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国内的那帮基金经理不行。。。理念不到。。。又想挣大钱。又想做游资。。最后啥都不是。。
投资这玩意。。需要时间的积累,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拿钱试出来的
高雅一点的说法。。。认知的提升用钱砸
一个入市一年天天炒股的人比大学交经济学的教授炒股水平都高。。
用10次亏损的运气换来一次上涨的乐趣。。最后还以为是自己的水平可高。。
(俺被骂了一早上[泪奔]6点骂到8点[泪奔])
一:基金经理退休后基金怎么办
上一期的FOF小课堂《》一文中我们聊到,美国养老金投资的主流方式是以FOF形式运作的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基金。
有小伙伴可能还是比较疑惑:
如果是出于养老的目的,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基金这两种类型的养老FOF该怎么选呢?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两者的区别!
首先,怎么区分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基金呢?
这个很简单,看产品名称就行!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的产品简称会明明白白地写上“养老+具体的年份”字样,如“XX养老2050”。
而同样是养老目标基金,目标风险型在产品名称上则不会带有具体的年份,而是带上代表不同风险等级的词语,如稳健、平衡/均衡、积极等。
市场上产品名称中带有“稳健”二字的基金很多,那是不是说带有稳健两个字的基金都是目标风险基金呢?
并不是的。
在前面的文章《》我们有提到,只有养老目标基金才能在基金名称中使用“养老”两个字,其他一般的基金是不能使用“养老”字样的。
所以,想要找到专门的养老基金,筛选的第一步是先看基金名称中有没有带有“养老”两个字。
如果有,那就可以再进行下一步的挑选:
- 产品名称中带有明确的年份的,如“2035”“2050”,那就属于养老目标日期基金;
- 如果是产品名称中没有带有明确年份,而是带有代表不同风险等级的词语,如稳健、平衡/均衡、积极,那就属于养老目标风险基金。
根据统计,目前市场上的养老目标风险型基金主要分为三类,而且越追求稳健的养老FOF,持有期越短。
- 稳健:多为一年持有期
- 平衡/均衡:三年持有期
- 积极:五年持有期
这背后是什么原理呢?
原因在于,《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文件对养老目标基金持有期限与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限定
例如,持有期5年以上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不得大于80%;持有期1年以上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不得高于30%。
换而言之,如果想要把一只养老基金打造成追求高收益的积极型FOF,那就必须通过设定更长的持有期来提高权益资产和上限啦!
目标风险基金的优势在于,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相对应的产品。
- 如果是追求高收益,同时又能够承受高风险的小伙伴,就可以选择带有“积极”字样的养老基金;
- 如果是风险偏好较低的小伙伴,那么带有“稳健”字样的养老基金就更为合适了。
目标风险型基金的一个不足在于,没有考虑到人们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风险偏好的变化。
基长在30岁的时候也许可以承受更大的风险,希望能够博取更高的收益;但是到了53岁,可能接受不了短期大幅亏损的后果,更希望能够踏踏实实过渡到退休。
当基长的风险偏好发生变化时,就需要自己来进行配置调整了。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目标日期基金的设计原理基于一个朴素的道理:人们的风险偏好和收益要求将随着退休日期的临近而降低。
一般情况下,年轻的时候风险承受能力强,更追求高收益;而年纪大了之后,承受不来高波动、高风险,更看重资金账户的稳健性。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会基于这个实际情况,在投资中不断调整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以契合持有人的风险偏好变化。
以某养老2050基金为例,基金招募说明书上清楚地表明在不同的年份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范围,而且随着退休目标日期(即2050年)的临近,权益资产的投资比例范围是在不断下降的。
如2019-2023年,权益类资产比例范围为51.4%~80%;而在2049-2050年,比例范围下降至5%~32%。
相比目标风险型,目标日期型更适合不愿意主动管理的人群,放弃一定的“权力”换取一定的“自由”,把资金交给基金经理,等待退休日期的到来即可。
综上所述,目标风险基金和目标日期基金各有优势、各具特色,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 对于明确自己风险的人,可以选择目标风险型
邻居王姐,不喜欢股市的波动,只希望资产可以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长期稳健增值,她对于何时退休并没有太详细的计划,王姐就比较适合选择名字中带有“稳健”字样的目标风险基金。
- 对于明确退休时间的人,可以选择目标日期型
楼上李哥,不想过多的主动参与投资,只希望2050年退休时可以赎回自己的养老目标基金,充分相信基金经理可以对预期2050年赎回的资金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配置,李哥就适合选择“XX养老2050”基金。
想要让我们的养老生活更有保障,就需要我们早做准备、合理投资,现在就不妨
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不构成推荐、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客观冷静,量力而为。基金、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基金、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
二:基金经理跑了怎么办
在《基金选择之“技术面”解析》一文里,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历史数据选择一只好基金。其实选基金也就是选基金经理,跟对了人才能让你的钱袋越来越满呐。当然,因为被动型基金跟基金经理没多大关系,所以这里讨论的都是主动型基金。
但是还存在一个风险因素,就是千辛万苦选出来的基金,万一哪天基金经理离职了该怎么办?
这种事还是很让人糟心的,因为主动型基金的业绩主要就靠基金经理,一旦离职将无法保证这只基还能像以前一样收益满满。就像当年的“华夏大盘精选”没有了“基金一哥”王亚伟,就一蹶不振了。
如果踩中了这种“雷”该怎么办呢?小洛推荐两种办法供参考
这种情况当然是他跑你也跑呀。“老板”都溜了,难道你要与其共存亡么?
具体做法可以将之前投的那些基金转换到类似业绩的基金上。如果你按照《基金选择之“技术面”解析》一文里介绍的办法建立了基金库的话,就很容易找到目标基金。如果你没有建立基金库也没关系,花点时间寻找下就好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小洛推荐的是基金转换,而非先赎回再买入。基金转换既能节省时间成本,又能节省交易成本,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如果你的目标基金不支持转换就没办法了。
这种方法与上面唯一差别在于,不是一次性转出所有基金,而是分批转出。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留给新上任基金经理一定的观察时间,毕竟基金经理会有一个交接过程,基金调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万一这个经理是个未被发现的金子,这样就可以以最小的损失和最低的风险继续买这只基了。
说了以上这两点,聪明的小伙伴应该已经发现做法的核心。就是一旦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如何规避,而非迎头向前冲。
无论是投资基金,还是进行其他类型的投资活动,风险控制都是第一要事。面对风险时,先要问问自己能承受的损失范围是多大,对于超出范围的要坚决规避。
风险和收益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能做到零风险的投资,银行都能倒闭,更何况其他投资呢。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做大概率盈利的事,将收益最大化。
最后祝小伙伴儿们投资收益慢慢,永不踩坑!
数据流告诉你,买基金选择场内还是场外
数据流告诉你,买基金选择A类还是C类
基金选择之“基本面”解析
如何选一只心仪的指数基金
作者简介:财商小洛,愿意分享财商知识的近90后大叔,专注研究下班后的资产增值,读书理财两不误
三:基金经理换人怎么办
这真是个好问题,因为要分三个维度来回答。
第一个维度
如果你持有的是货币基金、被动管理型基金,那么基金经理换与不换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第二个维度
如果你持有的是指数型基金,这类基金跟踪复制指数,基金经理人对其的干预范围和影响都比较有限,因此即使基金经理发生变更理论上不会对基金造成太大的影响,只要一如既往地
第三个维度
如果你持有的是基金产品类型若是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
对这类基金来说,它十分考验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而且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基金业绩表现。
因此,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如果主动管理类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
假设你持仓的某只基金很长一段时间内业绩表现比较差,恰好遇到基金经理被更换,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基金公司在进行内部调整。
针对这种情形,不着急赎回,不妨对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做综合的考量与分析。如果新上任的基金经理资历深厚、管理产品的历史表现业绩都比较优异,这时我们可以边观望边持有,给新的基金经理一段四五个月的“考察期”。
在考察期内,我们一方面通过基金纵向的业绩表现来考察基金经理的运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天天基金网的同类型排名比较功能,从横向角度来衡量基金经理在同行中的实力。
两方面综合考量后,再对手中的基金做出赎回或持有的决定。
第二种情况:
假设持仓的某只基金业绩表现一直优异,自己就是冲着基金经理本人才购买的,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扪心自问,回顾一下自己购买该产品的投资逻辑,是否就是直接冲着基金经理本人而去的呢?
如果是,可以考虑赎回该基金。毕竟对主动管理型基金来说,基金经理是其灵魂和核心,他们的选股择时能力和投资策略跟基金业绩的表现息息相关。
甚至有这样一句话这样说道:选主动型基金的核心在于选人。
因此,如果自己跟随的基金经理变更了,不妨考虑赎回。赎回后,如果仍然认可该基金经理,可以继续
风险提示:文章中的信息均
四:基金经理赔钱了怎么办
收益是和风险成正比的,收益高风险也大,反之收益地风险才小。 基金赔不赔钱,要看行情好不好,行情不好,赔钱的就多。 好的基金经理在投资管理,投资策略等方面有优势,可以使基金的收益最大。五:基金经理跳槽了怎么办
项目应该有另外的人接手,一般这些大项目不会因为个别主持人的更换而受到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