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融资是怎么演变成金融诈骗的】
(文/马跃成)
最近报道一些知名的大企业,看着生意都是红红火火的,但是都处于亏损状态,令人不解。比如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甚至百度也入不敷出。更有甚者,一个叫瑞幸的咖啡连锁企业,刚刚开张20个月,正在全国各地布点,但是,每年的亏损额就已经达到了16亿元。不过,亏损归亏损,前几天,瑞幸咖啡竟然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了,首日股票表现还不错。
开公司办企业赚不了钱,为什么还要干?这确实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个新思维模式,不为**,只为赚流量,不懂的这套理论,还真没办法混了。不过只懂这套理论,恐怕也不一定能活下去。看着堆积如山的共享单车,真是让人心疼。一个又一个共享单车企业的破产,不但让天使投资化为泡影,还让众多老百姓的押金也没了踪影。很多人才骑了几次单车就损失了200元的押金,这算不算金融诈骗?
烧钱这种新经济模式,确实成就了一些企业,现实是,谁越能烧钱,谁就越能挺到最后,这也成了企业成功的秘诀。因此,投资者们都不在乎企业是不是能盈利,而是看企业有没有烧钱的能力。为了能弄到钱,可以不惜代价,可以不择手段。这也是衍生出P2P网贷陷阱的原因之一,最早听说的这类金融案件是吴英案,不知这个案子现在有没有新情况。后来这类事情就很普遍了,高息吸纳资金,用后面的本钱,还前期的利息。就是这么驴打滚,利息越积越高,最后,就只能崩盘了。
目前的房地产行业,其实也与这个情况类似,多个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不缺房子了,全国各地都在去库存,好几年了还没有卖完,就是证明。但是,开发商还在拼命拿地,大片的新建小区还在拔地而起。而很多老城区,也被当作棚户区推平了,这个运动,正在从城市,向农村推进。已经有大量的农村正在以“棚户区改造”、“撤村并镇”、“美丽乡村”的名义一拆了之。这个也和P2P有异曲同工之处,就相当于一场飓风袭来,势头很猛,越刮越大,谁也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情况,但是,谁也没有办法停下来。
5月28日,河北石家庄最大房企卓达集团实际控制人杨卓舒、杨汗青向公安机关主动投案。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卓达集团在河北尽人皆知,这个创立于1993年,以房地产起家,在石家庄民众眼中神一样存在的大公司,在这几年,也转型搞资本运作了,其实,卓达最后一根稻草落下,让石家庄几十万的投资者一夜无眠。
有投资者就问,“为什么卓达在已经爆发兑付危机的情况下还能拿到城中村改造项目?”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因为卓达毕竟是一个房地产企业,如果,他一个项目,不做的化,这个局还怎么往下做?这个戏不就没有背景了吗?
其实,这个典型的“庞氏骗局”是不可能一直演下去的,不但杨卓舒清清楚楚,就是投资者们也都心知肚明。但是,他们还是愿意相信,卓达这个品牌能挽救一切危险。口口声声4年还本付息的投资产品,只要是有点头脑都不会相信,哪有这么好的生意?但是,人们侥幸地认为,卓达的就是还不了钱,还有房子在呢。这是人们敢于冒险的一个单纯的想法,有房抵账也成为卓达实施诈骗的一块遮羞布。
有分析称,卓达的资金链一直很紧张,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沉淀资金多,回报周期长。而卓达的三产开发基本布局在威海、天津以及东北的郊区,套现能力差,周转速度不够快。作为二产的集成房屋生产也始终打不开渠道,经营规模上不去,致使资金链进一步承压。
于是,杨卓舒另辟蹊径,或者可以说是踩上“灰色地带”,通过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民间融资,也就算是走上了不归途。卓达如此,其他的房企会好吗?直接地说,房价已经透支了很多居民的家庭消费能力,但是,买房依然是人们最大的投资渠道,家有一套房已经不算什么事了,狡兔三窟,有几套房的家庭大有人在。因此,对很多家庭来说,房价的一点变动,就是几十万、几百万资产的损失。
有报道称,中国很多家庭的房产比重都超过了70%,甚至全部资产都押在了房产上。这就是一个大大的泡沫,也是一个庞氏骗局。为了稳房价,按道理就不能不继续扩大建房,但是,建了房子,就要想办法转移到购房人身上,购房人没钱,就要让他们想办法弄钱。但是,只有钱还不够,还要保持房价上涨的态势,或者是保持房价上涨的一个期待。否则,有一天,房价真的涨不上去了,人们也抱希望了,问题就来了。
从以前的案子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不仅仅是实施诈骗的人,总也不希望这场骗局被揭穿。虽然,投资者们也愿意看着这个骗局往下演,他们当然也相信这个骗局不可能没有剧终的时候。但是,他们又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他们单纯地认为,人越多了,解套的希望就更大一些。这就和人们不愿意让楼市泡沫破裂一样,每一个投资者都希望,在最高价位的时候,有人来替他接盘,每一个人都是这么想的。【本文由“马跃成”账号发布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