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投资的基金是赎回状态

jijinwang
投资中的“锚定效应”:在基金投资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投资者入市后,出现了亏损,大部分人在这时候不会马上赎回自己的基金份额。一旦行情开始回暖,账户由亏损逐渐变为盈利,反倒投资者会倾向赎回。
这到底是为啥?行为经济学有一个名词“锚定效应”解释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所谓“锚定”是指: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而大部分人较为常见的锚,就是自己投资时买入的价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人倾向“保本出”。
对应到基金投资上,我们不应该跟随市场短期的波动追涨杀跌,最好的办法是深度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基金,长期定投,坚定持有。此外,基金投资需要有长期意识。如果每天关注短期基金净值的变化,锚定一个价格,很容易因为短期的涨跌影响自己的投资决策,从而导致亏损。
@中欧基金 在雪球发帖表示:
在投资中,基金的盈亏与否,不能简单的作为基金赎不赎回的主要依据,投资者应该回归产品本身,考察产品的业绩持续性、基金经理的稳定性、与自己的风险匹配度等,持有过程中,也可以对基金经理持续跟踪,定期检验当初买入的逻辑是不是还成立,选好基金和长期持有,才是争取增加基金收益空间的要诀。

相信这是一个大家很好奇的话题,不过实际上近乎于索然无味。

先上数据!

一季度,基金公司掀起自购潮,频频出现自购加仓的公告,喊着自购。然而有买肯定就有卖。赎回的时候就不会这么大张旗鼓了,这也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心,基金公司到底卖了什么?

先上数据!柠檬君选取的范围是除QDII基金外的非货币基金,2022年一季度净赎回份额超过1005万份的,为什么是1005万份呢?因为很多发起式基金的认购份额都是1000万份多点,有很多基金公司赎回发起式份额,这部分没什么可参考的价值: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2-5-11

上榜基金一共是45只,大面积遭遇清仓式赎回,当然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断舍离还是果断些为好,就算是买得多,这也是一种好习惯。

对于债券型基金,基金公司“杀伐”更果决,而混合型基金则相对显得犹疑。不知道大家平时操作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这样?

大出大进的债基

减仓份额较多的大多数债券基金,这也并不奇怪,买的也多: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2-5-11

季度增持份额超过500万份的有58只基金,前8里面5个债基,份额最高的是兴证全球恒惠30天持有超短债A(012324)

债基主要面向机构,买哪个卖哪个,可能有很多因素不是基金公司自己决定的,参照意义并不大,可能还有一些被动买入,现在基金管理人自购持有份额最多的基金就是被动买入撑场子。

偏股基金的参照意义更大一些,当然申购、赎回都有一些非投资因素影响,比如有一些资金当初就是约定好时间的,到点就会撤掉,这些因素可能也要考虑到。

较受关注的减持

上榜基金中关注度较高的基金并不是很多,柠檬君挑几个说说:

天弘安康颐和A(010043)被清仓减持4897.6万份,这只基金2020年12月成立的时候,规模也就是保发水平,成立以来业绩表现不错,规模逐步增长,在基金公司赎回约5000万元的情况下,一季度规模依旧从15.07亿增长到23.24亿,这个赎回更像是扶上马送一程,如今能自立也就是放手的时候了。

永赢成长领航(010562)被清仓减持4000.3万份,这只基金成立于2020年12月1日,2021年8月4日到达历史高点1.3934元,基金公司是在2022年3月23日赎回的,当时1.0277元,基金公司相当于保本赎回,5月11日该基金净值0.9153元,前期最低0.817元。

中庚价值灵动(007497)被大幅减持3160万份,同时基金公司加仓了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中庚价值先锋股票,大致可以看作是一次调仓,在旗下几个产品中,选取了今年更看好的方向来投资。

财通成长优选(001480)被减持1006万份,基金公司是2月25日操作的,后续该基金在金梓才的执掌下逆势起飞,在3月底净值反倒更高了。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比较低迷,有人调侃是我发功了。

内容是4月19日上午发的,刚刚好最近的净值高点是4月18日……

我只想说“纯属巧合”……很多的高点其实是伴随着情绪高点一起到来的。

为什么没有人关心基金公司减持了什么基金呢?其实是真没有太多可以说的内容罢了,不知道下个季度会不会好一些?

更多基金新鲜事儿,欢迎关注基民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