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的英文怎么说(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年龄)

jijinwang

2021年是特别不想详细的去总结的一年,但是单位的半年考核期限到了,借着半年考核做ppt的机会,我就总结一下自己博士毕业半年后的科研生活吧,真的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一对比,就太怀念博士阶段的纯粹和简单的学习生活啦!
主要说一下科研成果吧,其实可以忽略为0,博士毕业半年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非常惭愧,也觉得愧对自己的博导,辜负了他的期望!我和博导的原计划是想这半年能接收两篇1区文章(至少2区),这样今年申请国自然青年基金的时候优势和竞争力会更大、拿到项目的几率会更高一些,现在都不报任何希望了,顺其自然吧,但是青年基金还是得好好下功夫撰写的!由于自己的懒散和一些杂事牵扯了很多精力,青年基金的撰写速度比预计要晚了将近一个月,原计划去年12月底要完成初稿的,现在看,差的太多了,尽快弥补上吧,博导和几位老师都在等着改我的本子了(又一次感到愧疚)!
(1)撰写的一作英文sci有四篇,接收了一篇,但是写了个寂寞,不能拿来评职称,因为第一单位是外单位,且第一作者也不是我,没办法,工作就是这样,有好多你不得已的不得不接受的事情,就当锻炼自己了,不能打败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2)有一篇投了一区,第一次外审意见回来了:拒稿后重投,这滋味形容不上来,我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呢,现在已经改不动了,先放放吧,幸好拒稿重投没有时间限制,要不和写基金的时间完全重合了!这是我投稿的第12个期刊,之前投的期刊有的没有外审的,有的外审后被拒的,已经折腾了很长时间了,不过没关系,我一定会坚持到底的,自己剩下的就只有不放弃和不服输的信念了!
(3)还有一篇也是投的一区,正在漫长的第一次外审中,已经历时了4个多月,一点消息都没有,这是这篇文章投的第四个期刊。总结一点,就是自己做的研究还是不够好,也不够吸引人,所以才会被不停的拒来拒去的。
(4)最后一篇自己一作的sci,博导让他在美国的好朋友帮忙修改,正好赶上了学期末和圣诞节,那个教授太忙了,一直都没有时间给修改,之前他给我们改的论文都超级认真的,博导让我别着急,经他改过的文章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的,希望这篇文章最后能有一个好的归属!
(5)指导硕士师弟写的英文sci一篇,我和博导是共同通讯,也是第一次自己当通讯作者,在经历了将近四个月的煎熬等待中,第二次外审后拒稿了,人生第一次“第二次外审”拒稿的,博导也想不到,因为第一次外审的意见还算可以,第二次外审居然换了审稿人,这是师弟自从上硕士起就开始计划构思写作了2年半的文章,也是博导和自己修改了10多遍的文章,居然以这个结果收场了!没有办法,继续投别的期刊吧,只是师弟(今年6月份硕士毕业)原本要拿这篇文章考博申请用的,想提高竞争力的,现在一切都成为幻影啦!最近一直在安慰师弟(师弟几天都吃不下什么东西),尽管我也知道安慰没有用,鼓励他在磨难中成长吧!
(6)我工作学科组的老师不是我的博导,所以我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和别的小老师一起给工作学科组的大老师写了两个大项目,经过我们的彻夜奋战(很多次都是大家一起写到凌晨1-2点才离开),这两个项目都获批了,都是将近1000万的大项目。一个我是参与人员,另一个不是参与人员,一开始,我很纠结这个事,现在已经完全看开了,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你才有说话的权利,目前,我什么都没有,还是踏踏实实做自己的研究吧,尽快使自己的羽翼丰满起来!
(7)自己申请了三个项目,都做了分母,一个博后面上项目、一个省博后项目、一个特别研究助理项目,我深刻反思了一下原因:还是自己的硬件不够,与其他人差的太多了,没有办法,尽快使自己成长起来吧!
(8)和几位优秀的老师共同发表了两篇一区论文,这是最欣慰的事,虽然自己不是一作或通讯,但还是能给我看到点希望的光,像他们学习!
这半年来,接连不断的打击接踵而至,砸的我脑袋嗡嗡疼!期间,我一度丢失了信心,但是执著的信念是一直在的,我一定要历练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博士都三年顺利毕业了(在有工作的前提下,博士期间是天天觉都不够睡的,压力大到爆),还有比这更困难的事情吗?应该没有了,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艰辛的科研道路,做冷板凳的、默默无闻做学问的道路,那你就得坦然接收一切的磨难(包括不公平和不平等),磨炼出来了,你也破茧成蝶了!
这半年最值得高兴的事是遇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有在认识的),相信在我们的精诚合作下,都能够很好的成长起来!希望自己2022年能顺利一些些,多达成几个目标![加油][加油]

2022年国家优青(海外)项目已开启

中国海洋大学诚邀全球英才

一起向未来!

一、项目背景及定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资助模式

(1)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资助期限:3年。

三、申请人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四、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五、学校支持条件

(1)聘为学校筑峰或英才工程教授,享受相应层次有竞争力的年薪待遇和科研经费支持,并可获得相应的科研绩效奖励(详见学校人事处网站);

(2)额外享受省市提供的不低于200万元的人才经费配套补贴;

(3)学校提供人才公寓,并提供可观的安家及购房补贴;

(4)经认定获得博导资格,提供实验室、工作办公空间、合作团队平台等良好的学术支持条件;

(5)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事宜。

六、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

申请人将简历发送至学校或学院联系人,达成申报意向后将由专人协助申请人开展后续申报工作。

(1)申请人于2022年2月15日以后登录申报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 ),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截止日期为4月15日。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学校,由学校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七、联系方式

1.科学技术处:宋老师、魏老师

电子邮箱:xsong@ouc.edu.cn、weijunfeng@ouc.edu.cn

联系电话:0532-66782723、0532-66781675

2. 人事处:杜老师、胡老师

邮箱:dhk@ouc.edu.cn、hubokai@ouc.edu.cn

电话:0532-66782689

3.相关学院(重点实验室):

见各学院(重点实验室)网站http://www.ouc.edu.cn/bmsz/list.htm

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中国海洋大学始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现已发展为一所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获批建设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和海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基地平台40余个。

学校拥有教学和科学考察船舶3艘,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10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4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0项。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2022海外优青

中国海大诚邀您的加入!

来源 / 科技处

编辑 / 张潇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