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怎么评审的?

jijinwang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评审的感触:前期成果
连续评审了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青年的也有面上的,感触颇多。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和讨论。
    早些时候,看到一位朋友的发帖,说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是“开卷考试”,非常赞同这个说法。其实不仅仅是开卷,甚至连考试时间也是不受限制的。当然,也没有类似于答辩的质询环节。因此,申请书的创作者身份不太好认定。这就要求基金评阅人在考察申请书的创新性、先进性、可行性等内容的同时,有必要详细考察项目主持人的前期基础、前期积累,以及这些材料与申请书的关联性。
    强调主持人的前期成果而不是强调参与人的前期成果的原因在于,①90%以上的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都是主持人带着几个研究生在做;②多数单位对科研项目的考核是负责人责任制,对论文的考核是第一作者占贡献的70%,第二作者占贡献的20%。当然,导师是第一作者,本人是第二作者的文章,贡献占比应该提高至50%以上。有些申请书咋一看有很多支撑材料,仔细一看与主持人关系不大,明显是临时拼凑的。
    对于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除外)的申请,主持人的前期积累还包括主持和参与的项目、申请专利等。有些主持人从来没有主持过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校级等各级别的任何项目,参与的也不多。现在作为主持人申请国自然,似乎有点难以让人信服。
    拥有自己的科研课题是每一位科研人员的愿望,科研工作也需要长期、持续、不懈的努力才能前进。由于基金资助有比例要求,因此,在评阅申请书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基础上,项目应该给那些实实在在劳动、长期默默耕耘的人们。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流程

国家同行评议得分分为两部分:综合评价和资助意见,即得分=综合评价+资助意见。

综合评价:A.优 B.良 C.中 D.差 综合评价=(A*4+B*3+C*2+D*1)/ 评议份数

资助意见:A.优先资助 B.可资助 C.不予资助 资助意见= (A*4+B*2)/ 评议份数

综合评价满分4分,资助意见满分4分,满分8分

得分大于5分的项目上会,上会率一般为30%。

综合分大于3.2分的项目可以通过上会项目的通过率一般为70%。

具体计算如下:

5个评审意见:

3个评审意见: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指正!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时间

第十四条基金管理机构对已受理的基金资助项目申请,应当先从同行专家库中随机选择3名以上专家进行通讯评审,再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对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要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临时提出的基金资助项目申请,可以只进行通讯评审或者会议评审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类评审

延期结题是指项目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研究计划。
延期结题须在距项目原计划结题日期的两个月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通过依托单位报送对口科学部审核批准。一般只允许延期一次,且期限不超过两年。
写延期申请报告,报基金委批准。
办理延期结题的项目,在延期规定时间按时结题的按正常结题处理。
逾期结题是指应结题项目未按规定时间办理结题手续。申请者以往负责的基金项目如在近三年内有中止、撤销、逾期结题等记录,其新申请的项目,在专家评审组评审时须获投票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方可建议资助。
从1999年起,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注意事项在《通告》中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更好指导科技人员的申请,还专门出版了《申请项目指南》和《项目指南》,这两本资料请一定认真查阅。同时,国家基金委对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原则提出4点新的要求即新16字方针。
1、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在新的形式下科学基金要重新定位,对国家基础研究负责主管的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基金委。
据统计1998年地球科学部资助项目:基础研究占51.6%,应用基础研究占41.4%,总的要求资助基础研究的项目要不少于50%,基金委的基础研究要求更有创新、更长远、更超前。
2、调整结构:国家基金从过去单一资助项目发展到综合资助(如面上、青年、杰出青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人才梯队的支持等等)。
从1999年起,在调整结构时向青年人倾斜,有关学科的调整将主要资助优先领域的研究。“十五”的优先领域已开始逐步实施,总的优先领域范围比“九五”要少。
3、突出创新:这是基金资助的核心,只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才能产生出创新。如化学科学部申请项目资助的钱怡泰……,中科院物理所善于攻关的谢时生……
创新要求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要一个有利于创新的体系,创新必须有一批保证创新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管理体系。如美国哈佛大学的经费每年15亿美元,其中管理基金的人员为330人,每年人工工作花费2800万元,其管理已全部信息化。
4、提高绩效:国家科学基金委现已开始重视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绩效,并且提出新申请的项目要与申请者原承担的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执行的好坏即绩效挂起钩来。
完成得不好的,暂不给予资助。将要制定条例,对某一个项目完成了但一篇论文也未发表的,基金委两年内将不受理他的新申请项目。
另一方面,国家基金委从1998年开始对基金资助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收集检索实行重奖。
国家基金委专门拨了一笔钱对基金资助项目根据绩效进行奖励,主要按资助项目:发表论文篇数、期刊档次、被收录情况、被他人引用的频数等7项指标之和经加权进行考核,1998年共奖励31项,最高20万元,最低5万元,是奖励项目经费即资助一个项目。
1999年采取跟踪考查,对国家基金资助项目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被引用次数等,分别对47个项目给予了:15、10、5万元的项目经费奖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延期结题是指项目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研究计划。延期结题须在距项目原计划结题日期的两个月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通过依托单位报送对口科学部审核批准。一般只允许延期一次,且期限不超过两年。办理延期结题的项目,在延期规定时间按时结题的按正常结题处理。
逾期结题是指应结题项目未按规定时间办理结题手续。申请者以往负责的基金项目如在近三年内有中止、撤销、逾期结题等记录,其新申请的项目,在专家评审组评审时须获投票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方可建议资助。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2评审

2022年国自然评审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按照往年的节奏,目前函评应该已经结束,会评即将拉开大幕。

今年函评期间,有多位今年的函评专家在不涉及项目本身的情况下,发表了对国自然评审的看法。

一位地方高校的教授前一段时间谈到一个老问题:国自然函评应该实现匿名评审?

他说:最近评审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某些省的课题,很多省份的项目都是匿名,既看不到申请者姓名,也看不到申请单位,并且也没有科研简历和代表作,评委完全根据课题的创新,技术路线,预期目的能否实现(申请书有工作基础体现)来评审,个人感觉更公平、合理一些。

这个问题在某平台引发热议,仅跟帖就有数百条,很多网友支持,也有不少人反对。

支持方:更公平,特别是对没有背景的普通科研人员

这些年,尽管管理部门多次强调禁止请托、打招呼等行为,但这一现象似乎屡禁不止。此前基金委公布的学术不端案例,就有相互请托的情况。

如果实现匿名评审,看不到单位、姓名等信息,评审专家可能更多

目前大家比较

有网友这样说:

1. 我在之前的二本最近几年才升为一本的院校,严重感觉国自科对这种院校不友好。即,他觉得你没条件没能力所以压根不会考虑你们这种学校。

2. 现在的博士后基金就做得不错。先匿名评完项目本身,大概占70分,提交以后,再显示个人简历,成果和研究条件,占30分。虽然有时候,看了工作或比较特殊的研究设备,都大致能猜出是哪个课题组的。

3. 评审匿名制是减少诸多干扰影响因素的方法之一!

反对方:个人背景很有必要

也有很多网友认为,国自然资助项目除了看本子本身外,也要

这有点像商业风险投资,除了

按照历年的经验,来自985/211高校、中国科学院等顶级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自然申请方面占据很大优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单位科研条件好、经费足、硕博等生源质量高甚至写本子经验都要更好,理论上科研做成的概率更大。

如果实现完全匿名,单位等信息则无法体现,反而不利于国自然资助。

部分网友留言:

1. 简历是需要的,能看出科研水平,间接证明标书的可执行性,一般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只看标书写的漂亮,还要看有没有能力完成。

2. 代表作还是要有的,现在很多人去买标书,买文章,一份买来的标书可能在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上都很不错,实际上申请人啥也不会,评审专家有时候需要结合代表作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评价,买来的文章套路都差不多,结合

3. 目前的基金评审毫无疑问会受申请单位、国家平台、个人经历及代表作等因素影响,完全匿名的话,基金的可执行性缺乏保证。更科学客观的基金评审机制值得探讨。

4. 个人教育工作背景,前期研究成果,平台实力,都是能不能做好项目的关键因素。本子写得再好,获批项目后就一定能做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那些有实力的高校院所,带着几个研究生做,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这是事实。

你认为国自然函评是否应该实现匿名评审?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