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值得申购吗?
第一,减分项:发行价230.00元,发行市盈率574.05倍。这个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也是没谁了,500多倍的市盈率,然后你还想从它身上**,是不是太贪了?
第二,减分项:业绩剧烈起伏。公司自2016年以来每股收益分别为:1.77元;1.05元;0.04元;亏损0.17元;0.68元;2.91元。预计2022年1-3月业绩预增,归属净利润约7000万元至1亿元,同比上升116.29%至208.98%,营业收入约2.5亿元至3.5亿元,同比上升84.23%至157.92%,扣非净利润约7000万元至1亿元,同比上升119.23%至213.18%。
第三,加分项:产品应用领域广阔。纳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在技术领域覆盖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目前已能提供8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第四,加分项:客户资源优质。晶圆制造方面,与Dongbu HiTek、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全球知名晶圆代工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芯片封装及测试方面,与日月光、长电科技等封装测试厂商深度合作。公司取得了包括汇川技术、霍尼韦尔、智芯微在内的众多行业龙头标杆客户的认可并已批量供货。
第五,加分项:受益于国产替代。相比CPU、GPU等大芯片,公司的模拟芯片具有开发投入少、试错成本低等特点,随着国产替代风起,公司将会受益。
第六,加分项:有华为加持。上市前突击入股的股东中,不乏有华为、小米身影。
第七,减分项:第一大客户(华为)消失 ,但营收暴增,非常反常。由于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客户A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已暂停向公司下达新订单。2021年上半年公司前5大客户中居然没有了客户A的身影。失去了第一大客户,公司营收非但没有下滑,反而出现了快速增长,市场质疑操纵业绩。
第八,减分项:成本上升,产品降价,缺乏议价能力,在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客户压价中两头被挤压。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原材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但纳芯微主营产品的单位成本小幅下滑的同时,单位售价却降幅惊人,尤其是2020年数字隔离芯片成本上浮4.36%的同时,售价还下滑了25.03%。
第九,减分项:研发费用总体呈下滑态势。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纳芯微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48%、32.12%、17.05%、11.44%,总体呈下滑趋势。
第十,减分项:信息披露有瑕疵。2018-2020年,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纳芯微及其合并范围内境内子公司的员工社保缴纳人数,合计分别为54人、90人、218人,与同期招股书披露的纳芯微员工社保缴纳人数“对不上”,信披质量存在瑕疵。
第十一,减分项:股权分散,“三类股东”持股,容易发生控制权争夺以及利益输送。公司股权结构高度分散,且实际控制人由王升杨 (持股14.60% )、盛云(持股13.60%)、王一峰(持股5.10%)三人组成。在股权问题上,公司还存在一个触及证监会IPO审核红线的问题——“三类股东”持股(即企业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中含有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纳芯微穿透后的间接股东中存在资产管理计划,这种代持行为极易在监管真空地带进行利益输送。
第十二,减分项:共同股东的左右手游戏。纳芯微与大客户苏州明皜有一个共同的股东——苏州固锝。这种关系就像纳芯微与苏州明皜是苏州固锝的左右手,有利益输送嫌疑。
第十三,减分项:应收账款高企。2018年末和2019年末纳芯微的应收账款还分别为99万元、756万元,而到了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纳芯微的应收账款已上升至4197万元、9346万元。
第十四,减分项:增收不增利。报告期内纳芯微的营业收入虽然持续增长,但其实现的利润表现却未能同步,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纳芯微营业收入分别为4022万元、 9210万元、2.42亿元、3.41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231万元、-911万元、5091万元、8999万元。
第十五,减分项:担保暗雷,让公司有爆雷风险。自2017年起,王升杨、 胡淑花夫妇共同为纳芯微提供了11份担保,最高额保证金额总计达3亿元,实控人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大量关联担保,不排除其背后可能会有间接互保、连环担保,以及暗保的存在,这些问题是近几年上市公司担保爆雷最多的环节。
第十六,综合评估:公司股权分散,控制权争夺战随时可能出现;担保暗雷,为业绩爆雷埋下隐患;成本上升,产品降价,增收不增利,说明公司议价能力很弱,产品利润率很低。上市首日有破发风险。
第十七,建议:激进投资者可以申购,保守投资者谨慎申购。
第一,减分项:发行价230.00元,发行市盈率574.05倍。这个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也是没谁了,500多倍的市盈率,然后你还想从它身上**,是不是太贪了?
第二,减分项:业绩剧烈起伏。公司自2016年以来每股收益分别为:1.77元;1.05元;0.04元;亏损0.17元;0.68元;2.91元。预计2022年1-3月业绩预增,归属净利润约7000万元至1亿元,同比上升116.29%至208.98%,营业收入约2.5亿元至3.5亿元,同比上升84.23%至157.92%,扣非净利润约7000万元至1亿元,同比上升119.23%至213.18%。
第三,加分项:产品应用领域广阔。纳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在技术领域覆盖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目前已能提供800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广泛应用于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第四,加分项:客户资源优质。晶圆制造方面,与Dongbu HiTek、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全球知名晶圆代工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芯片封装及测试方面,与日月光、长电科技等封装测试厂商深度合作。公司取得了包括汇川技术、霍尼韦尔、智芯微在内的众多行业龙头标杆客户的认可并已批量供货。
第五,加分项:受益于国产替代。相比CPU、GPU等大芯片,公司的模拟芯片具有开发投入少、试错成本低等特点,随着国产替代风起,公司将会受益。
第六,加分项:有华为加持。上市前突击入股的股东中,不乏有华为、小米身影。
第七,减分项:第一大客户(华为)消失 ,但营收暴增,非常反常。由于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客户A自2020年第四季度起已暂停向公司下达新订单。2021年上半年公司前5大客户中居然没有了客户A的身影。失去了第一大客户,公司营收非但没有下滑,反而出现了快速增长,市场质疑操纵业绩。
第八,减分项:成本上升,产品降价,缺乏议价能力,在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客户压价中两头被挤压。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原材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但纳芯微主营产品的单位成本小幅下滑的同时,单位售价却降幅惊人,尤其是2020年数字隔离芯片成本上浮4.36%的同时,售价还下滑了25.03%。
第九,减分项:研发费用总体呈下滑态势。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纳芯微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48%、32.12%、17.05%、11.44%,总体呈下滑趋势。
第十,减分项:信息披露有瑕疵。2018-2020年,市场监督管理局披露的纳芯微及其合并范围内境内子公司的员工社保缴纳人数,合计分别为54人、90人、218人,与同期招股书披露的纳芯微员工社保缴纳人数“对不上”,信披质量存在瑕疵。
第十一,减分项:股权分散,“三类股东”持股,容易发生控制权争夺以及利益输送。公司股权结构高度分散,且实际控制人由王升杨 (持股14.60% )、盛云(持股13.60%)、王一峰(持股5.10%)三人组成。在股权问题上,公司还存在一个触及证监会IPO审核红线的问题——“三类股东”持股(即企业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人中含有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纳芯微穿透后的间接股东中存在资产管理计划,这种代持行为极易在监管真空地带进行利益输送。
第十二,减分项:共同股东的左右手游戏。纳芯微与大客户苏州明皜有一个共同的股东——苏州固锝。这种关系就像纳芯微与苏州明皜是苏州固锝的左右手,有利益输送嫌疑。
第十三,减分项:应收账款高企。2018年末和2019年末纳芯微的应收账款还分别为99万元、756万元,而到了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纳芯微的应收账款已上升至4197万元、9346万元。
第十四,减分项:增收不增利。报告期内纳芯微的营业收入虽然持续增长,但其实现的利润表现却未能同步,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纳芯微营业收入分别为4022万元、 9210万元、2.42亿元、3.41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231万元、-911万元、5091万元、8999万元。
第十五,减分项:担保暗雷,让公司有爆雷风险。自2017年起,王升杨、 胡淑花夫妇共同为纳芯微提供了11份担保,最高额保证金额总计达3亿元,实控人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大量关联担保,不排除其背后可能会有间接互保、连环担保,以及暗保的存在,这些问题是近几年上市公司担保爆雷最多的环节。
第十六,综合评估:公司股权分散,控制权争夺战随时可能出现;担保暗雷,为业绩爆雷埋下隐患;成本上升,产品降价,增收不增利,说明公司议价能力很弱,产品利润率很低。上市首日有破发风险。
第十七,建议:激进投资者可以申购,保守投资者谨慎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