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金会叫什么名字(佛教主持叫什么名字)

jijinwang
南京牛首山佛教文化发展基金会品牌设计(作者:张涛)

【点睛】站在金顶极目四望,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东面,三江如带,一派平川;南面岷山万重,若隐若现;西面,瓦屋、贡嘎、琼峰晃耀;北面,青城、玉垒、或拱或揖。苏东坡诗中有“北望成都如井底”的贴切佳句。

文/图 萱萱

从接引殿再往金顶,也许是法师考虑到一行人的体能,我们选择了乘坐索道上山,也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感受峨眉山风光,“峨眉山慈善行愿行”活动,将在发下第十愿以后,圆满结束。

金顶是此行的终点,但是慈善活动不会停,自我修行不会停,峨眉山佛教协会与佛教慈善基金会还将在今后继续组织更多期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感受、分享峨眉山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慈善带给人的光明与快乐、感受峨眉山风光的奇美、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总之此行感受颇多,收获颇多,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也太多太多。

华藏寺,包括位置最高的金殿与银殿(卧云禅院)。

从索道出来,往上十来分钟,台阶两侧站立着吉祥寓意的大象,更是提醒这里是普贤的道场。

再拾阶而上,仰望中,四方十面普贤在云雾中若现。当天的雾气太大,曾见过大晴天拍摄的四方十面佛,造型精美,金光四射,在阳光下光辉四耀,整个金顶都沐浴在普贤之光下,一派祥瑞之象。

虽是天气不佳,但是并不妨碍虔诚的心,那些远到而来的游客与信众,在风雨中顶礼膜拜。金殿前,香炉中熊熊燃烧,高高的火苗映照凡尘中人修持随喜之心。

金殿在金顶的最高处,庄严矗立,旁边是有银殿之称的卧云禅院,我们将在那里,由法师带领行第十愿。

卧云禅院因其位处舍身岩畔,白云上涌,寺卧云端,而故得名,为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佛教寺庙。

华藏寺-李康-摄

卧云禅院始建于唐代,诗人贾岛的《送卧云庵僧》诗中道∶“下观白云时,山房盖树皮。垂枝松落子,侧顶鹤听棋。”描写了卧云庵初期以木皮为瓦的特色。明嘉靖时性天和尚重建,因风高雪重,以锡瓦覆盖屋顶;又因其座落在波涛云海的“银色世界”之上,故又称“银顶”,为金顶名胜之一。

金顶十方普贤 何立群-摄

明代状元杨升庵对此情有独钟,特作诗《卧云庵》∶“峰顶散朝阳,凭高眺渺茫。山岚银色界,宝气白毫光。”。明代官员舒其志《宿卧云庵》诗最是切景,诗云∶“岩下云飞岩上突宿,傍岩处处云相续。先生清梦不知疲,门外白云封板屋”。

清康熙初年,可闻和尚再建,其法嗣照圆和照玉、照端、照元“负石运米二十年”,方告成功。照圆四人也被称为“卧云四友”,名重一时。庵建成后,康照皇帝赐诗道∶“何处问津梁,行行到上方。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算是褒奖。后又遭两次火灾,清代重建则改为铁瓦作盖。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庵上所盖铁瓦全部被拆下运往重庆钢铁公司冶化。

金殿,位于金顶最高处,称作"金顶铜殿",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妙峰禅师请西蜀藩王潞安捐造。殿高8米,宽4.8米,深4.3米,通体皆用铜件焊成。屋顶檐瓦馏金,在阳光映照之下,金光闪闪,迢耀百里,故名金顶。铜殿供奉5米多普贤骑象铜像,两旁陈列24尊铜佛,现规模仅次于万年寺。门枋印刻“云栈剑阁”和“峨眉山道全图”,四周铜壁上刻有经文和佛像万尊。在铜殿外还树有铜塔和铜碑。一般寺庙大门皆朝南,唯独峨眉山的都朝东,金顶的铜殿,却又例外的朝西,这算是峨眉山的独特之处了。该殿不幸在清代烧毁。

2002年,为了响应四川省人民政府提出,把峨眉山建设成"中国第一山"的号召,峨眉山佛教协会重新规划并制定了"恢复华藏寺改造工程"方案。本着弘扬峨眉山佛教,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振兴旅游的原则,科学规划,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搬迁、拆除、整治环境,由峨眉山佛教协会具体承担,建成了高48米(含法台须弥座)的"十方普贤"铜像,以恢复金顶昔日之庄严。

金顶银殿—何立群-摄

建设工程于2004年8月动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6月18日,经政府批准,举行了隆重庄严的华藏寺落成典礼和十方普贤像开光仪式。

金顶华藏寺海拔3千多米,气候严寒,僧人们在这里要克服生活、气候等诸多方面困难。金顶重建以来,僧人们常年居住于此,精心守护佛寺,并逐年进行维修,创造条件,热情接待国内外各界人士,为建设峨眉山佛教寺院、发展峨眉山旅游事业做出了贡献。

登金顶,是所有游人香客游览峨眉、朝拜普贤的最大愿望。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烧香敬佛,流连于神的世界,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日出、云海、佛光和神灯。

站在金顶极目四望,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东面,三江如带,一派平川;南面岷山万重,若隐若现;西面,瓦屋、贡嘎、琼峰晃耀;北面,青城、玉垒、或拱或揖。苏东坡诗中有“北望成都如井底”的贴切佳句。

每年十月这里便开始下雪,要到次年三月才能完全融化。银装素裹,皑皑一片。冷杉、箭竹和岩石上,全是冰层、冰柱,恰似“玉树琼花”。故冬游峨眉别有一番情趣。(文/图 张艺 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