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买了以后不想买了怎么办

jijinwang
最近多家银行纷纷发布通知,将停止旗下智能投顾相关业务。其实去年底银行已经不再新增智能投顾规模,这次的通知中不少银行选择将存量的智能投顾组合变为单只基金持有。也就是客户如果不愿意退出智能投顾,将会把客户之前以组合份额方式的投资,变成单个的基金来持有,所以很可能某些客户手上会持有一堆基金品种。相信为了避免麻烦,大多数的客户都会选择退出之前的智能投顾业务。
这就很奇怪了,银行做得这么好的业务,为什么要叫停呢?我们先得知道什么是基金智能投顾,按照美国金融业管理局定义:智能投顾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化算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水平、财务状况、预期收益目标以及投资风格偏好等要求,运用一系列智能算法,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简单来说,就是用软件的方式来为客户选择对应的投资品种和买卖时机。
看上去这个业务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现问题,可是为什么大批银行都叫停了呢?其实还是因为去年11月的时候各地证监局都发了一个通知,叫《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一是业务开展主体为基金销售机构;二是标的基金为基金销售机构代理销售的基金产品;三是服务对象限于该机构的基金销售业务客户;四是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与客户单独签订合同;五是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服务单独收取费用;六是不具有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的机构不得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投资建议,不得提供基金组合中具体基金构成比例建议,不得展示基金组合的业绩,不得提供调仓建议。
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这个业务已经面临一定的监管压力。这些银行虽然已经获得了批准是基金销售机构,也获得了试点基金投顾的资格,但是投顾服务是需要受到很多条款制约的,特别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办法中都有很多的细则,无论是对人员还是服务流程的合规性都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银行一直以来都是单纯的做销售,实际上在合规性管理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当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时候,肯定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另一个问题则是智能投顾业务和银行原本的基金销售实际上发生了冲突。银行是很鼓励客户买基金的,但是并不鼓励客户卖基金,因为客户只要一天不卖出,银行就可以多从基金公司获取一天的后端费用。基金投顾却必须要为客户提供买和卖的两种服务,因此和银行自身利益就发生了冲突。而且银行现有的服务是以客户经理作为基础来实现的,如果转变为智能投顾,这又和员工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哪里有员工会把自己的客户转变为智能投顾的客户呢?再加上由于投资模型的编制水平有限,对风险的把握并不强,更偏重买而忽略卖,导致客户出现亏损。大多数的智能投顾组合都会按照客户持仓天数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费用收取的比例和资金量的大小有关和盈亏无关。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不佳,相当多基金都出现了亏损,特别是热门的基金更是亏损累累,一大群明星基金经理亏损都在20%以上。主打智能和稳健的基金投顾由于在组合中更偏向这些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于是产品的亏损也比较大。对客户来说一边是基金组合在亏钱,一边还需要额外支付投顾费用,这就很难接受了。
就在这个时候证监局的通知中又明确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服务单独收取费用,这就从根本上影响到基金投顾的盈利模式。一个业务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又没有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来支撑,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项目在银行内部也没有办法继续,所以只好先叫停了。其实不仅是银行的智能投顾叫停,在券商中推行的基金投顾同样也面临尴尬,因为同样也是盈利模式遇到了问题。
未来基金投顾业务能给银行和券商制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吗?那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首先是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基金投顾的盈利模式,否则基金销售方旱涝保收而客户风险太大,是很难持续下去的。其次是作为基金投顾来说需要提高自身的水平,以目前已经进行试点的多家机构情况来看,普遍业绩不佳。另外需要投顾们转变理念,从卖方变为买方,从重视投变成重视顾。并且还要注重降低客户的投资预期,而不是一味地强调高收益而忽视高风险。最重要的一点,作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也得更加稳健一些。否则老是抱团取暖而忽略高估值风险,真正的负责任的投顾根本就不敢投。

基金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基金适合不同的投资方式,卖出和买入的标准也很不一样。

因此,基金亏了是选择卖出还是继续定投,得看买的是哪种基金。

01基金分类

根据投资理念划分,基金可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的盈亏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水平。被动型基金的规则是早已订好的。虽然也有基金经理,但他只是个执行的工具人。

按照投资对象划分,基金可以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货币型基金。

顾名思义,股票型基金主要买股票,持仓的80%以上都是股票;债券型基金的持仓80%以上都是债券。

混合型基金则是什么都买点儿,但什么品种都不能买够持仓的80%以上。

货币基金买的主要是货币市场工具,比如国债、银行定期存款、同业存单等。像我们经常用的余额宝、微信零钱通,它们就是货币基金。

还有一款很火的基金,叫做“指数基金”。它的主要持仓也是股票,是一种特殊的股票型基金。尽管如此,它与其它股票型基金的差别很大。

其它股票型基金都得靠基金经理吃饭。基金经理水平不行,就只能喝西北风;而指数基金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基金经理费脑筋。

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都是主动型基金,需要基金经理费心思打理;唯有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

那么,它们都该怎么投资呢?

02主动型基金

买主动型基金是亏是赚,靠的是基金经理定生死。所以,挑选基金经理最为关键。但我们又不认识基金经理,该怎么挑呢?

投资是认知变现最好的场所。

这句话不只适用于小散户,更适用于基金经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基金经理们的“战绩”来挑,而不用管他姓甚名谁。

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可以用同一种投资方式:收益率排名法

这种方法该怎么操作呢?

我们挑选基金时,可以将以下三个条件都给挂上:近五年收益率前100名近三年收益率前100名近一年收益率前100名

如此,我们就能够挑选出战绩足够辉煌的基金,且是长期优秀,而不是一时两时。继而,也就挑到了实力过硬的基金经理。

不过,这样挑选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挑出来的基金过多,而本来自己只打算买一两只就好。这可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这很好办。如果不想费事儿,那就直接买第一名和第二名;如果想更精准一点儿,那就缩小筛选范围。

比如将“近五年收益率前100名”这个筛选条件改成“近五年收益率前50名”。

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其它条件综合选择,比如基金的规模、成立年限等。

第二种情况是,这样操作可能筛选不出一只符合条件的基金。

并且,败军之将常有,但常胜将军难寻,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还是挺大的。这又该怎么办呢?

也很好办,扩大搜索范围就行。

比如将“近五年收益率前100名”这个筛选条件改成“近五年收益率前150名”,或者改成“近五年收益率排名前200名”。

如此操作,我们就可以挑选出贴合自己的长期优质基金。

一笔成功的买卖不单单只有买,还有卖。

主动型基金该如何卖呢?很简单,反向操作就行。

当买的主动型基金掉出那三个“筛选条件”后,我们就可以卖了;如果没有,那就拿着,也可以继续买。

因此,如果买的主动型基金亏了,是卖出还是继续定投,就看它还符不符合我们的标准。符合就定投,不符合就卖出。

可如果买的是被动型基金亏了,即指数基金赔钱了,是该卖还是该继续定投呢?

03指数基金

股神巴菲特在公开场合唯一推荐过的投资品种就是指数基金。

他曾说:“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普通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多数专业投资者”。

并且,股神还用十年赌约的战而胜之的结果证明了自己这句话的有效性。

为什么巴神如此推崇指数基金呢?

因为指数基金不仅是投资界的“灭绝师太”,而且能“青春永驻”,甚至还可以“笑到最后”。

说指数基金是“灭绝师太”,这真不是冤枉它。

因为它的规则不仅早就定好了,还定得死死的,就像木有感情的“灭绝师太”。在它面前,基金经理只是个没有感情的执行工具人。

可偏偏它还能“青春永驻”。

根据指数基金的规则,到了规定的调仓时间,会把不符合规则的股票给踢出去,符合的拿进来。就像人一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关键是它还能“笑到最后”。

上市公司倒了一批,又来一批;再倒一批,还会再来一批……指数基金不一样,它可以自动完成更新。公司倒再多,它都没事儿。

比如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道琼斯指数。最开始的30家公司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可它依然继续挺立在美股市场上,不老而弥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指数基金就是“铁打的营盘”,公司则是“流水的兵”。

所以,如果是指数基金亏了,不用担心,只要不是急用钱,继续定投就行。

基金亏了怎么办?

主动基金看排名,被动基金继续投。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