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基金项目那根线怎么画

jijinwang
这两天在改一篇SCI论文,不太想操心基金本子的事情,反正已经挂了。不过,答应基友们要分享我本子挂了的原因,就一定办到。我的青基挂了,根据三位专家的意见,貌似是给我打了ABC。打A的专家,我猜测应该是我们这个圈子的同行,对我的研究工作比较熟悉,加之我的本子写的还是可以,给打了A。打B和C的专家意见就有点扯淡了。其中打B认为,我的研究工作创新性强,但是我的科学问题属性选错了,建议更换科学问题属性。老天,我们这个方向每年多少人在申报,都选的科学问题属性2,你给我建议3,这个科学问题属性3我们是突破不了的,也不是一个青年基金能突破的口。问了多人都觉着这位专家理解有误,建议不可采纳。第三位打C的专家就更扯淡了,给的意见敷衍了事,与本子没直接关系,不痛不痒,轻描淡写,最后给了个其它意见,说我创新性需要凝练,完事了。
为什么会遇到像第三位这样的意见,我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可能在他抽到的那些本子里面,有更优秀的,甚至懒得看其它人的本子了。
(2)可能我的本子的内容,他打心眼里瞧不上,随便给了个意见应付了。
(3)小同行竞争者,就是不让我过。
(4)遇到了外行,着实不知道我在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甚至压根没看懂我的本子。
总之,各种可能性都是有的。但是,事已至此,也没办法。还能做什么呢?唯有继续努力,继续精心打磨自己的本子,来年再报了。
我打算今年重新打磨,把自己认为写的繁琐的研究内容更加精炼,打算找不少于5位同行专家给我修改和打磨,提出批评建设意见,希望明年有一个好的运气吧。在这里也祈祷,明年最好别再发给打B和C的这种专家,已打算换关键词了。

文献综述是对学科中某个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的论文,一般是由对该领域有深刻理解的学者撰写。撰写综述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需要作者检索文献,筛选文献,从文献中提取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为了让学生对所研究问题有深入的理解,有时候也有学生撰写综述。


以下是笔者的阅读笔记,撰写综述时,这些原则还是很重要的,供致力于论文写作的伙伴参考。


确定主题和读者




选择的主题必须:


(1)你特别感兴趣, 最好是最近有一些新的研究论文,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等,需要写综述;

(2)对于学科是重要的,这样,你所能参考的文献就比较多,而且也会有很多人愿意看你写的综述;

(3)有非常明确的研究问题,否则,所包含的文献就会有上千篇,太泛泛的综述对别人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要综述的主题往往来源于已有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阅读或者讨论时兴致所致。综述所针对的读者群最好能专一些,如果是跨学科的综述,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可能感兴趣。



文献检索与再检索




确定好题目后,就要开始检索文献。


以下是检索文献的五条建议


(1)记录检索的过程,以便可以重复检索

(2)对于找不到pdf的文献,要记下题目、作者和期刊,之后再通过其他方式获取。

(3)一定要使用文献管理系统,如Mendeley,Papers,Qiqqa,Sente 等。(个人最喜欢Zotero)

(4)早些确定哪些论文应该保留,哪些不应该保留的标准。这一标准,也就是文献检索涵盖的范围,可以在综述中做出相应介绍。

(5)不仅要看研究论文,也要看之前的综述。假如某一领域已经有相关的综述,也不要轻易放弃, 而是要继续准备你自己的综述。这时候可以这样应对:

(i)在你的综述中讨论之前综述的研究方法,不足和结论;

(ii)努力找出一个之前综述没有涉及或者讨论不够深入的方向;

(iii)整合该综述之后出现的新的研究成果

检索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时,一定要记得以下三个原则:

(i)要全面

(ii)要在不同数据库中检索, DBLP,Google Scholar,ISI Proceedings,JSTOR Search, Medline, Scopus, Web of Science....

(iii)要检索相关文献以及图书被引用的情况


读文献时要做好笔记




如果读文献时,自己想到的如果不及时写下来,那么在写综述的时候,就需要超级好的记忆力。不过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所以, 读文献时,最好能将重要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要想一下,这篇文献应该放在综述里面的什么位置。有了这些笔记,写作时再进一步组织正文就容易得多。最好避免在没有阅读笔记时写综述,因为那样难度极高。也要注意,文献阅读笔记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来,避免直接拷贝原文的句子。笔记要写写清楚作者,年份,题目等, 以备参考。文献管理软件这时候肯定能帮到你。


选择综述的类型




按照长短,综述可以粗略分成小综述(minireview)和大综述 (full review)。小综述有字数以及引用文献数的限制,内容短小,一般只包括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受到一些杂志的青睐。小综述一般来说不会列出一些进展的细节。大综述则比较自由,可能会包括一些研究进展的细节,同时也会列出一系列文献,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阅读。按照内容,有描述性综述(descriptive)和 整合性综述 (integrative)之分。描述性综述着重方法、进展以及相应的解释。整合性综述着重于研究的思想以及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叙述性综述以及定性综述,系统性综述等。系统性综述基于现有文献的数据,检验假说,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常用方法。各种类型的综述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需要根据问题、文献、作者以及刊物等灵活选择


综述要聚焦,又能引发共鸣




综述要讨论的问题要明确,同时也要放在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中。这样既有同行阅读,也可能有其他领域的学者阅读。


要有批判性和一致性




好的综述并不是只是介绍当前的进展,罗列文献。综述需要指出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以及研究中的不足等。读者在读完一篇好的综述, 应该了解:

(1)所综述领域的主要进展

(2)有争议的领域

(3)主要的研究问题

当然,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是不容易的。不同的人擅长不同的方向,邀请不同的作者撰写不同方面,有助于写出一篇优秀的综述。从写作风格上,好的综述在行文(语态、时态等)也会保持统一。


逻辑结构




优秀的结构往往有以下特征,让人开篇有益:

  • 1. 反映最新进展;
  • 2.有良好的结构;
  • 3.行文流畅;
  • 4.聚焦;
  • 5.具批判性。

研究性论文用到的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类似的结构,并不适用于综述性论文。但是综述论文也要交待清楚综述的背景和意义,通篇要有清晰的逻辑,列清楚综述的主要结论以及要传递的最重要信息(takehome message),这些和研究性论文是相通的。系统性综述近年来常常包括文献检索的方法,如给出用了哪些数据库, 用了哪些关键词, 检索的时间范围等。


为了让综述的结构更清楚,可以画一个流程图, 设定好各部分的内容,分别撰写,再将各部分串起来, 以便吸引读者和引导读者阅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流程图不但对于写综述是十分有用的, 甚至可以放在综述中。


听取同行的意见




综述论文会跟研究论文一样,需要审稿,需要同行评议。写综述时,由于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容易引入一些小错误。审稿人一般能发现综述稿件中表达模糊、不准确或前后不一致的地方。一般在提交之前,要仔细检查稿件的字词、语法等错误,以免让审稿人提出一些让人尴尬的意见。写好的稿件也可以先发给同事或者合作者们看一看,以了解一下不同的合作者有什么意见。对于有争议的观点,获得反馈是很重要的,修改后可以进一步提升综述的质量。


综述要尽可能客观




有些人在综述中对自己的研究评价过高,或者可以贬低一些同行的研究,甚至完全不提及。这样都是不好的。由于从事的领域相近,一些研究人员难免会有利益冲突的情况发生。此时最好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竞争者的贡献。邀请多个人参与撰写综述,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客观性


综述要涵盖最新进展




从发表到收录的数据库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有时候甚至是几个月。所以稿子写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过时了。在稿件的修改阶段再进行文献检索,以涵盖最新进展是很必要的。由于综述本身要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研究方向等,有时候,一些很久以前的文献,虽然可能很少被引用过,但其重要性需要重新评估,这些被遗忘的文献,可以称为“睡美人”。新旧兼顾,是一篇优秀综述所要做好的工作

来源:科学网博客_张金龙,转载:量化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