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基金业绩怎么提升

jijinwang
【澳洲股市下跌导致养老金余额缩水】在过去的财政年度里,澳大利亚人的养老金储蓄损失了数千澳元。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随着利率的上升和股市的剧烈波动,养老金余额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冲击。
Rainmaker Information衡量了绝大多数澳洲退休储蓄投资的MySuper产品。结果显示,在2021-22财年,单一策略的职场养老基金给用户带来的亏损中位数为2.8%。
执行董事亚Alex Dunnin表示,对于一个45岁左右的普通人来说,他们的养老金账户余额平均为11.5万澳元,今年的结果意味着他们将损失约3200澳元。
对于一个50岁老人来说,养老金账户余额平均在15万澳元左右,2.8%的损失相当于4200澳元。对于即将退休的人来说,这些数据可能更糟糕。对于65岁的老人来说,养老金账户余额平均为25万澳元,减少了7000澳元。
尽管过去一个财年的回报率很低,但5年和10年的基准回报率分别为每年6%和7.9%。
该数据出炉之际,阿尔巴尼斯政府计划对前联合政府用于衡量养老基金表现的基准进行评估,并考虑2025年后提高强制养老保险缴纳比例至15%的可行性。

1、我们可以把养老基金持有的股票看做是基本面优秀的股票,进行长线操作,为什么?

这样做并不合适,的确,养老基金的光环让很多人以为养老金投资不能亏只能赚,但是现实而言,股票市场投资始终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养老基金买的股票不等于该股票基本面优良,更不等于将长期持有,这点在过去养老金持股标的中就屡次有体现。

养老金基金的正式出现在A股,始于2017年半年报中,当时在九阳股份、正海磁材等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养老金投资基金组合,然而那时的九阳股份半年报业绩是营收和净利双降格局,正海磁材更是营业收入同比降44.3%,半年报亏损1497万元,试问谈何基本面优秀?而从养老金基金持股效应来看,当时的确引发了九阳股份、正海磁材的短线爆炒,可是此后漫长的阴跌牢套了不少人,接下来的三季报中更是显示养老金基金已经在第三季度完成了减持撤离,撤出了九阳股份、正海磁材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由此也加速了两者股价的后续杀跌。

如此养老金基金的投资手法,试问怎么能充当一个投资者模仿的投资组合呢?更何况养老金的持股变化,投资者只能通过财报中知晓,这里面又存在时间的滞后性。投资者还是应该多自我思考,树立自己交易模型,不要指望有投资捷径去简单模仿。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感谢邀请。

首先养老金的投资性质是在安全的基础上就行保值增值。强调的先是安全,后才是保值增值。所以养老金相中的股票,基本面上都是优秀安全的。这为散户间接推荐了选股的范围,避免踩雷。

然后,从收益上讲,养老金介入的都是未来仍有竞争力的企业,业绩优秀,发展前景广阔。跟投养老金,预期不会太差。

2、投资基金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么?

选择合适的基金的,是可以增加收入的,但也不可能所有基金只涨不跌的。对于我自己选择的基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分长期持有和短期持有

长期持有基金,我会找出基金近三年的业绩走势,关注了解基金经理,然后选择买入。目前我持有的两只三年以上的基金:兴全合润混合(163406),建信战略精选灵活配置混合A(005596)

短期持有基金:我只会关注基金近一年业绩走势,和基金经理任期情况,然后选择买入。目前持有的基金没有超过一年基金:农银汇理工业4.0灵活配置混合001606,新华鑫动力灵活配置混合A002083,诺德价值优势混合570001,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灵活配置混合A001679

二、选择基金也要看股票走势

当股票大盘下跌明显,当天我会增持基金;大盘上涨厉害时,当天我会卖出基金。长期持有基金,我会放置时间比较长些,不会受这些影响。

另外增加收入也不能光靠基金,除非自己是专业人士。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除基金投资外,还得买些稳健的理财产品,但主要自己还得有份工作,不能主次颠倒。

肯定会增加收入,建议如果是低风险偏好者,可以多买几只不同的基金,分散风险,不过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货币型基金风险低收益低,股票型基金风险高收益高,不过近期基金市场比较好,可以多买一些股票型的,但个人建议“见好就收”。

3、招商银行推出养老理财5年期业绩基准5.8%-8.0%,买吗?

招行的这一批养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国家允许推出的第2批养老理财产品。

2021年12月,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主要是建信理财、光大理财、工银理财和招银理财,各自分别只能在成都、青岛、武汉、深圳购买。

相应的预期收益都很不错,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上下都是5.8%~8.0%,而且属于二级中低的风险,亏本或者收益亏损的概率不大。

推动养老理财产品,是国家在实现养老产品多样化的一种制动性完善。这是国家为了鼓励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一项配套措施。

2022年3月,包括原先四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又扩容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兴业银行等六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这次在深圳、北京、青岛等10个城市同步发行养老理财产品,而不是单独发行。

这些养老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确实蛮吸引人的,一般年化收益率都在5%~8%之间。现在三年期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也不过3.35%到3.5%之间。因此,第一次发行的效果非常好,8.7万名客户迅速抢购了有关的养老理财产品,人均购买额度达到了22万元。

很多人担心有关的风险,但是说实话,这毕竟是国家要求专业的理财机构,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具有多重风险控制机制。

招银和光大理财的产品,固收类投资产品占80%左右。首批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中高等级的存单、信用债和abs占绝对比重,即使是投资股票类的部分,也是以大盘蓝筹股为主。

总体来说,毕竟是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而且期限长达5年,不用过于担心的

招商理财经理给了电话推荐了的,这款5年期的养老理财,也是净值型不保本,我不会考虑的。时间太长不确定因素多,不保本都赔没了,更没钱养老了。还是让银行自己买去吧!

我就在基层银行上班,给所有人的良心建议是:购买银行推出的养老理财,一定要慎重考虑。

2021年12月,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发行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

这批理财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应该是PR2--PR3级别。勉强可以当做,稳健型养老理财。

银行的稳健型理财,就一定能保证安全吗?

真的不一定。

当前银行理财形式不好,很多PR2稳健型理财都出现亏本情况

理财从本质上说,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你可能会**,也可能会亏本,这都是在正常的范畴。

以前人们说到稳健型理财,印象中虽然不保息,但是保本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近期一段时间,很多商业银行的稳健型理财纷纷暴雷。罕见的出现,集体亏本的情况。

这就已经在给喜欢投资理财的人,敲响了一个警钟: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真的在实施。稳健型理财出现亏本,未来会是一个常态。

所以,养老理财在本质上,和别的理财没有什么区别,就是时间长了一点而已,名头好听了一些而已。

五年这么长的时间,你的钱中途不能退出来,会发生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

业绩基准不是代表利息收入?

业绩基准5.8%-8.0%,就只是一个收益参考,不是代表满期后的利息。

而且,养老理财是第一次发行,到底会怎样,必须要等到五年以后才能知晓。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真的想买,不妨等个几年。

看下第一批养老理财,到期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另外要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事情,之前就有商业银行发行过类似的理财。业绩基准是4.5%-6.0%之间。

结果呢?

我有认识的客户购买了,到现在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显示盈利还是一个亏本的状态。

哪个银行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

虽然一年的盈亏,代表不了五年。但是万一要是没运营好,一直亏下去,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大家一定要看清楚了:业绩基准不代表到期后的收益。

尤其是这种第一次发行的理财,没有以往的收益做参考,购买更要谨慎。

普通人想要养老,还是要靠交社保

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养老型理财也不是多么的稳妥,为啥还会有这么多的人买呢?

这个,打个比喻。你现在手里有几千万存款,平时又比较喜欢买理财。现在出了这样的一个养老理财,很有创意。

那你会不会买?

肯定会。反正都是买理财,买哪个不是买。

能买这种养老理财的人,都是不差钱的人,他也根本就没指望,用这个理财来养老。

而我们普通人,想着的却是通过一个理财,就解决养老问题。说句不客气的话,差不多就是在白日做梦。

想要解决养老问题,最好的方法,还是给自己交社保。

至少目前为止,没有比社保养老金更好的养老方法了。

银行发行的养老理财,如果你想买,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清楚,这种理财最多就是收益比一般的理财,稍微高一点而已。

想要靠这种理财解决养老问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