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基金一年多钱没有收益

jijinwang
买基金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买了1000块钱的某支基金,发现每天的收益不错,偶尔有负增长,但两周下来也能有个七八十块钱,对于我这样的穷人来说,这样的收益也知足了。
于是我做了一下美梦,想着如果我投入1万块,那是不是两周下来就有七八百的收益呢。
可是我没有1万块,只是又追投了1000块。
然后,我发现两周下来收益并没有增加多少,和当初1000块钱的时候的收益相差不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收益难道不应该是成倍增长吗?还是时间不凑巧?
忍不住吐槽一下什么海什么源家的基金,收益是正数的时候,往往每天只有几块钱,收益一旦变成负数,那就是负几十块钱。(还是一千的本金)
所以,投资需谨慎,还是不要做暴富的美梦了。

1、为什么有人说买基金赚不了快钱?

中国股市是牛短熊长,即使是在牛市中也不是天天涨,涨一段时间,也会下跌调整好长时间,甚至会让人感觉牛刚露了一下头就不见了,熊又气势汹汹的回来了。当前股市的表现就是这种状态。中国股市未来会走出慢牛长牛的行情,就千万别有想挣快钱的心理预期。买基金如果凭运气掙到了快钱,也会用实力还了回去。


在年前买基金有获利的投资者如果没及时止盈卖出,在年后这波快速下跌将获利都吐了回去甚至还亏了本金。基金有风险,买入需谨慎。尤其是追高买基风险极大。


市场经过快速下跌,进入磨人的震荡调整区间,是逢低分批买入基金的有利时机,不要一次性买,谁也无法精准买到最低点。分批分期买,小跌小买,大跌大买。在相对低位可以买到打七折八折九折的好基金,也是赚了基金份额。一旦市场调整结束后,股市重新上涨,买的基金就会获利**。

自己不相信自己把钱交给基金公司搭理,人家拿着你的钱操作,赚了钱谁拿大头?当然是基金公司喽,给你省点汤汤水水的就不错啦!要是赔了连本都回不来,有胆就在股市中**,觉得自己不行干脆把钱存银行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又想吃又怕烫谁能帮你?命里无时莫强求!

基金的本质特性决定了不会赚快钱

1,基金是投资一揽子股票,投资股票组合,股票组合中涨跌会相对抵消,比单个股票波动性要低。因此,基金不会像单个股票一样可以连续涨停,因此无法短时间内赚快钱。

2,基金资金量巨大,基金经理尽可能投资市值大、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股,这样的投资模式,决定不会像小盘妖股一样持续被炒作拉升。

3,基金有申赎费用,管理费用,托管费用等,此类费用导致基金投资不是短线投资最好工具,因为交易成本会更高,所以投入的资金也不是短期炒作的资金。

基金的种类,决定大部分基金不是短线赚快钱的最好工具

基金种类有多种,主动型基金有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等,被动型基金有各种指数基金,被动跟踪某一个指数作为投资标的。

不同种类的基金平均收益率决定不像股票一样大涨大跌。

一般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在15%~30%之间,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一般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在5%,收益率低于股票型基金,但是风险程度低,几乎是固收类收益。

一般指数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与大盘差不多,也就10%~15%之间。

因此,各种类型的基金投资风格,与单个个股投资是不一样的,无法在短时间内被炒作而暴涨。

2、买基金3年为什么一直不**,如何面对基金的亏损?

基金止盈不止损,核心记住三点才能**,第一一定要经历微笑曲线,第二账面亏损是假象,只要不卖就是不亏!第三,心态要好要稳。

第一并不是所有基金都适合长期持有,风险不同收益不同。比如短债投资标的就是1年以内银行存款或者央行票据,适合单笔买入,收益率就是货币基金的增强版,相当于余某宝肥胖版,适合1年左右理财需求。像二级债券基金,混合型基金和指数基金等才适合定投,且持有时间最好是3年以以上。因为这些种类基金波动大,波动大才有高收益,如果是纯债基金就算买5年,也不会赚太多钱,前面几类是浪打浪,纯债是波光涟漪,效果不同。

第二什么时候买才**?这个问题本质是要迎来“微笑曲线”。指数基金入场时间不太重要,择时是次要的,坚持迎来微笑曲线才重要。举个例子,我买了一只创业板指数基金,2014年6月买入一年后卖出,每月定投1500元,我的收益率是100%,本金18000元,到期后总和是36051元,番了一倍。理由是在这一年中,总体市场行情是向上发展的,上证指数一路上涨。在2011年12月我又买入同一只,2015年6月卖出,收益率是214%,虽然前三年都是震荡,但是2014下半年基金一路上涨。假设我在2014年6月之前坚持不住卖掉了,那就是买了3年结果亏钱。

第三什么时候才是微笑曲线,如何判断。牛熊市一般是5年为一个周期,上次是2015年暴跌,按照理论来说是2020年可能迎来牛市。但是市场是无法预测的,我们能做的是在买入一只指数基金时候根据标准差大小,点位,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成本来设置自己的止盈,一般我的指数基金止盈在50%,不到就不卖。现在3000点以下成本是可以的,如果成本在4000点,那么止盈可以保守地设置为30%。

第四,心态要好要有纪律。我的朋友买基金经常加仓,加仓后发现又跌,我们无法预判市场,多看少动,控制好心态,要有纪律,跌多少需要加多少,心态非常重要,如果当前亏不要卖还有救。

首先明确以下几点:1.手里的基金是否有问题,有没有必要长期投资。例如:证卷,银行,房地产,这几类近两三年一直没有动静。等涨太难,本金利息一起损失。2.如果持有的基金是因为高点进入,目前在低点盘整的情况下,建议参考上证指数进行手动补仓。如果大盘稳定,基金跌1个点以上就补一层仓,2个点补两层仓。如果大盘下跌趋势明显,基金跌多少都不补仓,躺到装死。如果大盘趋势上升,基金跌1个点补两层仓,2个点补四层仓。如此反复,会很快回本。如图所示,不补仓只有装死,补仓后可以灵活决策是继续装死或是出逃又或是继续进入:

买指数基金。

指数相当于从股市里选了一篮子有代表性的股票。要知道股市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国家所有的上市公司,代表了国民经济中较为重要。所以长期下来指数的涨幅一般是大于GDP增速,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那么长期来看, 指数就是长期上涨的!

指数基金其实就是复制指数走势的基金,你可以理解为指数涨多少,你的指数基金就涨多少!

3、基金长期持有能赚到钱吗?

基金近期不敢动了,以前长期持有白酒,年后开盘已经全抛干净了!不知道行情会怎么样!等待中

感谢诚邀

基金长期持有能赚到钱吗?

对于这个问题嘛!个人觉得还是要看选对基金,我买的国泰混合基金和易方达中小盘这二个基金,我已经持有二年多了!收益不错。

如果要是买了诺安基金,长期持有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说:选对基金很重要。并不是每个基金都能长期持有的。

刚开始买时,我买了二 三个基金,然后持有一段时间后,看哪个基金收益高,就把那些亏掉的卖掉,加到收益好的基金里来。

所以说,我现在的二个基金都收益很好!

好了!最后祝大家投资顺利,多多发财。




基金作为一种长期的投资方式,建议大家长期持有。但是这个长期到底是多久呢?一年?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好,今天我们就从历史数据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就拿大家比较熟悉的几款基金类型来和大家具体说一说。


第一类:货币基金

作为现金类管理工具,大部分货基每天计算万份收益,并且无申赎费用。所以对于货币基金来说并不需要去考虑持有多久这个问题。


第二类:债券型基金

相较于货币基金而言,债券型基金大部分资产会投资于债券,预期收益与风险都是要高很多的。并且债券型基金一般对投资者持有时长有相关限制。以我司一款债券型基金南方宝元为例,如果投资者持有时间小于7天,那么将会收取1.5%这样一个比较高的赎回费率;如果持有时间大于7天,那么赎回费率便会下降至0.3%。再加上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管理费等其他费用的话,债券型基金一般要持有30天以上才不至于会亏钱。那持有债基多长合适呢?南南建议至少是一年的时间,毕竟时间太短不足以抚平债基净值波动带来的影响,而且债券基金的配置价值也决定它适合长期持有。


第三类:偏股型基金

包含股票指数基金、混合基金这类主投股票的产品,因此预期收益及风险会更高。那么,这类基金投资时长多久比较适合呢?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取区间2003.01.01-2019.01.01


通过对偏股型基金的历史数据进行回溯,我们不难发现基金持有周期与盈利概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持有的时间越长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越高。例如,从历史数据来看,当你持有偏股型基金达10年时,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是100%。

但是,大多数人在投资偏股型基金的期望当然不仅仅是不亏钱,而是期望能获得合理的年化回报。下面,小编便以10%的年化回报来举例说明一下。



首先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持有周期与获得高收益概率”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例如,持有6-7年期的基金其获得10%以上年化收益的概率远低于持有时间只有3-4年期。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与A股平均4-5年的周期分不开,因此当你持有基金时间在6-7年的时候,大概率是位于第二个A股周期的底部区域,这个时候的年化收益率会因第二个周期回落的影响极大地拉低整体收益率水平。

其次,持有时间在8年以上的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获得高收益的概率越高。这是因为持有时间在8年以上的基金其经历过两个完整的A股周期并且正处于更长的周期之中,而且按照A股的周期轮动规律:每一轮周期的价值中枢都会显著高于上一轮,因此当基金持有周期在8年以上时,持有时间越长获得高收益的概率越高。

因此,对于普通股票型基金来说,持有时间短期3~5年比较合适,长期来看8年以上更好。当然,这里所说的时间只是从数据统计层面显示出的历史规律,我们在实际投资理财中,要注意结合市场的表现灵活调整。换句话说,牛市高点要见好就收。


风险提示: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请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