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活动基金怎么花

jijinwang
泰和医院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泰和育人基金”捐赠签约仪式!】[赞][赞][赞]
5月28日下午,“泰和育人基金”项目捐赠仪式在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举行,湖南泰和医院向湖南师范大学捐赠人民币100万元,设立“泰和育人基金”,支持学院人才培养。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辉,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院长何祖平、副院长张坚松、邓文艳、党委副书记陈松、院长助理叶湘漓,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刘芸玲,湖南泰和医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肖迪武、护理院长安如俊、副院长兼心脑血管中心主任黎荣虎、院长助理兼对外事务部主任王谦等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鄢朝晖主持。
捐赠仪式上,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辉与湖南泰和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迪武分别代表校企双方共同签署捐赠协议。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辉代表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捐赠,并向湖南泰和医院董事长肖迪武赠送捐赠证书。[击掌][击掌][击掌]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辉对湖南泰和医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关注医学人才教育和培养、鼓励优秀学子报考医学院校的善举表示高度赞赏。
他感谢泰和医院对湖南师范大学医学教育的支持,并希望以此次捐赠为契机,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院长何祖平在讲话中对泰和医院的捐赠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此次合作对学院为未来社会医疗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希望今后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
湖南泰和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迪武介绍了泰和医院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
他希望通过设立奖学金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优秀学子从事医疗卫生行业,为培养卓越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同时,他希望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医学教研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本次基金捐赠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旨在为综合性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为孵化更多有价值、有潜力的好项目,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贡献医学力量。
据了解,“泰和育人基金”将从2021年开始,每年向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捐赠20万元人民币,连续捐赠5年,共计1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奖励当年入校的高考成绩排名靠前的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各专业优秀新生,奖励金额为10000元/人。
(来源:湖南泰和医院)
@小秘书 @健康中国 @健康情报局 @湖南 @号 @ @健康 @泰和急诊胖哥 [碰拳]

中小学教师该不该做教科研工作?中小学教师做教科研的话,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

从清华附中多年的实践经验看,我认为做教科研是让新教师迅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熟悉课堂教学、站稳讲台的好方法,也是让教师个人及学校的教师团队快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途径。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完全可以做到教学和教科研“鱼与熊掌”兼得,二者相得益彰。中小学教师应该从教育教学中的“小问题”入手,通过教科研工作的推动,努力让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

通过教科研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中小学的教科研与高校或专业研究机构的科研不同,我们并不提倡教师做纯学术理论的研究。如果教师能一边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同时有时间、有兴趣对某个专业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甚至能攻克学科难关,取得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这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但这样的人毕竟很少。实际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中小学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把课上好、把学生培养好。我们更希望教师能专注本职工作、聚焦课堂教学和开展与教书育人有关的教科研,并将教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这样“教”“研”相长、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形成良性循环。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应该紧密围绕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学校管理等与学生成长发展有关的问题确定选题,围绕教学和育人中的“老大难”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现象确定选题,寻找破解之策,特别是要下功夫对尚未认识清楚的教育教学规律、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等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改进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觉得某个知识点自己讲得很清楚了,但是学生理解总是不到位,再讲一遍学生还是听不懂,但是有的教师三言两语一点拨,学生马上就学会了。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就是对规律的把握。这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的经验和规律,还包括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教学对象,这样才能把教学和育人的全流程各个环节都设计好。

中小学教师做教科研重在反思

基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做教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一个青年教师要想快速成长,就要多反思、多总结、多实践、多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

这里所说的反思,不是上完课后在脑子里过一遍,或者口头上跟其他教师交流一下得失,而应该付诸文字,字数多少不限,也不一定要公开发表,但一定要把发现的问题说清楚,把实践探索的做法写明白,把改进和创新的思考写出来,通过不断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个不研究问题、不善反思的教师,只会不断地在原地打转,日复一日的教学只是量的积累,而得不到质的提升。可以说,会做教科研工作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功。特别是对于新教师来说,要用研究的态度、科研的思维对待难以驾驭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教科研的过程,也是教师快速成长的过程。

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培养研究型教师

清华附中鼓励教师做教科研工作。学校有一个口号:不做教书匠,要做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们能用研究的眼光去对待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他们对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把握比一般教师更深入。一个只知道照本宣科的教师和一个善于研究、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哪一个更受学生欢迎,哪一个教学更有成效?答案不言自明。

从学校层面来说,除了鼓励教师做教科研工作,更要关注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问题,结合国家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考高考改革、育人方式变革等方面的文件精神,基于学校的实力和特色,组织开展“大兵团作战”,即针对一些重大、重点问题设立课题,组织教师团队,抓住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集中团队的力量进行研究,寻找解决办法。

清华附中非常重视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学校层面建立了论文年会制度,每年以教研组为单位向教师征集教育教学论文并组织评审,以此鼓励教师以教科研指导教学。学校还设立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基金,用以支持校内教研组建设、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新课程理念下校本课程的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比如本学年清华附中共计有14个校内课题申请开题,其中,“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科普阅读与超级数学建模”“数学之王——学科综合活动模式探究”“经典名著阅读教学”等12个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课题获得通过。清华附中还鼓励、组织教师研究带有区域性或全国性特征的一些问题。比如专门设立课题,集体研究体育和美术人才培养方式及文化课要求问题,研究特殊人才全面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匹配问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已经应用到“马约翰班”(体育)和美术创新班的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清华附中还组织团队研究开发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以及实践经验。

有的学校可能不具备组织本校教师开展大课题研究的条件和力量,而实际上,中小学开展教科研工作,不一定局限于本校单打独斗,可以联合其他高水平学校、联合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协同开展研究,以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拓展视野,提升教育教学的境界。跨越围墙、跨校联合、大中小学协同研究,用“众筹”的思维实现“众创”,也是中小学推进教科研工作的途径之一。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

转自:中小学评价

来源: 教师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