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德基金怎么样(陈仕德管理的基金)

jijinwang
百亿基金分享64:广发小盘成长A(162703),刘格菘的另一个明星产品!成立16年涨15倍!
侦探哥先说结论:侦探哥一直偏爱这种做得很长久,业绩有很好的老基金,因为觉得这样的产品才是财富管理市场上的标杆,是代客理财的真正意义。所以我还蛮喜欢这个产品的!

先来看基本情况,这个产品是2005年2月成立的,历史久远了,有16年半了!目前的总收益率是是1501%,也就是说,这16年半以来,翻了15倍!当初买一万块,现在有16万在手,不知道比房价如何!?二季度末的规模是144亿元,算是比较大的产品了。
从规模来看的话,去年一二季度的规模增长很快,一度超过50亿份的规模,但是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二季度的规模份额有点萎缩!是因为比较震荡的行情吧!
从业绩看的话,长期业绩肯定是一流的!但是近一年和近六个月的业绩都挺一般的,这就要看持有人怎么考虑了!最近一段时间做投资挺难的,板块的轮动跟风车一样!只有芯片和新能源的赛道不停创新高,其他的都不太行!
持仓,我觉得他问题不大,选的股票都挺符合当前行情,光伏、锂电池、生物医药、新能车,都挺好的,可能就是当前市场真的太猴了吧!
这个基金这么多年来,换了4个基金经理,其实不算很频繁,之前第二任基金经理陈仕德好强啊,10年赚9倍!太厉害了!李险峰就比较倒霉,他接受的时候正好是2015年大巅峰之后,收益率居然-48.17%,也就是说几乎腰斩了!但是当刘格菘接受以后,又是走出大熊市的市场!所以刘格菘任内收益超200%!也是蛮厉害的!
好了,有木有基友买了这只产品?快评论区里聊一下!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话:(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基金 @广发基金 @广发基金刘格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一帆 2019年行至尾声,公募基金业绩排名也即将尘埃落定。从截至12月19日的排行榜来看,广发旗下基金格外亮眼:今年以来总回报排名领先的为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创新升级和广发多元新兴,今年以来的回报均超过100%。

不过,并非广发旗下所有基金都如此“幸运”。12月19日,广发内需增长基金单位净值为0.9850。而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该基金的单位净值一直未到1元以上;拉长时间来看,这只运行了近十年的产品,除了2010年、2011年和2015年的部分时间段外,其大多数时间的净值都在1元以下,成立以来的总回报仅为8.08%。

2015年6月13日至2019年5月20日期间管理广发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王小松,最多曾同时管理6只权益类基金。而从数据看,广发基金内部类似的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并不鲜见。

权益一拖六

广发内需增长成立于2010年4月19日。截至2019年12月19日,该基金在成立的近十年里,总回报为8.08%,同期沪深300涨幅为19.99%;年化回报为0.58%,其同类排名为50/56。2011年以来,其年度回报分别为:-23.71%、8.75%、-19.57%、10.75%、27.22%、-9.75%、12.09%、-35.39%、59.64%。

从中可见,2018年该基金业绩受创较为严重。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该基金的股票资产配置比例为74.44%,前十大重仓股主要配置在计算机、地产、消费股。二季度,该基金提高了股票仓位到77.86%,但增加了银行、消费持仓,防守意图明显。其三季度又大幅降低股票仓位到52.27%,但增加了房地产配置,并将洋河股份买成第一大重仓股,而其在四季度下跌26%。四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又回升至76.31%,而第四季度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唯有迈瑞医疗期间涨跌幅为正。该基金年度回报为-35.39%,在同类1550只基金中排第1516位。

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末,广发内需增长在管理人报酬、托管费、交易费等各项费用中花去2899.01万元,其中管理人报酬1577.74万元。

广发内需增长的首任基金经理为陈仕德。陈仕德2001年起参与筹建广发基金,管理过广发小盘成长和广发内需增长两只基金,曾任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数据显示,在其管理广发内需增长的近5年中,陈仕德任职总回报为53.62%,超越基准回报2.17%,年化回报8.69%。

2015年6月13日,王小松从陈仕德手中接棒,担任广发内需增长的基金经理。

资料显示,王小松自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在联合证券投行总部从事投行业务,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先后在华泰联合和国联安基金任研究员,2013年6月起加入广发基金,先后在研究发展部和权益投资一部任研究员。2014年12月开始起担任广发策略优选基金的基金经理,先后共管理过广发旗下6只权益类基金。

王小松从2015年6月管理广发内需增长,但该基金2016年、2018年业绩遭遇“滑铁卢”,其任职总回报为-39.21%,回报排名为350/448。

王小松最多曾同时管理6只基金,为基金业所说的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所谓“一拖多”,是指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产品(一般也包括一只产品由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般而言,基金经理同时管理产品过多、精力受限会影响产品收益,而且容易引发基金风格混乱以及基金经理“挂名”等现象,因而“一拖多”被基金行业所诟病。

王小松管理的这6只基金当中,任职回报为正的有4只,分别为15.99%、8.03%、4.72%、2.59%,两只为负。除广发内需增长,其管理的广发改革先锋任职回报为-16.69%,排名为1304/1351。

2018年10月17日,王明旭增任广发内需增长基金经理,王小松2019年5月20日离任该基金基金经理。

“一拖多”现象

广发基金现有46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2年以上,其中易阳方、李琛、谢军、温秀娟、陆志明、代宇、任爽、李巍、张芊、谭昌杰、程琨、刘杰等多担任基金经理时间超过5年。其中,13名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在2年以下,这13人中又有5名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在1年以下,可以说此间尚未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转换。从业年限在2年以上4年以下的基金经理有11名,4年至6年的有22名。

另一方面,在这46名基金经理中,一拖多现象比较普遍。例如,谢军在管基金24只,代宇、霍华明、罗国庆、谭昌杰、刘杰、洪志、陆志明、李伟这8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为10只或以上。

而在这其中,掌管10只基金的洪志投资年限仅为0.92年,一年还未到。掌管14只基金的霍华明以及掌管7只基金的高翔、掌管10只基金的李伟,投资年限也仅分别为2.65年、1.67年和1.27年。

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基金经理中,上述广发基金经理谢军在管基金数量最多。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明宇、易方达的基金经理余海燕分别以管理23只基金居于第二;博时基金的基金经理黄海峰、创金合信基金的基金经理郑振源管理基金数量在20只以上。

全市场共2111名基金经理中,同时管理10只或以上基金经理为113名,占总量的5%。在广发基金同时掌管10只或以上基金的基金经理占总量的19.57%,远超过市场平均值。

一位沪上公募基金经理称,其所在公募存在挂名不参与管理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些是因为专户和公募产品的监管要求所引起的,另一方面,名气大的基金经理,新发产品也更容易募集。”

近期,监管层对基金经理“一拖多”及挂名现象进行规范整顿,为符合监管要求,一些基金公司陆续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对旗下基金经理管理工作做出调整。根据媒体报道,管理层又对基金经理管理基金产品上限做出明确规定,要求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基金经理最多同时管理10只产品;被动型产品的基金经理最多同时管理15只产品,如果新基金申报时“超标”,基金公司则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

就上述“一拖多”现象,广发基金方面回复记者称,今年以来,公司认真落实监管部门要求,陆续对相关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进行调整,已调整的产品包括卸任7只、清盘1只。目前,公司仅有1名基金经理名下管理产品超过20只,且相关产品大多数为双基金经理制。

两家股东欲“清仓”

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认为,广发基金“一拖多”现象普遍,或与该公司做大规模有关。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广发基金有基金157只,在全部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数量排名中,仅次于博时基金的189只;至2018年底,广发基金的基金数量达到176只,博时基金则为180只;截至2019年12月20日,广发基金以拥有203只基金成为基金数量第一的基金公司。

从基金经理数量看,广发基金当前有46位基金经理,在行业内位列第九,嘉实基金和博时基金分别以59位和54位分列第一和第二。

上述基金行业人士称,2018年,在基金公司规模多出现下降的情况下,广发基金规模逆势大涨。广发证券年报显示,旗下控股的广发基金公募基金规模合计4684.45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67.34%。而在规模增长同时,却出现营收、利润双降的情况。

财报显示,广发基金2018年的营业收入为22.68亿元,同比下降23%;净利润为4.54亿元,同比下降52%。公司自营投资多为战略投资,属于长期布局。根据国家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公司2018年自营投资浮亏随2018年市场下跌而下跌,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

2018年公司管理费及手续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随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提升,公司资管收入保持了持续稳健发展的态势。2019年上半年情况有所好转,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205%。

12月初,北交所公告显示,广发基金的第三大股东香江金控以18.1亿元转让其持有的广发基金全部股权15.763%,披露起止日期为2019年11月18日至2020年01月10日。

这不是香江金控第一次计划转让广发基金的股权。9月20日,北交所公告显示,香江金控披露了其转让广发基金股权的信息,转让的股份和转让底价与此次公布的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香江金控也不是近期唯一一家“清仓”减持的公司。康美药业在今年初就计划将其持有的广发基金9.458%股权转让,10月末,广发基金收到证监会批复,核准ST康美将持有的广发基金9.458%的股权转让给广发证券。

根据披露,目前广发基金股东分别为广发证券、烽火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团、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科技金融创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135%、15.763%、15.763%、9.458%、7.881%。公司表示,其他股东已同意本次转让事宜但未放弃优先购买权。

广发基金回复称,香江金控和康美药业的股权转让主要基于两家股东自身战略和经营状况。香江金控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15.763%,康美药业原先持有广发基金股权比例为9.458%,均是公司非主要股东,为财务投资者。公司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履行相关义务,确保公司运营稳定,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经济观察报,访问yuanben.io查询【86CPWF2J】获取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