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慈善基金怎么用的需要告诉捐款人吗
壹基金跟这件事情更是半毛钱的关系没有,纯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二:慈善基金的钱怎么用
合不合理取决于你把所得的盈利用来做什么。
如果你把赚回来的钱用来做慈善,别人也不能说你什么。但是如果你把赚来的钱收入自己的囊中,那就有失道德了。
虽然有的人眼里,那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拿来投资,还可以赚点钱,看起来没什么毛病。但是这不符合社会大众认可的道德观,你把别人用来做慈善的钱当成生意来做,而且赚的钱还被你自己拿了。慈善的本意是:不涉及利益,不求回报。但是现在你把别人的善心换成了利益,会让人觉得自己做的善事被你用来谋私利,人家当然不同意。
三:慈善基金怎么**
慈善基金会通过别人的资金来救助别人,其中可以从中收取利益四:慈善基金是怎么运作的
提到“公益”一词,人们的脑海中本联想到的是“让世界更美好”的救世理想、“多方共益”的良好氛围,毕竟“公益”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与“私利”相悖。但是,频繁冲入公众视野的种种公益乱象,为“公益”一词蒙上了灰尘、泼上污水,我们不禁感叹:公益到底是利益驱动还是爱心驱动?单纯地做公益为何如此艰难?
表面看是做“公益”,背后实则做“生意”
近些年,诸多公益组织和公益平台相继“塌房”,社会公信力一再被践踏。2019年,水滴筹因地推 “扫楼”式筹款,被公众质疑“公益变生意”;2021年年底,水滴筹更是被曝“收取18%的服务费”。其CEO沈鹏也曾在微博自证清白:“再管不好,愿把水滴筹交给相关公益组织”。那么,公益组织就可信吗?不,很多公益组织一样是从中牟利。水滴筹的管理费尚且公开,但一些无良公益组织收取高额佣金费的不齿行径却无人知晓。
近日,据某企业市场部负责人透露,公司想给贫困山区捐赠一批爱心课桌,却吃了某知名公益组织的闭门羹。其实,往年都是该司自己通过经销商渠道寻找爱心线索,但是考虑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公益组织能更好的扩大救助效果。今年,该司负责人询问多方联系到该公益组织负责人,然而,该公益组织不问捐赠细节,一上来就狮子大张口,向该司收取所谓的“管理服务费”。被问到具体是多少钱时,该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真的是天价,甚至超过捐赠物资本身”。更令人气愤的是,该公益组织还声称“能接受这点才能继续往下谈”!
其实,收取佣金费可以理解,毕竟公益组织也需要可持续性经营,但是毫无底线地漫天要价,不禁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是在做公益,还是在做生意?公益组织承载着社会公信力,本该以公共利益为主要追求、不把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然而现状却是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过度地把公益项目商业化,收取巨额佣金费用,故意把单纯的公益捐赠推向商业利益,他们以公众福祉为先的初心又在何处?
只收“钱”不收“物”,公益市场“供需失衡”
如果说,收取高额佣金费已经让人对公益组织公信力产生怀疑,那么,公益机构“只收钱不收物”的行为更是令人咋舌。无独有偶,另一家企业在进行公益项目时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但是“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它所对接的机构负责人直接反馈“不接受单纯的物资捐赠”,言外之意是“我们不收物只收钱”。难怪,虽然每年社会捐赠总额屡创新高,公益/慈善组织数量更是逐年增长,“截至今年3月,正常经营状态的公益基金会共有8959家”,但现实情况是什么?是一方有心一方有需,作为中间介质的公益机构屡屡失信失职;是放眼望去,仍然有很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在困境中煎熬。
2020年,一位在医疗救助类基金会工作了7年的内部人士爆料了其所在的单位。一次一名贵州偏远山区的患者想要申请肺病药,但是他没穷到能够申请低保,又没富裕到买的起药,所以打电话求助能否特批,但该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以“肯定是骗子,这年头谁还没个10万20万的,我在这行业这么多年,压根没见过这么穷的人,告诉他没法照顾”一口回绝了申请。然而实际情况是,患者是70多岁的老人,独子出车祸去世、儿媳改嫁,抛弃了女儿,老人经济
今年一月份,新疆小伙千里捐馕的善举感动了万千国人。为了3000个馕,从新疆一路开车到西安,奉献爱心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辛酸?如果公益组织担当好捐赠人和受捐者之间的介质,又怎会屡屡出现个人及企业捐赠物资无门只好自寻门道的情况?为何在公益机制逐渐完善、公益组织数不胜数的当下,还有这样艰难行善的现象出现?这一系列看似费力不讨好的行善行为背后到底暗藏什么玄机?又是什么阻断了善意的发出方流向接收方?
不是为了传递善意,而是为了“消费”善意
公益组织“收取巨额佣金”、“只收钱不收物”等一系列商业化暗箱操作,使得企业不得不把公益项目转变成营销项目,否则公益将无法继续下去。如果公益营销能互利共赢,倒也无可指摘,但偏偏一些商家在尝到了公益营销的红利之后,丢失了其做好事的初心,不断地以“公益”之名包装“营销”。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个卖惨的公益宣传片、一篇篇煽情的文章、一场场直播带货,最后是直接导向购买商城的产品购买链接,商家赚的盆满钵满,但真正有多少钱流向了需要帮助的人?企业赚取利润、承担社会责任理所应当,但是二者之间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而不是以公益为噱头而行营销之实,无底线地消费大众的善意和爱心。
无良的公益机构过于商业,无良的商家踏足公益,公益组织及公益机构在“公益”这一专属领域的失职,推动企业开始承担本该由专业组织承担的职能,导致生意和公益混作一谈。这让人不禁感叹:“单纯地做好事就那么难吗?”是的,如果做公益没有一颗单纯的心,如果公益不是为了传递善意而是为了消费善意,那么,请不要做公益!做公益就是要单纯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公益能不能简单点?在公益组织商业化、污名化的当下,还有企业坚持初心、单纯地做公益吗?
无良公益机构/组织的商业牟利行为,让有所捐者无处捐,让有所需者无所助;唯利是图的商家以公益之名消费公众善心。“公益”和“生意”交杂的种种乱象,给公益冠上了污名,让“公益”二字丢失了其本身的意义。所以,现在是时候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营造健康良好的公益氛围;更是时候让公益回归“公益”本质,切莫让还在坚持公益初心的企业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