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药基金怎么样 ?

jijinwang
我的基金持仓如下:
招商医药基金持有收益率:200.45%(持有3年+);
南方医药基金持有收益率:172.72%(持有3年+);
易方达上证50指数基金持有收益率:135.69%(持有3年+);
广发科创主题3年封闭基金持有收益率:113.97%(持有1年半+);
交银海外互联网指数基金持有收益率:80.21%(持有2年+);
嘉实金融精选基金持有收益率:35.13%(持有一年半+);
方正富邦保险主题基金持有收益率:0.16%(持有时间2周+);
以上是我持有的基金,还有一只地产最近一周正在建仓中,由于最近调控房地产比较严,短时间不容易涨起来,先不放上来以免误导大家。
由于我个人主要实操股票,所以不太买混合型基金,只买些前景看好的行业主题基金。如果是主要投资基金的朋友可以多关注下混合基金,那些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都是可以关注的,我的文章里也都为大家都整理了,供大家参考。

一:南方医药010592基金怎么样


医药是一条孕育很多十倍股的黄金赛道。特别在后疫情时代,医药行业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升、创新成长性持续加强。比如Biotech创新医药子板块已初露锋芒,整个医药板块的估值与长期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地重塑。

众所周知,投资医药行业的门槛很高,非常考验投研深度和专业能力。今天,我们请到了具有医药+金融双重背景,精耕医药行业11年——南方医药保健基金基金经理王峥娇,她在过往的医药领域投资中取得了不俗成绩,她如何理解并把握医药赛道革新中的未来趋势?

王峥娇,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做过医药行业一级市场,先后任职于深圳泰石投资、深圳瀚信资产、上海尚雅投资、招商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高级研究员。2015 加入南方基金,负责医药行业研究,现任南方医药保健基金经理。2009年毕业至今,她一直从事于医药行业研究,拥有11年A股医药行业研究背景、3年+的港股医药研究经验,全面覆盖医药子行业及相关重点上市公司,研究和投资经验丰富。

截至2021年2月2日,她管理的南方医药保健基金(000452)过去1年、2年和3年业绩分别为92.02%、199.15%和174.56%,均排在同类基金前10%。2021年,刚刚过去1个多月,她管理的这只基金已经增长了18.43%,表现非常靠前。良好的业绩,让该基金获得银河和海通两家评级机构对过去三年期和五期的评价均是五星级,成为双料王。

在去年12月中旬的一次访谈中,王峥娇明确指出,医药医疗已经面阶段性的低点,对行业的机会把握非常到位。

王峥娇认为,医药医疗股具备科技和消费双重属性,从国际经验和A股历史来看,是“牛股摇篮”,现在仍适合做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长期持有。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理解:

一是行业成长空间巨大。从过去几十年的数据看,我国每年的医保基金支出增速仍有10%-15%,且支出结构存在较大的改善的空间。例如中国创新药销售额占比5%,仿制药占比95% ,而美国创新药销售额占比88%,仿制药占比仅为12%。对比美国情况看,我国创新药增长空间巨大。

参考美国资本市场经验,王峥娇认为未来10年医药行业在GDP中的占比和资本市场的市值占比都将快速跃升至2位数,板块具有重大投资价值。医药行业增速预计维持在10-15%,其中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增速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美股总市值排名前100的企业中,有超过18个是医药健康相关公司。而过去3年、5年、10年,美股总市值涨幅前二十的企业中,分别有17、11、6支股票来自医药健康板块,最高的个股3-5年可有30-50倍涨幅。以上数据说明,医药板块在各个周期纬度都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A股中,近10年医药行业诞生23只10倍股,数量高居各行业第一!医药,在A股也是牛股辈出。

二是行业增长确定性强。未来我国最确定的趋势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1963年至1973年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期,对应阶段出生的人口占比达到30.82%,且这阶段出生的人群逐步迈入60岁门槛。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数据,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是25-45岁人群的4-10倍,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决定了未来的临床医疗需求将大幅提高,这一趋势决定了医药行业增长的确定性。

三是投资机会非常丰富。医药医疗细分行业众多,类似于一种生态,内部不同细分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这里除了大量的仿制药制造企业、大宗商品特征的原料药外,还有受政策扰动较小,具有消费升级属性的医疗服务和中药,有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龙头企业竞争优势突出的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相关公司,依靠创新驱动、具备强创新能力的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及耗材。

在人口老龄化、消费持续升级、创新制度放松和融资环境改善的大背景下,后面几类企业仍有望取得较快的发展,提供结构性投资机会。

取得上述优异业绩,女神有啥秘籍呢?

王峥娇的投资心得是:

投资首先要有大局观。王峥娇认为“选对赛道很重要,只有长坡厚雪,方能将雪球越滚越大” 。

她在投资中,会通过宏观研究结合微观调研推演行业发展趋势,实现自上而下把握医药各子行业景气度变化,并结合自下而上精选个股进行投资组合的构建。

例如,自药监局2016、2017年改革以来,国内药品和器械创新呈现井喷态势,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受益的几条主线,均为研发提供服务的研发外包公司,这一类公司在行业投入创新的过程中景气度、业绩较为确定。

其次是深挖全产业链投资机会。王峥娇认为,“即使在黄金赛道,也需要更专业的人,精挑细选挖掘'种子选手'”.

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业绩驱动因素不同,需要深入研究,以把握机会。以创新药行业产业链为例,该产业链包括上游创新药医药原材料生产商、中游创新药生产及销售企业、下游医疗机构等创新药销售终端组成。

上游的本土大型企业主要提供原材料和医药外包服务,对中游的议价能力较强,受研发投入高增长驱动的外包服务企业最为受益。中游的本土大型企业之前多为仿制药生产企业,后经历转型,自主研发创新药,目前已积累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这些企业,需要结合持续研发能力、在研管线价值等进行仔细甄别。下游一、二线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为创新药最主要的销售终端,这类企业容易受到互联网销售的冲击。

最后要深度研究提高胜率。王峥娇认为,只有深度研究才能提高胜率,在市场各个极端情况下向投资者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王峥娇始终保持对行业研究的专注,除任职南方医药保健基金经理,也是权益研究部医药组组长,统筹医药组研究工作,采用“集体研究,组长决策,基金经理负责”的形式支持医药主题基金的投资管理。将深入、细致的研究转化为投资,着眼长期,分享医药行业长期成长红利。

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她在研究和投资上的

从南方医药保健过去运作情况看,如果能坚持持有,在王峥娇任职期间适合时点买入,均能收获不菲的赢利。这背后,正是深度研究带来的价值。

王峥娇认为:“投资是不断认知自我,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过去如此,未来也将如此。”

由王峥娇挂帅的南方医药创新(A类010592)将在年后即2月19日发行。该基金重点投资于医药创新主题相关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仓位为80%-95%,其中港股通股票投资比例不得超过股票资产的50%,可以分享沪港深三地创新药投资机遇,感兴趣的网友可以

新基金建仓上,力求稳健,追求安全边际,在权益资产性价比占优时积极操作,在大幅上涨、情绪高涨时相对谨慎,简单说就是”逢低建仓不追高“。合同约定6个月建仓期结束后仓位将不低于80%。

投资方向上,主要是受政策扰动较小且具有消费升级属性的医疗服务和中药;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龙头企业竞争优势突出且需求景气度较高的医药服务外包公司;依靠创新驱动,具备强创新能力和综合平台优势(管理和销售)的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及耗材等。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代表


二:南方医药基金暴跌

我认为,“被套牢”是基民“抄底”的锅,不能赖医药基金。从长线投资角度来看,医药基金当然可以让基民扭转亏损局势。

前两天看到一条抄底的高赞评论:

-30%,“已经不贵了”

-40%,“性价比很高”

-50%,“腰斩了,估值底部”

-60%,“钻石坑”

抄底绝对是一个技术活,要不网友也不至于预测出钻石底、儿童底、婴儿底、幼儿底、胎盘底等十余种底部……

我们应该敬畏市场,在波云诡谲的A股,想着“抄底”,一不小心被“抄家”的大有人在!

01 华尔街:“注意,不要徒手接飞刀”!

“不要接飞刀”这是华尔街无数精英血泪教训的总结。很多时候,你试图抄底,迎接你的却不是价值回升,而是血本无归。

  • 其一,“市场黑天鹅”事件,无法预估。

最近医药基金重挫,与美宣布制裁咱们医药企业有重大关联。虽然近期美公布的实体清单中,并无市场担忧的CXO企业,医药板块的错杀却已经成为既定事实。

在此轮暴跌之前,医药板块已经低迷了很长时间,如果你在板块下挫的过程中,不断试图“抄底”,那么“被套牢”就是大概率事件,再遇“美强势制裁”这类的黑天鹅事件,不就被“深套”了?

  • 其二,市场的不理性程度,超过想象。

市场总是充满情绪的,情绪之下的人们,常常做出不理智的决策,而情绪对于基本面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就以此次“谣传美制裁咱们药企”为例:一方面,美国的实体清单并未面世,市场就已经开始恐慌,医药龙头带头重挫;另一方面,哪怕美制裁,对于医药板块有什么根本性打击吗?市场根本没空思考。

很多人想要抄底,是因为认为“市场跌久必涨”,确实,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相信价格与价值虽有偏离,但终将回归,但问题是,这种回归究竟什么时候发生?1个月、1年,还是3年?你能熬得住吗?

综上,咱们普通投资人,千万不要幻想自己有抄底的能力,如此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被套牢”。

02 我是医药板块坚定的“长线看多者”

在我看来,医药板块是A股目前看不到“天花板”的板块,同时兼具消费和成长双重属性。

  • 第一,需求旺盛。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医药市场全球第二,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看病的人更是增多,业绩会逐步释放,所以是长牛。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88万亿,2016年来复合增长率达到7.5%。

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医药方面的消费能力也会提高,这是医药板块长期走牛的核心原因。

  • 第二,政策重视。

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生物医药的研发,生物医药是国家重点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A股受到政策的剧烈影响,在政策的指挥棒下,不同板块呈现如“交响乐”一般的涨跌。政策的支持,自然也是医药板块走强的底气。

  • 第三,超高的成长性。

有的人会说,医药板块估值溢价太高,侵蚀了其投资价值,事实上,估值高低不能单纯地从静态来看,应该结合它未来的成长性来看,板块的高增长可以消化高估值。

新的药品治疗方法、医疗器械不断创造出来,而且随着我们创造的财富增加,这些财富最终也会被投资到我们的健康,我们都希望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更美丽,板块的成长性可以窥见。

最后,我是医药板块的“坚定看多人士”,但是这种看多,是“长线看多”。市场短期受到情绪左右,很难判断,长期却是价值的“称重器”,真的有价值的板块就能变成投资者的真金白银。

03 如何筛选优质的医药基金?

我还想花时间解答一下“被套牢的基金,还有机会扭转亏损局势吗?”这个问题。

在基金市场,想要扭转局势,重中之重当然是选择一只优质基金。在机会多多的医药板块,选择一只靠谱的基金,扭亏为盈的概率很高。

如何选择呢?我以两位“医药女神”的对比来说明:中欧基金葛兰vs工银赵蓓。

  • 第一,从过往业绩看。在早些年的收益中,不论是2017年的蓝筹结构市,还是2018年的熊市,葛兰的业绩都是相对领先的。

而到了最近2年,尤其是最近1年,赵蓓的基金收益达到了30.75%,开始明显反超葛兰的15.22%。当然这与葛兰“出圈”,基金规模快速膨胀有很大关系。

  • 其二,从回撤幅度来看。回撤大小代表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也是评估一个产品的重要指标,葛兰近3年回撤是26.11%,近5年达到了39.34%;赵蓓的分别是23.28%,37.35%,从指标来看,赵蓓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但二者差距并不大。

  • 其三,从基金规模看。葛兰的成名基金从去年的80亿,迅速达到了312.68亿,而赵蓓的基金规模相对平稳,维持在40亿左右,葛兰的市场影响力更大。

当然,基金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庞大的规模意味着重大的责任,不少基金会被规模拖垮收益。

综上,二位女神都是十分优秀的医药基金经理,两人虽然某一阶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是长期看还是不分伯仲的。

选择一只靠谱的医药基金,耐心持有,可以帮助投资者财富增值、扭转亏损局面的。我们可以从过往业绩、风险控制以及基金规模几方面,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冠军基金”。


三:南方医药创新股票c基金怎么样

医药板块的股票涨势都是比较平稳,主要是没有什么热点的消息刺激,加上没有什么主力资金的买入所以个股涨幅都是有限的。现在的股票基金是不行的,操作的话,很容易亏钱,所操作的意义也就不大。好有什么要问的,可以追问。

四:南方医药创新股票a基金怎么样

可以买进不过需要长期投资!
截止2010年6月,该基金近三个月回报率为-10.92%,在193只股票型基金中排第30位,近六个月回报率为-16.07%,在182只股票型基金中排第59位,近一年回报率为-5.05%,在156只股票型基金中排第60位。该基金在二季度对组合结构作了一定的调整,继续减持了部分制造业公司,增持了旅游业、食品饮料类等稳定增长类公司。下阶段基金将继续关注医药、消费品等行业成长预期明确的公司,继续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有持续高速成长能力的公司,故建议保持关注。
200块钱还是别投了,不够麻烦的

五:香港医药513703基金怎么样

消息面:有两个大事,先是安徽出了关于体外诊断产品的集采文件,一份7月14日召开的安徽省临床检验试剂企业座谈会会议记录在网上流传,记录内容称,本次临床检验试剂专项带量采购的模式是带量谈判的议价模式,初步选取5类23个产品进行产品集中带量议价。
另一个事情是恒瑞医药中报不及预期,公司发布了2021年中报。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分别为132.98亿元和26.68亿元,分别17.58%和0.21%。上半年业绩逐季下滑主要受传统仿制药销售下滑拖累,而且该影响还将继续,好在创新药占比继续提升,公司持续推进研发,未来随着研发管线的逐步落地,仿制药占比有望持续降低。
解读:复盘上次“4+7”带量采购政策影响下医药板块走势出现一个“黄金坑”,对后续医疗器材集采的影响具备较大的参考意义。医疗集采推进有望成为常态。短期来看,虽然产品价格可能会面临一定冲击,但进口替代仍有望带来以价换量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