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自己的基金持有仓位?

jijinwang
买基金,应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参考仓位配比[灵光一闪]

一:支付宝基金怎么看自己的仓位

这个基金的位置是在软件第1页的最下方,中间有理财两个字,然后进入理财后呢,里面有基金选项进入基金,然后再点击搜索你想要购买的基金进行申购就可以了。

二:怎么看基金仓位高不高

基金仓位是商业秘密,当场是看不到的,只有过期的基金报告中可以看到
大智慧软件查看基金持仓在f10基本资料→股东进出中查询。
一种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仓持有并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即为基金重仓股。也就是这种说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在各网站的股票栏目股票软件k线图中均可查到。如大智慧软件,k线图内按f10键,点股东进出,即可查股东持股情况,十大流通股东一栏即可查到基金持股比例,变化情况。日k线图右下角,点诊断栏可查到大资金持股比例。经常查并计录下来,可分析大资金增仓减仓情况。
基金持仓明细的查看是通过基金公司发布的基金季报,建议直接找到基金公司官方网站下载季报查看。
基金仓位是商业秘密,当场是看不到的,只有过期的基金报告中可以看到

三:基金怎么看仓位多少

我看了下题主的持仓,明显的是有三个医疗基金,当然了,其中那个双周定投的和另外两个不一样,我觉得要挑毛病就是那两个医药基金了,它们两个是一样的,不过我没有去看具体的持仓。

因为我看到帮你投里面的基金了,它们也是有相当多的重复基金,三个沪深300,两个中证500,所以想想,智能投顾也不过如此,还是不如我们自己决策来的好。

我仔细的看过题主的整体持仓,其中理财产品一万元,帮你投二万多,余额宝六万多,当然这个也不能算是余额宝的,它还要继续定投扣款的。各种股票基金十万元。可以说,这个持仓的风险也是较平衡的,如果你做基金时间够久了之后,你也许会只在支付宝里留下应急的钱,其余的全部换成各行业的股票基金了。

可以说题主的风格是偏激进的,也是说明了题主收益这么高的原因。当然了即便是风格偏激进,但是因为你的持仓太多,太过分散,实际上也就没什么风险了。这也是题主看起来收益很高,然而和其他人比起来收益不高的原因。

不过,看到有如此成绩,且入市时间比较短,也是能理解的。可以就这样下去,或者看长期收益哪个更好点就把相似的基金合并起来,这样做到让单只基金收益更高,也有效的减少风险敞口。

因为盈亏同源的关系,同类基金同时涨,它们也会同时跌的。所以尽量的合并成每个行业一个基金,或者同行业不同的基金各一只,这是需要去看具体的基金持仓和基金经理的能力来定的。


四:天天基金怎么看仓位

基金到底择不择时,一直是个争议问题。在最近一波长达三年的上涨行情以来,似乎旗帜鲜明表示不择时的基金经理占据主流地位,大家的理由也很直接,不是不想择时,是胜率太低,不如把精力用在选股票上。

实际上,2019年以来,大部分时间由消费、科技、新能源带动的上涨行情里,也少有需要通过择时来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时点,前几天突然很想筛一下数据,看看到底有没有择时效果比较成功的基金,或者倒过来说,在最近几次市场不同阶段中表现比较稳定的基金,有没有择时的作用。

筛选标准如下:基金成立五年以上、2018年收益率前25%、2019-2021每年收益率前50%、今年以来回撤率小于20%。

基金类型(韭圈儿分类):混合型、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平衡混合

只有两只产品,跟筛选标准有关,仅供参考,我也是想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不代表没有其他优秀的产品。我更喜欢弱市中表现优秀的基金,牛市里跟上大多数就行。之所以选择2018年,是觉得至少包含一个周期,时间不长不短,相对清晰容易比较。

两只产品各年度表现:

数据

两只产品统计区间内都换过基金经理,富国新动力是医药名将于洋从2017年10月开始管理,也是职业生涯的起点,2019年初开始独自管理,2020年6月,于洋觉得“医药太贵了,没法做了”,果断辞职奔私,产品由刘博接手,一年半以后于洋回归公募,重新执掌富国新动力。

国投瑞银瑞源成立于2011年,最初是一只“保本”产品,2018年变更为灵活配置混合,从完整的过往业绩来看,也确实带有稳健的基因。基金经理綦缚鹏有12年以上管理经验,今年以来热度上升比较快,2020年7月起开始独自管理国投瑞银瑞源。

再看看季度持仓的变化。

数据

权益仓位变化范围都比较大,集中在50-80%之间,相对激进的富国新动力也只有三个季度权益仓位超过80%。

2018年Q4切换到2019年Q1的时间点,两只产品加仓幅度都在50%以上,2021年Q1也都有明显的减仓动作。今年一季度,富国新动力也进行了减仓,国投瑞银瑞源的仓位反而上升,但重仓股增加了更多煤炭、房地产等周期行业的公司,基本没怎么受到一季度市场大跌的影响。

从重仓股的切换来看,国投瑞银瑞源每个季度重仓股几乎都会大换血,我看了近两年的,新增都在50%以上。无论是对行业,还是同一行业中的公司,都有一些新的思路。而且持股集中度非常低,很少会超过股票仓位的一半,至少从季度胜率上来看,目前效果还不错。

再刷几个最近

1、大成景恒混合,基金经理苏秉毅。规模2.31亿。

基金经理明确表示“逆向投资,择时择风格”

去年底开始曾经作为避险持有过一段时间,感觉是个比较独立的存在。从权益持仓来看,每个季度变化不大,稳定在90%以上,但持股集中度极低,只有20%左右,而且很多都是独门股,2022Q1重仓股合兴包装、康辰药业、渤海轮渡、嘉欣丝绸都是只有一家基金重仓。(后面我也没再查了,够了~)弱市表现超出平均水平的概率大一些。

2、华商新趋势优选,基金经理周海栋2015年5月起管理至今,规模26.96亿。

今年以来难能可贵的正收益主动权益基金之一,基金经理近期还有新产品发行,最近宣传较多。

权益仓位较高,多数情况下变化不大,2019Q4-2020Q1-2020Q2期间调整相对较多(87.42%-81.75%-91.36%),行业比较集中,重仓股持有时间较长。

个股集中度不高,重仓风格主要在周期-电子之间切换,胜率还可以,任职以来只有2016、2018年下跌,但跌幅不深。上涨行情中基本都抓住了强势行业,也有一些代价,去年四季度重仓的周期股调整,整体回撤较大。

3、万家臻选混合,基金经理莫海波,规模13.43亿。

“自上而下,逆势左侧布局及顺势相结合”

今年一季度有明显减仓(89.61%-73.12%),持仓股除仓位微调外无变化。

产品2017年底成立,一直由莫海波独自管理,2018年跌幅跟随平均水平,净值一度跌到0.75上下,19、20两年抓住了新能源赛道净值猛冲,去年开始逐渐撤退,年底切换到农业、地产和军工,今年初回撤控制优秀。

观察很多例子可以发现,“自上而下、偏左侧”风格的基金经理相对会有一些择时的意愿,客观上也容易形成择时,这可能也是投资框架和流程所决定的,“自下而上”风格的基金经理相对不那么容易把择时与其投资体系的其他部分相融合。

对于投资者而言,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死守一种理念,重要的是了解武器库中各种武器的属性,也不用期待超预期的收益总会发生,如果能够知行合一地把应有的特质执行到位,或选股、或择时、或轮动、或配置,就是个好产品、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