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金材料资金筹措怎么写

jijinwang
1922年,爱因斯坦开口:“让我去访华,最少1000美元。”蔡元培为此放下身段,四处凑钱,可赴约之日,爱因斯坦却没来。
 
你知道爱因斯坦对中国的真实评价吗?
 
“肮脏、勤劳、迟钝。”
 
1922年,马赫哲学在欧洲掀起热潮,它主张感觉经验是世界的基础,科学理论是假说。对于这一主张,爱因斯坦提出了严厉批评。
 
可马赫哲学在当时传播正盛,爱因斯坦的言论引起欧洲民众强烈不满。为了暂避风头,他决定去东亚走访。
 
这一消息传开,正任北大校长一职的蔡元培坐不住了。要知道,他曾多次力邀爱因斯坦来中国看看,改变当时中国科学界一潭死水的现状。可蔡元培的多次邀请都被爱因斯坦以各种缘由回绝了。
 
所以,蔡元培一听爱因斯坦要来东亚,立马发出邀请,言辞恳切地希望他能第一站来中国,并愿意给他提供每月1000大洋的补助。
 
1000大洋意味着什么?在当时,北京一套四合院的价值不过4000大洋。
 
可就是这1000元的补助让爱因斯坦犹豫了:“我可以访华,但1000大洋不行,起码要1000美元。”
 
几次商谈未果后,蔡元培接受了。
 
但当时,蔡元培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领到工资了,北大可供动用的资金也有限,再加上军阀割据、京城动荡,筹集1000美元竟成了极难之事。
 
迫不得已,蔡元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一直到扣响梁启超的大门:“改国之气运势在科学,我们需要爱因斯坦先生,怎能为区区1000美元错失良机啊!”
 
梁启超也是力图变革中国之人,面对蔡元培的请求,他二话不说答应下来。最后,爱因斯坦访华经费由蔡、梁二人共同承担。
 
遗憾的是,爱因斯坦最后仍选择将日本作为他东亚之旅的第一站,并在日本停留了43天,当日本陷入“爱因斯坦热”的时候,当日本学者受到巨大启迪的时候,蔡元培正在中国期待着爱因斯坦的到来,直到爱因斯坦回信:“新年之际将抵达北京。”
 
尽管不是第一站,但蔡元培仍倍感兴奋,他已经迫不及待看到中国翻身而起了。为使爱因斯坦访华讲学起到最大作用,他大范围宣传,为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诚挚道贺,不吝赞扬,连续数日举办科学讲座,甚至组织北京学界集体签名,以表对爱因斯坦的欢迎。
 
但蔡元培等来的不是爱因斯坦,而是一封回信:“因先生未与我取得联系,现已取消中国之行。”这一消息犹如当头一棒,将蔡元培打蒙了,也将他打醒了。
 
有人说,爱因斯坦未来中国,是因为蔡元培没有提前支付资金,让他起了疑虑;也有人说,是因为一个名为菲斯德的博士从中作梗,导致爱因斯坦改变主意,但其中种种已不得而知。
 
爱因斯坦曾在回忆录中提到:“如果中国人取代了其它民族,那将会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因为他们看起来没有思想和活力,这将会让生活变得枯燥和乏味。”
 
也许这种评判带着些许偏见,但不置可否,这就是当时世界对中国的看法。我们今天总觉得印度落后,而仅仅一百多年前,我们如他们一样受着别国嘲讽。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莫让沉痛重演。
 
作者:干果
编辑: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