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萧条什么意思(一片萧条什么意思)

jijinwang
什么是大萧条?大萧条到底有多可怕?
我先给大家看一下1929年到1934年期间美国大萧条那会儿啊,普通人的生活现状美国大萧条时期出现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大量的失业。那根据一项数据显示,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失业率大概是在25%,如果按照当时的失业人口去计算呢,大约有1500万到1700万的人呀,失去了工作,你要知道在当时的美国啊,大多数的美国家庭都是靠一个人出去去打工养活家庭的。
在大萧条的时期啊,还有一个特征,即使生产过剩,又是消费不足,穷人消费不起,中产不愿消费,那经济呢?一直就螺旋式的下降,当时的华尔街股市崩溃之后呢,好多东西都卖不出去,那怎么办呢?企业只能去解雇员工来降低成本,但是啊,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人失业,大家的手上都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去消费,而消费不足导致更多的东西卖不出去,于是购买力全面萎缩。
普通人呢,会感觉到更加的恐慌,从而更加的不敢花钱。另外啊,大量失业之下的美国人呢,只能不断地去找新的工作,因为找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那雇主呢,便一再地去削减工资,好多人尽管没有失业,但辛苦工作之后拿到的工资也仅仅是勉强可以活着。那再看房东那边儿,房东呢?开始将没有钱交租的房客呀,通通给他撵出去。
据统计,当时纽约的每一条街道,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将房客撵出去,于是露宿街头的年轻人不断增加,在街上捡一些报纸呀,一概就可以睡觉过夜了。好,咱们再说大萧条的第二个特征叫做回归大家庭。年轻人啊,如果说你不想露宿街头,所以呢,你只能回去和你的爸妈一起居住,年轻的夫妻呢,为了去节省开支,不得不与父母,公婆,岳父母,兄弟姐妹们挤在一起,那在这个时候,特大家庭的比例是在不断增加的。
1934年的一月份,美国对64座城市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当时,特大家庭的数量已经高达15%左右。再看职场这边儿,原本在职场上越来越多的女性职工也因为大萧条不得不回归家庭,随着大萧条的继续以及劳动力的过剩,就导致女性的职场优势逐渐缩小,人们呢开始变卖结婚戒指,抵押自己的家具,或者干脆直接向自己的亲戚求援。
然而这些办法往往也都是杯水车薪呀,只能勉强的去维持生计,那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许多的丈夫只能抛下男人的尊严,忍受自己的妻子,在外面做一些来钱比较快的兼职。唉,你懂得。这大萧条第三个特征是什么呢?就是减少社交,离群索居。
失业者和他们的家人呢,就会减少大部分的社交,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的家人相处,一家人常常也睡得非常的晚,漫无目的地听着无线电广播,或者呢,只是干坐着,然后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上午,无所事事地减少消耗。
好,再说。第四个特征就是逆城市化。在大萧条的前十年,那可是美国非常繁荣的时代,在那个繁荣的时代呢,人们重视享乐,非常多的人口呢,向城市聚集,大家都来寻找**的机会。然而在大萧条的时期啊,恰好相反了, 1930年到1933年期间,美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呀,人口从城市向农村倒流,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呢,是不得不离开大都市,到乡下的亲戚朋友那块儿去逼逼,难好了,食不果腹的家庭呢,也试着到农村自己动手种粮食吃,索性啊,在一切还没有彻底爆发之前,美国人迎来了罗斯福以及罗斯福新政,从而缓解了经济的衰退。
那讲到这块儿啊,我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就是说如果我们普通人真的进入了大萧条的时期,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啊,我就会劝大家千万不要走极端,也不要自暴自弃,我们首先要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对吗?做好手头能做的事情,然后再不断地寻找,升级。
那再一步呢,就是在保证你生存的情况之下,多读书,多思考自己身上存在的可能性。当然了,我建议啊,不管未来咱们会不会遇到经济大萧条,咱们手里面呀都趁早去留一些本金,防患于未然嘛,那我们当下啊,当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啊,你就可以去从事一些副业,比如说做短视频,写文案,或者说学习理财,学习用钱**。
也给大家看一下,这是我基金的账户啊,是上个月的,那虽然不多,但能够支撑我每个月的生活费了啊,比如说我现在不做短视频了,我的这部分的钱呢,还会默默地去给我挣钱。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14日发布了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严重程度显著高于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这里所说的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就是指的历史上著名的1929大萧条。

1929大萧条发生了什么

1929年之前的20年,美国迎来了高速发展,美国的经济熠熠生辉,进入到了一个繁荣鼎盛的时期,不论是实业家,还是经济学家,或者政治领导,都对美国未来的经济充满信心。

可是,前脚,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安德鲁·梅隆在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会继续下去。”

后脚,一个月后,也就是1929年10月下旬,黑暗开始降临。美国股市开始持续暴跌,道指5天之内跌掉了25%,市场恐慌情绪不断蔓延。人们开始抛售股票、债券等资产,想法设法回收现金,银行也出现挤兑,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瞬间消耗殆尽。

在1929到1933年的四年间,美国就有多达9000家银行倒闭,1400亿美元的存款烟消云散。而当时的美国,1930年的GDP也不过1000亿美元而已。整个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甚至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就在市场流动性紧缺的时候,当时的美联储还干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就是收缩货币供应。按照现在的理论,市场缺乏流动性,就应该增加货币供应,但是当时的经济学理论是滞后的。另一方面,当时是金本位制,美联储即便知道应该增加货币供应,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无限量印钞。

于是,这一萧条,就萧条了10年才缓过劲来。

2020年经济萎缩

2020年的经济萎缩应该算是在2008年之后,高杆杆投资泡沫积累的一次爆发。市场本身就有恐慌情绪,而这一情绪被“新冠疫情”和“石油价格战”两大因素给引爆了。

但是,当前的金融体系跟1929年有本质的区别。现在是信用货币,黄金与美元脱钩,各国央行发行货币,不再需要挂钩黄金。当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各国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解决流动性紧缺的问题,所以不会出现1929大萧条时期的流动性紧缺导致的萧条。

比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虽然金融体系在崩溃边缘,雷曼兄弟这样“大到不能倒”的银行也倒闭了,但是最后并没有出现类似1929年那样的持续性大萧条。这也是因为美联储开闸放水,保住了市场流动性。当时的中国也是同样,4万亿的经济刺激同样也让中国经济幸免于难。

但是,现在虽然能够通过“放水”解决市场流动性问题,但是却是在消耗未来。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有一句名言:“从长远看,我们都已死去”。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其实凯恩斯虽然主张依靠市场的自动调节,但是也主张当市场出现萧条时,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比如政府来帮大家消费。而政府的放水模式,也有凯恩斯理论的功劳。同时,凯恩斯也深知,这种开闸放水的问题解决之道,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毁长城”,是在透支未来。

经济萎缩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虽然以现在的经济模式,出现1929大萧条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却同样不容忽视。

失业。失业率的上升不用多说,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体会。

收入降低。即便有些人还没有到失业的地步,收入也已经大打折扣。加上现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很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虽然很多实体企业已经复工,但是复产情况并不理想,很多企业的订单还是年前的,新的订单如果无法接上,那么即便复工,也是无源之水。

物价上涨。上面说到,现代金融体系,可以通过印钞来解决货币流动性缺乏的问题,但是大量印钞的后果,就是物价上涨。相信这点国人深有体会,2008年4万亿刺激后,你身边的物价涨了多少,房价涨了多少,大家心里有数。收入下降,物价上涨,这是双重打击。

穷人变得更穷。为什么穷人会变得更穷,因为穷人手上的资产主要是现金,当物价上涨的时候,现金是越来越不值钱。那么结果就是,收入下降、物价上涨、手里的资产贬值,这是三重打击。

具体到经济萎缩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这就跟这次疫情还会持续多久有密切关系。虽然现在中国国内的疫情算是大体上控制住了,但是欧美的疫情并不理想,还在持续扩散。全球化之下,中国的经济并不能独善其身。仅靠国内的消费,根本不可能解决如此巨大的生产力。

所以,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现在都是应该节衣缩食,以“稳”为主。

根据IMF的说法,假设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防控措施可以逐步取消,随着政策支持措施帮助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全球经济预计在2021年将增长5.8%。

所以,现在的“稳”,是为了疫情过后,经济逐渐恢复时的厚积薄发。

影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你很可能失业,降薪。比如衣食住行,,物价会飞涨!谢谢,希望对你有用!

2、什么是理财过度?过度理财有什么危害?

过度理财就是超出自己的资金实力去购买理财产品,不切实际的追求高收益。

过度理财是有危害性的。

第一,把鸡蛋都装到一个篮子里,使理财产品购买者失去抗风险能力。有的人把自己的资金全部投到理财产品上,甚至还利用杠杆来扩大投资规模。这就赔不起钱,赔了就损失惨重,不但把本金赔进去,还有可能产生债务。

第二,影响正常生活。有的人过度理财,把生活费都用到理财产品上,日常生活都要借钱维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第三,除了经济风险,过度理财还使人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精神压力,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健康。

“过度”,当作何解释?在个人的理解中为:超越常度。也就是超过了正常范围能够接受的程度。那么什么是“理财过度”呢?简单来讲,就是将自身的资金进行理财收益的程度,已经超过了自身条件、环境所能够承受的程度。本来理财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因为过度理财而造成了更多的不便影响。那么,理财过度有什么危害呢?

一、理财过度对于日常生活有着影响。

正常的理财都是将自身生活以外的剩余资金进行投资理财,往往是投资理财产品或者稳定型的货币类投资产品,对于自己的生活而言没有任何的影响。从正面讲,正常的理财能够给予自身更多的额外收益,当然,是不会影响到自身正常生活的。但是,理财过度呢?会是影响理财者正常生活的存在。

有一个朋友,对于理财来讲,可以说达到“痴”的状态。为什么说是“痴”呢?本来将剩余资金进行理财,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既能够创收又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她却不一样,她就希望自己每一分、每一厘都能够进行理财,并且期望的是最大化收益。当然,这里指的最大化,是他认可的稳定型理财,没有多大风险的理财产品最大化收益。所以,几乎都投资了固定长期限的理财产品中,保险理财、银行理财,还有长期限的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

理财,本来是好事,但是被她一弄却成了折腾事儿。我是怎知道的呢?是因为她找我挪钱,与我讲了一些,然后再打听打听才知道,她真的是对于理财达到了“痴”的地步。将所有的资金全部多买了长期限的理财,自己手里可以说没有钱。如果自己家里有个需要用钱什么的,就是借钱。所以,周边的朋友基本都被她借了个遍,觉得这样很是不好。

所以,像这种就是理财过度,通过理财已经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是所有资金进行理财的存在,需要的是合理理财。

二、理财过度对于本金、利息有着折损,并不能达到利息最大化。

理财过度,对于本金、利息也是有着折损的可能。就算是低风险、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同样是存在这种可能性。怎么讲呢?

还是讲那位朋友的理财方式,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理财效益,所以全部认购了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手里的资金不宽裕不说,向亲戚朋友借款办事,别人多少也是不情愿、不愿意。

而这种理财的方式有没有风险呢?从风险等级的角度讲,风险性很低。但是从利息收入的角度,以及日常生活可能存在应急资金的时候,那么对于利息就可能存在着折损。当违约的时候,如果是保险理财,不仅仅是利息收不到,本金也会随着折损。如果是定期存款,那么利息也就会大大折扣。

所以,过度理财对于本金与利息可能存在着潜在的折损伤害。

三、应该如何避免过度理财?

过度理财,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贴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性格、情绪、条件、资金、环境、背景等等因素,都没有一概分析清楚,而自己期望最大化收益而造成的。那么,应该如何避免过度理财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降低对于理财收益的期望值,既能够满足手头资金又能够达到理财的收益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合理理财。市场中有着灵存灵取类的理财:货币基金,虽然年化收益率低于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但是灵活度很强。而理财产品中也是有着不同期限的产品。所以,可以进行合理的匹配,既能够满足灵活使用的资金,又有着中短期的理财,还有着长期高利率的理财,综合受益并不低,并且就算遇到应急需要资金,也能够更好的调节。

有个朋友,月薪5000,存款10万。去年,她开始接触基金,尝到甜头后,把所有的钱均用来理财。今年3月份,她母亲的一场病,让她后悔不已,亏了1万多。

有个朋友何芳,农村的,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还有个在读高中的弟弟。她长得很漂亮,月薪5000,工作3年后,存了10万块。去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买基金。刚开始,她买了1000块,一段时间后,挣了100多。然后,她买了5000块,很快,又挣了600多。这下,她胆子大了起来,10万块钱,买了7万的基金,2万定期理财,只留了1万多在余额宝里。另外,她每个月还基金定投500元。

今年3月份,她母亲突然查出重病,需要动手术,需要8万元。她家里经济困难,亲戚朋友也借不了太多。大家都知道,今年3月份,基金一直在跌。而她的定期理财暂时没办法取出来。面对母亲的重病,何芳即使有再多的不舍,也还是忍痛把它们卖了,最后亏了一万多。

在卖基金的那一刻,何芳简直要哭了。好在她母亲的手术很成功,现在已经康复了。

何芳告诉我说,她很后悔,后悔自己太贪心,当初应多留点活期存款,并把一部分资金存银行定期,少买点基金。这样,可能不会有太多利息,但至少在需要用钱时,不会那么狼狈,更不会亏那么多。

有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们要学会理财,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睡后收入,让钱生钱。

但,凡事过犹不及。理财应尽量使用闲钱。在自己存款不是那么多的情况下,多存钱,开源节流。过度理财,只会让自己在需要用钱时,变得手足无措、狼狈不堪,甚至以亏本为代价。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你想赚取利息的同时,别人正盯着你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