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炒股篇

jijinwang
【中国崛起,文化先行】冲动是魔鬼,财为养命之源,在股市里充满着冲动情绪去操作,小则破财心态变坏,大则神经失常甚至丧命,绝不可掉以轻心,实在神经状态不适合炒股的人,建议还是远离中国股市吧,这里是冒险者的乐园,这里是虚假消息的集散地,这里是角斗士下地狱或涅槃的竞技场,绝不是无知者的淘金圣地!建议大家多学习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孙子兵法》等传统文化里自有黄金屋,多有修炼人性的教诲,其实传统文化中最伟大的是《易经》,它是群经之首,连孔子都对它顶礼膜拜,不敢望其项背,但由于近现代中国文明走向了邪路,摧毁了传统文化至高无上的地位,加上意识形态始终错乱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始终不敢把易学周而复始的理论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传统文化的结果导致了国人道德水平底下、缺乏信仰,也造成了社会种种丑恶现象的产生。相信我,开始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当你的孩子能倒背唐诗宋词并说明其中的道理时,当你能初步认识《易经》的预测原理时,你会真正明白究竟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精华,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乌托邦式的糟粕!而且学习传统文化调整心性的你重新回到股市时,一定会有豁然开朗的清新感觉!

1、《论语》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是什么?

我读《论语》,认为:

里面的人生观就是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人生理想则是自我实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① 学习。

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从不敢自居君子、圣人,反而常常自诩为学霸,“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丘者焉,不如(孔)丘之好学也”……

子贡跟孔子学习之前,认为一年就能超过老师。一年后认为需要两年,两年后认为三年,三年后认为这辈子都赶不上老师了。固然有入门从浅到深的原因,但孔子的持续学习也是个主要因素。

② 自我实现。

只是学,那远远不够,还必须习。

所以孔子就要四处找官做,借以验证他的从政思想。

应该说他在鲁国4年的从政还是很有效果的,也正因为有效果,才引起齐国警觉,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于是选美女80名送来鲁国,鲁君果然中计,自此怠于政事,孔子只好辞职,游历各国寻求“时习”机会。

当时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官职非常高,如果他以当官为目标,完全可以跟“三桓”同流合污。但他宁愿辞职。可见当官只是手段,验证毕生所学才是目的。

③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怎样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呢?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与道家的出世思想不同,孔子选的是入世,明知其不可而为之。越苦越难越要坚定人生理想,绝不动摇。

当然,在具体事情上,也要灵活权变。

比如当上大司寇后,诛杀少正卯,因为他也是当权阶级,所以从严处理;季氏想让他杀一个不孝的老百姓,他却关了三个月放了,因为“不教而杀谓之暴”,所以从宽处理。

※ ※ ※

总结:不断学习,勇于实践。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论语》的人生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孔子一生就是如此精进不已,追求至善至美的人格。

他评价自我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愿像箭一样一往无前,而愿像马车一样可以控制方向;面对隐者的批评,他甘愿承受,欣赏而不赞同,他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乡党篇中,对饮食衣服要求的细致,我们看到孔子的生活情趣;先进篇中,面对最喜爱的弟子颜回早逝的不能自己,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感情世界;

孔子是个天真烂漫,感情饱满的人,《论语》的人生观处处都是良知的本来体现。《论语》的人生观,就是追求光明、展现光明的人生观,这也是每个人本有的人生观。

孔子的人生理想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老人可以安享晚年,朋友可以互相信任,少年可以互相感怀,国泰民安,天下无事,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各安其所。

孔子的最大愿望是当官,当官杀少正卯,假仁慈立刻现形。读圣贤书的最大愿望是考取功名做官。新思潮砸烂孔家店,推动社会进步。但腐儒心有不甘。便勾结权利宣扬孔子。其实谁都知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实就是假仁假义。

2、《论语》的“论”字究竟应该读什么音,有何奥秘?为什么?

谢邀请。"论"字读第二声(lun仑)。:〇一,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语,叙也,叙己所说也。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答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论语》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论语》这本书是当时编纂者给它命的名。由此可知,《论语》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记录(孔子与弟子问答)口语的一本书。〇二,《论语》传本在汉代有三种,《古论语》三十一篇,《齐论语》二十二篇,《鲁论语》二十篇。后来,前两部都失传了,完整流传到现在的只有《鲁论语》,现称《论语》。《论语》每章篇幅不长,但意义深刻含蓄生动,有相当高的艺术性。〇三,有很多经典语句广为流传: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如,学而不厌,不耻下问,举一反三,任重道远,欲速则不达,杀鸡焉用牛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句,皆出自《论语》之中。

《论语》的论,读音为二声,它没有什么奥秘,只是如实地记录了孔子的言行。

《论语》的‘论’字应读平声。因为‘语’为名词,‘论’为动词。如‘论’为名词,则读仄声,如讨

、结论。凡为动词的‘论’读平声,凡为名词的‘论’读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