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持仓:130万
总盈利:16万
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有恐高症了,看到光伏ETF又创反弹新高了,有的人开始一路抛售,我去年也坐了一趟电梯,甚至下到负一楼,有好多朋友纷纷劝我也可以逐步减仓了,尤其目前有利润的情况下。我也看着K线图,反复回溯,放大缩小,对比,另外分析今年光伏形势,还有昨天开始的二地ETF可以互通的情况,综合考虑,还是没有按下卖出键,决定继续观察。
因为有很多因素,在这里就先不详述了。
不等到2.0心不甘,底部总会抬高的,历史不会机械的重复。
时间,空间和量价还有………[呲牙]
A股市场震荡下挫,债券市场性价比不高,基金发行市场持续低迷,多只基金更是以发行失败告终。
4月20日,长江证券资管公告,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期债券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长江丰益也是今年以来第9只募集失败的基金。
又一只公募基金募集失败
公募基金募集失败再添新的案例。
4月20日,长江证券(上海)资产发布《关于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公告中称,截止2022年4月17日募集期限届满, 旗下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期债券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根据相关规定,新基金自获批之后最迟半年内发行,基金招募说明书显示,该基金在2021年 7月19日拿到证监会批文,从基金发售公告上看,长江丰益自2022年1月18日起进入首发期,募集期截止4月17日,这也意味着国联安增祥基本上是压着最后期限推进基金发行,也用足了法规规定的新基金最长三个月募集期,最终也没有选择延长募集,而是直接宣告募集失败。
或是机构投资者需求中途出现变数
通常情况下,纯债基金的客户多为机构客户,募集失败或与机构投资者最终没谈拢有关。
“这些中长期纯债一般都是面向机构客户的产品,或许是产品在上报的时候有机构需求,但是获批的时候这一需求又不存在了,因此发行档期较为靠后,最终也没有成功发行。”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称。
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也透露,对于纯债基金这类以机构客户为主的基金产品,在上报产品之前,基金公司都会先去市场上了解机构需求,根据机构客户的需求匹配,上报符合其投资策略的产品,不过,根据公募基金审核流程,固定收益基金的审批通道分为普通纯债基金及二级债基,纯债基金只能批一只报一只,审批流程长的话可能需要3-4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对于机构客户而言,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在基金产品待批的几个月时间里,债券市场行情或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信用债风险溢价出现扩大或收窄的走势,与其投资目标不再匹配,因此决定不再申购原本有初步意向的基金产品;另一种情况可能是,机构资金讲究使用效率,等不到基金获批,又另作他用。”上述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分析。
“开放式基金要求单一持有人比例不得超过50%,也就是说,一只基金要有多个机构持有者,而他们的需求要较为一致,若是部分之前谈拢的机构中途出现‘变数’,也会影响产品的募集情况。”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反馈。
“事实上,在市场上寻找帮忙资金保产品达到2亿元的发行成立线并不难,难的是该基金若是不存在真实需求的话,打开申赎很快就会沦为迷你基金,后期为了保证基金持续运作,基金公司仍需要不断投入资源,因此很多基金公司选择让基金募集失败。”深圳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坦言。
债券到期收益率处于偏低位置
投资性价比仍显不足
也有业内人士反馈,目前债券收益率偏低,债券市场投资性价比不高或是机构客户中途“变卦”的原因之一。
截止4月19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8208%,尽管相比4月上旬4.75%左右的收益率有所上行,但目前整体仍处于历史上偏低的位置。有债券基金经理就坦言目前债券市场性价比偏低,“目前AAA评级的企业债收益率仅3.3%左右,很难给债券基金带来很好的回报。”
“债券市场收益率偏低,加上市场上对稳增长的成效预期出现分歧,导致目前债券市场一直处于震荡徘徊中。”一位基金经理坦言目前对债券市场持中性偏谨慎的看法。
一位债券基金经理分析指出,从债券端上看,鉴于目前收益率水平来到2016年低点区域,票息的配置价值不高,一旦稳增长政策发力,债市会承受一定压力,所以在债券操作上将保持中等久期,严控信评的操作模式,操作策略上不会激进,相对而言,权益资产的性价比相对更高,下跌后赔率空间改善,但市场信心需要修复。
还有债券基金经理称,当前债券绝对收益偏低,利差保护较弱,资金价格的波动将是引发调整的潜在因素之一,但在基本面的支撑下后续债券可能发生的调整幅度预计有限。后期更多需要关注低利率环境下的信用风险。
一位基金公司固收人士认为,2022年债券市场机会和风险都有限,收益率水平预计维持窄幅震荡。
多位业内人士反馈,目前债券收益率偏低,性价比不足,机构投资者对于今年债券市场持中性看法。
今年以来募集失败基金增至9只
涵盖纯债、指数、偏债混合
今年以来,市场整体投资机会有限,基金发行举步维艰,不少基金发行规模均在“个位数”水平,更是有多只基金以贴着2亿元的成立门槛募集成立,宣布募集失败的基金也在不断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止4月20日,共有9只基金募集失败,从产品类型上看,中长期纯债基金有4只,被动指数型基金有3只,另外两只则属于偏债混合型。
不同类型基金募集失败原因也不尽相同,以场内ETF为例,ETF发行非常依赖市场表现,而近期A股市场持续调整,新能源、医药等热门赛道此前轮番跳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认购意愿。
“很多ETF场内投资者秉持着逆向投资思维,在交易上体现为‘越跌越买,越涨越卖’,而场外不少参与新发ETF的投资者会在ETF上市时卖出,这些投资者很多时候希望在ETF发行成立至上市这段时间内能获得绝对收益,而近期新能源板块二级市场表现震荡,短期内**难度加大,因此对于认购新基金持观望的态度。”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部分ETF发行遇冷的原因。
“跟踪同一个指数的ETF是相对同质化的产品,同质化意味着多只相同的产品去分流有限的市场需求,相比较而言,对于想要趁市场调整去抄底的投资者,首选肯定是场内已经成立并且流动性较好的ETF,而不是仍需建仓的新发ETF。”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对于部分行业主题ETF发行失败也持类似的观点。
“而对于偏债混合基金而言,此前主打的均是‘固收+’投资策略,今年市场行情颇为震荡,部分‘固收+’产品变成了‘固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一位业内人士如是称。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