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基金可以买蔚来小鹏

jijinwang
个人觉得买蔚来小鹏。还有理想,这种问界的车主都是家里有存款,敢于尝鲜,不在乎这车的实用性。

“现在新能源车投资很热,但好像 A 股 ETF 里面,都没那些造车新势力”,哪个 ETF 能覆盖这些新势力?近期有读者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的确,谈及这波新能源车的热潮,都无法忽略类似蔚来、小鹏、理想等一众叫得出名字或叫不出名字的造车新势力,他们也往往被认为代表着国产汽车颠覆性的力量,一年多 50 倍的涨幅,更是堪称 “神话”。

哪个 ETF 能更好的覆盖造车新势力们?寻寻觅觅,发现了一个小众的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HKC 科技)

不一样的科技指数

是的,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要买造车新势力,得通过 HKC 科技指数 (931573)。

谈及 “科技指数”,估计许多基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年大热的恒生科技指数,当然还有它的近亲恒生互联网指数 —— 在过去一年多中概互联网股腰斩再腰斩的行情中,许多人都通过这两个指数在抄底加仓。

不过作为专业基民,当记住:科技≠互联网,恒生科技指数与别的科技指数比如 HKC 指数,也是大不同的

由中证指数公司推出的 HKC 科技指数有多别致,这里贴一张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的十大权重股,你应该就会有直观的感受了。

是的,HKC 科技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不是许多人想当然以为的腾讯,而是医疗行业的药明生物,与此同时还有三家新能源车企杀入十大权重股:比亚迪、理想、小鹏。

是的,在中证指数公司的编制方案中,科技包含了以下领域:

通信、互联网、医疗器械、生物科技、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科技主题空间

所以按照传统的行业分类,信息技术只是第三大行业,排名第一第二的是可选消费和医药生物。

如果你对中证指数公司的科技类指数熟悉的话,应该知道这种科技指数的编制思路,是中证指数公司一贯为之的,比如 A 股的科技龙头指数,同样是类似的去向。

对比中证 HKC 科技与恒生科技的权重股,还是能看出两者巨大的差别。

下表是恒生指数公司公布的截至五月底的权重股清单,可以看到其依然侧重的是传统科网股,十大权重股前七名全部是资讯业,直到第八名才有了第一个非科网股的舜宇光学。

HKC 科技 “包容” 出阿尔法

显然,HKC 科技相比恒生科技,对行业有更强的包容性 —— 相比恒生互联网,自然就更强了。

为什么包容性很重要?

很大程度在于当一个组合包含了多个行业,这些行业彼此之间的弱相关性,可以为你提供更稳健的组合。

这里,且让我们将基民熟悉的港股两大投资方向做一个对比:恒生互联网指数代表的港股互联网股,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代表的港股大健康股。

下表是 2019 年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这两个指数的收益对比,很清晰可以看出这两个指数的表现还是有差异的,2019 年医疗更强,随后互联网迎头猛赶,到 2021 年初两者表现几无差距。随后互联网就先开始了跌跌不休,而医疗保健则是到当年 7 月还有一个新高,随后才开始跌跌不休,到 2022 年 4 月的这波调整,两者又表现相若,均回吐了 2019 年以来所有的收益,并均进一步有所回撤。

下表是这两个这一期间周涨幅的相关系数,0.75 对于两个股票指数而言,算不上强相关。

只要你学过投资组合,就该明白仅仅是包含这两个行业的指数,就会呈现比这两者更好的风险水平。

更何况,HKC 科技指数,除了包含互联网科技和医疗保健之外,还有新能源车、芯片,这些子行业的加入,进一步加强了其分散效应。

下图则是将恒生科技和 HKC 科技两个指数与上述两个指数的 2019 年迄今回报作为对比,可以看到两个科技依靠更广的内涵,表现均是强于恒生互联网和恒生医疗保健的。当然,两个科技之中,HKC 科技又是有碾压的优势。

下表则是四个指数的逐年回报 (2022 年为截至 6 月 30 日数据),可以看到 HKC 科技在 2020 年大牛市涨幅最猛,在 2021 年的回调中跌得最少,2022 年上半年这波,依然略好于恒生医疗保健。

如果再进一步对比四个指数 2019 年迄今的一些风险衡量指标,可以看到HKC 科技的波动率是倒数第二低的,仅次于恒生医疗保健,而其最大回撤又是四个指数中最小的

如果未来医疗走强

虽然是因为造车新势力而找到 HKC 科技,但其实此时此刻真正让我对其另眼相看的,反而是其健康产业的比重。

EarlETF 的老读者应该注意到,我对于 “喝酒吃药” 这传统核心资产的触底反弹,其实关注许久了 —— 在互联网、新能源这些概念都经历了大涨之后,调整时间不短幅度不浅的这些核心资产,尤其是大医药,同样存在轮动的可能。

或许,这已经不是一种可能性,而是正在发生的现状了。

下表是 2022 年前六个月几个指数的逐月表现,可以看到恒生医疗在 6 月已经是跑赢恒生互联网这个板块的。

对于专业投资者,或许会重仓押注港股医疗类基金,但笔者不建议普通基民尤其是以长期持有的基民去如此操作。

对普通基民,过于细分行业的押注,带的最大问题就必然是组合波动、回撤过大 —— 看看今年 1 月恒生医疗保健单月 14.51% 的跌幅也就一目了然了。

正因此,对普通基民,立足长期持有,我反而觉得 “重仓” 不如 “配置”,类似 HKC 这样包含互联网、医疗、新能源等的综合性组合反而更好,更小的波动更小的回撤,反而能有更好的持有体验。

HKC 科技不是一个新指数,早在 2014 年就已经发布。不过去年年中开始才陆陆续续有基金公司发行 ETF,截至 6 月 30 日,规模最大的是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 ETF (513980),份额已突破 20 亿份,场内规模超 12 亿元,由于是港股通类 ETF,支持 T+0 交易,成交很是活跃,是一个不错的交易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