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叫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是指依法成立的保险公司,通过购买保险产品,为被保险人提供风险保障,从而获得保险金的一种保险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买保险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所以,我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点:1、不要轻信推销员的花言巧语,要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了解保险责任、保险期限、理赔范围等内容。2、不要盲目相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要看清合同条款,仔细阅读条款。
一:什么叫商业保险,有什么用处
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1、可提供保障:参保者无论何时何地、因任何事故所造成的损害,都无需担心本身收入能力减低或丧失谋生能力,可有效避免让被保者及依靠他生活的家人陷入绝境;
2、对社保进行补充:商业保险可对社保起付标准线以下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费用进行报销,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3、完成退休计划: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增高,退休后所需养老的金额也比过去要多;商业保险能够储蓄资金,退休后当作养老金使用;
4、可作为工作能力受损的赔偿:当被保者因意外受伤无法工作时,商业保险可提供固定的家庭收入,这是其它收入来源无法处理的一项好处;
5、可作为财产保值之用:本身财产金额若庞大,应考虑以商业保险金应付遗产税的问题,否则一生的努力,很可能因毫无远虑而尽付东流,成为憾事。
二:什么叫车辆商业保险,有什么用处
汽车商业保险也叫机动车商业保险,是车主投保了国家规定必保的机动车辆交强险,自愿投保商业保险公司的汽车保险。 汽车商业险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两大类,其中基本险为车辆损失险、全车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以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四种,而附加险则包括车身划痕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险、不计免赔险等等,其中附加险不能独立投保,而必须依附于相应的基本险才能投保。三:什么叫汽车商业保险,有什么用处
南方财经全媒体
银保监会启动以“降价、增保、提质”为阶段性目标的车险综改已经接近2周年。
2020年9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针对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推出提高交强险责任限额、优化交强险道路交通事故费率浮动系数等措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消费者权益,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
综改推进近两年后,车险市场发生了何种变化?让利消费者的目标是否实现?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等矛盾又是否得以解决?
21世纪经济报道
实现“降价、增保、提质”阶段性目标
从监管披露的数据看,综改后的车险市场基本实现了之前定下的目标——保护消费者权益,实现“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
2022年3月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1年,车险综合改革为消费者节省支出超过2500亿元。
据银保监会披露,截至2021年10月底,车险市场车辆平均所缴保费为2762元,较改革前降低21%,87%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有数据显示,改革以来商业车险平均无赔款优待系数由改革前的0.789下降至0.753,众多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低风险车主享受到了更多的保费优惠。
另有地方监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后,车险综改仍持续发挥作用,在提升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及满意度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如福建监管局披露的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测评结果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辖内24家财险机构理赔服务总分值较2021年同度高出75.77,共20家机构评分上涨,其中包括国寿财险在内的多家机构涨幅超15%。
此外,综改后的车险产品在“降价、增保、提质”三个阶段性目标上均有实现。
以车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及太保产险)在2022年半年报及2021年年报中披露的数据为例。“降价”方面,2022年半年报信息显示,人保财险持续优化业务质量和结构,提升风险定价精准度,加大追偿力度,机动车辆险费用率达25.7%,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95.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 96.6%,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其中综合赔付率70.3%,综合费用率26.3%;平安产险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为94.4%。
“增保”方面,2021年年报信息显示,人保财险表示车险综改后,交强险、车损险保障范围扩大、增值服务纳入保险条款,公司积极顺应趋势提升渠道效能,汽车商业险和交强险续保率分别同比上升2.0和2.1个百分点,承保汽车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1.3%和9.9%;太保产险也表示公司车险业务上的客户渗透率、续保率、线上化率已再上新台阶。
“提质”方面,2022年半年报信息显示,“老三家”均积极应对政策、市场、自然灾害等影响,主动承担赔付责任、优化服务。如平安产险首创车险理赔视频查勘,平均耗时仅需5分钟,同时通过车险 “一键理赔” 功能,分场景、智能化地为客户提供最优理赔服务模式,一小时内赔付案件量占比达92.9%。
交强险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作为事关每位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保险产品,交强险无疑是车险综改的重点之一。
《意见》第四条就曾提出,将交强险有责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0.2万元不变。
2022年8月12日,银保监会披露了交强险市场2021年数据,对车险综改后行业惠民政策成效作出总结。
具体而言,保险保障功能显著加强。据银保监会披露,2021年交强险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机动车数量达到3.23亿辆。保障功能得到强化,交强险责任限额由12.2万提升至20万后,2021年为消费者增加保额21万亿,增加赔款90亿元。
保险服务质效有效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交强险承保机动车数量增加7.3%,整体保额提升48.8%,立案件数提高20.9%,赔付成本增长27.4%。针对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银保监会督促保险行业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主动面向疫情严重地区的停驶车辆开通保险延期服务,适度延后保费缴纳时间。
保险制度机制进一步优化。2021年银保监会积极推行交强险有关配套机制完善,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延长救助时间,压缩办理时限,规范申请及审核流程,当年提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29亿元。
加强和改进车险监管
除上述方向外,《意见》强调,监管层还需全面加强和改进车险监管,从完善费率回溯和产品纠偏机制、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刚性约束、强化中介监管等手段防范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共有17家机构及22位从业人员因车险相关业务存在违法行为受银保监全系统处罚,涉及金额共计542.1万元;同时,另有11家汽车销售机构因违规搭售车险产品、经营许可证过期等原因遭受处罚,罚金共计43.08万元。
违规事由看,上述机构主要问题集中于“未依法履行职责”,50条机构及从业人员违规事由中共有42条与之相关。而实际操作中,各机构及从业人员“未依法履行”的具体职责则各有不同,既包括利用汽车、销售摩托车、电动车等交强险业务搭售商业险,违规承保省外异地车辆等销售环节的违规行为,也包括遗失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未及时更新许可证等经营问题。
同时,多地监管局曾三令五申强调的“个别保险公司拖延或拒绝承保机动车交强险”问题也曾多次出现。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第九督查组实地走访了河南省郑州市、焦作市等地多家保险机构,发现不少地方以摩托车为代表的高赔付车型存在交强险投保难的现象。如强制车主额外购买商业保险,以每月办理有限额、无法现场验车、投保信息系统坏了、业务人员不在等理由,拒绝或拖延承保。
河南银保监局回应表示,当前尽快对督查发现的涉事保险公司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排查。
除事后的追责、惩处外,监管同样通过完善条例、健全车险相关事务框架的方式推进对业内机构的约束。
如2022年正式更新的偿付能力信息披露中,监管层就要求保险公司将车险业务的发展规模纳入监管体系。主要经营指标上,财险公司被要求增加披露规模类指标,内容包括“签单保费”、“车险签单保费”、“非车险签五大险种签单保费”、“车险车均保费”,深度披露企业产品规模及机构变化。
(统筹: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