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基金属是什么(烷基酚是什么)

jijinwang
俄罗斯有等离子隐身黑科技?俄罗斯说自己玩等离子隐身,我中学貌似就听过很多这样的论调,那么俄罗斯到底有没有搞定等离子隐身技术?
“等离子隐身”就是在一个物体周围形成一团等离子体或电离气体。这些等离子体能够吸收电磁辐射,防止雷达波的反射。
等离子隐身一度是苏联众多军事科技“神话”中最耀眼的明星。曾经有传言称,当年米高扬设计局是希望能够借助于科幻的黑科技——等离子隐身技术,为米格1.44战斗机提供隐身效果。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停滞不前,这种传说的中的高技术也无果而终。等离子隐身系统的研制单位是克尔德什研究中心,俄罗斯飞机整体等离子隐身的研发早在十几年前就停止了。至今,俄罗斯也从未在等离子隐形技术上获得过任何成功。
美国人当年也曾研究过等离子隐身技术,为了消除SR-71“黑鸟”侦察机尾部的巨大雷达反射,在燃料中使用了特殊的铯添加剂,30%的金属铯和60%的磷酸二烷基酯会在发动机后喷高温尾焰中形成强烈的等离子体。但这个技术遭到客户方中情局的坚决反对,明确拒绝使用这种“等离子隐身添加剂”。于是这个研究没有能够继续。
在中航首席专家丛书,《飞行器隐身技术》一书里也曾有论述,作者是611副总设计师桑建华,结论是等离子隐身存在很多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还有些问题还属于致命的、方向性错误。总之这是一种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很扯蛋的技术概念。这应该算是从官方否定了等离子隐身技术。
桑总师在书里反问:等离子状态的辐射和红外信号也非常明显,这实际上是与飞行器隐身要求相矛盾的。否则,为什么等离子体隐身研究的始作俑者的俄罗斯苏-57飞机还是要采用外形修形技术和吸波材料技术?

在天津爆炸中,率先冲到火场的消防员们,在未明火情的情况下,以勇敢的姿态拿起水龙,洒向事故现场。然而,火势不但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酿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消防员殉职事件”。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

根据现场消防指挥部的消息,仓库内存放有电石,并且还有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物质。北京的一位消防队员王吉说,“不同的化学品要用不同灭火剂,我们都要学习。电石遇水反应,不能用水。”而在现场用什么灭火剂,“应该是指挥员决定的。”电石是碳化钙(CaC2)的简称,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C2H2),并放出热量。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主要作工业用途,例如烧焊金属。根据当地环保当局2014年的验收文件,事发仓库被设计用于存放电石、硝酸钾、硝酸钠等化学品。

那么,哪些事故不能用水灭火呢?

无机物

如果本次爆炸物最终确定是电石,那么,电石就是一类不能用水灭火,而且水会加速爆炸的典范。

大多数这类物质都是强还原性的,例如——

高活泼性的金属:钠、钾、钙等比较为人熟知,而事实上,锂、镁和铝也是一样,这些金属共同的特征是,遇水会产生氢气,氢气的爆炸性要高于这些金属,因此,水会加剧其燃烧爆炸;

高活性金属合金、氢化物、碳化物等:电石学名碳化钙,其他如氢化铝锂、氢化钠、硅钙合金等,尤其氢化物,同质量下释放的氢气更多,更易发生爆炸;

高活性金属氧化物:最典型的是生石灰氧化钙,其他如氧化钠等,尽管这些物质已基本没有还原性,并不会燃烧,但遇水会大量放热,成为氢氧化物,在封闭空间内也会造成爆炸;

非金属氧化物:典型的如P2O5,这类氧化物遇水也会放热,尽管爆炸的可能性要弱一些,但这些物质与水反应之后是强酸,处理起来会非常麻烦;

过氧化物等氧化剂:强氧化剂也会遇水爆炸,过氧化钠等物质均是这样,而这些物质释放出的是氧气,接触到可燃物会引起二次灾害;

部分含氯、含氮的物质:典型的有氯磺酸、氮化镁等物质,遇水会发生置换,反应剧烈,虽然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反应,但伴随着大量气体,也会引起爆炸。

有机物

总的来说,有机物还原性强,密度小,都不是很适合用水进行灭火。

轻质油:这类物质比水的密度小,水虽然不会与它们反应,但由于轻质油会飘在水的上方,并不能隔绝氧气并阻燃,一般用水对于这类物质进行灭火时,只是为了对空气降温,而不是直接向燃点喷撒;

烷基金属:这个与金属氢化物类似,最常见的是丁基锂、三乙基铝、格林试剂等,遇水会释放可燃性气体;

硅烷、硼烷及其衍生物:这类物质遇水通常也会反应,得到氢气,比较容易发生爆炸;

有机过氧化物:与无机过氧化物不同的是,有机过氧化物遇水后,自身就可能发生爆炸,实际上更为危险;

其他活泼基团:如异氰酸酯,这类物质会与水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增加,发生爆炸;再比如酸酐,遇水未必爆炸,但会释放大量酸性气体,一般现场也不会用水灭火。

其他特殊物质

另外有几类特殊的物质:硝酸盐、重氮酸盐、硝基化合物(TNT、硝基纤维素等),这类物质本身就是炸药,施救难度更大,它们都可用于炸药,自身遇热或冲击即可爆炸,因此也不能直接用水。去冲击,而只能设法降温。

每一种物质的特性都不同,工业上会编制MSDS,对于出现灾害的补救措施也会列出,即使该物质不属于以上各类,也不代表它们就安全,仍然需要确定特性后才能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

同样,国外消防产品要进入中国,也只有重新生产设计一套符合中国3C认证标准的产品。如果标准真的很好也就罢了,如果标准不科学,很可能因此降低原有消防产品的性能。把好产品改成差产品,一些具有较强安全理念的企业家很可能不会这样干,他们可能会放弃中国市场,从而不利于中国消防市场的良性发展。

(本文由:消防员的日常生活,盗墓球球Fireman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