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封股票(是谁把孔子封为圣人)

jijinwang

本文归第六感觉所有,首发自“好投顾网”,大家可以到好投顾网上多多支持,多多点赞。

《易解股市人生系列》用最通俗的语言解读《易经》的智慧,并启发大家把这些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到股市实战中去。希望我的一点小小的心得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孔子是大家耳熟能详,非常受人尊崇的人物,不过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孔子对于易经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在《易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完成,伏羲一画开天、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编撰《十翼》,也即《易传》。

而孔子和易经的缘分似乎更多一些天注定的色彩,孔子十五岁而至于学,可以说青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易经当然也在其涉猎范围之内,不过当时并未引起孔子太多的共鸣。甚至孔子问道于老子时,易经也未引起孔子太多的关注,而我们都知道,老子也是深通易经之道的,《道德经》中的思想完全就是易经精髓的阐释。那么孔子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易经痴迷的呢?据《史记》记载:孔子晚而喜易,以至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传统说法,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韦,就是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绝,断。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由此可见,孔子对《易经》的喜爱程度,可以说孔子到了晚年,人生阅历非常丰富,但是他的知音却不多,当他看到《易经》的时候,仿佛碰上了知音,所以对《易经》爱不释手,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希望《易经》能够更容易被后人理解。

其实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其实对易经是嗤之以鼻的,认为易经是迷信,是卜卦算命之书,不过有个现象很多人却没有注意,那就是中国数千年以来研究易经的人非常多,而且越是聪明的、有智慧的人就对易经越痴迷,觉得易经广大无边,穷其一生也难完全明了其中的奥秘。为何几千年以来最聪明的人都会研究易经呢?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不妨开动自己的脑筋仔细想一想。

这里我说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当然了仅供娱乐,仅代表我自己的一点愚见,大家不要想多了。可以说从小我对哲学就非常感兴趣,对人生是怎么回事?宇宙是怎么回事?甚至进入股市后对股市是怎么回事都非常感兴趣,想解开其中的奥秘。由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似乎文明程度也更高一些,而且似乎国人也非常向往欧美,所以在青少年时期,我把主要精力花在了研究西方的哲学与文明上,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和答案,可是收获不大。机缘巧合,在我的人生历程里,几位国学大师重新开启了我对中国古代智慧的兴趣,于是重新开始深研中国的经典,也许我天生有那么一点点天分吧,居然在研读中国古代这些经典的时候如遇知音,就像左宗棠说的:“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我的感受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博大精深,尤其是易经,包罗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以用神奇无比来形容。我可能只是稍微的汲取了其中的一点点营养,就受益匪浅了。

我不是聪明智慧的人,但是我觉得应该和聪明智慧的人看齐,易经是聪明的、有智慧的人的法宝,我们应该研究和在现实中应用,尽量也让自己变得聪明和智慧一点,这也是我写易解股市人生系列的一个目的,也许望大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大家共同受益。

现在《易经演股法》和《易经演股法之个股攻略》都已成功出版,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当当网、亚马逊、京东商城、淘宝网等网上商城以及各地新华书店购买《易经演股法》和《易经演股法之个股攻略》。希望我的一点股市心得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祝大家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