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新的入场资金,大盘一直跌,谨慎的都在观望,胆大的一直加,看庄家怎么控盘了。 这是一位朋友的留言,谢谢这位朋友。
1:没有新入场资金,并不是因为没有资金,而是资金不愿意入场,原因是对后市看不清楚,甚至是不看好后市。
2:这里是这轮调整的底部区域,究竟会在这个区域呆多长时间,没有人知道,底部区域的理由是极度萎缩的成交量。
3:市场涨与不涨,市场什么时候涨,这取决于大资金的态度,当然,大资金有时候会利用消息来辅助,比如出货的时候,他们会借助于利好消息,吸筹的时候,他们会借助于利空消息。
4:我们能做的不多,不能决定市场的涨跌,也看不明白市场的方向,唯一知道的是:亏损了不割肉,有钱就分批补,挣钱了不追高补加,分批止盈落袋为安。
自5月以来, A股在多重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走出了一波强势反弹行情,从4月底的2945点,上涨至最高突破了3300点。基金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一个多月以来,有400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涨幅超30%。
亲朋好友已经迫不及待地问:“你的基金回本没”?可惜的是,虽然市场回暖,但还是有很多朋友持有的基金没有涨,或者涨幅跟不上市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该不该调仓呢?
01 为什么我的基金“踏空”了?
市场这一波强势反弹,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国内的阶段性疫情再次得到了有效控制,消费方面会得到改善;二是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刺激投资、消费和出口。
加上美国货币在加息政策下或面临紧缩,推动了外部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上的活水多了,压抑已久的A股也终于出现了爆发。
下图是自4月27日以来不同行业的表现,可以看出反弹力度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板块,跟排在末尾的银行、房地产板块,其差别非常巨大,这也是造成我们虽然都买了基金,但大家“回血”速度还是不一样的原因。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金融科技部,数据截至2022年6月9日
首先,A 股市场的板块轮动这两年来都比较明显,成长阵营与价值阵营之间一直有着较大分化,如果我们没有持有这一轮反弹的主力,如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热门赛道板块,那么收益确实会落后不少,基金收益跟不上市场,主要还是因为板块差异。
其次,踏空与否我们不能只关注“单只产品”或“单一类产品”,而是要看“整体配置”。比如我们同时持有了银行板块和新能源板块的基金,那我们就不能只盯着亏损的那只基金来看,而是要均衡两者的收益,这才是我们的综合收益。
另外,虽然市场反弹,但其实也并非所有种类的基金都能大涨,目前来看,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涨幅比较突出,而债券基金则表现一般,受利率下调的影响,货币基金的收益还进一步回调了。
02 反弹也不一定能“回本”
很多人关心自己有没有“踏空”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着急想回本。对很多人来说,踏空往往比亏损更让人感到焦虑,这是由于“锚定效应”所引起的,对于“回本”的执着,几乎是投资者的本能。
但尽管这一波反弹的力度并不弱,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回本。在本金不变的情况下,持有基金下跌50%,要涨多少,才能回本?正确答案是100%,不是50%。
而从“基金们”至今的表现来看,这一波的反弹还不足以覆盖今年以来的下跌。即便是近一个月平均涨幅高达30% 的新能源板块,平衡掉全年最大回撤后,其今年的累计跌幅仍在10%之上,目前来看,涨幅能覆盖掉跌幅的板块,仅有煤炭、石油石化个别行业。
年初至今不同行业的表现概况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金融科技部,数据截至2022年6月9日
03 更换赛道能追上收益吗?
既然自己的基金涨幅不如预期,那现在更换赛道还来得及吗?事实上,我们并不建议大家用“看谁涨就买谁”这样的逻辑来投资。
我们在看基金配置是否该调仓的时候,不能只看它们一段时间的业绩表现,应该把视线拉得更长,很多时候基金业绩都是“阶段性”的,在某一时间段表现得不错,但并不意味着能持久。
如果我们只看最近1个月的涨跌幅,会发现排在前面的都是跟新能源相关的基金,但如果我们把视线拉到1年,就会发现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0%的都是能源相关的基金。
除此之外,短期内涨幅剧烈的板块或基金,它们在净值上涨过快,往往也透支了不少泡沫,现在才“追涨”入手,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韭菜,因此,判断自己要不要更换赛道,还是需要更理性和谨慎的参考。
那么,换赛道不合适的话,那我躺平总行了吧,既然板块是会轮动的,那我坐着“等风来”不就可以了吗?对于大多数投资来说,这也确实是一个办法,与其频繁交易,还不如一直蹲守,慢慢积累小胜也能走得更长远。
但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足够强的投资者来说,“越跌越买”也是一种思路,想要成功地每次买在山谷,定投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正如上文所言,在本金不变的情况下,超过跌幅的涨幅才能让我们回本,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增加我们的本金呢?
中信证券做了一个测算,我们同时在年初一次性买入指数,和开启相应的指数基金定投,结果显示,我们持仓至今虽然还在亏损当中,但定投的亏损幅度要比一次性持有更低,也更接近回本,这是因为通过定投,我们的本金一直在增厚,成本也在降低。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金融科技部,数据截至2022年6月7日
市场涨跌是常态,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不一定能稳抓每一次的风格切换和涨跌,但我们可以选择用聪明的方式参与其中,通过合理的”攻守转换“,用时间兑现价值。