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深1度|上半年资本市场“山东军团”成绩如何?新..

jijinwang
截至到昨天晚上,已经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为山东军团夺得了6枚金牌,而也以31枚金牌的成绩反超体育大省广东代表团升至金牌榜首位,值得一提的是,从2009年起,山东代表团在全运会上已经实现三连冠。
202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时间为2021年9月15日至9月27日,目前赛程已过半,距离赛事结束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期待青岛健儿们能够继续在全运赛场取得好成绩。

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2021年上半年已收官,各大城市上市企业成绩单相继出炉。

  风口财经根据东方财富网发布的2021上半年国内证券市场交易数据统计,以及同花顺iFinD数据,整理了2021上半年新一线城市上市公司数量排名。

  进军2021上半年上市公司数量前五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杭州、成都、东莞、青岛。其中,苏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18家,领跑新一线城市,从全国来看,仅次于深圳和上海;在资本市场辛勤耕耘的青岛,今年上半年迎来6个新面孔。

  从科创板来看,今年上半年,苏州、杭州、成都、合肥、东莞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前五,其中,苏州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12家,在国内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成绩亮眼。

新一线城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排名

苏杭蓉三城,领跑科创板

  在资本市场上,科创板企业的上市数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科创的“硬实力”。

  今年上半年,新一线城市中科创板上市公司增量前三名分别是苏州、杭州和成都,分别新增12家、6家和5家。

  上半年,苏州不仅在新一线城市上市公司数量中拔得头筹,在科创板方面也以12家的增量超越北京(9家)、深圳(8家)和上海(7家),在国内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位。

  对于苏州来说,这又是一个漂亮的数据。

  科创板支持的重点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今年上半年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分布在医药生物行业、电子设备制造行业、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的各3家,分布于新材料行业、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化工行业的各1家。可以看到,苏州新增科创板公司在行业分布上,也较为均衡。

  资本市场上的活跃表现与重视科研发展密不可分,在科创板取得的优异成绩,代表了苏州当前转型升级的良好进展。

  今年上半年,杭州新增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虽然数量仅为苏州的一半,但是杭州资本市场整体实力不凡,截至6月30日,杭州A股上市公司共177家,约占浙江省总量的三分之一,数量仅次于北上深。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合肥新增4家A股上市公司,且4家全部属于科创板公司。正如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不久前接受央视《对话》栏目专访时曾表示的,科技创新是合肥现在最大的标识、最大的动能、最大的潜力。

  2020年至今,合肥共新增15家A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合肥军团”异军突起;在科创板方面,一年半的时间,合肥新增1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这些数字都在传递着合肥对于科技创新由衷的青睐与执着。

“尖子生”苏州,抢跑每一步

  今年上半年,在新一线城市中,资本市场当属“苏州板块”表现最亮眼。

  作为江苏省内经济最为活跃的地级市,苏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18家,仅次于深圳和上海,领跑新一线城市。截至今年上半年,苏州累计拥有A股上市公司159家。

  自1993年9月8日,苏州第一股“四环生物”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拉开“苏州军团”上市帷幕以来,资本市场“苏州板块”稳步壮大。

  2017年10月16日,伴随着苏州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苏州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家。苏州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后,第五个拥有百家A股上市公司的城市。

  从1到100,苏州资本市场仅用了24年。

  近年来,苏州紧紧围绕“五个一批”的总体思路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通过构筑上市后备企业梯队,不断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创造条件。如今,苏州企业上市成功实现了“加速跑”。

  2020年苏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25家,迭创历年新高,进入2021年,苏州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A股上市公司就实现了18家的增量。可以预见,下半年苏州资本市场仍将大放异彩。

  以资本市场的实力,新一线城市苏州,已提前跨入一线城市序列。

  而从今年上半年苏州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尖子生”的秘籍在于抢跑每一步。在苏州上市公司中,拥有多个“国内第一股”称号:

  “中国辅助生殖基因测序第一股”,苏州贝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8日,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

  4月27日,A股市场迎来了“国内预制菜第一股”,苏州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6月28日,“国内纳米微球第一股”,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抢抓科创板新机遇,也是苏州抢跑的关键一步。早在2019年科创板开市前夕,苏州市召开了企业科创板上市工作座谈会并强调:企业要明晰上市的初心是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保荐机构要充分履职尽责提供专业性意见,地方政府部门要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做好服务保障,各方共同努力实现“首板有我”目标。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首日,苏州华兴源创、天准科技、瀚川智能三家企业科创板上市敲锣,苏州成为除北京、上海之外首批上市科创板企业最多的城市。

激活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今年上半年,6家青企驶入A股。相比2019年、2020年上半年青岛均有1家上市企业的增量,进入2021年以来,资本市场“青岛板块”正加速扩军。

  在科创板方面,上半年青岛新增海泰新光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截至目前,青岛共有海尔生物、高测股份、海泰新光3家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青岛科创板第四股“青达环保”,已于7月7日开启新股申购。

  近年来,科创板以及科创板注册制的落地,为科技型企业带来新机遇,但同为制造业强市,青岛登陆科创板企业的数量落后于苏州、东莞等城市。从目前来看,青岛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领域,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数量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岛制造在科创板的发展。

  长期研究山东资本市场的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国茂表示,相对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目前山东省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后备资源较少,其深层原因是研发投入的不足。

  根据孙国茂连续多年编写《山东省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积累的数据,2020年山东省民营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投入为163.49亿元,占全省研发经费的8.66%,而同期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民营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408.96亿元、582.50亿元、876.92亿元,分别占各自省份研发经费的13.54%、32.34%和25.49%。“山东应加快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大企业研发的投入力度”,孙国茂说。

  对于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省来说,对标“尖子生”,才能加快追赶的步伐;激活民营经济、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培育科创板上市后备资源,才能激活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