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基金今年收益是负的,现在大盘就是处在震荡调整阶段,板块轮动总有一天会轮到你的基金,因此卖是不明智的。
3300以下确实有买点,但现在跌幅不够大,大额买进没什么利润,若继续调整,会浪费时间,影响心情。
鉴于以上,持有基金的持基不动,定投的坚持定投,若遇深度调整适当增加买入额度。
不要紧张恐慌,也不要心存太多幻想。当前就是一个喝茶看戏阶段。
基金行业过去更多承载资本市场价值发现、二级市场“压舱石”功能,未来,新一代基金管理人需要更加负有使命感,把行业当成老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载体
图为公募基金行业唯一的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最资深的公募基金高管,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谢卫。
《投资时报》记者 李浥尘
中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25万亿元,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的中流砥柱。在此背景下,作为基金行业唯一的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最资深的公募基金高管,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谢卫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是《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增强公募基金服务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能力建设的建议》,两份提案均与公募基金行业密切相关。
在这两份提案中,谢卫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如建议构建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产品辨识度和行业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等。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过去15年里,谢卫已提交35份提案,近8万字。这些提案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地方政府融资、强化企业融资和债务管理、A股市场国际化发展、落实资管新规、规范金融理财发展、提高个税优惠政策力度、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等多方面,这些方面多为谢卫较熟悉的金融领域,今年他更是将视线聚焦于自己身处的公募基金行业。
“作为来自公募基金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大家愿意从我的视角去看这个行业,我就更想精益求精,寻找真正的行业痛点。”谢卫表示。在他看来,见证了基金从无人知晓到成为全民理财的重要手段之后,自己愈发体会到,基金行业过去更多承载资本市场价值发现、二级市场“压舱石”的功能,但展望未来,新一代基金管理人需要更加负有“使命感”,把行业当成老百姓实现共同富裕的载体,帮助老百姓通过基金投资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
构建持有人利益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代表,不仅承接着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也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息息相关。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爆发式增长,从2021年末数据来看,整体管理规模已突破25万亿元大关,数量、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且长期收益率大幅跑赢同期上证综指。
但以专业眼光看,高歌猛进的行业背后,是对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谢卫对此更是感受颇深。他表示,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在践行普惠金融、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上承担了重要职责,在这个时点谈公募基金发展,相较于对规模增速的关注,更值得讨论的是如何推进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过去对于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衡量指标比较单一,行业习惯于公司主要看规模、基金经理个体主要看业绩,收益背后的风险、规模背后的质量,尴尬地退居其次,被人遗忘。”谢卫表示,这导致行业发展始终未能逃出一个怪圈,从行业增长层面而言,行业的起伏与市场行情关联度很高,行情好时高歌猛进,行情不好时陷入低迷;从基民感受角度来说,产品业绩高点往往是资金大量涌入的时候,“基金**而基民不**”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
谢卫认为,公募基金行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谢卫提出了四项建议:构建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产品辨识度,助力财富管理市场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充分发挥公募基金投资管理能力优势,把握个人养老金发展机遇。
具体来看,谢卫认为,公募基金行业必须持续构建和完善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良好的治理结构,要正确处理好持有人利益、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业绩和规模的关系。
“投资业绩是赢得投资人信任的主要方式,规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要把规模的增长置于投资业绩的约束之下,不能以牺牲业绩来追求规模的无序扩张。”
要构建和完善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就要处理好人才与激励的关系。谢卫指出,人才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资源,必须得到尊重和呵护,并给予适度的激励,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承担起普惠金融的责任,但是过度激励容易导致投资和营销的短期行为,损害持有人利益,同样必须加以规范。此外,要建立企业责任文化。作为以人为本的行业,应该时刻谨记所肩负的信托责任,鼓励基金公司多角度展示持有人的投资收益。
“快速发展的基金行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我们首先需要承认行业的人才密集型特征和展开适度激励的必要性,但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当这些年轻人来了之后,应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文化和价值观。”谢卫强调,基金行业应当时刻谨记所肩负的普惠金融责任,也应该用正确的价值观来迎接这些年轻人。行业对人才的激励方式,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在提升产品辨识度方面,谢卫也给出了三点清晰建议:首先在产品设计端应该更加精准,产品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到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的成熟度、可延展性、可承载的管理规模,并通过多种方式让渠道、合作伙伴、投资者理解;其次,产品风格稳定不漂移,应遵守契约精神,不能因为市场环境和热点的切换引发“风格漂移”;最后,努力打造净值化时代能被更多理财客户接受的低波动、稳健的增值产品。
以专业专注获取信任尊重,这条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谢卫认为“做正确的事情,回报会比想象中来得更早、更快”,在他看来,公募基金行业各家公司的选择千差万别、生存状态各色各样,“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道路才是行业发展的“正道沧桑”。
优选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
今年两会期间,谢卫还对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发展中的角色担当提出了建议。实际上,自2020年以来,谢卫已连续三年提交养老金制度建设相关的提案。2020年,他的提案为《关于发挥公募基金作用,提升年金基金投资增值能力的建议》;2021年,提出《关于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作用,推动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的几点建议》;今年的主题是《关于增强公募基金服务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能力建设的建议》。
“在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全民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养老是公募基金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谢卫表示,“我的第一份养老提案在2020年,因为2019年权益市场行情不错,但年金权益投资比重较低,我提出希望提高比重,获得人社部采纳。2021年,我的提案是要解决个人养老金融的配套政策问题,目前还在综合评估。到了今年,我的提案方向更多是从行业自身的要求出发。”
今年,他建议公募基金行业加强能力建设“做好自己”,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高质量满足个人养老金投资需求,增强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服务能力。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
公募基金行业自 2018 年起开始推动发行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在管理规模、服务人数和投资业绩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如何高质量满足个人养老投资需求、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谢卫表示,全市场共有50家基金公司发行了养老目标基金,但各公司在治理水平、经营管理规范程度、大类资产配置和投资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增加了投资者选择该类养老产品的难度与风险。
在产品设计上,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契合度有待提高,我国的养老目标基金借鉴了美国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的设计思路,投资策略相较于传统公募基金更为复杂。尤其是目标日期基金,其资产配置比例随时间动态变化,初始权益资产比例较高、波动较大,在当前我国居民整体金融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养老投资风险偏好相对保守的国情下,老百姓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对于一个新兴领域,行业在养老类产品设计、养老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也缺少专门政策支持,存在产品本身养老属性不够突出、养老投资人才稀缺等问题,不利于行业进一步推动个人养老财富管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上述问题,谢卫建议,首先应坚持稳字当头,优选机构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立足于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守公募基金发展定位,选择治理结构完善、大类资产配置及投资能力突出、内控制度健全、养老目标基金管理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基金公司先行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坚持稳字当头,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稳步推进。
其次应优选产品,提升行业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起步阶段,鼓励基金公司持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公募基金权益管理能力,明晰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提高养老金融产品辨识度。优先将具有低波动、收益相对稳健、风险相对可控特点的,包括目标风险基金在内的养老产品体系作为行业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的重点产品予以支持。以该类产品为先导,严守安全底线,配套做好投资管理、风险控制、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等相关工作,让老百姓愿意投、放心投、长期投,逐步提升老百姓对包括目标日期基金在内的行业养老产品体系的接受度。
第三,行业合力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打造行业的个人养老金服务体系。考虑到个人养老业务发展尚处在起步期,谢卫提出,行业需要深化养老投教工作,可以将基金投顾业务与个人养老财富管理需求的应用场景有效结合,将基金投顾服务与包括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养老产品体系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宣传,打造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的个人养老财富管理服务体系。
第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谢卫认为,一方面对于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初期的新产品、新模式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基金公司研究探索更多真正满足老百姓养老投资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在养老投资人员的长期考核和激励方面出台相应政策,帮助基金公司吸引、培养、留住更多的养老投资人才,推动行业形成养老金长期投资机制,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从而更高质量地发展真正满足老百姓养老投资需求的个人养老财富管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