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因私募基金引发的争议也呈现增长趋势。管理人的实控人参与私募基金销售和管理,但管理人及其实控人均未履行适当性义务和忠诚勤勉义务,共同造成投资者损失时,责任主体如何认定?基金无法清算时,投资者损失范围又如何确定?
葛翔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三庭 四级高级法官
阮申正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三庭 法官助理
案 情
上诉人(原审被告):A资管公司
上诉人(原审被告):B集团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周某某。
原审第三人:某证券公司
2016年6月,A资管公司成立“2018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并任管理人,由某证券公司任托管人。《私募基金合同》载明,该基金 “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风险收益特征”,并约定基金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D有限合伙企业,再通过该有限合伙企业对某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当月,周某某签署《风险揭示书》后,与A资管公司、某证券公司签订《私募基金合同》,并支付基金认购款300万元。A资管公司的实控人B集团公司向周某某出具《资金到账确认函》,载明系周某某是通过B集团公司推介,自愿认购该基金,并承诺B集团公司会配合相关单位做好该产品后续服务工作。
后A资管公司与案外公司共同签署《合伙协议》,成立D有限合伙企业,其中G资管公司、H投资公司为普通合伙人,A资管公司为有限合伙人,由G资管公司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并委派陈某为代表,执行合伙事务。通过该合伙企业向某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达到案涉私募基金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投资目的。但D有限合伙企业的工商公示信息显示,H投资公司始终未登记为合伙人。A资管公司于2017年12月才登记为有限合伙人。
2016年6月至7月,某证券公司根据A资管公司的指令,从私募基金托管账户向D有限合伙企业划付资金。但基金并未用于投资某上市公司股权,而是被陈某个人通过伪造相关文件,恶意挪作他用。
2019年10月28日,A资管公司发布《临时信息披露公告》称:G资管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陈某,恶意挪用基金资产并已失联,A资管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次日,案涉私募基金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B集团公司经理在会议中确认B集团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参与了私募基金的投后管理,并承诺全力推进后续刑事追偿进程。
2019年6月10日,A资管公司发布《公告》,告知涉案私募基金投资者:本基金存续到期前,D有限合伙企业无法完成清算工作,A资管公司决定于基金存续到期后进入清算。但直至本案诉讼,案涉基金仍未进入实质清算。
周某某发现追索投资无果,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赔偿投资款、认购费及资金占用损失;B集团公司就A资管公司的上述义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裁判
一审法院认为, A资管公司作为案涉私募基金管理人,违反法定、约定义务造成周某某的损失应当予以赔偿。根据B集团公司出具的《资金到账确认函》、案涉私募基金销售服务费的支付情况、投资人电话会议记录等相关事实,足以认定B集团公司实质参与案涉私募基金的推介、销售、投资、管理,故B集团公司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判决后周某某在清算过程中获偿,该部分应在A资管公司、B集团公司的赔偿金额中予以扣除。一审法院遂判决:一、A资管公司赔偿周某某基金投资款损失3,000,000元、认购费损失30,000元;二、A资管公司赔偿周某某截至2019年8月19日的资金占用损失450,924.66元以及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判决生效之日止的资金占用损失;三、B集团公司对上述第一、二项赔偿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四、驳回周某某其余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A资管公司、B集团公司不服,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上诉。
上海金融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私募基金合同》,案涉基金的权益基础为D有限合伙企业对某上市公司的股权收益,现基金资产已被案外人恶意挪用,D有限合伙企业未取得某上市公司股权,基金资产已经脱离管理人控制,清算小组无法接管基金财产,一审法院根据投资款、认购费、资金占用利息确定损失,并明确若周某某在后续清算过程中获得清偿,应予抵扣,符合损失填平原则,二审予以认可。
虽然《私募基金合同》仅由A资管公司与周某某签署,但结合B集团公司出具的《资金到账确认函》、案涉私募基金销售服务费的支付情况、B集团公司对A资管公司的实控关系等相关事实,B集团公司与A资管公司构成实质意义上的代销关系,B集团公司、A资管公司未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16条、第17条的规定充分评估投资者适当性,由此造成投资者损失应当依照《民法总则》第167条承担连带责任。在系争基金的运作、管理过程中,B集团公司、A资管公司亦未切实履行管理人义务,A资管公司作为管理人未体现专业独立性,而由B集团公司实质管理基金,由此导致基金财产被案外人侵占转移,应承担相应责任。上海金融法院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 析
一、私募基金未清算时投资损失的确定
从司法实践来看,基金投资损失的确定一般情形下应清算前置。但在特殊情形下,基金产品虽未经清算但有其他证据证明损失已确定实际发生的,法院可判决金融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就本案而言,在未清算前确认投资者损失已经固定,主要考虑了两方面因素。首先,本案所募集资金实际上未投入底层标的。根据《私募基金合同》约定,基金的最终投资对象是拟上市的企业,合伙型基金的作用只是案涉基金的投资通道,案涉基金注入合伙企业不能视为投资行为已经完成。在基金投向标的公司前,所有基金资产已经脱离管理人控制、被案外人侵吞。由此造成管理人未掌握任何可资清算的基金财产。其次,本案中周某某请求基金管理人和实控人承担责任,在管理人和实控人在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其后续是否向其他主体进行追偿,以及追偿后取得的利益,不影响投资者的赔偿利益。
二、基金管理人的实控人推销、管理私募基金的责任
本案中,结合周某某一审诉称和相关证据可以证明,上诉人B集团公司参与了基金的推介和销售,构成实质性代销,其应当受到适当性义务的规制。本案中无论是A资管公司还是B集团公司,均未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匹配,也未确认其属于合格投资者的情况下,就向本案周某某推介了案涉基金,显然未尽到适当性义务,应当根据《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的规定承担缔约过失的赔偿责任。
而在案涉基金投管过程中,实控人B集团公司亦存在相应过错。首先,私募基金管理人独立专业履行基金投资管理的合同义务,既是避免利益冲突的风控细则要求,也是忠诚勤勉义务的体现。相应地,管理人的实控人不应代替管理人履行基金投资管理义务。实控人代替履行管理人职责的,不符合监管的风控要求,隐含利益冲突的可能,也意味着管理人自身未能履行信义义务。其次,B集团公司在案件审理中亦确认对案涉基金投向等进行了调查核实,但原由合同约定的普通合伙人监督制约机制并未依约实现,使基金财产脱离了其他合伙人的有效监督制约,该等情形与案外人挪用基金款项存在因果关系。因B集团公司在实际投管过程中存在明显疏失,且造成的损害结果严重,其应当与A资管公司共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来源|上海金融法院
作者:葛翔、阮申正
摄影:陈 伟
责任编辑 | 张巧雨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