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销售待遇 _基金公司机构销售待遇

jijinwang

基金公司销售待遇也有所提升。例如,招商基金旗下两只权益类基金,一只是固定收益类基金,另一只是混合型基金,其销售待遇均比去年同期上涨30%。此此次调整主要是针对基金经理薪酬进行调整。其中,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分级基金的基金经理刘彦春,年薪从2019年的1.8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同比增长超过100%。


一:基金公司销售待遇好还是券商

您好 这个一要看什么券商 每个券商待遇都不一样的 二要看在什么市场环境下 比如今年上半年行情券商任何岗位工资都高 但是到了下半年什么岗位待遇都不好 因为市场行情不好了

二:基金公司渠道销售待遇

做华夏基金分公司渠道经理感觉感觉不可以,经常要出差,维护银行关系为主,多数时候不用自己销售。具体收入看业绩,上升空间很快,如果做的还行,一两年一提级,不过竞争也很大。
一般基金经理能拿到扣除渠道费用后管理费的30%作为奖金,以股票基金为例,基金经理的奖金是基金规模的1.5%(管理费率)*50%(扣除渠道)*30%=0.225%
除奖金部分,基金经理还有固定薪资,一般根据级别在100-200万之间,比如基金经理的固定薪资就是83333*12=100万。
有了这个公式就可以很容易算出那些顶级基金经理的收入了,比如公募基金的一哥张坤,截至20年底他的基金管理规模是1255亿元,假设他固定薪资是最顶尖的200万,理论上年终奖金是1255*0.225%=2.8亿,加起来是2.82亿的年收入。

三:公募基金销售待遇

就基金公司而言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话,底薪3000没人搭理的。因为做为渠道销售经理要求最起码是211本科,一般硕士的较多。
私募类公司,所谓客户经理就是拉客户跑业务,有业绩压力,估计底薪应该比这个低。
还有就是股权类的基金公司,这种公司谈不上是基金公司,不过是搏个好听的名字,所以你需要谨慎对待。
最后让你出银子或者让你家人来参与投资的,一概当做危险公司来对待。坚决跳槽。

四:基金渠道销售待遇

首先在进入正文之前,先说一说我们开设《职场专访》这个专题的目的。

我们想给大家展示不同背景下的同学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选择,能达到自己目前满意的工作状态。

为大家发现更多可能的方式,让大家了解真实的职场生活,使大家清晰自己的未来规划。

同样,在这个主题下,我们不仅欢迎应届的毕业生们,同样欢迎职场工作3到5年的“前浪”,更希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嘉宾,能大家带来全新的思考职场的角度和方式。

希望更多的嘉宾能够加入职场的分享会,文末可添加

个人背景介绍

S同学本科、研究生的学习均在英国,本科排名不高,硕士QS前五十。

他在学生时代一直非常想进入投行工作,在毕业的实习主要是围绕一级市场,但最终某大型券商投行的实习未能留用,最后他去了一家精品投行工作,主要从事私募股权融资业务。

后来阴差阳错,得到了一份top量化私募机构销售的工作,他实现了业务转型,并且如今做得非常好。

他现在工作得非常开心,说“自己找到了一辈子想做的工作。”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学长的想法和给大家的建议,希望能给更多同学们的职业规划带来新的认知。

一、您经历主要都是在一级市场和投行相关,那为什么转到了现在这个方向呢?

当时一级市场的行业,包括PE、VC和FA都挺卷的,相对于来说在头部机构里发展会更好,小的机构业务会比较难做。而且当时大环境不太好,整个行业在收缩,有一些PEVC募不到资,一些FA机构的业务量也开始有缩减。

行业里的增量资金没有很多,对于一级市场来说,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产业结构,引发更多的创业的机会,所以短期我判断不会那么快有好转, 我也在思考我的职业生涯要如何选择?

金融行业是人才爆炸,智商爆炸的行业。当时,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职业规划,无论是学历还是履历,想要获得不错的职业发展和薪资,就要在一级市场中跳槽到头部机构,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正当我一筹莫展,不知该未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开始逐步了解到了私募量化这一行业在兴起,当时量化还远没有现在火热。我当时对量化也没有太多的了解,为此还特地做了一番的研究。

当我确定做量化私募的时候,对我现在的公司做了详细的了解,企业文化、公司业绩方面我都比较满意,加上我觉得这是一个蓝海的行业,私募基金的工作氛围也比较自由,我就来到了量化行业。

二、您觉得做量化私募的销售能在哪些方面吸引您呢?

没有一个行业是完美的,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优劣势,对于每一个求职者来说,选择行业与工作的时候,就是在平衡自身发展的利与弊。

这一职业吸引我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首先这一行业在中国就没有几千年的历史,所以非常年轻化。

同事基本上都处在同一年龄段,我了解的一些公司的老板都是85后、90后。

我现在公司的氛围就比较活泼,和老板相处的时候很轻松,没有很大的压迫感。比如说经常大家一起团建、打德州、打游戏等等,这种扁平化的工作是我喜欢这一行业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目前量化行业里对于人才的要求很高。

尤其是投研这一岗位要求比较高,能够到头部量化做投研的都是非常厉害的人,从背景上来说就是清北复交起步,博士稀松平常,还有在高中就获得各种奥赛金牌、国际的奖项等等。

而我现在的工作经常接触到投研和IT的同事,在工作中就能和这些大佬交流学习,探讨问题,这样从工作中也能提升能力,加快自身的成长。

第三点就是加班少、压力小,薪资待遇不错。

要知道,对于私募行业来说,收入水平是比较看老板的态度的,一般情况下,只要公司的盈利状况不错,老板也比较大方的话,收入水平就会比较高的。

话说回我现在的公司,就没有所谓的996,工作效率高基本上六点就可以下班,我可以更多地

还有一家量化私募公司基本上是100人左右,我认为现在公司的薪酬待遇性价比是比较高的。按目前我们的收入,远超过同龄人非头部投行的待遇。

就算是比起头部投行来说,我们的工作强度确实性价比高很多。像我现在还没有每天有时间去健身房,大家也没有很差的加班文化。

最后一点,绝大部分的量化私募是有员工基金,但是不同公司的策略不一样,但这个是只有员工可以投资的产品。可以通过私募基金获取额外的收入。大家的收入构成里面,公司产品带来的投资收益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

总的来说,吸引我的就是行业公司氛围好、加班少、薪资待遇好以及还有额外的收入。即便我是机缘巧合入行的,现在已经工作了三四年,目前的考虑是长期在这个行业发展。

三、可能很多人对于销售有很多的误区,认为很low,您对于这个是怎么看待的呢?

这个我也能理解,在教育大环境下,大多数人都是这种认知的,

当年学生的我也不例外,但是现在我入行了之后就推翻了之前的看法。

其实,日常的生活中充满了直接的和间接的交易,大家都在做着无形或者有型的销售。

用很正常的心态去理解销售,销售就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后一环,甚至是说最重要的一环。

其实销售对综合要求是非常强的,需要干销售的人对行业、市场和产品都要很了解,甚至是要洞察人性。

之前网上有句流传的话:“90%的CEO出身销售”,一方面是销售锻炼人且非常好衡量晋升标准,另外就是带销售性质的岗位实在太多了。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除非是做软件工程师,那么你无论是投行的MD承揽,还是研究所的所长发表观点以及说银行的行长,终归结底都是销售,最终看的都是你所创造的收益。

我觉得一个好的销售,首先是要了解清楚公司的产品、策略、服务,然后找到合适的客户将产品卖出去。

其实这就会体现出两种能力。

其一就是学习能力,这是出生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未来还会一直做;

其二就是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体现情商的高低,在工作中很容易就体现出来,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能够做销售这一岗位。这也是最能够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

希望大家正确看待销售这个岗位,销售的范畴实在太广了。

你做任何事情,到最后都可能是销售“自己”。

这需要你日常不断地树立专业形象、优良的人品。

如果足够认可你,会接受你推荐的产品,因为相信你不会坑他。

四、近几年量化私募发展得很快,你觉得这一行业在之后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随着量化的普及和大量高校量化人才加入量化领域,未来量化领域比较有效的因子该挖掘出来的都会被挖掘出来。

未来量化私募产品的同质化将越来越大,竞争也必将越来越激烈。

量化未来的发展,其实从量化整体产生的盈利,或者说从市场中产生的盈利,其实是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年前量化从市场中获取的利润,只不过呢就是这个利润的稳定性是在下降的,这个也就是大家说的投资的不可能三角,你不可能容量无限大,然后收益非常稳,回撤不够低。其实这一点就是收益 同样对于资管的方方面面都是存在的。

未来年化收益在20%~60%之间的策略将被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并且应用到实盘上。

未来量化私募之间的竞争比的不是谁的收益更高,因为每个量化公司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与建设投研队伍,每一家有研究实力的量化私募都会有一堆年化收益在20%~60%之间的策略。

未来量化私募之间比的是产品是否具有持续的稳定收益的能力、产品的市场容量,以及是否能让客户有更好的产品体验。

当前主要的量化投资处理的都是结构化数据,很容易采集到,而且存储都是非常结构化的。现在开始会处理非结构化的、另类数据。

未来这方面的数据还会越来越多。随着这些数据量的增加,量化来处理信息的准确度就更高,我们认为量化投资未来在这方面会有非常长足的发展。

这与海外的发展路径不太一样,未来中国量化的发展会比海外市场过去的发展要快得多,因为时代不同了。

五、您觉得现在应届生想要去私募行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呢?

首先是得看你拿到了什么offer,有了offer才能做选择。

然后就是私募行业和券商行业还是不一样的,私募行业数量上有2万多家,我觉得排名第1和排名第2万的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但是券商只有100多家,选择私募行业不能像选择券商一样,私募行业鱼龙混杂,差别太大。

大多数私募都人员简单,单兵作战能力强,但整体风格较为随意,一般来说缺乏完善的培养制度。

所以应届生毕业直接进入私募其实挺难适应,一来私募绝大多数的工作都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二来如果没有良好的培养制度,未来跳槽出路其实不佳。

相反,如果想在金融行业立足,一开始毕业去银行券商这种具备正式金融牌照的机构,会对你未来职业发展更有益处。

当然也非绝对,如果确实能遇到非常好的领导,愿意倾囊相授带你,或者说个人能力超群,在私募这种环境下说不定可以更快地成长。

总的来说,你在求职上可能还要做更多的了解,从多方面看公司是否值得加入,还有你也可以找金融小伙伴的老师为你做职业规划,金融小伙伴的老师对行业了解的比较深,可以给到专业的建议,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走弯路的情况。

六、最后一个问题,您对于想要从事这方面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呢?

如果要去做量化的投研,其实很多的因素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然后上大学之后,很多事情并不能改变太多。

如前所说,量化投研现在对人的要求太高了。尤其是那些非顶尖院校里学个金融数学、风险管理的同学觉得自己都能做量化投研,应该再深入好好了解这个行业的要求。

至于做量化的销售,学历倒没要求那么高,但这年头也越来越少,大家提前学习这个领域的知识,然后就是提早开始相关的实习。

我觉得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一是好好学习未来职业相关的技能,二是如果对于哪一行业感兴趣,可以和你的学长,还有金融小伙伴的老师沟通交流,我当初也受到金融小伙伴的老师的很多帮助。

我觉得市场中绝大部分的机构,金融小伙伴都是有联系的,最后通过自己实习中的了解,在校招的时候决定自己是否要加入。

这里我提到一个小技巧,就是我终面的时候会问老板:“我现在毕业几年了,我希望在30岁或者35岁的时候,能在上海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例如我想去买一套房子。

那您觉得老板,我在公司以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工作,多久之后可以去实现这个愿望?”

这个时候可以看出来,通过老板的回答,可以判断他是否只是想让你为公司带来利润,还是说长期一起工作的伙伴。这是我面试的一个小技巧给大家。

最后

很多同学厌烦销售岗位,认为自己名校毕业,做销售太掉价了。而你们不了解的是金融最核心的岗位就是销售岗。

学长的经历也在告诉我们,销售是可以积累人脉的岗位,而且加班强度远低于承销承揽岗位和一些中后台岗位。

就像学长说的不要盲目选择,要提早规划,并为之努力,相信自己入行之后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在金融行业,资产和资金,牢靠掌握一端,你就能通过和别人合作**。如果在进一步,你同时掌握了两端,那么你就可以自己**。

而销售是你链接资金和资产的最核心的能力,低门槛高淘汰的行业特性,是可能成为你跨越阶级的跳板。

所以,同学们,改变你的固化思维,才会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