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基金者怎么玩基金知乎

jijinwang
小白基金入门,看着一篇就足够了!!!

1、新手玩股票,如何**不亏?

新手玩股票如何**不亏?这个就像不会开车,驾驶时怎样才能不出车祸,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开车。

先不说新手能不能做到**不亏,即使是多年的老股民,也是亏损的占多数。

股市能不能**?当然是能,因为股市只有涨跌两种可能,你买入后有一半概率会上涨的,假如你买入后上涨,你卖出就盈利了。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是,如果你仅凭运气偶尔赚了点钱,最后都会凭实力全还回去。

要做好股票,有很多知识还是要学习的。起码的基础知识概念要知道,一些简单的技术分析也要知道个大概吧,K线了,形态了,趋势了,技术指标了,成交量了,均线等等这些概念总要知道点皮毛吧。这些都 懂些了,是不是就能**了?不,想多了!离稳定盈利还有很远的距离。

等基础知识掌握了,如果想盈利,你还要结合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投资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做价值的就安心做价值,做技术的就安心研究技术。如果你是因为有大量闲余资金,只是做个人资产配置,做长线就比较合适,选股标的就要聚焦优质成长。如果你是希望通过不断的交易来获取盈利,就要苦心钻研技术,找到高概率成功的交易机会。不管选择什么交易模式,个人心态,情绪,性格都会对你的股票投资产生干扰。如果你选择的模式和你性格有很大冲突,这种干扰会更大。

学炒股和学开车差不多,新手一开始喜欢飙车,等几次事故下来之后,就开始求稳了。

如果秉持正确的投资理念,炒股出现巨亏还是很难的。不谈个股特例,就拿上证50指数为例,如果坚持在60周均线下买入50ETF,长期持有,即使经历千股跌停,现在也不会亏,盈利跑赢存款利息绝对没问题。

我是长期持股,波段加减仓,积极日内做T几种方式相结合,到目前为止,效果还不错,养家糊口能做到,我的具体操作在我头条文章里做过详细介绍,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新手、**,这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明显是悖论,股票市场可能亏损没那么普遍,但**难度也十分大。

这似乎都是交易者的欲望,股票如此,期货亦然。

**?能放下欲望,放下你的分别心吗?

就拿我自身来说吧,谁都知道只有放下欲望,不在乎结果才能去正常的做。但如果你对欲望的理解仅仅是在遭到它破坏后才认同,那下一次在你得到它的好处时,你依然会被它推动着去无尽地追逐,直到下一次破坏的降临。

我不在乎盈亏,我不在乎成功与否。我的小心谨慎和我对追逐欲望的拒绝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怕亏,而是我觉得只有那样做才是做期货应有的样子。我只是想像一个真正的交易员那样去做期货,而不是像一个赌徒。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在期货市场变成了一个赌徒,我的家人包括我自己一定会对我很失望的。

像一个真正的交易员那样去做,把期货交易只是当作一项工作,和你做设计,策划一样的工作,按流程去做。而不要像赌徒那样去博,把期货市场当作了赌场。

期货以及交易永远只是我的一项工作,众多工作中并不特殊的一项。我唯一去做的就是力求让这项工作更流程化更人性化,更轻松舒适。

当你去做每一单之前,记得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此时的行为是像交易员一些还是更像一个赌徒。

第二,你对自己此次的行为是满意的吗,家人呢?

如果你天天在赌场里,身边是一群赌徒炫耀着手上的筹码,那么毫无悬念的迟早有一天你会变成赌徒。

如果你是在一家正规的企业,身边的同事在认真的按照公司流程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并获得上司的嘉奖。那么你也会变成一个出色的职员,并遵守流程。

期货市场究竟是赌场还是职场,你究竟是赌徒还是交易员。全在自己心中。

无论你是贫穷或者富有,试问哪个女人愿意把自己的幸福托福给一个赌徒呢?一个不能被托付终身的男人,无论他的财富是多或者是少,他的人生会是成功的吗?财富的成功永远只是他人眼里的传说,生命是必经过残年老迈的,幸福在那里盛开。人生的成功是老年的幸福安详,而不是世人的崇敬。

人们追求着成功,却不给够成功一个确切的定义。错把追逐欲望当作成功。这如同水中捞月。月色已经够美,月亮就在那里,静静的认真的欣赏即是拥有。却不明月光之美,非要揽月入怀。这大概是交易者普遍的荒谬吧。

大多数交易者的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

却因此付出更多的自由。这等同于以现在所拥有的不多的自由为筹码去换取期盼的更多的自由。

追求幸福追求自由是每一个人天然的权利,当然应该争取。但可以通过认真工作来争取。选择把期货当作一项工作,认真的去做,当然有机会实现自由。任何一项工作认真去做,任何领域都有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期货也是其中的一种,并不特殊。都需要付出时间和认真。

如果把期货市场当作可以不劳而获的场所,那就是赌徒心理。你不付出时间和努力就需要付出其它的,都是你要押注的筹码。

得到任何东西都需要付出,或者你付出时间,或者你付出努力,或者你付出风险。如果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人,风险自然可以付出得更少一些。不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人,风险就必然付出得多一些。

如果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那么任何领域都能有所得,并且不需要付出太多风险,期货市场也一样。

如果愿意付出风险而不愿意付出太多努力和时间。那么任何领域都有快速成功的机会,只是概率都很小,并非期货独此特点。

你的所得和付出永远成正比,只是付出的天平上,砝码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努力,有的风险等等,风险也是其中一个砝码,和时间,努力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人们在天平上所置放的砝码权重不一。

应该付出哪一种多点,这并没有标注答案。你有什么,就放什么,什么多就多放些。有时间没钱的年轻人应当多付出些时间,有钱没时间的老年人应当多付出风险,物以稀为贵。

但唯独努力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永远多放点。那是无尽的资源。也是值不值钱最不需要珍惜的资源,可以尽情的挥霍你的努力。

焦虑之心是交易者的大敌,焦虑之心常常不能提供更多的时间。自然而然就会在风险的砝码上加大权重。

平和之心是交易者的朋友,总能让交易者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从而减轻风险砝码的权重。

当你不再在乎那些没有定义的成功时,你已经走在成功的路上了,只是这是一条永无终点之路。你不在乎,你就有无尽的时间给他,你给得够多,得到的必然也会足够多。

以上就是一位在市场交易多年的交易员的忠告。

投资**是所有投资者入市投资的共同目的,无论是炒股,还是炒其他金融衍生品,投资者都想着怎样能够**不赔,遗憾的是——无论是股市,还是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始终会受到“二八定律”的影响,简单来说,不**或亏钱的投资者是80%,或者说是大多数,**的投资者只是20%,或者说是少数。

简单来说,想要在股市之中炒股做到**不赔是并非简单之事,即便是股市老手,甚至是专业投资者都不敢说能做到**不赔,就更别说刚入市的新手投资者了,股市行情向好的时候还好说,一旦股市行情不给力,处于单边下跌行情或者弱势震荡行情,想要在股市炒股**的概率就小很多了,毫不夸张地说,在弱势行情能够不亏已经可以跑赢90%的投资者。


股市向来是风险四伏的金融市场,对新手投资者来说,不能想着可以**不赔,能够实现大概率的胜率已经属于股市高手,因此,还是要有客观、理智的评估,而非过于高估,或者说过于低估股市的风险系数。

也就是说,不要苛求**不赔的100%概率,能够实现大概率的收益即可,话说回来,虽然在股市之中**的是20%的少数人,但是并不是0%,换言之,只要操作得当,还是能够成为**的那一部分人,而且这个操作得当与新手与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投资者炒股炒了十几年,也不见得就能炒成高手,所以,会不会炒跟时间没有必然关系。


那么,要怎样在股市之中实现大概率的胜率呢?从根本上讲,需要有一套适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这种操作体系可以是立足于基本面分析,也可以立足于技术分析,不管是怎样的分析方式,首先要适合自己,因为适合自己的便能方便上手,而且自己也具有持续钻研提升的动力;除此之外,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实战,去检验操作体系的有效性,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有效性并非三两日的验证结果,而是需要具有一定的长周期的检验。

说白了,要成为大概率胜率的股市高手,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学习总结,勤勤恳恳地实战检验,久而久之,才能具备让自己的操作体系成为有效操作体系的前提,有了有效的操作体系,弱弱地说,想炒股不**都难。

2、新手小白如何购买基金?

新手小白如何玩基金,首先要知道,玩基金也是有风险的,也有可能亏损的,还有,并不是买进去放在那一直不动,也不能追涨杀跌的,最重要的是,决不能一把梭哈,进出都是分批的。

了解并理解了以上几点以后,就是选择基金,不要选那些位置高高在上的,这样的基金你进去后,大概率是接盘侠,选择主流赛道的基金中,近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在相对低位切入,可带2一3成的底仓,然后设置定投,这一切都完成后,再去看我的置顶文章,就知道后面怎么办了。请注意,建仓完成前,千万不要去看我的置顶文章,否则就不灵了。

新手小白一开始玩基金,并不能以挣钱为第一目的,第一目的应该是积累经验,为后续增加资金投入,打好技术基础,挣钱的事件急不得,记住:财不入急门。

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的基金知识,可以去我的主页点击观看,谢谢你的支持。

每个交易日下午2点,我将分享我基金的观点,你不关注我,到时候哪里找到我,也就更找不到我的橱窗支持我了,先谢谢大家了。

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早些年我们一家都买基金,亏过很多钱,我也是那时候知道这个市场上,还有一种叫基金的玩意儿。

那是2007年,应该算是第一次基金热,反正大街小巷都在购买开放式基金。

那时候都不知道什么叫基金,就知道能**,铺天盖地的宣传,2006年收益翻倍。

这种基金热度和毫不夸张的宣传,促使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去买基金。

家里我爸我妈,我叔叔阿姨,甚至当时已经年过70的外公外婆,都在疯狂地排队买基金。

仿佛买到就是赚到,像是抢钱一样,很多基金都是开放申购第一天,额度就被抢光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2007年的基金狂热,是可以被载入史册的。

虽说都是开放式基金,但当时并不太懂基金的基民,基本上买的都是1块钱净值的新基金,购买渠道以银行居多。

其实行情在2007年底就不太好,2008年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基金从1块涨到1.3,1.5,然后就开始一路下跌。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妈妈在2007年底买过2万块的基金,那是踩在了雷区上。

在2008年的时候,这个基金跌到了就剩8000多块,跌幅近60%。

爸妈加起来买的15-16万基金,在08年跌到破了10万,盈利赔光,还把本金搭进去了。

2009年的反弹,基金回了点血后,亏得很少就止损了,十足地坐了一把过山车。

后来,我看过一组数据,2007年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50%左右,虽说很糟糕,但是相比指数总体跌幅要小,主要是新发的基金仓位不高,所以损失没有那么的大。

由于身边的人都是巨亏,所以我对于基金这个东西,一开始印象其实是特别的差。

如果做股票投资,是自己能力不行,导致了亏钱,那么买基金,就是把钱给别人玩了半天,然后巨亏,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按照当时的认知水平,基金在我眼里就是代客理财,或者说代客做股票投资,不管输赢都收费,实际收益率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基金搜索,基金排名,除了知道一个华夏大盘精选特别牛,基金一哥叫王亚伟以外,对于基金还真没什么概念。

自己买基金是2013年开始的,至今8年了,定投基金是2016年开始的,坚持5年多了。

起初去买基金,也是被求爷爷告奶奶的那种,以前的同事去了银行,做客户经理,有任务指标,是个女同事,拉不下面子,买了5万块。

要知道2013年是市场最差的时候,2000点左右,基金募集压根没人买,也没人敢买。

当然,一些崇尚价值投资的基金公司,仍然尝试着在募集资金,毕竟他们心里明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基金也需要有子弹。

买完基金,说实话也没去看,就扔在那里,也很少打开银行的基金账户,印象里一开始没太多收益,但几乎没怎么亏过钱。

等到2014年,行情来了,想起来自己还有基金,净值已经涨到1.6,就是5万变成了8万多了。

这让我觉得基金其实还是可以的,至少是有收益的,让我这个基金小白还是很开心的。

2015年的巅峰,基金净值最高到过14万,相比5万块本金,涨幅最高有180%,只不过后来股灾了,基金净值再次腰斩。

基金最大的问题,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仓位要保持60%,或者说实际都在70-80%以上,熊市里不抗跌,回撤也不少。

至于散户买基金亏钱,那主要还是因为追高,因为2015年,又经历一场基金热,当时自己忍不住还加仓过5万块钱基金,最后不仅没赚,这只基金还是亏了大概15%出来的。

不过,我正式入局基金,开始做深入的研究,是2016年,也就是开始定投的那一年。

那时候网上还没有那么多鼓吹基金定投的言论,是一个业内的朋友,拿他自己做基金定投的实际数据给我洗脑。

虽说我也不是完全接受这一套,但多多少少愿意尝试看看。

之所以分出一部分的钱去布局基金,还有一个原因。

是因为当时的自己还比较喜欢小盘股题材股,不喜欢买蓝筹股,但那时候蓝筹股的行情很不错,导致基金的收益率明显跑赢大盘。

就这样,一个小白正式入场开始了基金投资的这条路。

说实话,到现在还没搞明白自己投资基金究竟的回报率有多少,因为采取的是基金定投+点投的方式,收益率计算,叠加时间成本,不同算法会有些很大的偏差。

再加上从场外基金做到场内外结合的方式,场外长线为主,场内短线波段。

实际收益率,在我看来已经不太重要了,**就行,这才是重点。



聊聊我自己怎么研究基金,购买基金的吧。

现在的很多方法论,其实也都是这么多年自己对研究基金投资做出的总结。

我觉得,每一个基民,都必将经历从基金小白,到稳定盈利的过程,中途也一定会经历兴衰的周期,**亏钱都是很正常的。

先说对于基金买入时机的选择,80%的盈亏,取决于你什么时候买基金,最多20%才是你买到好基金还是坏基金。

所以,基金投资的入场时间,在我眼里是最最最重要的。

之所以一部分资金用来做定投,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降低择时带来的风险。

最初的时候,我自己对于定投也没概念,就是那种傻瓜式定投,每天都投的那种。

目前有3只基金,我仍然选择了傻瓜式定投,两只是2016年开始的,一只是2021年开始的。

2016年开始的,当时给自己做了一个十年定投的计划,选择了两个行业。

一个行业是关乎国运的军工,因为2015年军工爆炒,2016暴跌,估值一下子腰斩到30%位置,我觉得可以开始投资了,而且会长周期进入低估值区域,进行复苏。

军工这个行业,在当时的我认知范围里,没什么景气不景气一说,国防这个事情,应该是财政规划的。

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还有个原因,是认为未来十年肯定有一件大事要发生,就是彻底收复台湾,利好军工,所以定投至今。

第二个行业,是当时很火的概念,中国制造2025,之后因为中美贸易战,就不再提及这个概念。

但是当时这个概念相关的基金已经发售,制造大国制造强国的目标肯定不会变,于是当时定投了这个概念,选择的是工业制造4.0为主要方向的基金。

这个基金也是定投至今,打算直接定投到2025年。

当时的市场,芯片半导体、生物制药、新能源还没那么火,都没什么概念。

2021年定投的基金是科创50,自己也买一些科创板的股票,但说实话真的非常难选,买个科创板的指数基金,是指着管理层选进指数的成分股发光发热,享受一下整个科创板带来的行业红利。

除了上述三只基金,其他的基金都做择时的定投,就是在某个阶段做定投,并不会长期定投,更不会边涨边定投。

曾经的理念是对基金做长期投资,也非常认可。

但是对于一个原生态的股民来说,还是喜欢自己下场去动手交易和选股。

所以,在之前会做一些基金长投,现在的理念是在熊市持基,牛市持股。

也就是说,现在更倾向于基金回撤的时候入场布局,等到基金有一定收益后,就进行赎回。

当然,这种方式肯定不适合大部分基民,因为基民是没有择时能力的。

先说说自己目前基金购买的择时选额方式,供大家参考。

从基金高点回撤15-20%开始布局,波动大的就20%,波动小的就15%。

布局的方式以定投为主,以前喜欢周定投,现在喜欢日定投。

当定投亏损高于5%,定投金额翻倍,当定投亏损超过10%,开始逢大跌手动加仓。

原则上,当你的定投亏损超过10%,实际的回撤率要在15-20%了,加上从高点回撤的15-20%,也就是基金总体的回撤30-40%。

现如今不存在大熊市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或者说就是给到一个非常好的入场机会了。

所以,这个时候双倍的定投金额,以及手动的基金加仓,是我自己比较常见的布局方式。

当定投收益超过5%,说明总体行情已经摆脱了震荡区间,就停止定投,收益超过20%后,开始手动分批减仓。

我认为定投的意义在于不确定的底部区域,摊薄成本,以时间换空间的资本积累。

当行情重新启动,并且明显脱离底部区域的时候,停止定投,不再增加仓位,是为了保护好资金的成本,不让成本随着行情上涨而大幅度提升。

有人可能会说,我这种择时方式和交易策略,不能赚到什么大钱。

我只能说,在熊市持基的这种操作思路下,基金本身就是一个防御性的收益产品,并没有指望它带来超额回报,想要超额回报从二级市场去获取,可能性更大。



接下来说说我自己选基金的思路。

起初,我对基金的选择也没什么思路,都是别人推荐什么,我就买什么。

后来,渐渐有了逻辑主线,或者说摸索出自己的方法。

我认为,即便是明星基金,过往历史收益高,也不代表未来收益一定好,阶段性收益好,也不代表长期的收益一定好,基金经理某个时间段很厉害,也不代表会一直很厉害。

所以,没必要追热点基金,看收益排行,并不是排名靠前的未来一定净值走势好。

对于基金的选择,我一般从四个维度去看,由上而下。

每个人选择基金的思路不同,仅仅做个分享。

第一,所在行业。

我个人更偏向于行业基金,而不是哪一类综合型的成长基金。

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有一些股民的思维方式,不太愿意真正意义上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去投资。

行业基金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是投资一个行业,没有个股爆雷的风险。

准确地说,投资行业基金,更像是让基金帮我去寻找这个行业里,更优秀的上市公司,做一个一篮子的投资。

行业的选择,只有两种,第一种是业绩预期增长非常迅速的,另一种是行业平稳,但是估值越来越低的。

比如这两年的芯片、新能源之类的,就属于第一种,行业总体增速很高。

像上证50,沪深300等,就属于第二种,指数挂钩经济,增速相对缓慢,但很平稳。

两种都会选择投资,但更倾向于前者,毕竟长期来看,前者的收益空间更大。

有时候,会有自己特别关注的行业,或者说是自己的偏好,也是会主动去进行投资的。

第二,超额收益。

行业选完了,肯定得找行业内优秀的基金了。

通常,很多人会选择基金排名,把排名最靠前的基金,认为就是行业内最优秀的。

诚然,从过去的业绩情况,你这么认为也没错,但是过往毕竟不代表未来。

我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往往会对比基金与行业平均的表线,找到长期能跑出超额收益的那一些。

长期跑出超额收益,可以理解为实际收益率曲线,不论从哪个时间点开始计算,都能跑赢行业平均。

所以,关于超额收益这一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看看排名就行。

排名正确的用法是,寻找长期排名靠前的,最好是若干年都能跑出同类前30%优秀成绩的。

好的基金不一定排名靠前,但排名靠后的基金,一定不是好基金。

基金的超额收益,已经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水平,所以我不太会特地的去考察基金经理的水平到底有多牛,都在业绩上体现了。

第三,基金规模。

接下来我会看一看基金的规模,对于基金的规模,我还是比较在意的。

当然,这个基金规模,并不是很多人看一眼基金规模有多大。

我会查一下基金规模的变动历史,有没有出现过大量赎回,或者大量申购的情况。

大量赎回的基金,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否则为什么会遭到大量赎回。

而且,散户赎回的一致性很低,大量赎回通常是机构资金撤退的一种标志。

如果基金规模短期内出现暴增,我也是不会考虑的。

尤其是业绩排名靠前,导致大量申购,这种情况在我看来很危险。

一个能管50亿的基金,不代表一下子能管100亿,200亿,规模太大,既定策略就会发生变化。

而且,基金因为净值暴涨导致的规模暴增,很有可能最新募集到的资金会在高位站岗,风险很大。

规模稳定,随着净值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基金,50-200亿之间的,是我特别喜欢的。

低于10亿规模的,除了指数基金,其他就很少考虑了。

很久之前买过一只基金,由于规模跌破2000万,结果在我买入后,并没怎么亏钱的情况下,竟然强制注销了,真的非常的让我吃惊。

从此,小规模的基金坚决不碰,成了我的原则。

第四,基金费用。

最后,基金的费用还是会稍微看看。

毕竟同类型的基金很多,有一些费用就会明显高一些。

管理费1.5-2%,认购费0.1-0.15%,赎回费有些730天内都收。

差不多少的情况下,尽量看看费用低的基金,毕竟不管是长期持有短期持有,多多少少会有些差别。

虽不说是重点,但也在考虑范围内吧。



小白买基金,还真没有公式。

说白了,交易市场怎么可能会有单纯的复制。

你只有通过学习,然后去实践,慢慢摸索规律,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

股票如此,基金亦如此。

在投资初期,多注意风险的规避,不要有赌博式的投资心态,不要指望暴富,小额分散更合适。

还有,基金一定是存在回撤的,所以不要因为下跌就心态崩溃,要懂得直面亏损,总结经验。

认清自己是基金小白的本质,通过实践和时间,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