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股票、字画、红酒、红木家具、股权、私募、基金、理财产品等,总有一款适合你。投资热、收藏热反映了老百姓对财富增长的渴求,也不乏对通货膨胀的焦虑。但是因投资产生的纠纷和损失层出不穷。P2P平台、信托产品到期因为逾期兑付,无法偿付承诺给投资人本金利息,从而出现平台、信托公司及债务公司停业、清盘、老板跑路等问题,俗称“爆雷”。这几年可谓雷声滚滚,投资人哀嚎一片。不是投资人运气不好,而是骗局太多。就拿私募为例,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投资者稍有不慎,落入伪私募的圈套,那就悲剧终了。为此,明门律师现教你识别真伪。
1. 首先要掌握私募的基本知识。私募指私募投资基金,是指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的,投资于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其他投资标的(如艺术品、红酒等)的投资基金,简称私募基金(公司)。投资人与私募基金公司签订投资合同,将资金交给私募基金公司投资,获取回报;私募基金公司则收取管理费并按照盈利一定比例提成。私募往往以帮你投资、理财的名义进行募集资本、以基金公司或者其明星管理人过往辉煌的投资业绩暗示基金的未来的高回报,诱导、欺骗投资人。
2. 谨记这个网址:http://gs.amac.org.cn/,它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方网站信息公示网址,可以说是一面照妖镜。你可以查询到公募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公募基金产品、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其他服务机构、私募基金产品等信息。市场上,某些产品以私募基金名义宣传、募集,但没有到基金业协会办理产品备案手续,不是假冒的就是违法的。
3. 查看投资门槛。有门槛则为真,无门槛则为假。投资者应是“合格”投资者。何为合格?就个人而言,“金融资产不低于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就单位而言,“净资产不低于1000 万元”。若是“资管”产品,个人必须“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单位的“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当然这些只是由投资人自行申报,基金公司不会较真的。
4. 查看是否公开募集。私募,顾名思义是“私下募集”。那些“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公开募集的所谓“私募基金”一定是假的。
5. 保本保息要不得。《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那些以高息、返利为诱饵,以大股东个人担保、关联机构担保等方式做伪装,承诺还本保息、固定收益、定期付息的“私募基金”绝对是“伪私募”,而且十有八九是非法集资。
学会以上几招,即使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法眼,也可以分辨谁是孙悟空,谁是六耳猕猴。
一:理财产品怎么查不到了
理财产品很多并不是银行发行的,而是跟银行合作的公司在银行营业厅发行,资金是独立的并不是存在银行卡里。所以在投资室一定要谨慎。二:买的理财产品怎么查
说明根本不是银行在理财,而是在一个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账户上,所以银行账面是查不到的。比如说保险或者高风险投资机构。你的钱危险了。三:私募基金和理财产品的区别
我们常常听别人说公募、私募,那么在选择购买基金时,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1、募集方式。公募基金以公开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募集基金,可以通过电视报刊、基金公司网站、银行代售等方式公开发行,私募基金不能公开、只能向特定的机构或个人发行。2、产品规模不同。公募基金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通常为几亿至几百亿元,股票池通常有几十至几百只股票。而私募基金单只基金的资产规模仅有几千万至几十亿元。3、投资限制。公募基金在股票投资上受限较多,如持股最低仓位为6成,不能参与股指期货对冲等。而私募基金的仓位非常灵活,既可空仓也可满仓,且可参与股票、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多种金融品种的投资。4、费用。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管理费,由于公募基金规模庞大,每年的固定管理费便足以维持公募基金公司的正常运作。而私募基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浮动管理费,该费用的收取规则是私募公司在基金净值每创新高的利润中提取20%作为提成,这就意味着私募公司必须在给投资人持续**的前提下才能盈利。5、流动性。公募基金的流动性非常好,而私募基金的流动性则相对较差,且有部分私募基金在购买后有6个月至1年不得赎回的限制。四:怎么查自己有没有理财产品
谢邀!购买了保险和理财产品,如何才能查询到自己购买的保险及理财产品,也是很多投保人,投资人的心声。
现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查询保单和理财产品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客服电话:查看保单的客服电话号码,拨打客服电话号码查询,通常客服会核对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信息。
2.柜面:到购买保单的保险公司最近的柜面查询,一般带上身份证即可查询,也可以带上保单。
3.网站:登陆保险公司的官网,注册后登陆自己的账号,即可查询保单信息。
4.手机APP:这种方式查询最方便,也是最快捷,
五:私募基金是理财产品吗
听说过基金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但银行理财,也分公募和私募了?
事实上,据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统计,近两年里银行私募理财发行量已超过1.4万只,今年以来已发行了近6000款私募理财产品。
吸引投资者
“严苛”的准入条件
“知道‘私募’,知道‘银行理财’,但不知道‘银行私募理财’。”这是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对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的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于银行公募理财,私募产品面向群体较窄,对投资者有资产要求,且产品的购买门槛也都比较高,因此只有少量客户符合购买条件。这也决定了此类产品“知名度”不高。
不仅如此,这样“严苛”的条件,在近两年还有所加强。2018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即“理财新规”),与此前下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资管新规”)衔接,共同构成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需要遵循的监管要求。其中,理财新规对银行私募理财的要求所有提高。
“理财新规提高了私募理财准入门槛,使得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相匹配。”普益标准研究员郭全毓表示,原有规定下各产品的投资起点是由发售银行自行决定,而在新规下,投资起点因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其中权益类、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类的门槛最高,投资于单只该类产品的金额需不低于100万人民币。
不仅如此,理财新规对私募理财产品的发行对象也做了限制,增加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经历和资金实力的要求,使得投资者在自身的风险承受范围内选择产品,更好的保护投资者权益。再者,理财新规还要求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于无金融牌照机构所发行的产品。郭全毓表示,该规定最核心的影响在于,理财产品不能直接或间接的投资于私募基金产品,因为私募基金不能被认为为持牌金融机构,这也侧面降低了私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
另外,理财新规在私募理财产品的投向上还增加了集中度和杠杆率的限制。例如单一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有流通股的30%,非标债权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理财的到期日或开放式理财的最近一次开放日,且单一非标债权余额不超过银行净资本的10%,同时单只私募理财产品的杠杆率不超过200%。
在业内专家看来,理财新规对私募理财客户群体进行了更严格的筛选,同时对产品的投向和运作有所要求,使产品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加适配。
中低风险产品占多数
在不少人眼里,“私募”似乎和高风险划上了等号。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从普益标准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在理财新规后所发行的1.4万余只私募银行理财产品中,固收类产品仍是核心种类,占比83%,是各类银行的主力产品。混合类产品虽然位居第二,但发行量占比仅为15%,其中股份制银行所发行的混合类产品占比60%。权益类产品发行量排名第三,仅占比2%,且有60%的产品由国有银行发行。可见,尽管是私募性质的银行理财产品,但仍以债权投资为主要策略。
就私募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来看,二级(中低)风险的产品数量最多,占比70.4%;一级(低)风险的产品数量排名第二,但仅占17.2%。整体来看,私募理财以较低风险产品为主。对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平均而言投资四级(中高)风险的产品门槛最低,个人投资起点均值为107万元,机构投资起点均值为100万元。另外,对于四级以下的产品来说,机构的投资起点整体要高于个人投资起点,而对于四级、五级的产品来说,则情况相反,这反映出机构对于私募理财的风险偏好相对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从产品公布的相关业绩表现来看,四级风险产品的预计业绩表现要优于五级风险产品,前者公布的收益率为6.28%,五级产品的预计收益率为5.03%。对于风险等级为一至三级的产品而言,随着风险等级的上升,所公布的预期收益表现也逐渐上升。另外,三级风险产品的投资期限最长,二级风险产品其次,四级风险产品的投资期与二级风险产品接近。
“银行理财的投资人整体来看风险偏好较低,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资产的稳健增值。当前固收类产品仍占据私募银行理财的主导地位,发行量占比超过80%,而风险较高的权益类产品发行量仅占2%。”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陆胜斌看来,银行私募理财产品当前的投资思路仍未摆脱原来低风险的追求。
购买前需认清产品
有观点认为,随着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产品上的发力,未来银行私募理财的数量或会增加。对此,不同专家的看法有所差异。
“长远来看,私募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的增加将是必然趋势。”陆胜斌表示,随着A股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投资者教育的不断深入、净值型产品的持续市场化,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将会逐步上移,进而也能打开权益类产品的发行空间。
不过,在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产品上的发力主要针对的是公募理财产品,私募理财产品原本就可以投资权益类资产,所以未来私募理财产品数量不会因此而增加,银行的私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及规模主要取决于其私银客户数量及资产规模。
与此同时,刘银平提醒,相比公募产品,银行私募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在购买之前需要了解清楚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和比例,如果是已经成立的开放式老产品,可以了解其历史业绩情况。”她说。
“投资者如果想要购买私募银行理财,需要
郭全毓也提醒,私募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也会随风险等级增加而上升,对于高风险产品在极端情况下也是有可能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因此在购买产品时应当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在自身承受范围内选择适宜的产品。(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