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基金卖了收益立马少了?为什么基金卖了之后还有收益

jijinwang
基金薪酬改革带着情绪看显然不对,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两者都是利益群体,基金经理为了自身获得更高的报酬,希望在规模上扩大,这本身没有错,但是运行的过程出现问题,只追求规模了,却忽视了收益,那么监管在当下将薪酬与基民的利益进行捆绑这也是对的,只是有一点各位不要忘记了,还是希望让基金经理**,尤其是那些长期能够为投资人带来收益的,期待他们能拿高额的报酬,这样的激励制度下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基民赚到钱的同时,基金经理能获得阳光下的超额收益。
 
为什么这些年不少在公募基金里优秀的基金经理纷纷离职去奔了私募,这个难道不值得反思么?本身的原因还是公募的薪酬激励制度多少存在一些缺陷的,尽管这些对基金经理做出了很多与基民利益同在的一些限制,比如说薪酬的递延制度、比如说及基金经理需要拿出不少3成的绩效薪酬自购,从这些措施当中看到的是对基金经理的限制,却没有一条对那些默默无闻给投资人创出收益的基金经理的高额激励制度,这就给人一种似乎只有“罚”而没有“奖”,如此会不会造成另外一种局面,基金薪酬改革落地后,会继续有大批量的优秀基金经理离职呢,真是这样池子里没水了,基民靠谁养活,这个要好好想想。

一:为什么基金卖了之后还有收益

开场前,先和大家做个小测试。

假设您和朋友4人外出聚餐,随后在餐厅点了8道菜,但2个人临时不来,所以本来4人8道菜,结果变成2人点8道菜。餐厅规定不能退菜,不能打包。剩下聚餐的2人吃8个菜显然太多了。

您可以选择适量饮食,但会产生浪费钱的负罪感;也可以选择把8道菜都吃完,但会承受暴饮暴食对身体损害的风险。如果是您,您会怎么选择呢?

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

在这个案例中,其实无论后面怎么选择,8道菜的费用都已经支付了,是确定了的,并不会因为选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8道菜的费用有个经济学名词叫做“沉没成本”。“沉没成本”不应该成为未来决策的依据。言外之意,你该吃吃该喝喝,请忘记点过8道菜。

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相似的情况在投资中也比比皆是。比如,投资基金的您最近是否在思考,基金好不容易回本了,是否应该止盈离场。

投资者们可回想下有这样情况吗?在基金亏钱时反而是不愿意卖出,会更愿意选择耐心等待回本;而在当下基金回本**之后又想着急卖出,大家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吗?

有人说是之前的大幅回调给基民们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正所谓“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当从套牢的伤心往事中逐步走出,再去回望时往往会觉得难以承受,所以不想再过第二次。面对即将回本或是已有浮盈的基金,基民们很自然形成一种“不亏就行”的心态,这就产生所谓的回本就卖的心理。

这种“**/保本卖出,亏损持有”的倾向,也有个行为金融学名词叫做“处置效应”。

产生这种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沉没成本”形成了您心中的一个“锚”。您可能不自觉中将您的投资基金成本价锚定作为了您的投资依据,这种下意识将基金买入净值当作标杆,一旦达到便卖出的想法,就是受到“处置效应”的潜意识影响。

沉没成本的锚对未来的投资并没有实质用处,沉没成本也不应该成为投资依据。言外之意,基金回没有回本,不应该成为卖出基金的依据。

那正确的卖出依据是什么?

普通投资者大都不是败给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是败给不稳定的情绪或一些下意识的行为。当基金大幅回血,回本后,大家先别急着跑路,建议仔细思考下以下依据再做决定。

(1)审视您当初买入基金的逻辑是否还存在,有没有外部环境的变化破坏了之前的买入逻辑,如果看好这个基金的逻辑仍然存在,则不妨继续持有,静待花开。因为如果轻率卖出,则很有可能会错过后面最大上涨的阶段。

过往股市中存在一个现象,即上涨往往只集中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如图所示,期间沪深300年化收益7.35%,如果错过1%的最大上涨期间,年化收益率就只有1.29%;而如果错过5%的最大上涨期间,年化收益率就降至-12.39%。

(2)考虑您真实赎回基金后资金的去向和投资收益性价比。并降低对投资收益的

纳西姆·塔勒布曾在其撰写的《随机漫步的傻瓜》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设一个投资组合预期年化回报率15%,年化波动率10%。如果投资者每年看一下投资收益,93%的时间都会看到**的结果。如果每季度看,那77%时间是**的结果,如果是每月查看,那67%时间是**的,但如果每天都去查看账面盈亏,那近50%的时间都要承担亏钱的心理压力。

由此可见,频繁

所以,对于基金回本,是否应该卖出?我给的投资建议就是:“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账户是否回本,理性投资者根本不会去考虑,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投资背后的逻辑是否还成立。至于回不回到我们的成本线,有没有又如何呢!


二:为什么我的基金卖了,但还有收益

你好,其实投资是反人性的,让人不舒服的投资,才会挣到钱,你挣了30%,卖了又涨了,人不舒服了,但毕竟挣到钱了,也不错。在投资市场,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意外,不舒服是常态,舒服原本就是很少的。

一、买股票基金,都想在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

买股票、基金等,你都想在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偶尔有一次也是运气使然,不会长久的。

  • 只要理财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没有在最低点买入,也没有在最高点卖出的能力,习惯就好。

很多投资者对自己的择时能力有着迷之自信,总以为自己的选择时机是最好的,我认为还是承认自己的普通吧。

  • 我在基金交易的时候,一般会以逢低分批买入、分批卖出为主。

以我持有的白酒类基金为例,我已经分批止盈了,虽然错过部分收益,卖出的资金增加了半导体及医疗类基金的持仓:

白酒类基金在2021年1月26日(当时收益率134.87%)、2月1日(129.32%),2月4日(140.03%)开始分批止盈卖出大部分,留了小部分;而某某中证白酒指数分级在今年最高收益是2月10日,高达160%,我也没有卖在最高点,但对这个收益是比较满意的。

  • 要知道,我们几乎不可能卖在最高点,哪怕是分批止盈,不要试图去预测市场。
二、我通常的交易方法:网格交易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其实我通常会采用定期买入+定期卖出的方法,后来听说这种交易方法叫做网格交易。

  • 简单来说,当市场下跌时,特别是持有基金跌幅超过2%时,我会追加买入,每天2:40左右看一眼就行,不用像炒股那样盯盘。

当市场上涨时,特别是持有基金出现半年内高点时,我会卖出一部分,通常在1/3左右。这就和股票交易一样,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 卖点还有卖的比例确实很难掌握,但是通过分散投资、网格交易的方法,我们的亏损不会很高,所以可以慢慢在长线投资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寻找感觉。

我之前的卖点也是一塌糊涂,但是我并没有全卖掉,这是一只医疗类的基金,我觉得疫情将会长期化,所以打算长期持有,从目前的趋势看,又快到高点了,所以我打算近几天又要减持1/3-1/2。

三、终极做法:只要盈利超过6%,就不用再看百分点来判断是否止盈了

此时,你应该看你仓位的百分比,来判断是否止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 首先你要确定你为何买基金:投机还是投资?投机,你考虑的是你在囤积资金,目的是使资金数额增加。投资,你要考虑的是你在囤积“实物”,如基金、股票、土地或粮食等,使实物数量增加。

明白这个,你就知道你是要“钱”还是要“物”?现在你做个选择:我送你一个不用花钱,这辈子每周会自动投一注机选彩票的VIP金卡。你也可以按8000元价格把这张卡卖给别人。那你会怎么选?要机会还是要现金?你心里选一下,选完后再往下接着看。

其实,你买任何“实物”都有一个成本,很多人不知道成本有两种算法。比如花200元买入两个实物,涨到400元时卖出一个。具体如下:

1、平均成本算法认为你赚了200元,并且剩下了一个成本200元的实物。

2、摊薄成本算法认为。你没**,但获得里一个0成本的实物。

要知道,投机者一般按照平均成本算法看待整体的交易过程与结果,而投资者一般按照摊薄算法看待这个交易过程与结果。

  • 如果我说:我在多年投资的买与卖中,一直是持平利息没**的,唯一就收获了一堆0成本的股票、基金等。那你觉得我会卖掉这些0成本的“实物”吗?我可以选择留着毫无心理压力的继续赌“趋势”。

可见,如果你理解这类价值操

  • 那就是我判断卖出后必然能以更低价再买回时,这才符合我的整体目标与投资逻辑。如果卖出后可能无法用更低价买回来,那我基本不可能去止盈。
最后的话:无论你是投机还是投资,你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理念与逻辑去支撑你自己

你一定要按自己的理念执行,你才能做出你自己不会后悔的操作。比如你现在,一会儿认可自己是投资,一会儿认可自己是投机,那必然发现涨了心痛,跌了痛心,始终是跳不出这个圈子的。

  • 最后,只要你没自己的理念与逻辑,你就永远逃不出那些研究心理学人的引诱,逃不出做一个摇摆后被人割韭菜这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