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费用主要有三部分:印花税(卖出才收取,1‰)、佣金(最高3‰,最低5元)、过户税(上海交易所才有,0.02‰)
所以总费用=1‰+3‰*2+0.02‰=7.02‰
基金的费用变化比较大,,股票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比例差别很大,同一类型不同基金收费也不一样,我们以一般股票型基金收费为例。
申购费(0.15%)、赎回费(随持有时间变化,最多可减为0)、管理费(1.5%)、托管费(0.25%)、销售服务费(常为0%)
所以中长期持有总费用=0.15%+1.5%+0.25%=1.9%
所以买卖基金的费用是买卖股票费用的2.7倍,差别还是很大。
不过话说回来,买基金就是找人帮你选股票,自然需要支付基金公司一笔不菲的费用。
而且以上还没算频繁买卖基金的赎回费,最高可达到1.5%的赎回费,真的很吓人,所以选择基金的话就别做短线了,不然别说盈利了,手续费都是一大笔花销。
如何不让手里的钱贬值,正成为很多人发愁的问题。
前不久,有报道称有用户1万元银行理财15个月仅赚9元。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有一位女士去年8月,在理财经理的推荐下投入63万买了一款理财产品。
最近到期赎回,63万元的理财收益只有1764元。
如果按照这款理财产品往期4%到5%的基准业绩。
本该有收益 2.5到3.1万元。
理财产品收益低,还不是最惨的。
还有很多人吐槽在银行理财亏了钱。
有人去年年底买了90万的银行低风险理财。
现在快一年了,不但没**,本金还亏了2万元。
这款理财到期后能不能**,真是未知数。
当然要清楚一点,即使理财赔钱也是正常现象。
很多人觉得买银行理财最起码要保本。
实际上银行理财保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理财合同大多会提前告知这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
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并不是总能赚到钱。
风险和收益总是对等的,想赚取收益,每时每刻都要承担风险。
市场不再能“躺赚”,对投资者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难怪最近不少人选择提前还房贷。
因为提前还贷反而成了最好的理财。
相比6%的房贷利率,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收益只有3点多,四大行甚至不足3%。
即使最近降息,大多数城市的首套房利率,剔除利率打折等因素,也可以达到 4.1%。
如果手上有闲钱,提前还贷款真是比购买银行理财要划算。
为什么理财产品收益这么差呢?
这段时间理财风险的增加是必然的。
它反映出经济形势正面临严峻挑战。
疫情的冲击,俄乌冲突,还有各种黑天鹅事件,让整个世界的经济雪上加霜。
股票或者各种理财产品,底层都是现实中的各种资产。
经济下行,底层资产的亏损,自然会层层传导到资本市场。
所以经济下行的大前提下,理财产品要想获益肯定更难。
虽然大家调侃提前还房贷成为最好的理财。
但有一个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提前还房贷当成一种理财方式。
很多人已经还完了房贷,还有更多人买不起房不用还房贷。
那么随着理财收益不确定性的增加,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如果你没有时间研究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可以通过分散化降低暴雷风险,提高**概率。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买几份理财产品分散风险。
比如开头提到的投资者,60万的理财如果分成6份,购买不同银行的不同理财产品。
就能避免某一款理财产品收益亏损的冲击,**的概率一定会更高。
第二、如果你有时间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可以自己操作。
比如通过基金定投,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获得超过理财的收益。
但一定要有不用的闲钱,克服恐惧,坚持执行。
或者投资配置几支相关性差的基金,定期再平衡,也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通过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定期再平衡,就是最简单的股债平衡。
第三、如果你就是对理财不感兴趣,也可以把钱买成国债或定期存款,完全避免资本市场的干扰,专注于投资自己。
表面看,钱生钱的效率不高,但胜在稳定,不会亏本。
在这个稳定的基础上,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学习一门适合自己的高收益技能。
这相当于通过学习,打造一个真正的“金饭碗”,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今天,没人能告诉你哪个选择更好。
而且对不同的人,选择是不同的。
比如小白,要分散投资,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这样就避免了鸡蛋一次被打翻的风险,。
但高手反而要集中投资,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
又比如对于小白,应该中长线基金定投,或者股债平衡。
但对高手,有可能短线追涨杀跌收益更高。
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学习和思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然后坚持下去。
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唯一确定的是,如果我们不早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生财之道,钱很难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