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太低会怎么样

jijinwang
基金清盘
根据中国基金有关法规,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2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关于基金因资产规模过小而需清盘的情况,在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香港曾经出现过,由于后市看淡,基金份额赎回较多,香港多家基金公司关闭了一些基金。
大家买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在基金投资中,很多人都是先看收益,喜欢追涨短期高收益的基金,对风险没有足够重视,导致长期下来基民收益落后于沪深300指数,远远跑输偏股基金指数,今天就聊聊基金的风险。

一、基金的风险有多大?

过去3年

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达34.8%,

主动股基指数回撤达33%;

约73%的偏股基金回撤超过30%;

约1/3的基金回撤超过40%;

像这样的回撤幅度,大约每3年就要遇到一次(2008,2012,2015,2018,2022年)

过去10年

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达47%;

主动股基指数和偏股基金平均回撤超过50%;

约97%的偏股基金回撤超过30%;

约88%的偏股基金回撤超过40%;

约57%的偏股基金回撤超过50%;

还有数百只基金回撤超过60%;

芒格曾说过,在投资生涯中经历两到三次50%的跌幅都是正常的,不过我们在过去15年就遇到过两次了(2008,2015年),看来以后还要破纪录。

二、高风险≠高收益

我们都知道,想要取得高收益就要承担高风险,尤其是中短期。

但有时承担了高风险,却带来了更大的损失,所以,高风险≠高收益,下面举些例子:

1)差基金的主要特点,回撤控制较差

在上一篇文章《好基金的特点有哪些》中,过去十年还有2只基金在亏损,其它基金收益也很低,严重跑输了指数和平均,而他们都承担了更大的风险,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2)即使有风口加持,回撤依然很重要

这是某医疗行业基金,最近几年也算是占过风口的,期间有三年表现都非常优秀,表现靠前,但是两次大回撤让它元气大伤,7年了还跑输于同类平均。

第一次是在成立不久之后遇到了50%的回撤,此后4年才回本,并且持续落后于同类平均(有几人能忍?)。

第二次是凭着市场风口,领先于同类平均,但是随后遭遇了50%的回撤,再一次落后于同类,这次回撤让收益从247%直接跌至80%(这么大幅度让人怀疑);

是的,你没看错,51%回撤直接让收益减少了167%,大部分利润已回吐,如下图:

数据来源:Choice

三、大回撤带来的伤害:

上面这只基金,连续多年收益一直领先,但这一次50%的大回撤,不仅落后于同类平均,还让收益从159%跌至39%,6年的收益都快跌没了,这次大回撤无论对基金净值还是持有体验都非常不利。

(图5来源:天天基金)

这只也算比较好的基金了,成立近17年最高收益达1566%,之前也火了好几年,不过最近10年有点跟不上同类,主要原因就是经历两次大回撤。

其中2015年那次回撤50%,收益从1182%直接跌至558%,收益少了624%,用了5年才慢慢涨回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等得了5年)。

可惜的是刚恢复到前期高点不到一年,又遇到一次46%的回撤,收益从1566%跌至927%,再次损失639%的收益。

类似这种过山车式的收益曲线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四、回撤的背后

大家应该看到过这样的数据:

亏30%涨42.8%回本;

亏40%涨66.6%回本;

亏50%涨100%回本;

亏60%涨150%回本;

由此可见,回撤越大,回本的时间越久,带来的损失和心理影响也越大,等收回损失后,这一波行情也到了中后期,又进入到高风险阶段,然后再循环(如图5)。

如果一买入就遭遇大回撤,也会非常难过,这个在2015年,2021年入市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比如,今年3、4月份就有很多朋友比较绝望,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和预防,以后还有比这更痛苦的。

另外,随着我们投资年限的增加,资产收益率也越来越高,每经历一次40%以上的大回撤,对资产收益都有很大伤害,这个伤害可能是回撤幅度本身*10倍甚至更多,我从2021年以来就深有体会。

五、总结: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虽然大家入市时都看到过,但真正了解风险的并不多,也没有足够重视。

希望这篇文章结合上一篇:《好基金的特点有哪些》,能够引起大家重视风险,减少回撤。

所谓:缺乏风险意识就是最大的风险,如果重视风险,并根据自己的风格主动做些防控,自然可以提前预防并降低风险。

在下篇文章将会说明,基金风险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如何预防和化解。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