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指数增强基金哪个好 ?

jijinwang
近五年业绩排行领先:
主动基金新能源;
指数基金500增强;
ETF消费。

一: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哪个好

1.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
成立于2011年9月20日,最新份额为341299.06万份(2017-06-30),托管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规模为59.77亿(2017-06-30)。
2.易方达创业板ETF联接A(110026)
成立于2011年9月20日,最新份额为71299.04万份(2017-06-30),托管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规模为13.46亿(2017-06-30)。
3.天弘创业板指数A(001592)
成立于2015年7月8日,最新份额为45977.95万份(2017-06-30),托管银行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规模为5.21亿(2017-06-30)。
4.融通创业板指数A(161613)
成立于2012年4月6日,最新份额为57738.52万份(2017-06-30),托管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规模为5.11亿(2017-06-30)。
5.南方创业板ETF(159948)
成立于2016年5月13日,最新份额为10319.77万份(2017-06-30),托管银行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最新规模为1.96亿(2017-06-30)。
创业板于2009年10月底开板,创业板指数则是2010年6月1日正式发布的,最早的指数基金于1年后的2011年成立。博时创业板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是成立最早的一批创业板指数基金,均成立于2011年。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21日,共有8只指数基金成立以来的净值涨幅超过100%。其中,161613融通创业板指数增强成立以来的总收益最高,达到199.71%,年化回报达到14%。另外,159915易方达创业板ETF成立以来的总收益也达到191.43%,年化回报达到13%,业绩表现不俗。

二:指数增强基金和指数基金哪个好

基金是所有投资基金的统称,指数增强基金是基金的一种;
指数基金是跟随指数,涨跌基本与指数保持一致,基金经理不需要太多操作,不需要太多操作,增强性指数基金,就是在跟随指数的基础上,加上基金经理做的操作,更加主动,所以叫增强型;
最近用的如意钢镚APP,有个基金趋势线,辅助判断基金买卖时间点,效果很不错。
两种基金都是定投的好品种。 区别是:指数型基金是跟踪某个指数的基金,具有管理费低,是指定买指数里的股票。股票型基金是由基金经理可以自主决定买入哪只股票,没有太多的约束和规定。 个人推荐还是买入指数型基金,特别是有后端收费的指数型基金,推荐:南方中证500,大成沪深300。

三: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哪个好

中秋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大盘涨0.19%、深成指涨0.71%、创业板指涨2.06%。

前段时间跌幅较大的医药、酿酒等板块,今天走强。而煤炭、钢铁、有色等周期板块集体回调。一根阳线改变三观,苦守医药、消费行业是不是迎来了春天?

成交量萎缩,但还在万亿之上。这是两市成交额破万亿的第43个交易日。以前,我们总把成交额破万亿,当作市场过热的指标。现在看来,至少市场不是熊市。

最近讨论最火的就是中证500指数,这个指数也是今年表现很突出的宽基指数。

今年以来,截止到9月17日,中证500指数涨16.15%,而沪深300指数-6.82%。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也是饱受

出于好奇,我也拉了一下沪深300增强基金的表现。排除C类,以及一些smartbeta策略的基金,列出下面的表格,共计44只。

今年沪深300指数跌了6.82%,真正跑赢指数的有38只。其中,有17只基金取得了正收益。

天弘沪深300指数增强A涨6.92%,最差的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增强A跌13.35%。规模最大的为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为53.14亿。规模最小的也就2000多万。

选今年取得正收益的基金,追溯一下过去几年的业绩。2018-2020年,我用颜色标注是否跑赢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涨幅。

有的基金成立时间不长,我们排除掉。连续三年跑赢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只有5只:华安沪深300增强A、华夏沪深300指数增强A、国富沪深300增强、西部利得沪深300指数增强A、建信沪深300指数增强A。

5只基金规模都不大,在2-10亿区间。这个规模也是基金打新性价比较好的规模。这里面西部利得基金的盛丰衍,凭借500增强指数出名,沪深300增强效果也不差。

把5只基金对比下业绩,就能发现强者中的强者了。

指数增强基金,增强收益的方式也有不少,比如调整指数成分股的比重、打新股、量化策略、套利策略等等。八成是跟随指数,另外两成靠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

量化投资,也是最近市场

老牌做量化比较知名的基金经理:景顺长城基金的黎海威、华泰柏瑞基金的田汉卿。比如华泰柏瑞量化增强,名字里没有沪深300字眼,但实质就是一只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可惜成名比较早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都比较大了。增强的效果也不明显了。

最近西部利得基金的盛丰衍、博道基金的杨梦,都算是公募量化投资的后起之秀。

对于公募来说,私募的量化方法更加自由、增强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在量化私募圈,素有“北九坤,南幻方”的说法。从沪深300、中证500增强基金的业绩和规模上,私募要强于公募的。

还是要啰嗦一句。本篇写沪深300指数增强,并不是推荐。指数增强的核心还是看跟踪的哪只指数。今年以来中证500指数明显要强于沪深300指数,而且前者估值更低。

今天还有人问我,公募里的量化是真量化吗?他理解的量化,机器炒股。这样说,也不叫错。但我觉得厉害的量化策略,比如是人+机器的策略,而且这个策略是会不断调整的。


四:行业指数ETF基金

ETF指数基金一般是场内交易,一般都要有几十万资金才能购买。现在以开放式基金方式申购的都是它的联接基金,如华安180ETF联接基金(040180)、上证超大ETF联接基金(050013)、易基深100ETF联接基金(110019)等等,可以和开放式基金一样申购。

五:行业指数和主题基金

有哪些行业值得投资?

我们首先要清楚一点,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赚钱更容易的行业,另一个是具有明显强周期性的行业。

1. 必需消费和医药是容易赚钱的行业

公司怎样才能赚到钱?

首先公司的客户得有需求,其次公司的产品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客户的需求持续稳定,公司就能持续地赚钱。如果客户的需求不稳定,公司业绩就会出现波动。

不过有时候,即使客户需求稳定,公司也不一定能赚到钱。每家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同质化的,客户选择哪家的产品都没什么区别,这就是一片红海,最终激烈的竞争会导致价格战,将公司的利润空间吞噬掉。例如家电行业,很多家电生产商都是微利。

那么,客户需求稳定,产品也有别人模仿不了的优点,公司就一定能赚到钱了吗?

其实也不然。有的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巨资用于维护以保证稳定的生产,赚到的钱如果不再投入,公司就经营不下去。这时候公司赚到的钱也不属于自己。例如某些高污染的重工业。

所以,市场需求比较稳定,公司有护城河才能保证一定的利润率,并且再投资需求小,能获得大量的自由现金流,只有具备这些特点的行业,才能比较容易地赚钱。

为什么茅台一度成为价值投资的标签呢?它比较符合上面的条件:需求受经济周期影响小,品牌护城河能保证不错的利润率,再投资需求比较小,赚到的钱大多都是自由现金流。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国家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经营正确,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能赚钱的,不过赚钱难度上明显有差异。

天生更容易赚钱的行业有哪些呢?

主要集中在消费和医药行业。例如医药行业、必需消费行业、可选消费行业。另外一些主题行业也具备类似的特征,例如养老行业,以医药和消费行业为主。因为医药和消费行业比较优秀,使得养老行业也变优秀了。

2. 强周期性行业

除了天生更容易赚钱的行业,还有一种行业也值得投资,那就是具有明显强周期性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盈利会呈周期性变化。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在有的时间段,这些行业的盈利会很好,估值会很高;而在另一些时间段,这些行业的盈利会比较差,估值则会很低。行业景气的时候,盈利甚至是行业低迷时的几十倍。如果我们在这些强周期性行业的周期底部,即在它们比较便宜的时候买入,在周期顶部,即比较贵的时候卖出,就能获得非常不错的收益。

行业指数基金

总结一下,值得投资的行业,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天生容易赚钱的优秀行业,像医药、必需消费、可选消费等。另一类是在周期底部也能盈利的强周期性行业,像金融行业中的银行、证券、保险等。

(1)必需消费行业指数基金必需消费行业也被称为日常消费行业、主要消费行业。

这三个虽然称呼不同,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必需消费,主要是维持我们正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消费品,例如饮料、酒、农副食品等。

必需消费行业也是需求最稳定的行业,不管经济情况如何,这些日常消费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很稳定的需求,必需消费行业也是巴菲特最喜欢的行业之一。巴菲特的成名投资案例,很多都是在必需消费行业上。像巴菲特投资的喜诗糖果、可口可乐、生产番茄酱的亨氏食品、生产剃须刀的吉列等,都是必需消费行业的公司。 目前必需消费行业的指数主要是以下 4 只。

上证消费指数:从上交所挑选必需消费行业公司。

上证消费 80 指数:从上交所挑选 80 家规模最大的必需消费行业公司。

中证消费指数:从中证 800,即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中挑选必需消费行业公司。中证消费指数基准日期是 2004 年 12月 31 日,起始 1000 点。

全指消费指数:从所有上市公司中挑选必需消费行业公司,覆盖范围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