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张坤所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在今年2月份高点附近的时候累计净值在11元以上,而现在只剩下9元多,亏损大于20%。而同样是他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累计净值今年的高点有3.5元左右,而现在只剩下2.45元,损失接近30%。还有同为易方达基金的萧楠所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这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明星基金,总的管理规模达到了320亿元以上,历史业绩也很优秀,但是今年同样表现很差。在今年累计净值最高峰的时候为6.129元,而现在仅剩4.282元,损失已经超过了30%以上。还有管理规模达582亿元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基金经理是刘彦春,在今年累计净值最高峰的时候有5.487元,而现在只有4.371元,损失同样也在20%以上。而且这个名单非常的长,随便列举一下今年增长率为负数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明星产品:王宗合(鹏华匠心精选)、饶晓鹏(华安聚优精选)、王延飞+张伟锋(东方红睿玺)、杨浩(交银内核驱动、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蔡向阳+林青泽(华夏回报)、胡昕炜(汇添富消费行业)、邬传雁(鸿德丰润三年)、冯波(易方达研究精选)......
以上这些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都是管理规模超过100亿以上而且截止上半年净值回撤超过10%的,仅仅是购买了他们产品的投资者就有数万甚至数十万人之多,那么这么多人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当购买了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被深套,怎么办?当面临这个难题的时候,很多从业人员给出的建议主要有三种,一是卖出止损,二是持有不动,三是继续补仓。实际上大多数从业人员自己都是混乱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究竟怎么做才好呢?
首先是分清是真明星还是假明星。我们有很多的所谓明星基金经理,是被捧出来的,所谓历史业绩往往也是截取了其中一小段最好的时间来向投资者推介,并非真实能力水平。也有很多所谓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的从业年限很短,采用的是押宝式策略赌赢了某一年于是就成了明星。例如去年的冠军是农银汇理的赵诣,但是如果我们去观察一下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农银研究精选混合的历史净值就会发现,在去年新能源大涨之前他管理的产品表现非常差,是刚好去年开始新能源表现出来了,他的基金业绩才大放异彩,这能说明管理能力优秀?
其次是要看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投资是长跑不是短跑,依靠短时间内业绩表现好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而被称作明星基金经理,这种实际上是不可靠的。我总是说当时间拉长以后,基金经理的平均收益会下降得很厉害,也有一些人会举出反例,认为有不少基金经理长时间业绩也很好,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其实就是葛兰。葛兰的从业年限并不长,大约只有6年半左右,她所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是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医药基金之一,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净值变化就会发现,净值主要是从2019年开始上涨的,之前根本没有什么很好的表现,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性行情,正好风口遇到了于是出现了大涨。而且最近由于医药股开始走软,她的基金净值也明显回落了。我之所以一直强调管理年限在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年化收益率问题,就是因为通常一个大的板块行情最多也就是5年左右,如果刚好选择5年作为考察基金经理的业绩周期,万一正好遇到某个板块走牛,也许你看好长期业绩的时候,刚好就是这5年,最后被套在山顶上。而选择10年作为考察周期就可以避开这个问题,经过完整的牛熊,才是真正的好基金经理。
最后一点是是否是主题类基金。其实刚才葛兰的例子也是很标准的,某个行业刚好到了风口,这种主题类基金就有可能赚大钱,但是如果风向一旦过去了,那么这个行业就可能沉寂很久很久。去年的时候白酒基金是最火的,招商中证白酒是其中最牛的之一,截止今年中报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658亿之多,但是净值回落也是非常明显的。还有最近的军工基金也同样如此,短期涨幅都很大,如果被套,又该如何?
对于假明星基金经理、主题基金、从业年限很短的基金经理管理的所谓明星产品,如果盲目的补仓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很可能风口已经过去,不断的补仓本意是为了摊薄成本,但是随着净值的不断下跌,反而会拖累自己的投资,越套越多无法自拔。而对于真正的长期管理非常好的基金经理,能够跨越牛熊实现盈利,当净值出现较大的回落,才是真正的加仓良机。
再强调一次,大家在购买基金的时候一定要降低预期,因为目前国内无论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管理年限超过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年化收益率能超过10%的全部加到一起也只有不超过50个人,那些短期几年业绩数倍的基金经理,很可能未来业绩会向平均值靠拢,所以如果不想在高位买入基金被套很久,最好还是三思而后行。
如何在控制财政压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财政、尤其是基建稳经济的作用?这可能是2022年下半年经济和市场的重要主线。一方面,今年以来在疫情冲击、地产下滑等影响下,财政缺口扩大、地方政府财政面临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高层反复强调基建是今年稳增长的主要抓手。从6月1日国常会提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到呼之欲出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大规模社会资金参与的思路逐步明确,“新瓶装旧酒”,历史上设立基金、支持基建的做法并不少见。
以史为鉴,政府牵头的基建投资基金能够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的效率,阶段性提振基建投资,但是做好项目筛选和跟踪,严控政府隐形债务风险依旧是绕不过去的痛点。
2015年至2017年:专项建设基金托底经济。2015年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向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长期专项建设债券,并以此建立专项基金,中央财政按照债券利率的90%贴息。该基金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各地优质项目中选择具体项目来投放资金。相对于其他政策工具,专项建设债规模大、成本更低、灵活度高,能有效拉动投资需求,而且不会直接增加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
2015-2017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双重压力下,专项建设基金曾被作为基建“稳增长”的主力。专项建设资金分成七个批次,共计投放规模超2万亿。基金投放重点领域包括地铁、大型水利、农村电网改造、宽带乡村、棚改等公用设施或公益性的领域。
专项建设基金从成立到退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成立和“火速”落地阶段(2015年8月至2016年中)。彼时固定资产投资萎靡叠加贸易摩擦下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转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迅速投放专项建设基金”位列官方促投资稳增长的十大举措之首,仅在2015年便投放四批次,共计8,000亿元。
第二阶段政策调整,资金投放放缓(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中)。贴息率新增50%和70%两档,资金投向聚焦供给侧改革。主要原因一是大规模的专项建设债券增加了财政贴息压力,并对社会资本和商业银行贷款产生挤出效应;二是专项建设债券对资金的申请、投放和使用的监管较严格,部分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而前期资金投放速度较快,造成资金沉淀。
第三阶段逐步退出(2017年下半年)。2017年起我国经济呈现复苏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出口同比增速转正,稳增长压力下降。此外,鉴于其挤出效应和资金沉淀,专项建设债券和基金逐步退出。
2018年: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但是会额外增加地方财政负担。2018年国内经济政策条件复杂,国内去杠杆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经济下行要较大。7月政治会议明确表示“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除了提前下达2019年专项债额度外,成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投资也是地方的重要手段,其中以广东省为代表。
该机制的核心特点是地方财政需要出资参与基金成立,基金再选择和以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优质民企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合作进行重要基建项目的融资。而这一方式对于地方财力捉襟见肘的地区可能并不适用。
当前的时点推出基建投资基金,主要是为了应对今年稳经济任务重、财政收支压力大、疫情冲击下社会主体加杠杆意愿不足的困境。除此之外,超前下达提前批专项债也是缓解基建资金约束的重要手段。
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一方面基建可优化经济增长物质基础,并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通过重点工程的落地以工代赈力,拓展就业岗位,实现稳就业这一重要目标。
2022年发改委所批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额度明显高于往年,今年的资金需求量较高。从5月发改委项目审批核准数量与金额远超于前3年同期,与前三年平均水平相较,今年的同比增速达74%。根据日前发改委将超前布局基础设施的这一表态来看,下半年的投资方向将集中在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水利、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预计下半年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还将保持在高位。
下半年推进的新一批大项目将面临资金的约束,超前下达提前批专项债、增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有助于在控制今年赤字规模的基础上达到稳经济、宽信用的效果。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角度来看,专项债、公共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以及PPP项目投资等传统资金来源有限,难以支撑基建投资增速维持在8%水平。一是今年的专项债已基本发行完毕,并将在8月底前基本实用到位。二是土地出让金的下降也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较大的支付压力。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市场预期,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力度不及市场预期。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