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医疗基金 ?

jijinwang
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医药医疗,投资医药医疗主体基金永不过时

一:如何投资海外基金

买卖国外基金可以通过以下渠道:
1.通过QDII可直接使用国内账户购买海外基金,如支付宝上就有QDII通道;
2.通过支持海外基金产品的基金公司直销渠道购买海外基金产品;
3.通过外资银行买卖海外基金。
海外基金(OverseaFund):由国外投资信托公司发行的基金。透过海外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不但可分享全球投资机会和利得,亦可达到分散风险、专业管理、节税与资产移转的目的。
全球基金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6万亿美元。截至2000年7月底,仅美国就拥有7929种投资基金,投资总额超过了7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其国内3.2万亿银行存款的数额;而封闭型基金有1500多亿元,不足500只。日本1989年各类基金的总值达到了19万亿日元;在德国,1990年投资基金发展到近2000种,资产总值达到了2330亿马克。在香港,至今已有850家注册的投资基金,资产净值超过280亿美元。到2000年7月,投资于台湾的投资基金共有173只,其中开放型为166只,封闭型仅有7只,投资人口超过了193万。
就世界范围内讲,美国仍是投资基金发展最发达,规模最大的国家。其基金的特点主要为:以开放型为主,种类繁多,基金收益率高,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还具有比较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基金运作比较规范。
在日本,基金被称为证券投资信托,多属于契约型开放型。在韩国,基金投资人数占总人口的10%,
香港的投资基金被称为单位信托,绝大部分是开放式基金,而且多数是海外基金,投资对象遍布全球。台湾的投资基金绝大部分也是开放型基金,其中85%的基金投资于台湾本土。
发展中国家投资基金的发展首先是起因于这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的股票市场也迅速发展,股市交易兴旺,总收益率也高。由于股票市场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投资基金成长的基础,所以在股票市场兴旺的同时,投资基金业也发展了起来。发展中国家最早引进投资基金的是印度。在菲律宾,90年代初有一大批基金涌现,著名的有第一菲律宾基金,马尼拉基金,菲律宾基金及索通菲律宾复兴基金等。

二:投资医疗行业的基金

双循环、碳中和、科技创新、医疗服务、大消费等领域都在酝酿着新的机遇。谋定而动,如何看待当前从宏观行业到市场格局的变化,于变局中捕捉新的投资机会,成为市场

以下为王泽实精彩分享:

王泽实:非常荣幸跟大家分享我们自己内部对于医药行业2021年下半年的投资策略。

我从毕业以后就来了华夏,在华夏工作了十年的时间,主要研究的就是医药行业。我对整个行业的理解,医药行业需求端不用过多的担心,随着大家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疾病谱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从过去的心脑血管到现在的肿瘤、阿尔茨海默的逐渐增加,用药的需求也是逐渐增加的。我们国家的人均GDP逐渐上升,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在这个时间过后,生存型消费的比重会逐渐下降。在医疗领域,改善型和改进型的消费会逐渐上升,这带来了需求的另外一个部分。随着整个社会进入老龄化,人口结构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老龄人口会增加,天然的带来医疗需求的上升。对医疗端,我们是一直看好它未来的投资需求的。

对于医药行业自己来说,我们认为整个行业具备信息不对称性和公益性。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基于自己国家的经济、人口、政策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医疗保障体系。美国是非常典型的商业保险体系。英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是福利型保险体系。中国是政府为主导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主,辅助的是商业保险。同时,我们的医疗机构主体也是公立医疗机构。

回溯过去医疗行业的发展历史,截取二十年的维度,变化是非常大的。1999年到2010年,在1999年之前是没有政府主导的全民医疗保险的。1999年开始,政府主导了全民公立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逐渐上升。到2012年,超过95%以上的人口加入了公立医疗。医保支付的扩容,带来了制药股的超常表现。在扩容的过程中,药品供给解决了供给可及性的问题,是最受益的。2008年到2012年,这个行业出现了一批公司,享受的是医保扩容的红利,而且它们比较符合医院、医生、患者、医保几方的利益,增速是最快的,行业表现是最好的。2013年,医保实现百分之百的覆盖,我们发现医疗保险的扩容因素已经消失了,支付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医保的控费降价就成为了主题。从2016年开始,我们国家新主导的医改政策。药监局在2015年进行的药品改革,2018年医保局的支付改革,药品的表现已经没有那么好。在这个过程中,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的表现会比较强。

判断未来,整个行业的增速会继续维持在这样比较稳定、比较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更看重未来增长的质量,符合未来产业趋势变化的会在板块里走的比较好。

我们看医药行业过去这二十年的公司,从2005年到2010年、2015年到2015年、2015年到2021年,我们截取了市值排名前20位的公司,我们发现这些公司是一直变化的,大部分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被大浪淘沙的淘汰掉了,不断进化才能够在这个行业长期生存发展,是没有躺赢的。

从政策变化上,目前的政策是基于2015年、2018年药监局、医保局的政策,是政策的延续期。审批端接近于美国FDA的审批政策,药品、器械的创新领域具备了更好的技术基础。在支付端,也就是医保端,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和支付两端的政策已经在2015年、2018年定了调。控费的压力比较大,医保局每年进行谈判和集采,全国医保资金的累计节余是攀升的,每年的医保都有净现金流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比较关心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未来医疗服务的占比逐渐上升。药品占公立医院收入的占比是逐年递减的,从2010年40%的药占比到去年30%左右的药占比,中药和仿制药的占比逐渐下降,创新药的占比逐年攀升。医生的工资和薪酬待遇逐渐实现阳光化。我们最近看到部分省份出台了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制度,调增的项目比调减的项目更多,这也印证了我们的判断,未来医疗服务的价格会往上走。

第二个趋势是创新药进入创新药2.0阶段。创新药从2015年的药审政策和2018年的支付政策之后是进入1.0的阶段,那几年的药品批件有所积压,药改以后有所提升。2018年,对新的药品是采取谈判的方式,有更多的药物进入医保报销单。那个时候的国内环境比较好,很多公司的主要产品在过去几年实现了销售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这些公司股价的提升。站在这样的时间点,未来的情况会有所变化,所以我们定义成2.0时代。正是基于我们观察到的这些创新药放量、销售收入放量的现象,国内对创新药的研发和投入的热情是非常高的。我们看到很多研发靶点的现象。我们列了一些国内研究的靶点,同时列举了在研靶点企业参与的数量。比较美国的数据发现,同样一个靶点,我们的企业数量是远远多于美国企业数量的。这说明未来我们国内市场的竞争会非常激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创新药企业会采取不同的策略。虽然是同样做创新药的研究,但同样一个药品最终会有好有坏。好的临床数据、更有价值的产品最终会选择走出国门、走向海外,跟海外的创新药去合作,在全球的创新药市场跟全球药企进行竞争。

第三个趋势是需求端的健康消费升级和刚需的疾病谱的变化。疾病谱的变化一直是进行中的,最早的抗感染的抗生素到心脑血管,再到现在肿瘤成为新的难题。到未来,肿瘤也被医疗技术攻克,下一步要面临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疾病,药物和技术的研发会一直持续。

同时,新的消费需求也会有所变化。2008年到2019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有显著增长。对应的是医疗消费会有所涌现,包括不同的群体,包括儿童。我们过去看到过类似的表现比较好的产品,包括生长激素、眼科的OK镜、医美产品,这些都是在医疗消费升级领域看到的投资机会。

总结前面的产业趋势以后,我们自己认为医药行业投资有几大方向。前提是医保的总支出是不断增加的,从我们自己的医保投资额度可以看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核心的要素是投资企业和标的需要在公立的医疗保障体系内掌握自己的核心定价权。在这样的认知下,我们总结出了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创新和创新产业链,包括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也包括了我们自己为创新服务的临床前CRO、临床CRO、医学实验室服务。

第二个方向,消费升级。消费部分是不占用医疗资金的,是自费的,这部分也是自主定价。这些包括专科连锁医疗服务和对应的产品,类似于医疗消费这些非医保报销类的产品。

第三个方向,医疗领域的高端制造。这里面包括了给创新药做生产的CDMO,也包括了生物药、疫苗对应的产业链和产业设备。

具体介绍一下我们的详细观点。创新药领域,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是高门槛、高壁垒的行业。从海外的数据来看,一个创新药的研发过程要投入10亿到20亿美金,时间要延续十年以上,创新药的研发在国外都是大药企,很多新药企的背后也要资金的不断支持和投入。创新药本身的研发具有非常高的门槛。

国内的研发进度越来越接近于世界比较领先的水平。随着新靶点的不断研发,我们看到国内企业的速度已经接近了海外同步进度,二十年前是没有这样表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很多国内的创新药公司,在产品上具备这样的研发优势,或者是产品更具临床价值,除了在中国上市之外,也会到美国寻找上市。

医疗器械行业,回溯美国的历史,过去十年大概有14支市值比较大的十倍股,其中有8支是医疗器械,涵盖方法包括手术机器人、基因测试、动态血糖监测、隐适美等等产品。这些领域同样是我们在国内寻找的方向。医疗器械在国外具有比较好的先发优势,产业生命周期是比较长的。器械是需要迭代的,研发的过程中跟医生的使用习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更好的标准,没有最好的标准,企业的参与度会使医生的黏性非常强。医疗器械本质上是工程科学,它的研发更有体系性和研发性。基于这样的特点,我们认为医疗器械公司的价值会非常高。我们

医疗服务跟医疗器械和创新药有显著的不同,药品和创新药是需要产品不断的迭代创新和竞争,实际上终端的医疗服务平台一旦形成了品牌和规模优势,它在一定时间内是具备壁垒的,也可以做到量的提升。在这个维度上,医疗服务是更具备“时间的朋友”的投资价值的。医疗服务品牌的投资周期很长,民营医院的品牌周期更长。一旦品牌建立,具备了患者医疗服务入口的价值,承载医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医疗服务,叠加了不同的医疗器械产品,升级的过程带来了一系列服务价值的提升。在医疗服务里面,医生收入占比会逐步提高。以广东为例,医生服务的占比只有20%多。对比美国比较好的医院,人力支出的占比大概达到60%。中国公立医院的方向也是降药价的话,医疗服务的价格会是比较好的。在同一个品牌上的新产品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提升,因为我们是追求更好的产品。以近视眼为例,从半飞秒、飞秒过渡到现在的ICL,也带动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

我们看一下CXO行业,它是高景气度的行业,价格是To B市场化竞争的行业。这种情况下,它是价格的低增长,不需要过度担心类似于集采或者是谈判价格带来的下滑。另外我们看全国的CXO行业,随着企业研发投入和外包渗透率的提升,整个行业是比较稳健的增长。虽然FDA的审批数量经历过短暂向下的低谷,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美国药物审批的新药数量是稳步增加的过程。

另外,我们看投融资的额度。创新药对资金和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高壁垒行业,在过去这段时间内,创新药的投资不断增加,融资额不断创新高。截止到去年,投融资额度同比增速40%。在整个医疗领域,大于1亿美元的投融资事件也在快速上升。这也催生了行业的创新需求。

CDMO板块是生产外包过程,我们研究的是产能的扩建。产能的扩建主要是依靠资本开支,反映了行业未来几年收入的增长。以国内的在建工程公司为例,过去几年都有明显的增加。因为在建工程需要投融资,这些公司在产能扩建计划的同时都配套了资金的投融资计划。可以预期这个行业在未来几年会保持相对比较快的增长。

临床前CRO,因为它是进入临床前相对药物更早期的研发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国内的公司有比较好的布局。从公司的技术平台布局来看,跟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比较接轨的。这样的技术平台有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创新药企业的定单。因为这些公司同时会做CDMO行业,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平台有助于这些公司给CDMO业务带来比较好的持续性。这是我们看好整个CRO板块。

以上是我们对医药行业的总体策略分析,谢谢大家!


三:如何购买医疗基金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是指统筹地区所有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中,扣除划入个人帐户后的剩余部分。 统筹基金包括:统筹地区全部参保单位缴费总额扣除记入个人帐户后的剩余部分;财政补贴;社会捐助;银行利息;滞纳金等。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属于全体参保人员,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参保人员住院、非定点医院急诊抢救、异地转诊(院)、异地安置、特殊病门诊等医疗费用。 先买社保医保,这是人身保障,不能少的. 然后把剩下的钱存3分之一,还有寄钱回家,留出每月大概要花的钱(算多一点,以防万一,算多的办一张卡存在里面). 把剩下的钱拿来投资,基金最保险,但是一次性投资金额要多一点(至少2万,我觉得最好是5万左右),所以要先存钱. 建议参加银行的保本投资理财项目,至少不会亏本. 有了一定资金后再做大点的投资.
进一个公司 让公司帮你做

四:如何规范使用医疗基金

医保卡里的钱怎么用?


近几年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卡已逐步替代了原来的社保卡。但是有的地方还没有完成替换,医保卡还在继续使用。医保卡里的钱国家有明文规定,只能用于就医看病或去药店买药,不能用作它用。在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前(社会保险法是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确实对医保卡里的资金美有做到规范的管理。至使有人套取医保卡里的资金或用医保卡里的资金到药店去购买生活用品。有的药店还明目张胆的把生活用品摆在药店门口,共人们用医保卡购买。自社会保险法公布实施后,对如何使用医保卡里的资金,作出了明确规定;医保卡里的资金只能用作住院看病或是到药店买药,如发现有人套取医保卡里的资金或是用医保卡到药店购买生活用品,将受到法律的治裁。只能做到专款专用,这是对社保医疗基金的保护,也是对我们广大参保人员的保护。


五:如何使用医疗保障基金

正处级别 1、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福建省省辖市,是地级市,属于正厅级别建制。 2、三明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是三明市人民政府下属的办事部门,暂由三明市财政局代管,因此是正处级别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