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1拖6什么意思(基金抄底什么意思)

jijinwang
【7.4基金板块大盘点】
1、中概互联:小涨,腾讯今天又拖后退,南非报业这种减持方式确实挺恶心人的,给时间消化下,腾讯这三天也在每天3亿的回购;暂且不动。
2、证券:午后异动拉升,但力度明显不够;侧面也说明不少人还是谨慎的,市场氛围让那些踏空资金还在犹豫观望。券商走的慢,对盘面也是好事,其他赛道可以有更多机会表现,赚的更多。
3、军工:大涨,接下来考验年线突破,目前看问题不大,不动。
4、半导体:大跌,有点失望,不过,也别担心;该躺平就躺平,想想前两个月,仓位轻的,想布局的,遇调整就慢慢把仓位提升至计划仓的70%左右。
5、新能源:光伏利空也没砸下去,小涨,不过,也就是把上周的跌幅收回来,不动;锂电表现也不错,宁王注意500元一线的支撑,应该还有机会,不动。
6、周期:煤炭微跌,明天是个比较重要观察点,短期能否多头再起看明天。钢铁、有色微涨,不动。
7、白酒:缩量回调,等走平或者找到小平台再研判,暂时先看两天再说,不动。
8、医药:大涨,前面一直说短期看多,提醒了择机回补仓位;今天这跟放量中阳很有意义,先看两天再说。我是去年12月6日开始逐步布局(都是有记录的),已经开始盈利,跟踪比我早的,可能还浮亏不少,我只能说耐心点。

1、什么叫对冲基金?

一、温迪汉堡(Wendy's)和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之战

2005年4月,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基金,累计购买了快餐连锁店温迪汉堡(Wendy's)大约10%的股票。

温迪汉堡在北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旗下有不同的快餐连锁品牌。其中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是咖啡连锁店蒂姆·霍顿斯(Tim Hortons)。当时温迪汉堡集团大约50%的经营利润,都来自蒂姆·霍顿斯。

2005年7月中,比尔·阿克曼向温迪汉堡董事会提出,其股价并没有反映出蒂姆·霍顿斯的价值。因此比尔·阿克曼提议,温迪汉堡应该将蒂姆·霍顿斯分拆。将蒂姆·霍顿斯分拆后,温迪汉堡的股东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除了将蒂姆·霍顿斯分拆之外,阿克曼同时还提议,温迪汉堡将一大部分连锁餐厅出售,以及回购本公司股票。

尽管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拥有温迪汉堡10%的股份,他的提议并没有受到欢迎。温迪汉堡董事会拒绝讨论阿克曼的提议。

2005年7月尾,温迪汉堡董事会宣布,他们决定在2006年第一季度出售蒂姆·霍顿斯15%~18%的股份,回购本公司价值10亿美元的股票,增发美股25美分的红利,减少1亿美元的债务,并且出售200多个房地产项目,关闭60个门店,并出售100多个连锁餐厅。

也就是说,虽然温迪汉堡的董事会嘴硬,不承认受到阿克曼的任何影响,但是事实上,他们确实执行了阿克曼提出的大部分建议。

从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温迪汉堡的股价从每股39美元上涨到每股61美元,增幅达到了55%。

作为一名对冲基金经理,阿克曼对温迪汉堡采取的策略,被称为“股东激进投资策略”。简而言之,基金经理逐渐积累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甚至争得董事会席位。然后通过影响公司的管理层和经营策略,来提高公司的股价,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二、“股东激进主义”总是管用么?

对于上面这个案例,我相信很多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是:股东激进主义,是否总是管用?找到专注于“股东激进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是否就能坐收高额回报?

答案,是不一定。

2007年,阿克曼管理的潘兴广场,累计购买了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零售集团,目标百货(Target Corp)股票,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在成为该公司重要的股东后,阿克曼开始对目标百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打包出售其应收款款项、回购公司股票、出售公司拥有的房地产等等。这些改革提议,在目标百货董事会内部引起巨大反弹,并导致日后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目标百货的股价一落千丈。阿克曼提议的各种改革,引起更大争议,有些改革提议被中途搁置。从2007年到2009年,目标百货的公司股价从每股70美元左右下跌到每股不到30美元。同时,阿克曼和目标百货管理层就公司董事会席位发生纠纷,开始法律诉讼。双方为了这场董事会大战,共花费了2100多万美元的律师诉讼费。

2011年,潘兴广场卖出最后剩下的目标百货公司股票,完全退出目标百货。在这个投资中,潘兴广场的损失高达90%。阿克曼在致投资者信中向基金的投资者们表示道歉。

投资者是否能从这样的对冲基金中获得投资回报,关键在于他们投资这类对冲基金的时点,和运气。如果踩准了,他们可以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比如2007年投资保尔森的基金)。但如果踩歪了,他们的损失也十分惊人(比如2011/12年投资保尔森的投资者们)。而如何把握准时点,往往是最难的,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养老基金和主权基金,也经常在这方面遭受损失吃大亏,更不用说广大其他投资者了。

在这场游戏中,不管投资者有没有**,对冲基金经理,总是旱涝保收的。阿克曼在2016年的个人收入,超过10亿美元,荣登全球十大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在这场游戏中,谁是聪明人,谁是傻瓜,似乎一目了然。

三、对冲基金对冲么?

像阿克曼这样使用的“股东激进投资策略”,只是众多对冲基金投资策略中的一种。

对冲基金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们都会使用哪些投资策略?是不是对冲基金都需要对冲,所以才叫对冲基金?针对这些问题,我和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戴维·斯托韦尔(David Stowell)教授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

在加入西北大学之前,戴维·斯托韦尔是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大通(JP Morgan)的董事总经理(MD)。他同时也是《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的作者。在我和斯托韦尔教授的对话中,我们谈了三个话题: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本文是我们谈话系列的第二部分:对冲基金。

首先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并非所有的对冲基金,都会选择对冲。事实上,对冲基金的名字确实来自于早期一些做对冲(比如卖空)的基金,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越来越复杂,对冲基金的策略也越来越多元化。比较常见的对冲基金策略包括:全球宏观(索罗斯的投资策略)、股票多空(绝大多数做对冲的股票型对冲基金)、不良债券、CTA、量化高频等。

【对于对冲基金感兴趣的朋友,请阅读历史文章《沙里淘金-对冲基金投资指南》做扩展阅读。】

对冲基金更加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另类投资(Alternatives)或者绝对回报(Absolute Return)。

这是因为,对冲基金投资者希望从对冲基金那里,获得这样的回报:

1)正的回报。(谁会愿意买亏钱的基金?)

2)任何时候都**:也就是说,不管是市场涨,市场跌,还是市场不涨不跌横幅震荡,投资者都要**。在金融行业里,这个要求叫做:和市场不相关的回报。

如何理解“和市场不相关”这个概念?大家可以这么想: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投资股票市场,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投资回报会深受股票市场的影响。股市涨,则基金也涨(区别在于涨多涨少);而股市跌,则基金也跌(区别在于跌多跌少)。这就叫做和市场回报相关。

但是对冲基金可以做空呀。理论上来说,当市场下跌时,基金经理可以卖空,因此他也能**。这恰恰是对冲基金的卖点:不管是市场上涨,还是下跌,基金经理都能**。

这也是为什么,对冲基金的收费标准,要远高于其他基金。

我们对比一下美国市场的不同基金的收费,就能获得更直观的感受。

如果我们购买一个标普500指数基金(或者ETF),那么其费率,仅为0.05%左右。如果我们去购买一个炒股票的共同基金(只做多,不做空),那么其费率,大约在0.75%左右。但是如果我们去购买一个对冲基金,不光需要支付2%的管理费,还需要支付20%的业绩分成。这里还没有算上申购费(如果通过理财机构购买的话)。

这样一对比,我们就可以理解,对冲基金的收费,和其他基金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我们有一些读者,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经历:经朋友推荐,收到某支基金的介绍材料,乍一看,回报相当不错。再一看费用:管理费收1.5%~2%,业绩分成20%。也就是说,这支基金的收费标准,属于对冲基金类别。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这支基金的回报的期望,也应该符合对冲基金的标准。具体来说,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两条标准:1)正的投资回报;2)和市场不相关的投资回报。

如果一个基金无法达到上面两条标准,那么它收取对冲基金的费用,就是不合理的。投资者有理由质疑其收费过高,或者要求基金经理将收费标准降到共同基金/公募基金,甚至是指数基金/ETF的收费标准。

由于对冲基金的各种投资策略五花八门,每一个都非常复杂。限于篇幅,笔者不再扩展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笔者的专栏(伍治坚证据主义)搜索关键词“对冲基金”,有一大批历史文章供读者翻阅。这些文章,详细介绍了对冲基金的不同策略,历史回报,是否给投资者带来价值,如何挑选,等等。

四、总结

对冲基金,包含各种不同的投资策略。每一种投资策略,都独立自成体系,和其他策略几乎完全没有关系。绝大部分对冲基金的策略,都比较复杂,需要高度的专业化知识和操作,绝非一般人能够理解。

对冲基金的收费标准,是基金投资行业中最高的之一(另一个是私募股权投资)。这也意味着,投资者应该对对冲基金的投资回报有更高的期望。历史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对冲基金,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没有达到其一开始的投资目标,让投资者失望。它们要么回报不佳,要么其回报模式和市场高度相关,完全没有为投资者创造“和市场不相关的正回报”。【请参考本专栏历史文章:《对冲基金的投资回报好不好?》】

任何一个投资者,在购买对冲基金之前,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先把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搞懂,同时仔细分析其收费标准,才能保证自己不成为对冲基金经理收割的“韭菜”。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冲基金,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对冲作用的基金类型,在知悉什么叫对冲基金之前,我们还得明白何为“对冲”?换言之,懂了对冲,才能更便于理解什么叫对冲基金。

一、对冲的概念

对冲属于金融专业术语之一,英文全称hedge,hedge在英文之中是树篱的意思,通常来说,树篱是由矮树丛缩成,常见用于作为绿地、公园,乃至住宅庭院的围墙,除了有美观的需求之外,树篱还能起到间隔与防护的作用,换言之,对冲之所以用hedge树篱来替代,正是出自于树篱的防护作用,只不过,在金融领域之中,对冲所要防护的是投资的资金,也就是说,对冲是为了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防护措施,在概念上,对冲是指旨在减低一项投资的潜在风险而同时执行的另一项同投入金额的投资

二、对冲的常见场景

一般来说,对冲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金融投资场景,杰克认为,根据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特性,对冲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同一个金融衍生品市场之中的对冲,其二是不同金融衍生品市场之间或者说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对冲。

1.同一个金融衍生品市场之中的对冲

同一个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对冲是一种常见的对冲方式之一,比如同样是在外汇市场,在看好买空一种货币的同时,看淡沽空另一种货币,用股市交易的对冲来做比方的话,就是在买入一种类型股票的同时,同样会买入另一种具有相反行情属性类型的股票,一般而言,两个不同方向的操作需要相同的金额,如此才能形成对冲盘,否则,两边金额不一则起不到对冲的作用,比如用100万买入与大盘上涨走势较为匹配的指标股的同时,再加100万买入具有避险属性的防御型股票,所谓具有避险属性的防御型股票就是往往在大盘下跌时反而能逆势上涨的股票。

2.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对冲

一般而言,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对冲是在两个不同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之间进行,这两个不同的金融市场通常对同一种经济数据或行情运行情况具有相反的反应,举例来说,一般经济数据向好时,会利好股市或货币,但是却利空黄金,比如美国非农数据向好,那么,利好美股与美元,反过来则会利空黄金、原油等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贵金属或大宗商品,进一步讲,通过美股或美元与黄金或原油之间就能执行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对冲。

在知悉何为对冲之后,更便于理解什么叫对冲基金了,对冲是hedge,基金是fund,进而对冲基金的英文全称则是hedge fund,简单理解,对冲基金就是一种具有对冲作用或采用对冲交易手段的基金,属于投资基金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对冲基金的渊源

对冲基金并非金融市场生来就有,而是金融市场在不断地发展与演变之中的产物,对冲基金的开创者是被称为“对冲基金之父”的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Alfred Winslow Jones),190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殷实家庭的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在1949年,49岁时与其他3位合伙人创立了A.W.琼斯公司,值得一提的是——A.W.琼斯公司正是这个星球上的第一家对冲基金公司,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与合伙人用1万美元创立了第一支有限合作制的“对冲基金”,开创了对冲基金的先河。

四、对冲基金的常见形式

对冲基金沿用了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创立第一支对冲基金时所采用的有限合伙制,这也是对冲基金的常见形式,在合伙制的对冲基金之中,购买对冲基金的投资者本身就是对冲基金的合伙人,只不过,对冲基金投资者只是以资金入伙,并不参与对冲基金的具体投资活动,那么,谁参与对冲基金的具体投资活动呢?那就是——对冲基金管理人,需要注意的是,对冲基金管理不仅以资金入伙,还以其专业的投资技能入伙,并且负责对冲基金的投资决策与具体投资活动。

五、全球最有名的对冲基金

通常,对冲基金多为私募基金,对于基金券或熟悉全球金融投资市场的人士来说,一说到全球最有名的对冲基金,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这是一家创立于1975年的对冲基金公司,是全球对冲基金领域的超级大咖,创始人是意大利裔美国人雷伊·达里奥(Ray Dalio),巧合的是——雷伊·达里奥的出生年份正是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创立全球第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1949年。

自2010年起,桥水基金便成为世界头号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基金的客户主要是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央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美元,是当仁不让的全球最有名、最大且最**的对冲基金,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29日,桥水基金完成了在中国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成为中国私募管理人,正式启动桥水基金在华私募业务,在2018年10月9日,桥水基金在中国的第一只对冲基金“桥水全天候中国私募投资基金一号”成立发行,采用的投资策略依然是桥水最擅长的看家本领——全天候(All Weather)策略。

六、结语

总结来说,对冲基金始于1949年,通常是指采用对冲交易模式的私募基金,并且,对冲基金的形式多为有限合伙制,对冲基金的参与者主要是对冲基金投资者与对冲基金管理人,对冲基金投资者以资金入伙,不参与对冲基金具体运作,对冲基金管理人以资金与专业技能入伙,负责对冲基金的决策与运作。

2、在基金或股票投资策略中,有”定投策略”方法,有多少人真的理解”定投”两字?

定投是指定期定额的投入资金,买入理财品种。
一、机构代理理财:
基金定投是常用的一种投资方法,也就是金融理财代理部门与投资人商定每月定期定额投入资金,推荐式的买入基金的一种理财方式。这种基金定投人不少。
股票定投也是一种投资方法,也就是投资机构与投资人商定,定期定额的投入资金,由投资机构买入股票的一种帮理财方式。这种股票定投人也有。
这两种方法投资都是帮助代理理财,按他们宣传的说法他们是专家型团队的投资机构。
二、自己投资理财:
自已投资,也采用这种定期定额完全由自已决定,买卖基金或股票的一种投资操作方法。这种人也不少。

一、定投是什么?定投还是一次性投?

定投,一般指定期定额投资。

例如你每月十号都花1000块钱去买基金,这就是定投。

一次性投,看名字应该就很通俗易懂了吧。

至于选择定投 or 一次性投,其实不应该陷入其中,两者都仅仅是一种操作方式。

如果,你只打算把每个月的结余用来投资,那你的操作方式就是定投了。

如果,你只打算把以前存的钱用来做投资,那你的操作方式大概率就是一次性投了。

为什么这里是大概率呢?

因为有的朋友没怎么买过高风险的产品,但是他又特别想投高风险的。

那有时会建议他先买点试试,看看能不能承受高风险,感觉能适应后再买点。

其实,对投资收益来说没有什么帮助,买的还是那个产品,只能说是为了心理层面的适应,让他先去尝试一下。

如果,你不仅打算把以前的钱投进来,也打算未来的工资结余也投进来。那你的操作方式,其实就是前两者的结合,你把钱拆开来算就比较舒服了。

两者操作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跟大家的实际情况有关,尤其是资金流入情况。

二、定投有没有用?

首先,再重申一遍,这里的定投就是定期定额投入,这个很重要。

找了一张经典的韭菜心理图:

对于无投资逻辑,且受情绪影响严重的投资者,跟随情绪的瞎操作会让投资一塌糊涂,对投资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而定投这种定期定额的买入方式,在情绪来的时候默念三遍“一定要遵守定投纪律”,让部分投资者避免了情绪对投资的影响,不对投资造成负面影响,算是有用的吧。

但是,我认为它对于投资本身来说,没什么大作用。让我们看图说话:

假定你定投的点是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那先看定投①的情况,

如果产品是横向震荡的,你在任意相邻两点间购买到的资产平均价格都是一样的,都是在那根红线上。

你可以理解为,这波定投买的其实就是那根红线。因为红线是横向的,所以你的定投是不赚不亏的,零收益。(老铁,这是很关键的点,想清楚后再看下文)

如果,我们把①图右端往下拽一下,那就变成了②图,红线是向下的,那你的定投其实是赔本的,负收益。

如果,我们把①图右端往上拉一下,那就变成了③图,红线是向上的,那你的定投才是赚的,正收益。

定投本质上并没有解决投资中什么时候买的问题,更没有解决投资中什么时候卖的问题。

所以,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你的定投收益最终取决的是产品本身,只有产品的那根红线往上你才算是赚的。

关于定投有没有用的这个问题,结论是:

1、对于不清楚如何投资的投资者,定投避免或者降低了情绪对其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

2、对于没有存钱习惯的,定投也还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如果有人跟你说定投能降低投资风险,我觉得他说的是废话。

这里指的是你有一笔钱用于投资的情况。

举个例子,我有一百万,我每月拿十块钱买基金,剩下的都放银行里。跟我一次性拿一百万全部买基金,这投资风险能比吗?

你让我少买点就降低投资风险了?等我一百万定投完,到时候投资风险不还是一样的,买的产品难道会进化不成?

所以,定投能降低投资风险这句话我是不认同的。

不过,就像上面提到的那种情况,有的朋友没怎么买过高风险的产品,但又特别想投。那会建议他分期买点试试,看看能不能承受,这更多是帮助其在心理上适应这个产品。

如果,你想想还是觉得降低了投资风险的话,那我觉得最本质的原因是:

1、你没想清楚怎么投资;

2、你承受不了产品本身的风险。

总结下来,对于没有太多投资经验的人,定投可以部分避免情绪对投资的影响。

但是定投本身不能完全降低风险,关键在于产品走势是否向上。

因此建议:

  1. 找到投资中的买卖逻辑或者自带买卖逻辑的产品
  2. 如果承受不了产品本身的风险,可搭配低风险产品
  3. 坚持长期投资,最好三年以上

三、什么时候止盈?定投时点需要选择吗?

且慢推荐的策略用来定投当然没问题,因为都是自带买卖逻辑的策略,已经帮你考虑好投后的运作问题了。

不管是定投还是一次性投什么,一定要对策略的收益来源有所了解,判断其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否能够承受。

最关键的是要明白风险点,坚持长期投资,让策略的作用通过时间的积累产生甚至放大成果。

至于定投时点,不用过多的纠结,毕竟都是坚持长期投资的人了,怎么方便怎么来。难道市场能在这一天,涨到天上去或者跌到海底去吗?不存在的,放宽心。

3、什么是单位净值?买基金为什么要参考单位净值?

基金的单位净值

基金的单位净值,就是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通俗的讲,就是当前每一份额值多少钱。就好比每股的价格一样。

为什么要设置净值这个概念呢?基金的申购(买入)和赎回(卖出),遵循“金额买入,份额赎回”的规定。也就是说,买入时会将买入金额,扣除手续费(申购费等)后按照申请日的净值,折合成相应的基金份额。所以,你持有的是基金份额。卖出时,扣除相应的手续费(赎回费等),将手中的基金份额,按当时净值转换金额,到用户手中。

为什么要强调“当前”,这就涉及到基金的分红。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基金累计净值=单位净值+基金分红。如果基金从成立开始,没有分红的话,那么单位净值就是累计净值。

买基金时为什么要参考单位净值

单位净值是我们在买卖基金时,计算的数值标准。我们可以根据单位净值,计算自己买入时的手续费、买入最终的基金份额等。单位净值的涨跌,就是基金**与亏损,所以这个概念是买基金参考的重要指标。

基金发行时,单位净值是1(元)。我们看到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的概念,就会大致理解,累计净值更具参考意义。因为单位净值没有考虑到基金分红的情形。所以,我们第一看到单位净值是0.6的基金,很可能累计净值是2.3,因为基金分红。

基金净值的误区

有的人喜欢“捡便宜”的买,觉得净值低的基金,可能觉得之后反弹起来的可能性更大。其实,这种想法是不适合基金投资的。净值高的基金,很可能就是长期处于盈利状态,积累净值很高;相反,一些净值低的基金,很有可能是常年亏损的基金。这一点跟股市是不同的。所以,买基金就是要买长期**的基金。

我们在购买某只基金的时候可以借助基金代销软件输入要购买的目标基金的名字,同时搜出来的有几个参考指标,分别是最新净值、单位净值、累计净值、净值计算、累计收益、日涨幅等,如下图所示:

初次买基金的基金小白往往不明白以上几个指标是什么意思,对于一只基金意味着什么,更不明白在分析一只基金是否值得在当下买进或者卖出,所以下文我们就先对以上几个重要的指标名词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单位净值:单位净值是指当前时间点的基金总净资产除以基金总份额,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净值=总净资产/总份额;

由以上单位净值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基金单位净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据,而是随着基金总资产的涨跌而变动,基金总资产之所以发生变动是因为其所投资的项目有盈亏,就拿股票型基金来说,其资金一半以上都被基金管理人用作投资股市,因为股市涨跌的不确定性,所以等股市收盘之后该只基金的净总资产也会发生变化,我们举个例子以帮助理解:

拿股票基金为例:基金发行时,发行筹集总金额为1000万元,发行总份额为1000万份,那么成立之初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就是1000万/1000万份=1元;

基金全部被认购完毕之后,基金管理人就会将1000万中的一部分投资股市盈利,假设截止到今天收盘,因为股市大跌而造成亏损200万,此时该只基金的总净资产变为800万元,而单位净值也随之变为800万/1000万份=0.8元。同样,假设盈利5%,则单位净值调整为1.05元。

2);日涨幅、最新净值:同样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在基金管理人投资过程因为亏损而造成单位净值下跌,由1元下跌到0.8元,那么当日日跌幅为20%;同样的道理,最新净值跌为0.8元。

3);累计净值:累积净值指的是该只基金从成立之初到目前的总涨幅或者说总收益,计算公式为:累积净值=单位净值+单位份额分红(或者单位净值-单位份额亏损)。假设成立之初到现在基金总体上是盈利的,那么累积净值必然大于单位净值,代表着该只基金到目前为止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同样的道理,累积净值小于成立之初的单位净值则说明该只基金总体上是亏损的。

4);累计收益:累计收益就很好理解了,在总份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累计收益=每份额收益(亏损)*总份额。

本章小结:以上我们介绍了单位净值、累计净值等5各基金方面的指标概念,从以上所述我们发现单位净值是每天都要变化的,也就是说单位净值相当于基金的买卖成交价格,所以我们在以“单位净值”作为参考指标衡量一只基金是否值得购买以及未来的上涨空间如何时其实是具有部分参考价值的,至少能反映该只基金在当天的盈亏情况。但是我们在购买时要注意一个时间点,那就是每天的下午3:00,如果我们在下午3:00前买入则成交价格即为当天的单位净值价格;如果在下午3:00之后买入,则买入的价格为下个交易日的价格,当前的单位净值就失去了部分参考意义。

单位净值并非是我们判断选择基金的唯一因素,原因如下:

上文中我们说到,最新的单位净值反映的是该只基金上个交易日的涨跌或者盈利情况,如果我们把单位净值拉伸到一周或者一个月的时间内系统的观察单位净值的变化,实际上对于选择基金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至少该只基金近期的盈亏情况被直观的反映了出来。但是实际上单位净值并不能作为选择基金的唯一参考因素,很多时候影响一只基金盈亏的因素很多,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下单位净值不能作为选择基金唯一参考因素的原因有哪些:

  • 1);单位净值只能代表之前的盈亏情款,不不能代表未来的行情;

单位净值是过去每个交易日内的盈亏情况的反映,并不能代表未来还将延续之前的行情。拿股票型基金为例,基金净资产反映的是当下基金管理人持仓股票的总价值,当前基金资产涨了只能说明前期基金管理人选对了股票,是乘着股票行情的上涨而造成当下基金资产的增加;同样的道理,假设未来持仓的股票行情下跌,那么基金总资产也会相应下跌。所以决定单位净值变动的因素是与基金挂钩的产品的行情变化,股票基金除去基金管理人的操盘水平、增减仓意识以外,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于股市行情的涨跌,或者具体的说是被投资股票组合的总盈亏。

因此为了削减“单位净值”给基民在选择基金时带来的“误导”,“估算净值”这一数据应运而生,“估算净值”简单的说是基金管理人对其所投资的股票、持仓减仓情况、申购赎回情况、成本核算、股市大盘行情等各个因素统筹预测后得出的未来基金净值的“大概数据”。这一“大概数据”并不能准确的反映未来基金的盈亏,但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2);基金公司会适时拆分基金份额,降低单位净值;

举个例子:假设基民A在认购一份基金时,认购了1000份单位净值为2元的基金。基金公司在某天将总份额一分为二,即由之前的N份变为2N份,此时基金总资产未发生变化,但是因为总份额翻倍,此时基金单位净值相应减半,由之前的2元变为1元;同时此时基民A的持仓变为持有份额2000份,单位净值1元,但是持仓总资产是没有变化的,还是2000元。

那么基金公司拆分份额的原因是什么呢?实际上一部分的原因正是基金公司为了顺应基民的投资心理,也从侧面说明并不是基金净值越高的基金就越能吸引投资者。基金公司将份额拆分后有效的降低了基金单位净值,这样更能吸引基民购买,因为单位净值过高的基金产品会让投资者觉得上涨空间不大了,前期获利已经很高了,此时买入也难以获得较大的收益。而拆分后给基民造成了一种上涨盈利空间还很大的错觉,但是实际上盈利能力并未发生改变,拆分前上涨50%与拆分后上涨50%的难度实际上是一样的。

  • 3);基金所挂钩的投资产品的盈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知道基金的广义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筹集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资金”。拿证券投资基金来讲,根据底部所挂钩的投资产品的不同可以分为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等,除了货币基金是用于购买银行存款、大额存单、部分理财类产品,这类产品的收益性和风险性相对较低,一般不会有重大风险,当然收益率也维持低而稳定的水平。

但是股票基金就不同了,其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市的行情,股市的涨跌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基金的盈亏更难以预测。也就是说风险性越高的产品越不能单凭单位净值这一单一因素对未来涨跌作出预判,像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因为其本身的波动性较大,盈亏也是很难预判的。

结语、归纳

上文我们介绍了单位净值对于一只基金意味着什么,总体而言,单位净值是过去某只基金盈利能力的一种体现,对于基民购买某只基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单位净值总归是对过去业绩的反映,并不能说明未来该只基金会继续延续这种走势。再加上有的基金公司会刻意拆分基金份额,以此方式降低单位净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基民购买,但是实际上基金的盈利能力是没有发生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误导。另外,基金虽然风险性远低于股票投资,但是像一些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性还是很大的,在很大程度上其盈亏水平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所以总结来说,单位净值对于选择基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并不能作为选择基金的唯一参考因素。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未尽事宜,欢迎补充。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