超过了70%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有些基金的名字与其持仓仓位不一匹配的,它说是灵活配置,其实一直都是偏债混合基,就是为了骗人进来。

操作策略:建议配置优秀的偏股混合基、灵活配置混合基与平衡混合基;前二者适合当偏前锋的中场稳健型,后一者适合当偏防守的中场稳健型。

买这些基金,一般也是要看大盘的,但股市中有句话非常适合:短期看情绪,中期看估值,长期看国运。这种说法非常适合买入混合基。

也就是说,混合基金现在可以入手,但目前大盘处于高位,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

就比如2021牛年开盘两天,尽管大盘上涨,但是很多优秀基金都跌了,这是因为央妈净回笼2600亿,市场流动性一下子紧缩,造成了情绪恐慌,都跑去填“低估值”洼地了,注意,不一定是中小板块。

近一年收益率前三的混合基:

诺德价值优势混合 155.20%

诺德周期策略混合 146.93%

东方新思路混合A 136.20%

五、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就是购买跟踪的指数的成分股,是特殊的股票基金。

指数基金一般分为宽基指数基金、窄基指数基金;前者包括众多行业,后者仅限于某一行业。

宽基指数主流有: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等;

窄基指数主流有:中证白酒指数、中证酒指数、中证主要消费指数等等。

指数基金有估值数据展现,比如支付宝的指数红绿灯、天天基金的指数宝、腾讯理财通的指数专区等等。

其中,天天基金的估值数据最全面,指数基金的估值可以分为:低估、较为低估、适中、较为高估与高估。

它还给出PE(市盈率)与PE百分位、ROE等等。

作策略:

【一般PE要小于20】

【一般ROE大于20%,这是巴菲特最看重的选股指标。】

但数据只是一个我们参考的工具而已,比如那个中证银行指数,去年9月我在支付宝就看到低估了,快半年过去了,现在还是低估;而中证白酒指数已经高估快两年了,还在高估。

证明了“估值”只是一个参考,不能占据重要位置,最重要的是这个行业是不是属于“长牛行业”,比如“喝酒吃药”,就是长牛。

近一年收益率前三的指数基金: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149.15%

鹏华酒 148.56%

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 116.67%

六、总结

大多数人都是买股票基金、混合基金与指数基金的,建议买基金时看好基金高位、低位,以便可以低吸高抛,获取超额收益。

另外,组建基金时,要有整体思维,要有稳健性,即前锋+中场+后卫的配置。

就像足球场上,即使有梅西这样的球王前锋,但也不能缺少阿利松这样的门将呀,要不然梅西即使踢进了对手的大本营,空着大后方也心慌呀。

有前有后,方可进退自如,而不是只是一股脑往前通,很容易绊倒的。

所以,要谨记平衡!

这就是我关于怎么判断各类基金高低位的自身经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想交流的,可以在留言区里留言,也可以加关注私聊我,共同学习进步。

我是@钱钱投资笔记,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这次不要忘记关注、点赞、转发一键三连,下次也一定要来看哦[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2、如何判断持仓基金不行了?

如何判断持仓的基金不行了?

对我来说主要是判断基金的业绩,业绩又分为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业绩增长情况,另一方面是业绩增长的稳定性。

01 关注基金业绩的增长情况

基金行不行,业绩增长是最明显的指标,当然,我们在买入基金之后,评估基金业绩之时,有几个注意事项。

  • 第一,要准确选择基金的业绩参考指标。

怎么判断基金业绩的高低?一定要通过对比,既要和市场大盘表现对比,也要和同类型基金做对比。

例如,我们购买了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那么我们在看其业绩增长时,可以与消费板块的大盘指数走势对比,同时,我们还要与其他消费板块基金对比。

优质的基金能够长期、稳定地战胜基准指数或者同类平均。

  • 第二,关注基金长期业绩表现。

很多人在基金业绩评估中,容易被短期业绩吸引,例如一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之类,事实上,基金的中长期业绩更值得关注。

一方面,A股呈现板块轮动,短期业绩冠军往往是踩中了市场节奏,但是随着他们业绩登顶,板块轮动也就要来了,这就是所谓冠军基金魔咒,也是很多人亏损的原因。

另一方面,短期表现亮眼有可能是运气使然,中长期基金业绩亮眼,则能看出基金经理真实水平。

  • 第三,关注基金经理变动情况。

我们在查看基金业绩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亮眼的业绩是否是由当前的基金经理创造的。

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能力关系密切,随着基金经理的调换,基金业绩极有可能难以为继。例如当初华夏基金的王亚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随着他的推出,明星基金光环不再。

02 关注基金业绩增长的稳定性

除了要关注基金业绩的绝对增长,基金业绩增长的稳定性也很重要,毕竟没有投资人喜欢整天提心吊胆,看着基金净值坐过山车。

  • 一方面我们要看基金的最大回撤,这个指标代表了基金经理在极端环境中的风险控制能力,最大回撤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业绩增长的稳定性。
  • 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基金逐年的业绩增长。基金的年度业绩是忽高忽低,还是长期稳定排名市场前列?二者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一、看基金评级和阶段排名

1、看基金评级,5颗星是评级最高,1颗星是最低。要知道自己基金行不行可以看看评级。


2、看你选的基金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

短期的涨跌幅,我们可以看近1月、近3月和近6月的涨幅。中长期的涨跌幅,我们可以看近1年、近2年和近3年的涨幅。

大家看基金不要只看阶段涨跌幅,要进行对比,一和业绩标准对比,二和同类基金业绩进行比较。比如去年的医药类基金涨幅都比较大,假如单纯看涨幅是得不出结论的。只有对比才能发现问题,如果一只基金,短期和长期的涨幅,大多数时候均排在同类基金的前1/4,那么这只基金应该还不错。如果业绩排名很靠后,我们就需多观察或直接换掉该基金了。

比如下面两只基金

从上面的同类比较排名可以看出,该基金还算优秀。

大家可以对比看出,上面这只基金明显没有第一只强。

一般而言,看排名比看评级更直观,发现自己持有的基金1周、1月、6个月排名越来越靠后就要重视,很有可能预示着该基金有问题了。

二、看净值回撤率

净值走势不是判断基金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但一定是重要标准。

一只好的基金,净值走势应该具备几个特点:牛市跟得上、熊市亏钱少、业绩稳定。总之就是回撤小。假如基金回撤比较大就要高度重视,一般回撤率越低越好。

三、看基金持有人结构及规模变化

1、基金持有人结构中,展现了这只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占比。机构投资者占比较高的基金,会比较好。因为一般机构投资者比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专业。机构投资者多,代表基金受到专业人士认可

2、看规模变化,规模持续变小就要高度重视。

总之,看一只基金行不行要综合上面的几个因素看,不能只看一个指标。

希望上面的回答对楼主有点帮助。

_end_

很多时候我们买入的时候对基金的预期都会很高,所以一旦看着市场涨了,别的产品涨了,我的基金涨得没那么多,很容易就产生“怒其不争”的感觉。

但事实上,如果我们买入的时候不是冲动决策而是千挑万选的,那就不应该轻易否定之前的决策。需要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1、业绩明显下滑

市场一直在变化,没有哪个基金可以在任何阶段都成为“常胜将军”,阶段性的落后是一个必然现象。否则,就又成了追高买入浮亏出局的跟屁虫。

我们要分辨出来的,是一只基金趋势性的业绩下滑,而不是市场风格暂时不匹配的业绩落后。

如果是趋势性的,就意味着这个基金经理可能他的思路、策略能力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比如至少一两年)是会跟不上市场的,所以要适当止损;如果是暂时风格不匹配的,那其实完全可以耐心等待,等风来。

在看业绩的时候要结合市场的整体行情合并在一起看,因为有的时候可能是市场整体行情都不好才导致基金的业绩不好,所以我们把单只基金跟市场的平均水平做一个对比,结合季度的、半年的或者一年内的,看看差异大不大。

那么,根据你买入时的相对排名预期变化来调整,看是否排名下滑的太厉害。如果一只基金连续2-3个季度在同类型基金中的排名跌出前1/2,就要考虑调仓了。与其拿着不动、期待其逆风翻盘,还不如考虑及时赎回,更换一只综合实力较强的基金。

2、基金经理变动

如果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是取得业绩的关键,其次是基金研究团队。由于金融行业**的机会太多,基金经理和研究人员会频繁跳槽或换岗。而我国2000年以来的牛市平均时间为5年左右,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尚未经历一轮牛熊的锻炼。

当我们把钱投资在过往业绩表现不错的基金时,突然换了基金经理,我们还是要保持警惕的。

我们要看新基金经理的实力水平,比如他的资历、过往管理基金的业绩、从业时间、擅长的领域等等,综合多个方面考量。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风格,而新任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适合自己,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我们选出的“好基金”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更换基金经理和研究团队,结合历史经验来讲,基金经理变更,接任的基金经理能力差的概率较大。因此,秉承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基金经理一旦发生变更,我们就要提前着手考虑考虑弃坑了。

3、规模大幅变动

无论是大幅提高,还是大幅缩水,只要是披露出来的规模,或者是季报的存续规模,或者是新基金发行的新闻报道,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有非常大的变化(比如几十亿到两三百亿或者反过来),那我就要重新考虑评估这个产品是否要继续持有,还是减仓。

因为如果基金的规模太庞大的话基金经理是顾不过来的。一般来说的话,主动型基金的资金规模上限在50亿以下最好,那么我们基金的基金经理手里是不是还兼任着其他同类型基金的经理?如果有,那我们就需要从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同类型基金整体的资金规模来考虑了。

4、主题基金风口冷却

如果投资的是主题类基金,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它的投资范围比较窄,主题风口过去了,市场相应冷却,基金也就很难一直上涨。

这种情况下,做好资金的搭配以及基金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一旦风口过去或者相关行业指数明显高估时,就可以考虑更换。如果你还牢牢抱住这只基金,板块轮动之后,业绩可能并不会多么出色。

5、持仓出现明显变化

我们还需要定期审视看基金经理的持仓,看看基金投资风格是否有重大漂移。

A股具有明显的行业轮动特征,市场风格在不同行业中不停切换。今年**最凶的行业,明年也有可能亏得最多。此时基金经理很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业绩放弃自己擅长的投资领域,而去追求市场热点,造成基金风格漂移。

基金发生风格漂移时,基民首先应判断漂移是一种常态还是偶尔出现。如果历史中基金的行业偏好、风格偏好多次变换,那可能是基金经理喜欢在轮动中寻找机会,若近年来业绩表现良好,说明着基金经理的切换能力不错,能抓住变化带来的机会。

如果基金是经常向不同领域漂移,那就回有很大风险,因为能够持续抓住行业轮动主题的基金经理,在市场中非常少见,如果由于风格漂移导致基金表现大幅波动,则需要考虑转换到哪些风格稳定、能够坚守自己“能力圈”的基金经理。

总之,如果手里的基金“变坏”了,就建议进行赎回、转换的操作了。因为不好的基金,即使行情来了,赚的也不多,还不如赎回的钱去买只好的、适合自己的基金。

明白了上述道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曾经的“好基”会变坏。在投资上,我们要做时间的朋友,但并不意味着要拿每一只基金一辈子。作为基民,为了捍卫自己的财富,也要学习点金融知识,经常关心关心自己挑选的那些“好基金”有没有“变坏”,并且通过分析的过程,找回初心,回想起当时买入这只基金的理由是什么,回归正常预期,然后再科学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