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条家训,十种人生大智慧(上)
1.无事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如无事般镇定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感悟:人无事的时候,要像有事的时候那样谨小慎微,这样自然安详无事;有事的时候,要像无事的时候那样安定,有魄力。心欲小而胆欲大,心小和胆大是相辅相承的。只是小心,就会畏首畏尾,难成大事。只是大胆又难免错误百出,身陷险境。
苏辙说,“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功夫下在平时,多思考,多想办法,多提高自己,不要临时抱佛脚,那样一定会变得慌乱不堪。心态一崩,事情自然也就乱了。时时警惕,细心谨慎,雷厉风行,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主事人。
2.不轻看别人,不高估自己
训曰: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都统毕立克图汉仗好,且极其诚实人也。
感悟:我从不轻视人,说谁无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闻,我常对大臣们说,你们只要知道的,就不妨告诉我,只要是合理的,我一定嘉奖采纳。
康熙作为皇帝都能有这样的觉悟,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就更不应该看轻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视角,不同的视角合在一起,才能看到世界的全貌。山不辞石方成其高,水不辞海方成其大。只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家,才不会管中窥豹,夜郎自大。一个人的格局、见识,都由此而来。聆听别人的建议、想法,是完善自我、事业进阶的必由之路。
3.认错改过,才是成长契机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感悟:人生在世,谁能不犯错呢?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我就不这样,我总是主动认错。别人总是因为我的认错而感动到不安。而事实上,能够主动认错,多是品德高尚的人。
一个人,如果能够看清自己的错误,坦诚承认,并且积极改正,这个人在道德修养和做事业方面一定会有所成就。可惜现实中我们经常是讳疾忌医、自欺欺人,犯了错误不肯承认,更不会坚决地改正。这是一个很大的陋习。
4.谨慎,才能人生安稳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也!
感悟:对于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是事大还是事小,一定要十分谨慎,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因而孔子说:“遇事不先问几个‘怎么办’、‘如何办’的人,我最后也要对他所办的事说‘该拿这件事怎么办啊!’”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慎之又慎、审之又审,这是我们在处理棘手问题,或者面对重要选择的时候最应该采取的态度。
很多人推崇果断,决断,殊不知那些做事果断的人不是不谨慎,不是没有审之又审,而是早已经将这些功夫修炼地炉火纯青,所以才能在很短时间做出正确的决定。果敢、果断与慎之又慎、审之又审的态度是不矛盾的,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的果断、决断,就必然带来不好的结果。
5.心中有“敬”,谨终如始
训曰: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物;必谨终如始,慎修思永,习而安焉,自无废事。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人所谓敬以直内也。
感悟:在没有事的时候,用 “敬”来约束自己的操行;在有事的时候,以“敬”去应付一切。做任何事情,都要始终如一、谨慎小心,坚持谨慎持重、从长计议的做事原则,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过失、错误发生。
所以说,一个人心中如果有了“敬”意,那他的身心就会处在一种厚重、澄清的状态之中。把“敬”放在心上,就如同主人在家,自然能够整理好家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敬”能够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正直的含义。
“敬” 是处事修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恭慎地对待人与事,就能够使内心变得正直;能够敬重他人及一切事,就能处理好纷纭复杂的人际关系,做起事来也会游刃有余。
1.无事如有事时提防,有事如无事般镇定
训曰: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失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也。
感悟:人无事的时候,要像有事的时候那样谨小慎微,这样自然安详无事;有事的时候,要像无事的时候那样安定,有魄力。心欲小而胆欲大,心小和胆大是相辅相承的。只是小心,就会畏首畏尾,难成大事。只是大胆又难免错误百出,身陷险境。
苏辙说,“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功夫下在平时,多思考,多想办法,多提高自己,不要临时抱佛脚,那样一定会变得慌乱不堪。心态一崩,事情自然也就乱了。时时警惕,细心谨慎,雷厉风行,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主事人。
2.不轻看别人,不高估自己
训曰: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都统毕立克图汉仗好,且极其诚实人也。
感悟:我从不轻视人,说谁无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闻,我常对大臣们说,你们只要知道的,就不妨告诉我,只要是合理的,我一定嘉奖采纳。
康熙作为皇帝都能有这样的觉悟,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就更不应该看轻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视角,不同的视角合在一起,才能看到世界的全貌。山不辞石方成其高,水不辞海方成其大。只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家,才不会管中窥豹,夜郎自大。一个人的格局、见识,都由此而来。聆听别人的建议、想法,是完善自我、事业进阶的必由之路。
3.认错改过,才是成长契机
训曰: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
感悟:人生在世,谁能不犯错呢?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我就不这样,我总是主动认错。别人总是因为我的认错而感动到不安。而事实上,能够主动认错,多是品德高尚的人。
一个人,如果能够看清自己的错误,坦诚承认,并且积极改正,这个人在道德修养和做事业方面一定会有所成就。可惜现实中我们经常是讳疾忌医、自欺欺人,犯了错误不肯承认,更不会坚决地改正。这是一个很大的陋习。
4.谨慎,才能人生安稳
训曰:凡人于事务之来,无论大小,必审之又审,方无遗虑。故孔子云:“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诚至言也!
感悟:对于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是事大还是事小,一定要十分谨慎,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因而孔子说:“遇事不先问几个‘怎么办’、‘如何办’的人,我最后也要对他所办的事说‘该拿这件事怎么办啊!’”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慎之又慎、审之又审,这是我们在处理棘手问题,或者面对重要选择的时候最应该采取的态度。
很多人推崇果断,决断,殊不知那些做事果断的人不是不谨慎,不是没有审之又审,而是早已经将这些功夫修炼地炉火纯青,所以才能在很短时间做出正确的决定。果敢、果断与慎之又慎、审之又审的态度是不矛盾的,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的果断、决断,就必然带来不好的结果。
5.心中有“敬”,谨终如始
训曰: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物;必谨终如始,慎修思永,习而安焉,自无废事。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人所谓敬以直内也。
感悟:在没有事的时候,用 “敬”来约束自己的操行;在有事的时候,以“敬”去应付一切。做任何事情,都要始终如一、谨慎小心,坚持谨慎持重、从长计议的做事原则,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过失、错误发生。
所以说,一个人心中如果有了“敬”意,那他的身心就会处在一种厚重、澄清的状态之中。把“敬”放在心上,就如同主人在家,自然能够整理好家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敬”能够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正直的含义。
“敬” 是处事修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恭慎地对待人与事,就能够使内心变得正直;能够敬重他人及一切事,就能处理好纷纭复杂的人际关系,做起事来也会游刃有余。
一:康希诺股吧
今年5月份的时候,世卫组织通过了康希诺新冠疫苗加入紧急使用清单的申请,所以打完康希诺新冠疫苗是可以直接出国的。
现在国内已经有三种疫苗是在世卫组织的紧急使用清单里了,国药中生灭活、科兴中维灭活和康希诺新冠疫苗都是世界通用的新冠疫苗,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按流程打的这几种新冠疫苗,都可以直接出国而不需要重新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